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深 林益良 梁丽芳 韦雪连 盛国全
(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放射科,贵港市 537100)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也叫无菌性坏死,是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获得满意效果。近年来,我院针对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股骨头供血小血管阻塞、髓内高压、血流淤滞),应用介入治疗的方法直接从患髋股骨头供血血管内灌注溶栓,予活血化瘀、扩血管药物,以达到疏通股骨头微小血管、增加血流量、供养充足、修复坏死骨的目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2008年以来,我院陆续收治32例患者,行介入法动脉灌注治疗,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情况 32例患者共37髋,男性24例,女性8例,左侧14髋,右侧23髋,双侧10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约3个月至5年6个月。其中经CT检查确诊30髋,7髋经磁共振检查确诊(有临床症状但CT检查阴性)。对所有髋的影像学表现应用Steinberg分期[1]:Ⅰ期3髋,Ⅱ期19髋,Ⅲ期13髋,Ⅳ期2髋。主要临床表现为跛行、髋关节疼痛,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疼痛则多为持续性,往往有活动后加重。查体:髋关节附近压痛及叩击痛,“4”字试验阳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对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将4F/5F Cobra导管至患侧髂动脉用碘海醇行血管造影,超选至患侧闭孔动脉和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再次用碘海醇行血管造影,了解患侧股骨头供血情况及供血动脉阻塞程度。然后经导管内缓慢注入0.9%生理盐水80 mL+尿激酶30万U,复方丹参50 mL,罂粟碱注射液2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200 mL。术毕,拔出导管,局部加压包扎,送回病房平卧。每次介入术后第2天开始辅助治疗,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15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15 mL 1周。继续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片、复方丹参川芎片(本院制)、钙剂等药物以加强疗效,约1~2个月后进行第2次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过2~3次介入治疗。
本组37髋经介入治疗后,在第二次介入治疗时再次造影,发现供血较上次造影对比明显增加。闭孔动脉和旋股内、外动脉分支明显增多、增粗或延长,狭窄血管管径恢复,截断血管再通;头上支清晰可见,并见头上支、头下支深入至股骨头区,以第3次介入治疗时的造影表现更为明显。25髋疼痛程度减轻,27髋行走路程较术前增加,28髋关节功能较前改善,活动范围较前增大。14髋经治疗8~18个月后,CT复查可见患髋股骨头骨质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如死骨的边缘或中心吸收、范围缩小,可有新骨形成,密度增高,局部可见骨小梁贯穿,以Ⅰ~Ⅱ期ANFH患者表现明显,10髋无明显变化。其影像学的表现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基本相符。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形成原因很复杂,其中存在多种病因学说,各种治疗方法并存,其治疗效果的评价及评价方法亦存在很大争议。然而不论是何种原因所致ANFH,其结果都是造成股骨头供养血管受损、血管闭塞及中断,造成髓内压增高,髓内微循环淤滞,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动脉供血不足,导致骨坏死[2]。介入溶栓治疗ANFH,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对侧病变区靶血管可直接将溶栓药物、活血化淤药物以及扩血管药物注入股骨头供血动脉,使血管内形成的脂肪栓及小血栓溶解[3]。在扩张局部血管的同时,使阻塞的微小血管再通,疏通患髋附近的微小血管,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以增加侧支循环,达到改善微循环,增加股骨头营养,逐步吸收坏死的骨质,增生骨细胞,形成新骨,修复股骨头。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溶栓及扩血管已成为目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规方法,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能直接到达靶血管,可溶解血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吸收坏死的骨质,促进新骨形成,血管再通率高,对Ⅰ~Ⅲ期ANFH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Ⅳ期以上ANFH患者短期效果好,可缓解疼痛,延长患髋寿命,但远期效果欠佳。因此,建议对怀疑ANFH患者,应做到及早诊断,尽早行介入治疗。
[1] Steinberg Me,Larcom PG,Strafford B,et al.Core Decompression with bone grafting fo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1,386(1):71-8.2001.386:71-78.
[2] 张立安,贺 静,王玉丽,等.股骨头坏死的分期与早期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1):734.
[3] 张富强,曹建明,陈君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