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东 陈圣白,2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全球化局面的形成,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也在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国之间的竞争不再完全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较量,更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博弈。现代社会语境下,要想在国际上提高自身的地位,一个国家必须要在更深层面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争取到更多的和全方位的话语权。在此背景下,西方学界开始了对国家实力的再思考,特别是对国家软实力开始给予了认真的关注和广泛的研究,以期为新形势下提高国家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进行国家决策的理论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一时间,国内学者也纷纷就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增进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外交实力、提升文化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等作出了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无疑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相当的影响,如果能够加以好好的利用,必将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是源自政治学领域的概念,从西方引入时也被译为“软权力”和“软力量”。它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S.奈率先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界出现了“美国国力是否衰败”的大辩论,针对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提出的“衰落论”,约瑟夫·奈认为美国的力量并没有衰落,而是其本质和构成正在发生变化(张勇,张忠友,2009:45-48)。为了阐释其观点,他于1990年在Foreign Policy和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上发表了题为“Soft Power”和“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的文章,1999年又在 Time Magazine和 Foreign Affairs上发表了题为“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和“The Redefinition of National Interest”的文章,并于1990年和2004年在纽约的Basic Books和Public Affairs两家出版公司分别出版了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和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两部重要学术著作。在这些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中约瑟夫·奈明确提出了soft power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界定和详细的阐述。奈提出的“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在他看来,“硬实力”指的是通常同诸如军事和经济力量那样的具体资源相关的“硬性命令式实力”(hard command power),“软实力”指的是与诸如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的、决定他人偏好的“软性同化式权力”(soft co-optive power)(张小明,2005:20-36)。也就是说,“硬实力”是通过引诱(“胡萝卜”)或者威胁(“大棒”)的手段,直接迫使他人改变自己的意志或者行为,而“软实力”则是通过自己的思想的影响力或者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让其他国家自愿效仿或者接受体系的规则,从而间接地促使他人确定自身的偏好(Nye,1990)。可以说,软实力所要赢取的是他人的心,他利用精神感召、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无形的力量,使人潜移默化、心悦诚服(Nye,2004)。这种实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张小明,2005)。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而在这三个软实力的建构资源当中,社会文化则是最基本也是最具凝聚力的力量(王玉玮,2010:127-131)。根据约瑟夫·奈的观点,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李敏,2010:114-117)。中国学者王沪宁也曾指出:“把文化看作是一种软实力,是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崭新概念。人们已经把政治体系、民族士气、民族文化、经济体制、历史发展、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看作是构成国家权力的属性,实际上这些因素的发散性力量正使软实力具有国家关系中的权力属性。”他还指出:“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政策的背景,而且是一种权力,或者一种实力,可以影响他国的行为。”(同上)张红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从理论基础上根据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作出了四个方面的界定:“第一,文化软实力是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国家实力。第二,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国民的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素质和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性格等等。第三,一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常常渗透在国家意志、国家行为、外交政策之中,形成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第四,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对内所具有的凝聚力、创新力和对外所具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张红,2009:148-150)总之,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了“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形态,其中“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体制、价值观念、文化模式和外交政策的全球影响力、渗透力和号召力。而文化软实力则指一国以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要素。它是一种靠自然吸引而并非强制威逼或收买引诱而达到目标的能力,靠文化的吸引和精神的感召来构建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在国家和民族内部体现为创造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国家或民族外部则体现为说服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在新的时代,面临新的挑战,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二是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三是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洪晓楠、林丹,2009:50-55)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显著标志,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洪晓楠、王国生,2008:1-5)。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指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既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传统习俗,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因此,文化并不是抽象的,它是我们能感知的一切。人类以其特有的情感、技能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并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文化(刘明东,2003:28-31)。文化与语言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文化不但需要用语言进行表达,而且需要用语言来进行传播。《辞海》对“传播”的定义是“在传播学中,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情感,以此实现信息共享与互换过程”。根据Cooley(1929)的理解,传播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它包括所有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实践上得到保存的种种手段。可以说,传播是一种社会性行为,传播的内容就是文化。传播是个人、群体、组织和国家实现其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在确保人类文化的历史传承、实现人类社会的协调与沟通、维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王芳,2009)。文化传播既可以在本语言民族内进行,也可以在跨语言民族间进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与深入,跨语言的文化传播将会越来越频繁,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巨大。而在进行不同语言民族间的跨文化传播时,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好翻译这一文化传播的桥梁作用。因为,作为跨语言、跨社会的特殊文化活动,翻译是双向文化交流的主要物化形式,是某一语言文化群体在改造环境和自身时借助外力的实践运动。从反映论视角,我们可以将翻译看作为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community)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其目的就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其任务就是要将原语中所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地从一种语言中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张今、张宁,2005)。应该说翻译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本族语言社会文化的进步,就外译本族语言而言,翻译他国优秀文化可以丰富自身文化,促进文化进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进行本族语外译工作,则可以将本族的优秀文化向外传播与他族人民共享,在丰富他族文化的同时也将其进行了“泛化”使之成为普世文化,扩大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提升了本族文化的软实力。
“软实力”的力量来自其扩散性。只有当一种文化广泛传播时,“软实力”才会产生越来越强大的力量(王沪宁,1993:75)。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必不可少的“中介”,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既有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可以体现和展示文化软实力。
首先,翻译助增文化软实力。毋庸置疑,文化软实力具有较好的内创性,是一个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凝聚民族智慧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取得的成果。然而,就整个人类文明而言,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对文化作出了不一样的贡献,共同成就了人类灿烂的文明。只不过,有的民族和国家作出的贡献要大于别的民族和国家。也就是说,有的民族和国家具有更为先进的文化、更为现代的文明,具有更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因此,为了使自身的文化跟上先进的步伐,为了使自身的文明程度不断增加,就必须学习他人的先进文化,汲取他人的文明成果,这样才会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正如美国学者赖肖尔曾经指出的那样:“任何国家的文明,来自外来的影响的产物总是多于本国的发明创造。如果有人把英国文化中任何外国影响或源于外国的东西剔除掉,那么,英国文化就所剩无几了。”(翟清永、徐科吉,2007:63-64)而汲取他国文化,充分利用其积极影响为己所用,便必须首先借助于翻译来对其进行引介。例如,中国古代有着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在农业方面,神农氏遍尝百草,找到适合人们使用的谷物和药草,还创制了农具,教人们种植谷物;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在工业方面,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较为发达;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然而,18世纪60年代英国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19世纪中后期德国和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凸显了西方的工业文明。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与西方在工业文明方面产生了差距。此时,中华的有志之士,从徐光启、马建忠、严复、梁启超、林纾开始,通过“翻译”这一文化战略武器,引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供国人学习借鉴,为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正因为这样,季羡林先生曾将中华文化比作一条长河,之所以从未枯竭是因为有新水注入,其中有两次大的注入: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大的注水所依靠的都是翻译(俞佳乐,2006)。中华文化如此,世界各国文化也都是这样。要丰富自身的文化,使之永葆青春并且保持强大的软实力,就必须借助于翻译这一万应灵药。
其次,翻译体现文化软实力。文化的魅力源于其创新性,先进的文化往往是有创造力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既能让本民族人民受益,更是他民族乐于向往和接受的。因此,“文化创造力较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张红,2009:148-150)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也是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子。它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建构软实力的一大资源(张佩瑶,2008:5-11)。可以说,有创意的翻译和翻译研究从某种意义上体现着文化软实力。一方面,翻译理论研究成果体现着文化软实力。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在进行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在世界翻译史上成为了一颗闪亮的璀璨明珠。比如,严复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通过自己大量翻译实践,提出了翻译的“信、达、雅”标准;鲁迅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力求其易解,保存原作风姿”;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等等。这些理论的提出,在翻译领域中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20世纪西方的“对等理论”(Theory of Equivalence)、“目的论”(Skopos Theory)、“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等的盛行,逐渐形成了翻译理论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从翻译理论研究层面体现出了西方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翻译实践体现文化软实力。确切地说,应该是翻译质量体现文化软实力。以典籍为例,“文化典籍是文化传统中最富有生气的部分,典籍文献的流传是读者对典籍文本不断进行阐释的合集,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聚合而成民族文化软实力。”(辛红娟,2009:50-52)许渊冲对已出版的英译典籍《论语》、《老子》、《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西厢记》等进行评价时自豪地说,“中国人的典籍英译,即使不说胜过,至少也可以和英美人的译文比美。”他还认为,“中国人的典籍英译,就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19]。可以说,这些经典的翻译实践的成功也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翻译实践领域的文化软实力。
最后,翻译展示文化软实力。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然而,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财富,只有“在国际社会广为传布并为目标国民众所普遍认同,乃至于同化对方,其文化才能成为一种软实力”(李智,2010:105-107)如果一国文化不对外传播,其潜在的力量得不到广泛的认知,更谈不上认同和接纳,因而也就不可能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软实力。因为,文化软实力需要用自身的文化去影响他民族,使其认同并接受从而影响其思想和行为。而由于世界各国使用的语言千差万别,要在跨语言民族之间传播优秀文化,使民族文化“泛化”为普世文化,便不可避免地要大量地借助于翻译这一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手段。如果说距离产生美,那是生活中情感升华的需要,但是优秀的文化如果不能得以广泛的传播,特别是不能在跨语言文化社会传播,就像是金子在黑泥土中暗自发光,其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其实力得不到充分的展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通过翻译才最有可能充分展示文化软实力。但凡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无不是通过高水平的翻译大量地向他国输出文化产品:美国始终坚持发展国内强大的文化产业,不断输出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的文化战略,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贸易为载体,输出美国民主、价值观和消费文化,在扩展本国文化利益的同时充分展示了其文化软实力;法国始终坚持对内扶持、赞助本国文化产业,对外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加强法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发展战略方向;澳大利亚则实施在国际上推广澳大利亚文化的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国家形象,促进文化外交和文化产品出口,以充分展示其文化软实力(邓显超,2009:35-38)。这些发达国家通过输出文化产品,在赚取大量经济利益的同时,输出了他们的政治文化观念,对他国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时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而这一战略在不同语言国家的成功实施就需要充分利用好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桥梁作用。如果不利用翻译,或者翻译质量有欠缺,就无法或者不能很好地实现不同语言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软实力的展示就会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杨大霑(2009:117-119)在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进行分析时就指出,多数宣传资料没有外宣译文,各州举办的大型宣传活动的翻译又不能很好地理解、传达文化遗产的深层含义,远远适应不了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需求。因此,要真正有效地展示文化软实力,就必须要重视翻译工作。这一点,韩国政府做出了成效。韩国政府为了帮助影视文化的对外传播,开拓其影视产品的国际市场,特别成立了影音分轨公司,对韩文翻译为外语和制作的费用几乎给予全额补助(刘舸,2010:183-185)。正是由于韩国政府对韩译外的重视,在世界各国便大规模地出现了一股强劲的“韩流”,无形之中充分展示了韩国的文化软实力,大大提升了其国家形象。就我国而言,由于国家对文化传播的重视和翻译界对文化翻译所作出的努力,中华文化的精华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形成了较好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紧密地融入世界化的潮流,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许钧教授认为,“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声音不响、被认同度不高,影响也有限,与向来以数千年文明而自豪的中国人的期望相去甚远。”(赵芸、袁前,2010:17-29)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进一步地重视翻译工作,有组织有目的性地将中国文化的精华通过高质量的翻译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中华文化的精髓为世界人民所共享并形成强有力的影响,以真正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是软实力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具凝聚力的力量。不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积累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人类的文化宝库,创造了人类的文明。然而,民族文化只有在他民族或者他国之中进行传播使其“泛化”为普世文化并对他民族或者他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时才真正具有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在不同语言民族之间无疑离不开翻译这一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在于:翻译助增文化软实力、翻译体现文化软实力、翻译展示文化软实力。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实行“拿来主义”,学习他国先进的文化为我所用,丰富我国的文化;二是实行“送去主义”,将中国的优秀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国,丰富并影响世界文化。而这两项工作都离不开翻译这一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手段。如果将文化比作会奔腾的马匹,那么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优秀文化则犹如矫健的千里马,译者就是伯乐,其任务就是要将优秀文化这匹千里马挑选出来并让其在他文化社会中自由地飞奔,供他文化人民分享从而“泛化”为普世文化。
[1]Cooley,C.H.Social Organization: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M].New York:Charles Scriber’s Sons,1929.
[2]Nye,Joseph S.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New York:Basic Books,1990.
[3]Nye,Joseph S.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M].Now York:Public Affairs,2004.
[4]邓显超.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J].理论探索,2009(2).
[5]洪晓楠,林丹.马克思主义文化软实力理论述要[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6]洪晓楠,王国生.激发社会文化活力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7]李敏.文化外交与地方对外文化交流[J].理论学刊,2010(2):114-117.
[8]李智.文化软实力与中国对外传播战略[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3).
[9]刘舸.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对外文化传播[J].求索,2010(5).
[10]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2003(2).
[11]王芳.文化传播与诗歌翻译[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2]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1993(3).
[13]王玉玮.中国电视剧传播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127-131
[14]辛红娟.“文化软实力”与《道德经》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
[15]许渊冲.典籍英译,中国可算一流[J].中国外语,2006(3).
[16]杨大霑.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一些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9(6).
[17]俞佳乐.翻译的社会性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8]翟清永,徐科吉.从文化战略视角来反思当前翻译现状[J].岱宗学刊,2007(3):63-64.
[19]张红.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2).
[19]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0]张佩瑶.重读传统译论——目的与课题[J].中国翻译,2008(6).
[21]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2005(1):20-36.
[22]张勇,张忠友.“软实力”相关研究综述与阐发[J].桂海论丛,2009(3).
[23]赵芸,袁莉.著名翻译家倾谈“文化走出去”[J].上海采风,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