●文映铮
再见她的时候,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学聚会中。她的满眼热烈和怒放,让我蓦然回到了两年前的一次邂逅……
我是第一个进那趟电梯的,打着呵欠看电梯门关了又开。她来了,冲我粲然一笑。一拐一瘸地进来了。我仿佛被灼了一下,因为我确定自己一直把冰冷挂在脸上。这么亲切的眼波怎么会来自一个陌路人?而记忆里又确实不曾有过这样一位特殊的朋友:只有我肩膀高的个头,拐杖撑起一双畸形的残腿,显然曾是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但她着装精致,画了淡妆,眉眼明亮。一对夸张的耳环摇曳着她那令人难以置信的自信。电梯上行两层后,门又开了,进来一位老人。她冲他一笑,然后问他去几楼。帮忙按了楼层之后,她转身立定。卧在发髻里的饰品闪着温暖而耀眼的光芒。老人到了之后,她用一只手挡住电梯门。嘱咐老人 “慢点”。看老人走出电梯之后才放手任电梯门合上。
显然,他们也是陌生人。
我感觉自己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又仿佛被什么东西包围着。是什么让她对陌生人发出这般温情的笑?又是什么让她在自已都需要别人帮助的境况下,这么热情主动地去帮人?
“90后”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看一眼未来,然后装死,行尸走肉般。我一直不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在动脉硬化前的若干年,心就麻木了。就像我现在也不太明白,是什么让她始终像阳光一样自信和积极向上。我不知道她曾遭受过多少磨难和歧视,但我知道她一定收获过更多尊重和帮助。且看她在四年前送走患肺癌的丈夫。现在一个人带着儿子,开了一家酒水店,像模像样地当起了老板。而很多四肢健全的人却过得浑浑噩噩,甚至穷困潦倒。
法国画家米勒曾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我决不忽视春天。生活对她甚至都谈不上平静,但她脸上写的不是沧桑,不是无奈,而是在春天里涅槃而生的凤凰之姿。席间,朋友们都向她伸出大拇指,赞颂有加。说她的行动比某些杂志上杜撰出来的好人好事动人多了。她是老天派来的老师,给我们这些从事文字的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从来不屑于酒桌上互相吹捧的我,是真的被她的热情感动,也被她的自信感染。我真诚地举起杯子,表达了我的敬意。
有人说,不喜欢无云的天空,也不欣赏无泪的人生。因为云朵也是一道风景,眼泪也是一种晶莹。这不是庸人自欺的喟叹,该是对人生一种很痛的领悟。她笑纳了生命和生活的全部,不觉得这是造物主的错误,也不觉得尝到的多是辛苦。拐杖对她不是束缚,行动不便不是无助。人生的大炼场里,她在不停地追逐。她很在乎,哪怕是擦肩而过的陌路人,她都会毫不吝啬地付出。她将生命的残殇镌刻在心灵,却将温暖明媚给予了别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曾有过这一样段对话:“您相信能在另一个世界永生?”“不,是在这个世界永生。在某些时刻,时间突然停止,以便被永生所代替。”她应该就是回答陀氏问题的那个人吧!
生命像谜,坎坷和磨难随时会来。而她似乎很早就学会了随时面对,所以,那么从容,那么淡定。即使再多的苦难和折磨都不曾让她与哀愁相随,即使苦难收敛了她的羽翼,也没能将她生命的音符尘封在岁月拐角处。她用一颗纯洁坚毅的心,守着自己的灵魂,带着温暖上路。一步生生不息,再步徐徐生辉。
胡适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那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而我认为她简直是在对人间放高利贷。用她身残志坚的信念,用她温暖热情的心灵。有多少冰霜被她的笑容融化,又有多少荒芜因她的自信而繁盛!如果人间有佛,她当是佛前那朵耐人静赏的莲花。
夜风里有甜香掠过的时候,才知道桂花开了。雁辞叶落秋,风起黄花瘦。多么金贵的赏秋时节!
记忆里,秋天的大地是有一股“英雄气”的。即便是面对收割,也挟着一股坦荡荡的悲壮。脱下粒粒新谷的稻秆,被束成一个个小草人,像卫士一样忠诚地守候着刚刚蜕下盛装的,还温润着的大地母亲。那是一种壮观,也是一场欢送。
在我开始记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茅草屋基本已退出历史舞台。稻草的担当却仍然有很多很多。记得那时放学后,把书包放在田梗,转身到田里去给小草人“翻身”,以便太阳能将它们晒透。再过几天,就会顺便把小草人往家里搬。很喜欢在那样的时候赤着脚,踩着绵软的稻田放肆地奔跑,那感觉尤如大梦初醒时抚摸着妈妈柔软的胸膛。跑累了天也快黑了。背着打好捆的草人靠着田埂歇息的时候。那些藏在草人里的蚂蚱,青蛙或者小瓢虫呀,都蹦跳着路过小脚背。然后不知所踪。
搬回家的小草人被扎码成硕大的草垛。谁家的草垛越大越被人羡慕。如果你正在一层层把草垛叠加得越来越大时,邻家大叔正好路过,一定会停下来夸赞几句。主人家会带着满脸幸福的笑容,给对方取烟道谢。这哪里是被人贱踏得一文不值的草,分明是这个家里最殷实的收获啊!
有的人家干脆将牛拴在草垛边,像是安慰劳苦的老牛:吃吧,能吃多少吃多少。我们放学后,会从草垛边解下牛绳。拉着肚子鼓鼓的牛,到河边饮水。那拴牛的绳子十有八九也是稻草搓成的。这样养出来的牛,来年一定敦厚壮实。只需套上犁耙,不要鞭打吆喝。主人家一杆烟或一场笑话之后,田就被犁翻得平平展展。
有草垛的人家,无疑是富裕的人家。那里藏了一家人的整个冬天,甚至来年收获季节以前的诸多需要。去草垛上取干草,就像现在从银行卡里取出一些钱来,为了生活零用。你看,喂牛羊需要它;烧火煮饭需要它;引火发炭也要它。记忆里最舒适最环保的床垫是它;最方便最轻巧的草鞋是它。很多人家还会在屋角做一个草窝子,相当于现在的沙发。能坐上去的不是尊贵的客人就是尊敬的老人。它被搓成绳子打包捆扎,也被织成鞋垫保护和温暖勤劳辛苦的脚板……除了这些用途,吃也离不开它,你看,有了它烧成的天然碱水,粽子、米豆腐和魔芋豆腐才会更醇更香;刚杀的鸡鸭也得经过它的烧舔,才会褪尽毛发,更干净更脆嫩。烧过的稻草灰除了是极好的天然钾肥,更是最安全最放心的杀虫剂。撒在正在长成的菜叶菜藤上,就可以避杀很多虫类。让藤叶更青绿,瓜果更壮实。
对于孩子来说,稻草堆更是藏满快乐的神秘乐园。安静的小孩靠着它读书,如痴如醉废寝忘食。仿佛背后的草垛就是无尽的热情和勇气,温暖和照亮着书中陌生的人和事。调皮的小孩围着它打仗,藏猫猫。这时候的草垛是山峰,也是掩护体。一群孩子嬉戏过后的草堆往往洞穴横生。欢快的笑闹声从这个洞绵延至那个穴,久久不肯散去。汗和草屑沾了一头的孩子,有的带着甜香睡到了自家床上,还有的干脆就在草洞呼呼了一夜。大人惊怕了一夜,还好保温,不会冻着。孩子却从此有了炫耀的资本。若是蓄意睡野外的草垛,谁敢呢?
倒是敢在天将要黑时,躲在草垛边偷听大人说话。这时靠着草垛说话的,必定是一男一女。说什么不太懂。但约定了把没有说完的话,写成纸条藏在某一处,各自择时来取。可他们看到的,有些已被孩子结结巴巴念过一遍。还好,多数都会放回原处,不搅大人情趣。
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我们依赖稻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现代人的生活里不再需要它的忠诚和纯净,只好一把火将它们随地烧掉。站在这些零落的草灰旁,我仿佛看到草人们铿锵悲壮的背影。那些翩翩四散的浊烟,是落寞稻草最后的倾诉。不知它刺激了谁的记忆?堵住了谁的呼吸?迷糊了谁的双眼?又,催落了谁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