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方,柳丽娜
(北京卫生学校,北京 100053)
浅谈当前对中专生的有效管理
赵方方,柳丽娜
(北京卫生学校,北京 100053)
对中专生的良好管理是卫生学校所有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前提,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当前中专生面临诸多问题,学生管理人员要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的良策,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中专生;有效管理;学生管理工作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教育、职业高中教育、技工教育和成人中专教育4种类型。由于中职生源质量下降,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学生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学校工作才能有序进行。学生管理人员应对中专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更切合实际、更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不断进行研究与探讨,从而把这一工作出色地完成[1]。
1.1 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专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对金钱的信仰和膜拜也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也势必影响中职生价值观的形成。由于中专生存在年龄小、涉世未深,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会深受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过早形成金钱万能论。这在中专生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与人攀比,爱慕虚荣,为蝇头小利不惜丢掉学生身份。此外,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某些在校中专生对前途感到渺茫,便自暴自弃,以缓解压力为借口尽情地放纵自己。这些现象反映了其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若不及时予以纠正,将会误其一生。
1.2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医疗卫生是科技密集型行业。卫校学生不仅要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习卫生专业知识。但是,由于中专生基础较差,在学习新知识时有障碍,易产生厌学情绪。迟到、上课不认真听讲、旷课、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学生闲暇时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缺乏自学能力的人将很难立足于社会,很难参与社会竞争,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专生年龄偏小,加上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较优越,大多不知道与人如何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有的学生和同学关系紧张,与教师谈不来,缺乏社会交往能力。
1.3 存在一系列心理问题
当今,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给中专生带来了心理压力,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引发学生违纪和影响学校学生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若他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很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所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中专生心理问题刻不容缓。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密切配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共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更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出现违纪违法行为[2]。
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专生素质教育的关键。中专生的思想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教条刻板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不合时宜,应多借鉴和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贴近学生,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豁达的胸怀和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要不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生价值的体现离不开社会,离不开集体,要学会处理集体利益与自我利益的关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密切关注家庭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多与其他教育因素沟通协调,形成教育合力。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管理者,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缓解思想上的压力,让他们能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3]。
2.2 加强对学生知识和品德的双向培养
中专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对中专生的管理,一是着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多半是学习习惯不当,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制定适当的目标和合理的学习计划,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时,也就减少了惹是生非的机会。二是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非朝夕之事。学生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为青年一代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作出努力。
2.3 鼓励学生融入集体,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成功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却占85%。的确,交际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事实证明,成功与否和交际能力的强弱是紧密相关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要和这样或那样的人交往,所以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融入集体,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激情和活力,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
2.4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中专生远离父母,又处于懵懂的年纪,特别需要教师、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我们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将关爱传递给他们。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要试着以学生的眼光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想问题,这样自然会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与尊重,进而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中专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正如一位校长所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自己的学生是神圣”。学生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有爱心和责任心,端正态度,把握好尺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和水平,教育好学生,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1]史祝云.探讨建构新的中专生管理体制[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7):85.
[2]唐文玲.在校中专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8):145~146.
[3]常逢杰.中专生素质教育的实现及其对就业影响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6):148~149.
G40-058
A
1671-1246(2012)15-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