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气纠 张建佳
(湘南学院 外语系,湖南 郴州 423000)
隐喻是不同概念域之间基于相似性的映射,其实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审视另一类事物,是联系不同事物或范畴的重要手段(Lakoff&Johnson,1980:5)。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认为,使用隐喻的目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的,二是美学的(Newmark,2001:104)。也就是说,隐喻首先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手段,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中心是思维,而不是语言。隐喻的使用还具有美学功能,尤其在文学作品里。作为文学语言本身的建构,隐喻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言语艺术,是言语和美学相互渗透的产物,融合了大量理性、情感和美感等信息(吴春红,2005:67)。在小说中,隐喻常常被用来表达其对所塑造的人物的抑扬褒贬的审美态度,而审美态度则主要体现为施喻者对隐喻意象的选择。意象是构成隐喻的核心因素。朱光潜认为意象是创造者意志的外射或对象化,是其主观精神体现为具体感性形态,而具体感性形态表现主体的思想感情,有着感性和理性的双重内容。从审美意象的构成看,意象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其主观性在于审美个体受外界刺激,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储存被激活为意象。而客观的意象主要是对于客观表象的有意注意引起情感化反应,从而上升为意象(吴春红,2005:66)。但是,无论是主观的意象抑或是客观的意象,都是审美个体认知体验的结果。在隐喻构建中,施喻者对构成隐喻的审美意象的选择决定隐喻的意义,从而决定着隐喻的审美表达。因此,有必要对隐喻构建的心理过程作出分析,探寻施喻者构建隐喻的动机,从而对其所构建的隐喻作出正确的解读,并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
语言隐喻中,始源域和目标域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客观世界中的等同关系,而是人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一种心理假设或心理虚拟。换言之,隐喻的形成,是人类心理假设或心理虚拟的结果,是人类观照客观世界的心理具体体现(王文斌,2007:75)。这种心理假设或心理虚拟的基点是隐喻所涉及的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隐喻的实质是以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但两个事物并非完全等同,而是在某一点上的相似。束定芳(2000:33)曾借用“Metaphor is a solar eclipse”这一句话来解释隐喻,指出隐喻就如同“日食”:“部分区域明亮,部分区域黑暗”。这“明亮的区域”就是施喻者认知观照下的两个事物之间被突显的相似性。在隐喻中,两个事物间相似性的确立,实际上就是在差异中寻找相似性,突显两个事物之间的某一相容面或相容点,即在突显始源域某一特性或特征的同时,也突显了目标域中某一类似的特性或特征,形成两个域的突显共振(王文斌,2008:47)。概而言之,隐喻中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似性的建立是通过施喻者的认知突显来实现的,而认知突显的实现依赖于两个关键因素:事物间潜在的相似性和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
世间万物千差万别,各自根据自身存在的意义而存在,但彼此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即便在特性上没有联系,也可能会在特征上具备一定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无数潜在的相似性。它们一旦受到人的认知观照,就会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因而,语言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涌现出各种新颖的隐喻。但是,两个事物会在哪一点上构成相似则取决于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这一点在文学隐喻的构建中显得尤为突出。驱动性本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意指能提供某种维持刺激的个体内在力量,使有机体处于活跃状态,直至达到某一目标或满足某种要求(赫根汉,2004:651)。王文斌(2008:52)认为,隐喻构建的自我驱动性,就是指施喻者欲借用彼事物来表达此事物的动机、欲望或冲动。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施喻者为表达其对客观世界某一事物的认识,常借用另一事物来昭示这种认识,即常常受到这种借用欲望的驱遣,以此来表情达意,向受喻者传送自己对客观世界某一事物的观照。若施喻者未曾受到这种借用欲望的驱使,隐喻就不太可能会出现。隐喻构建的自我驱动性主要体现为施喻者在隐喻构建中的刻意性和自涌性。所谓刻意性,是指构建隐喻过程中,施喻者为了映射其对目标域的心理认知,往往费尽心思,在自己的认知经验世界里寻求某一具有与之相应特征或特性的始源域,使始源域与目标域获得相似性。通常的情况是,施喻者为构建隐喻,往往发挥主观能动性,刻意求工,仔细推敲,谋求始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所谓自涌性,在此是指施喻者构建隐喻的冲动不是出于主观的强烈要求,而是潜意识里的一种自觉行为(Ibid:53)。也就是说,在隐喻构建的过程中,施喻者对隐喻意象的选择既是出于其刻意追求特定的审美表达效果而努力求索的结果,同时也是其基于个体认知体验和认知积累的一种自觉反应行为。不同的施喻者为追求某一种同样的审美表达效果,隐喻意象的选择可能大相径庭,原因在于每个施喻者个体认知体验和认知积累的差异。也就是说隐喻构建的自涌性是在刻意性关照下,基于施喻者自身认知经验积累上的一种富于个性的、借助语言工具而完成的一种心理上的自然迸发。王文斌以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说明了隐喻构建的刻意性和自涌性。
(1)The Democratic Party is like a mule.It has neither pride of ancestry nor hope of posterity.
(王文斌,2008:54)
在例(1)中,施喻者将“the Democratic Party”喻为“a mule”,就具有刻意性和自涌性。英语中,“a mule”常被用来隐喻“固执”或“执拗”,如“as stubborn as a mule”。可是,施喻者在此另辟蹊径,不是着眼于民主党的固执或执拗,而是聚焦于“a mule”的出身,即由公驴和母马所生的种间杂种,因此不会繁殖后代。这显然是施喻者为实现自己特定的表达意图而苦心刻画的结果。与此同时,施喻者之所以将民主党喻为“a mule”,说它既没有祖辈的荣耀,也没有后代的希望,是因为施喻者对民主党的本质和所作所为具有深刻的洞见,而且施喻者本身的认知体验和认知积累里关于“mule”的知识,自然而然地与施喻者内心关于民主党的感受融合到了一起而发乎其外,显于言表,在隐喻意象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自涌性的特征。施喻者借助这一隐喻形象地传达了自己对民主党的情感态度,受喻者则体会到了该隐喻所表现的审美信息:对民主党的嘲弄和揶揄。
从上文对隐喻构建的自我驱动性的分析可以看出,隐喻的构成源于施喻者从特定的认知视角,为达到特定审美效果而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通过认知突显而实现的相似性的映射。隐喻因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体现的是施喻者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认知心理,这在文学隐喻中尤为突出。《围城》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尤以其大量多姿多彩的比喻而为人称道,以至于有学者称《围城》是用比喻砌成的,其中不乏许多精妙奇崛的隐喻。《围城》中大量的隐喻往往带有作者明显的情感和审美倾向,表达的是作者对小说中某一人物的特定的情感态度,传递的是作者基于作品表达需要的审美取向,体现的是作者独特的认知体验和认知积累。我们不妨以《围城》中的隐喻实例来解读隐喻的构建及其所蕴含的审美信息。
在小说中,隐喻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对所塑造的人物的抑扬褒贬的审美态度,这一点在《围城》中表现得特别突出。钱钟书在《围城》序言中说自己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钱钟书,2002:1),以此来表达他那“忧世伤时”的情绪。小说中他对“某一类人物”的描写,借助诸多充满想像力的、奇崛瑰异的隐喻,尤其通过那些刻意求工而又发乎内心的隐喻审美意象的选择,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所描写人物的情感态度,或褒或贬,或抑或扬,不一而足。
(2)唐小姐妩媚端庄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颜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不当。
(钱钟书,2002:52)
对于唐晓芙这个“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钱钟书不吝美辞。首先,他以“好水果”喻唐小姐“娇媚端庄的脸”。这里其实隐含了双层的隐喻:第一,唐小姐的脸色如“好水果”般“新鲜水嫩”或“鲜嫩欲滴”,这是视觉上的相似性的凸显,以实喻实;第二,既是“好水果”,则当然让人“垂涎欲滴”——“叫人忘掉口渴又嘴馋”,也就是说唐小姐的“姣好容貌”如“好水果般”令人产生味觉上的“欲望”或“满足”,这就实现了从视觉到味觉的跨域映射,构成了通感隐喻,是以虚喻实。唐小姐的“娇媚端庄”顿时栩栩如生,令人恋恋不忘。其次,将唐小姐的眼睛和其他女人的大眼睛作类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不当”。此处以虚喻实,而且始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跨度很大。“政治家讲的大话”和“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在普通的视角下实在是两不相干的东西,但绝妙的隐喻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在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之间挖掘并构筑其间的相似性,而且跨度越大,隐喻的效果越佳。“政治家讲的大话”和“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在“内容的空洞”这一点上实现了相似性的映射,都是“大而无当,空洞无神”。它们在普通人心里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上也是一致的,都会令人产生抵触、反感甚至厌恶的情感反应,这一奇崛的隐喻也因此实现了其在观感和情感的审美表达上的传神表现。
而对于那个时代中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钱钟书可谓极尽其讽刺挖苦之能事,将这一类人的丑陋、卑贱、虚伪和荒诞刻画得入木三分,痛快地宣泄着自己对这类人物的厌恶情绪。
(3)沈太太生得怪样,打扮得妖气。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
(钱钟书,2002:62)
(4)韩太太,……相貌丑,红头发,满脸雀斑,像面饼上苍蝇下的粪。
(钱钟书,2002:221)
例(2)中作者以“好水果”喻唐小姐的脸,又不惜以牺牲“大部分女人的大眼睛”为代价,说它们像“政治家的大话”一样“空洞无神”,反衬唐小姐眼睛的“水灵”。而在例(3)中则将沈太太的“眼袋”比喻成“圆壳行军热水壶”,而且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沈太太的矫情、虚伪已经呼之欲出,继而把她的口红在其“黯黄崎岖的牙齿”上染的一道红痕描写成“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这样的一个隐喻,让读者一想到沈太太便会生出鬼魅般的联想,产生恐怖、毛骨悚然的心理反应,实在是一针见血。人脸上的雀斑,出于不同的审美表达需要,其实是可丑可美的。比如下例:
(5)她脸上的雀斑,为她增添了生气。她笑的时候,眼睛下面鼻子两侧的雀斑显得更加动人,有无法描绘的魅力。
(山口淑子,1988:19)
但是,在例(4)中,韩太太脸上的“雀斑”却被比喻为“面饼上苍蝇下的粪”,让读者对她产生无法抑制的厌恶情绪。在这里,施喻者对隐喻意象的选择充分体现了隐喻构建的刻意性和自涌性。每一个审美意象的选择皆出于作者对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是一种刻意的选择;每一个审美意象的诞生又源自作者自身的认知体验和对人物情感的自觉反应,体现了一种发乎内心的自涌性。
讽刺是《围城》一个重大审美内涵,也是贯穿整部小说的情感主题。《围城》将隐喻和讽刺有机结合,借助精心选择的隐喻审美意象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讽刺、挖苦“某一类人物”。
(6)(李梅亭)下身的裤管,肥粗圆满,毫无折皱痕,可以无需人腿而卓立于地上,像一对空心的国家柱石。
(钱钟书,2002:61)
将李梅亭粗糙劣质的裤管比作“国家柱石”,以庄喻谐,讽刺了“道貌岸然”的李梅亭之流在那个动荡的战争年代竟成为“国家栋梁”的现象。“空心的国家柱石”的意象既是对李梅亭之流入木三分的刻画,也表现出了战乱年代人们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心理,切合小说的时代背景,所以显得自然,这体现了施喻者在隐喻意象选择上的一种自涌性。
(7)褚哲学家害馋痨病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药”,险的突破眼眶,迸碎眼镜。
(钱钟书,2002:94)
例(7)用抽象概念来比喻形象物体,把褚慎明看苏小姐的贪婪神态——“大眼珠”比作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的“绝对概念”。这个比喻从其显性结构来看,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从隐性结构来看,二者却有惊人的神似:“绝对概念”即永恒概念,在绝对和永恒这一点上,揭示出褚哲学如摄像机的镜头一样,用一双突出的大眼珠绝对而贪婪地拍摄着苏小姐,逼真地勾画出褚哲学好色而失态的丑相。这种以虚喻实的笔法,令人有奇玄精妙之感。以哲学概念来描写哲学家,这样的意象当然最适合的了,因为它既和被描写对象的身份相符,又折射出施喻者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是和小说所描写的人物整体的文化背景相合的,所以既是刻意而为,又是发乎自然。这在下例中也有体现:
(8)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在热带热天,也许这是最合理的妆束,船上有一两个外国女人就这样打扮。可是苏小姐觉得鲍小姐赤身露体,伤害及中国国体。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熟食铺子”(Charcuterie),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钱钟书,2002:5)
将“衣着暴露的鲍小姐”比作“熟食铺子”,乃以俗喻俗,却透着一份刻薄,表达的是对鲍小姐的一种反感情绪,但钱钟书用一个法语词“Charcuterie”,既使这一隐喻多了一份俏皮,又反映了小说人物的文化背景,很贴切。继而将鲍小姐比作“真理”,并根据其着装实际“并未一丝不挂”,将隐喻修正为“局部真理”,以抽象喻具体,以虚托实,其超乎常人的联想透出意料之外的诙谐,令人捧腹。从“熟食铺子”到“局部真理”,从俗到雅,这种跳跃式的隐喻实在能给人一种蹦极跳般的喜剧刺激,钱钟书语言的诙谐和幽默便跃然纸上。
以上的隐喻例子中,钱钟书所选择的审美意象无一不是“处心积虑”的选择,很好地实现了小说特定的表达意图和审美效果。每一个审美意象看上去是刻意选择的结果,却同时又每每让人觉得发乎自然,既切合语境的需要,也和小说的背景相符;既和所描写的人物对象的身份个性相合,又和作者的文化背景相通。作者犀利敏捷的隐喻思维仿佛是一个钻头,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后,隐喻的意象便如泉水,奔涌而出。这充分体现了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隐喻构建的前提是事物间潜在的相似性,施喻者的任务是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突显它们之间在某一点上或某一侧面上的相似性,从自己认知观照的世界里再刻意地选择一个合适的意象,构建隐喻,实现自己的表达意图。可见,施喻者构建隐喻,往往会牵涉到隐喻意象的选择,关涉到始源域与目标域两者匹配的合理性推敲。可见,隐喻构建过程中的自涌性,表明施喻者既情不自禁,也言不自禁,由此而生成的隐喻往往是因情动于景而表于喻,或者是因景触于情而显于喻,是施喻者受内在动因或外在动因的触发的自然流露,在大多情况下体现出其心理上的不可抗拒性。在文学隐喻的构建中,施喻者对意象的选择尤其能,也更需要体现这种刻意性和自涌性,因为文学隐喻的意义构建不仅关乎施喻者的认知视角,更关乎其鲜明的情感态度和作品的审美表达。只有具备了刻意性和自涌性的审美意象才能使隐喻的表达更真实、犀利、生动和自然。而作为受喻者,我们对文学作品中隐喻的准确解读就有赖于我们对其隐喻构建中施喻者的自我驱动性,即刻意性和自涌性的把握。唯此,我们方能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施喻者的表达意图,从而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
[1]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0.
[2]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M].郭本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钱钟书.围城[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山口淑子.李香兰之迷[Z].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王文斌.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J].外国语,2008(3).
[9]吴春红.审美意象的隐喻性构建与理解——关于《哈姆雷特》与《红楼梦》中的意象对比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