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树生,师新宇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2001年《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继出台,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将医患关系从道德层面转到法律层面。此后“医生戴头盔”、“请警察当副院长”的报道频见报端。2009年 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正式出台,明确了在医疗侵权中,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举证责任倒置规定有所改变,一定程度实现了有条件的过错推定,但紧张的医患关系并未缓和。2011年1月31日,上海新华医院“暴力伤医”事件,再次用血的事实证明,法律关系不足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12年哈医大、北医、湖南衡阳等一系列弑医事件,医患关系极度紧张。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了当今社会之热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一个综合的理念全面推进。4P医学理念在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方面的运用,已经获得广大学者的认可。本文旨在挖掘4P理念在管理中的运用,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基因技术发展,巴德年院士提出个体(personalization)、预测(prediction)、预防(prevention)的3P医学理念,以此为基础,有学者提出了包含参与性(participatory)的 4P医学理念[1]。个体化指对不同人群与不同个体的特殊健康需求提供最合适的、更具针对性的保健服务,其强调从细节出发,选择最适的理念。预测即指根据人群与不同个体的遗传与表观遗传背景及生活方式,预测其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保健干预措施,其中预测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全面运筹预测依据,科学决策干预措施是预测的核心理念。预防指在严重健康问题和未罹患疾病之前,提出预防疾病的相关策略与处置方案,防病于未然,体现防微杜渐,事先控制的理念。参与是指通过公众与社区的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充分调动公众自主参与健康促进的意识,以期用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收益,强调事中协调,共同合作的理念。
将4P医学理念借鉴到医患关系的管理中,从个体、预测、预防、参与四个角度出发,借鉴科学决策、全面掌控;细节出发、选择最适;防微杜渐、事前控制;事中协调、共同合作四大理念,进行医患关系的主动干预,以在一定程度解决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在以“疾病”为核心的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质量高安全的诊断治疗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团结合作的医疗小组是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安全的团队因素;科学循证的临床决策是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安全的流程因素;精准适宜的信息化工具是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安全的工具因素。首先,诊疗团队的建立有助于发挥“1+1>2”的融合效应,发挥团队的整合优势,提高诊疗水平。其次,科学循证的临床决策需分三步走:第一步,通过认真的视触叩听,收集详尽、完整、真实可靠的病史,明确症状体征。第二步,综合分析资料,将疾病三间分布(时间、空间、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所采集的症状体征与疾病的鉴别诊断相结合,分析比较、由表及里、深入研究,形成疾病的初步诊断。在此阶段,切忌一叶障目,单凭某个症状体征或者某项检查就下诊断。第三步,小心求证。对于疾病的初步诊断,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谨慎求证,即使是明确诊断的疾病,也应持谨慎的态度,切忌先入为主、按部就班。再次,医师应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特别是对能够提高精准性、增加稳定性的数字医学的应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医学作为医疗活动的工具,提供全面的医疗记录和图像管理功能;提供手术测量分析、手术计划编制和软组织改变的预测,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高医生术前对手术预测的科学性,为医患沟通奠定科学的医学基础。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服务对象是各年龄段、各行业的全社会人群。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同,社会角色、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求医的要求不同,医师要为各类人群提供与其需求相当的治疗服务。如卵巢肿瘤的治疗,不仅要考虑肿瘤的生长部位、大小,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及婚育情况。对未婚育的女性,要充分考虑其这一特点为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每位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心理需求、情绪也不相同[2]。医护人员要细心观察感受患者情绪变化,适时调整自己谈话的语气、语态、语言。对于住院患者,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医患关系分析,评估医患关系的状况。对于相处不融洽的患者要重点关注,不能置之不理,而要检讨自己是否满足了患者的合理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特别注意,医生在满足患者需求的过程中,一定要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判断是否是患者合理的需求,对于合理需求要尽量满足,不合理需求要耐心引导,不能盲目遵从。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医患关系恶化后,医务人员才去想补救控制措施,结果事倍功半。事前控制则把措施实施在医患关系形成之前,去取得事半功倍之成效。这些措施主要有:①强化法律学习:医疗卫生行业,已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医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是医患关系的一道红线,碰不得游走不得,必须规矩的落实执行,才可以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法律保障。②紧抓医德医风[3]: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要常抓不懈,在医护人员中牢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医院的流程设计,医院的管理重点都紧紧围绕这一理念。③制度质控:医院的核心制度要得到落实,医院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及相关职能科室人员要定期到科室检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制度保障。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形式是医患关系模式的落后。“生物-心理-社会-人文”模式的建立,原有的“主动被动”、“引导合作”的医患关系模式成为束缚。“共同参与”成为新医学模式下,稳定和谐的医患关系的表现形式。“主动被动”医患关系模式中医生完全主动,权威不可遭到质疑;“引导合作”是医患关系中医生绝对主动,患者相对主动,配合医生的主动权;“共同参与”则是医患双方共同主动参与到与健康相关的一切活动中来。医院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将健康信息传递给患者。患者就诊的时候,医生通过医疗指导,唤起患者对自己健康做主的意识,和医生共同维护健康。目前,临床路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完善疾病临床路径的医生版、护士版、患者版,在接受入院治疗时,要认真评估,在原有的三大版块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次治疗相应的医生、护士及患者路径。通过路径之间的配合,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达到以健康为中心,医患人人有责的医患关系。
4P医学理念主要是从医方的角度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然而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不仅仅是医方的因素,还有诸如社会医疗保障机制方面、法律法规保障方面、媒体因素、患方因素等。社会医疗保障方面主要是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医疗风险分担制度不健全等多种原因造成医院以药养医现象严重,患者看病难、看病贵仍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法律法规方面,尽管今年卫生部公安部发布《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但目前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需要不断补充。媒体因素是由于目前医患关系作为社会热点,新闻媒体倾向于患者这个弱势群体的报道,对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视而不见。媒体为弱势群体的呼吁,确实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同时却又使患者不信任医院和医生,未进院就戒备,进院后稍不满意就投诉,不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患者方面主要是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维权意识却又异常强烈,对医院有很高的期望,一旦期望落空,便会产生各种纠纷。
因此,和谐医患关系还需社会医疗保健体制的不断健全、医患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媒体宣传的不断规范等。和谐医患关系可借助4P医学理念解决不和谐医患关系中医方的因素,但其他因素尚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 万谟彬.现代医学4P模式与替比夫定临床应用[J/CD].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3(3):247-251.
[2] 高 咏.医务社会工作与医患关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11):767-769.
[3] 陈陆根,黄传成,袁丽华.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0,8(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