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兴凤 李美杏
(广西骨伤医院外三科,南宁市 530012)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诊断明确、症状和体征典型的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急诊行微创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同时行减压及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而不是先行保守治疗,才能及时解除颈髓受压,最大限度地恢复脊髓功能[1]。颈椎后路内窥镜辅助下侧方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减压术是在术中将内窥镜代替显微镜,行颈椎后路侧方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减压的手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有效、可靠而微创的方法之一。我科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91例颈椎病施行颈椎后路微创手术治疗以来,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切实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91例患者,其中男53例,女38例;年龄34~76岁,平均50.4岁,病程1 d~5年。椎管狭窄者45例,颈髓损伤16例,脊髓型颈椎病14例,颈椎后韧带骨化9例,外伤性寰枢椎脱位伴不全瘫7例,表现为伤后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颈部处于僵直位,排尿排便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所有患者均有脊髓压迫临床表现,入院后经X线、CT或MRI检查确诊,均在局麻加基础麻醉下取俯卧位行手术治疗,术后佩戴颈围或颈托3~4周。
1.2 结果 大部分患者术后2~7 d神经功能开始不同程度恢复,全部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住院时间18~30 d。术后3个月~2年追踪随访82例,9例失访,其中2例术前不全瘫患者术后四肢功能改善明显,分别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可借助拐杖行走,部分生活能自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情志护理 颈椎病是由于肝肾亏虚、筋骨衰退加之慢性积累性劳损,以致气血滞淤,痹阻经络,引发麻痹、疼痛等症状。由于神经压迫症状使得患者痛苦万分以及颈椎手术风险较大,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恐惧心理[2]。因此,医护人员应热情主动地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经验,并让手术成功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其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1.2 体位训练 颈椎后路内窥镜辅助下侧方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减压术是采取局部麻醉手术,术前1周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俯卧时,其胸部用枕头垫起15~20 cm,使头颈处于屈曲位以便开大椎间盘,以利于术中操作,双上肢放于身体两侧;坐位时,患者坐于床边或桌边,头面部向下、头颈部曲屈,额部垫一小枕,双上肢自然地放于头部两侧,趴于床或桌上。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每日1~2次、每次30~60 min。因患者术后要求卧床且颈部制动,因此术前要训练床上轴式翻身。
2.1.3 生活指导 术前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地进行四肢的屈伸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畸形,为术后康复建立良好的动力基础。颈椎手术后需卧床3 d,术前1周应指导患者练习床上进食及床上排便,养成在床上大小便及卧床进食的习惯,避免术后发生便秘及尿潴留,为术后治疗创造良好条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训练,吸烟者应在术前戒烟。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对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术后准备
2.2.1 体位护理 术后平卧硬板床约6 h,可将床头摇高15度,保持颈椎稳定,头部两侧放置沙袋固定,防止颈部过仰过伸或左右转动,以免损伤颈髓。术后予平卧、头颈呈中立位。由于仰卧位时易压迫引流管,特别是肥胖和体重较重的患者,易造成引流不通畅,进而发生硬膜外血肿[3]。平卧6 h后结合患者的自觉舒适度,以不压迫引流管为原则,采用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每2~3 h协助轴式翻身一次,翻身时保持颈部与躯体呈一直线防止颈部旋转。若患者不易翻身时,须被动式将手插入受压部位按摩,每2 h 1次。
2.2.2 饮食护理 术后1~2 d进半流食,逐步改为软食、普食,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增强机体抵抗力。另外,颈椎病术后的患者还应对症进食,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吃些温经散寒之食物;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葛根、苦瓜、丝瓜;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
2.2.3 引流观察 密切观察并记录负压引流液颜色、数量,正常引流液为血性液体,量逐渐减少,引流期间应随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发现引流液为血清样,颜色浅淡或无色且量多,提示可能有脑脊液漏[4]。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若吸引力不足,引流不畅,会导致局部血肿、局部脊髓和神经受压,压力过大则致引流液过多,且易损伤周围组织及堵管[5],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必须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保持有效引流。其次注意保持管道通畅,每次翻身后都应检查管道有无脱管受压,并妥善固定。
2.2.4 呼吸观察 颈椎后路手术造成术后呼吸困难的原因有[6]颈部术区血肿压迫、麻醉手术刺激脊髓等。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脸色的变化,24 h以内床边必须备有气管切开包,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做紧急处理。
2.2.5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嘱患者注意保暖,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和深呼吸锻炼肺功能,使肺活量增加。按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湿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2.6 早期功能锻炼 在进行牵引、推拿等颈椎病康复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颈肩背功能训练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7]。早期功能锻炼可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脊髓和神经根粘连,增强头、颈、背部及脊柱稳定性,对预防和防止颈椎病的复发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手术后次日即可开始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肌力练习,每组100次,每日4~8组。做双手握拳活动及触摸床头架的练习,以利于握力及上肢各关节功能的恢复。
2.2.7 早期离床活动 术后第2天取半坐卧位,术后3 d,对拔管后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指导其按床旁坐位-床旁站立-床周行走-室内行走的顺序进行,减少卧床并发症,若有椎板植骨者,需术后卧床3周。
指导患者出院带颈部支具12~16周,忌颈部旋转,加强四肢各关节及肌肉的功能锻炼,避免弯腰、低头以及头颈部的剧烈运动。手术3个月后,颈部可做一般的伸、屈、侧屈及侧转运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若出现颈部不适时应暂时停止锻炼。患者出院乘车以卧位较为安全,以防颈部损伤所致脊髓损伤而加重症状。
[1] 王 晖,吴小涛,熊传芝,等.微创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J].微创医学,2006,5(1):347-349.
[2] 宋敬珍,张艳芹.护理干预对颈椎手术患者焦虑与恐惧心理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7):885.
[3] 苑 垒.侧卧位预防颈椎后路手术后硬膜外血肿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8.
[4] 梁 敏,侯爱霞.颈椎手术患者的安全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532.
[5] 孙新华,孔月华,蕫卫红.腹腔双套管两种不同连接方式引流效果的比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133.
[6] 何引飞,杜春芳,王亚荣.颈椎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2):427.
[7] 李争鸣.颈肩背功能训练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J].广西医学,2008,30(10):1572-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