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华 虞丽娜
2012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虞 华 虞丽娜
(国家统计局 盐城调查队,江苏 盐城 224005)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物价总水平高位运行,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同时经济增长呈平稳减速态势。初步判断,本轮物价涨幅已经见顶,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得到确认,2011年GDP增长9.2%,CPI上涨5.4%。从2012年发改委设定的4%的CPI价格调控目标来看,2012年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物价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国内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压力加大。虽然控制物价上涨已经逐渐淡出第一调控目标,但是在导致本轮价格上涨的因素一个都没有消除前,就此判断未来价格风险已消除还为时过早。
CPI;通胀;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2010年,我国部分农产品先后上演“直上云霄”好戏,价格涨势凶猛,让大家记忆犹新。部分网民纷纷调侃这些平常不起眼的小宗农产品,给它们冠上了极为“威风”又不失生动的名字:“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辣翻天”……。2011年下半年,犹如出了一部将2010年农产品价格猛涨情节倒过来再上演一遍的故事片,多宗农产品价格出现逆转,打破成本线几度探底。山东生姜从每公斤9元跌至每公斤0.8元,内蒙古土豆滞销卖难,海南、广西水果蔬菜销路不畅……。只有“猪坚强”没有示弱的意思,2011年猪肉价格持续攀升,进入6月份以后涨幅更甚。有网友戏称:中国的CPI变成了中国猪肉指数。
2011年受粮食和猪肉价格的拉动食品价格高企,非食品价格呈较快的上涨势头,八大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我国物价走势基本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倒V字”型走势,前几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攀高,有几个月甚至破6%,到7月份攀升至6.5%的高位。这跟年初确定的4%目标相差甚远。但进入8月份以后,物价涨幅逐月回落,12月回落到4.1%,创15个月以来新低。详见下图1。国内通胀由累积释放转为逐步缓解迹象,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取得积极成效。
图1 2010年以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图
2010年以来的这一轮价格波动中,食品价格出现了从粮食、蔬菜到猪肉、蛋制品的轮番上涨,大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更是成为炒作对象。现行的小农家庭经营方式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难以用技术进步来消化不断上升的成本,因此只有靠涨价来消化。当农产品价格上涨受阻时,农民只能以缩小生产规模来减少风险,而缩小生产规模又成为下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起点。食品价格的周期性大幅波动越来越暴露出我国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后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现代技术、金融、流通和管理要素难以与非企业化经营的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对接,而如果没有现代技术、金融和管理要素参与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去,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将束缚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1]
从近三年的历史数据看,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处于下跌态势,2008年我国CPI上涨5.9%,上述三类价格却分别下降1.5%、0.7%和0.9%。2011年八大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价格累计分别上涨11.8%、2.8%、2.1%、2.4%、3.4%、0.5%、0.4%和5.3%。八大类商品价格的全面上涨表明本轮物价上涨的机理发生了深刻变化,值得关注。从通胀在经济学中比较规范的定义来看,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各类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或者说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该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1)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不是价格总水平的一时或短暂的上升; (2)通货膨胀反映的是价格的普遍上升,而非个别类别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上升。因此,判断是否通胀,一要看价格的变化,二要看经济增长的变化。在看价格变化时,不能只看一种价格的变化,而要看各类价格的变化。[2]当然,居民消费价格作为反映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直接影响国民的生活状况,因此在判断通胀的各种价格指数中,需要特别关注。由上述定义出发,2011年全国各主要价格指数都明显高于2010年的水平,其中,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0%,工业生产者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1%。计算2011年CPI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这说明2011年物价已不是以往的结构性上涨,消费物价水平处于高位。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增速比上年减慢1.2个百分点。2011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比上年末低6.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8.98万亿元,同比增长7.9 %,增幅比上年末低13.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5.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比上年末低2.9个百分点。全年净投放现金6161亿元,同比少投放214亿元。2011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54.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年末低4.1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47万亿元,同比少增3901亿元。2011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上年末低6.7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6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万亿元。详见图2。可见,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图2 2010年以来各月全国消费水平走势比较(以2010年1月为100)
“稳中求进”是我国2012年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基调,在物价、增长和结构问题的平衡中,2011年放在首位的“控物价”被“稳增长”所取代,特别是“限价令”这种行政性质的调控手段将很可能不再延续。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强调,要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包括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等政策,这些都对粮食市场构成利多效应。
基于国内部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格局依然存在、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增加和全球性货币泛滥推动的趋势性因素影响,2012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仍不容忽视。这一轮物价上涨势头之猛、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已经不是结构性物价上涨,而是全面的、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建立拐点之后,物价水平仍处于高位,中期的通货膨胀压力仍不能低估。2011年底的全国物价局长会议认为,国内部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格局依然存在,流通环节多、费用高问题较为突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和环保成本呈上涨趋势,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3]
(一)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由于国内资源不足,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不断增加,铁矿石、原油、有色金属矿产、煤炭等产品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受我国等新兴国家需求增加拉动,加上国际投机资本炒作,近年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也同步上涨。初级产品进口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国内采掘业价格上涨,通过产业关联,间接推动原材料、加工工业产品价格、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011年全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了9.1 %。如此强劲的原材料、燃料、动力成本提高力量,势必会对其下游指数PPI和CPI形成很大的成本性向上推力。一旦美国经济增速回升、国际市场需求扩大,加上美国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再度上涨的可能性很大。同时,由于劳动力供求格局的改变,工资上涨压力很大,成本推动将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长期因素。[4]
(二)投资过快增长对物价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投资快速增长,可以认为高投资是本轮物价上涨的诱因。从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CPI的历史数据看,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CPI涨幅一般滞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年,当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高于20%时,在此之后的2-3年内一般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十一五”期间,2006和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23.9%和24.8%,实际增速为22.1和20.2%,导致2007和2008年的CPI上涨4.8%和5.9%,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施了4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政策,2009和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30%和23.8%,实际增速为33.2%和19.5%,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7.9%。因此,从固定资产投资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关系看,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物价仍存在较大的上涨压力。
(三)造成食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得到解决,部分农产品仍有补涨意愿。作为我国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CPI具有明显的食品价格驱动特点。2004、2007、2008年物价的高增长,食品价格贡献率都在80%以上。与历次通胀相同,本轮CPI的加速上涨也由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拉动。因此,从表现形式看,本轮物价上涨与2007年和2008年的物价上涨一样,属食品和居住价格主导下的通胀。2011年1-10月,食品和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2.4%和5.9%,拉动CPI上涨3.75和1.05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67.0%和18.8%。2011年下半年多宗农产品价格打破成本线几度探底。大白菜2角钱1公斤没人要,山东生姜从每公斤9元跌至每公斤0.8元……这些农产品价格都有可能在2012年翻转。
整体看来,2012年国内粮价长期上行趋势仍将持续。2011年我国天气总体有利,夏粮、早籼稻、秋粮三季粮食季季增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全部增产,粮食总产实现“八连丰”,首次迈上11000亿斤台阶,为抑制粮价和物价过快上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虽然2011年在政策的高压下,大部分品种走势不如2010年强劲,但同比价格仍是上涨的。2012年我国粮价将在生产成本上升、当前国内外粮食供求改善、天气及宏观经济不确定等多空因素博弈下,呈现双边波动行情,但总体仍将上涨。支撑粮食价格长期上涨的因素:一是粮食需求的增加,主要是饲用需求和工业用需求;二是种粮比较受益严重偏低,粮食进入价值重估期。纵向比较,粮价的上涨很多时候仅仅弥补了成本的提高,使得农民种植收益增加幅度有限,有时甚至下降;横向比较,务农与务工收入差距拉大,全年的种粮收入大约只相当于外出打工的2-3个月工资。与我国一样保持着小农经济的日本和韩国,其稻米价格分别是我国的10~20倍和5~15倍,而这还是在国家对农民予以高额补贴条件下形成的价格。由此可见,我国粮食价格严重偏低。除非我国农业能够实现美国那样的机械化、规模化发展,否则粮食价格仍将继续大幅增长。统计调查资料显示,农产品价格多年来一直低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剪刀差”仍较大,从趋势来看,部分农产品有补涨意愿。在耕地面积有限,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未来农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
(四)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物价上涨的长期压力。近年来用工荒已经从东部扩展到中西部,制造业领域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中国经济已临近刘易斯拐点,这将成为物价上涨的长期压力。2011年企业家调查结果显示,与一季度相比,2011年二季度企业人工成本明显上升,85.3%的企业家认为二季度企业人工成本上升。“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因此收入分配改革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截止到2011年9月,全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增幅约21.7%,25个省发布了工资指导线,增幅均在14%以上。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增无减,劳动力供求关系日渐紧张,将加快工资上涨幅度,提高劳动成本,服务性行业价格趋于上涨。由工资上涨所形成的“工资-物价螺旋”已成为新动力。
(五)节能减排和要素价格改革,将使水、电、气、油等能源资源价格走高。十二五”期间,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国家将适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逐步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损失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还将出现一定幅度的提高,进而推高物价涨幅。下一步国家将重点研究水、气、电等资源性产品的阶梯式价格改革思路,对基本需求部分将考虑大体保持原有价格水平,对超量使用部分考虑累进加价。从影响居住价格的结构性因素看,水电燃料和装修价格在居住价格中的权重在95%以上,是决定居住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进一步提速将会对物价水平产生一定的上推作用。实施价格改革,导致最终消费价格调整的远不止这些。目前政府为出租车、交通、天然气供暖等都在实施补贴这些领域的最终消费隐形成本并没有释放出来,这给上述领域价格上涨改革预留了空间。因此,实行政府定价的水、电、燃气、交通等商品和服务价格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呈上涨的态势,长期低价利用资源的局面将得到改变,并会促进2012年CPI的提高。
(六)高货币存量将加大国内通胀压力。历史数据表明,货币过多最终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膨胀对价格水平的推动,在实现形式上不会是全面同步推进的,通常表现为某种关键商品供给失调而推动价格水平的全面提升。货币对物价的拉动作用存在1-2年的时滞。金融危机期间我国信贷大幅扩张,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比2008年增加95.9%,2010年新增贷款依然高达7.95万亿元。虽然近期货币供应增速有所回落,但高货币存量的现状并未改变,2011年末我国M2余额达85.16万亿元。2000年,M2与GDP的比例为1.36,2009年为1.78,2010年上升到1.82。我国货币供应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过多的流动性必将进一步加大国内通胀压力。
(七)异常情况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宽松的供求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成本增加对商品价格的向上推动。但是,还必须考虑到异常情况的出现,以及异常情况对中国商品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的重大影响。比如说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对于一些品种,或者一些地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交通运输等将产生重大冲击,总体或局部供求关系就会逆转。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偏紧与成本推力因素叠加,一段时期内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或者是结构性恶性通货膨胀并非没有可能。异常情况对于物价上涨影响,有时候可以通过预期实现提前上涨。也就是说,还没有等到异常情况对未来商品形成实质性冲击,市场价格就提前上涨了。在这方面,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和通胀预期,能够放大涨价效应,如2010年出现的“蒜你狠”、“姜你军”、“辣翻天”……
在强有力的政策调控下,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本轮物价涨幅收窄的拐点已经确认,虽然2012年物价压力依然存在,但通胀相对缓和,持续高通胀的风险降低。
(一)“猪坚强”上涨周期趋于结束,对CPI的拉动作用减弱。2010年6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止跌回升,进入2011年后猪肉价格涨幅迅速扩大,特别是春节过后一反往年节后价格渐次走低的规律,节前节后猪肉价格一路攀升,从2010年6月底开始生猪价格连续16个月呈增长走势,一举突破2008年2月的生猪及产品价格的历史最高纪录。但值得关注的是从2011年10月中旬开始生猪存栏及生猪价格出现波动,下降走势明显,特别是肥猪出栏价格急剧下降,引起养殖户普遍担忧。2011年全国猪肉价格平均为25.02元/公斤,同比上涨42.7%;其中11月份猪肉价格平均为27.26元/公斤,环比下降3.7%,连续2个月下降,肉价最高点在9月份,均价达到28.79元/公斤。市场曾一度超过30元/公斤,创历史新高。截止到11月底,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7625万头,与2010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2.82%;能繁母猪为4905万头,同比增长2.01%。在目前母猪存栏量、农民养猪积极性以及新型养殖技术推广等因素的作用下,如果不发生大的疫情和自然灾害,2012年虽处于大周期的下滑通道,整体价格以平稳下降为主,拐点最早或将出现在2012年2月,二季度可能是全年价格的谷底,对CPI的拉动作用减弱。
(二)经济增速适度回调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的总需求压力。2011年岁末,世界经济站在衰退与复苏、危机与机遇的十字路口,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到期债务数据和新融资需求庞大。欧债危机意料之外的剧烈演化正在导致市场预期的不断下沉,进而对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消费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些影响甚至在年末从发达市场扩散至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跌破50的“荣枯线”,标志着10月份以来,外需出现了较大的恶化;同时,房市下调,成为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从国内外看有一定的必然性。2011年我国GDP增长9.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从需求面看,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6.1%,比上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6%,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出口实际增长11.6%,比上年同期回落20.8个百分点,进口实际增长10.2%,比上年同期回落13.7个百分点。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继续落实和深化将抑制投资增速,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并未真正形成,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出口需求进一步放缓。预计2012年经济增速较2011年有所回调,总需求的放缓将有利于缓解物价上涨的需求压力。
(三)粮食丰收提供了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有望连续8年增产。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全国三大粮食作物总产量超过5亿吨,达到51045万吨。稻谷总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达到20078万吨,比上年增产503万吨,增长2.6%;小麦总产量11792万吨,比上年增产274万吨,增长2.4%;玉米总产量19175万吨,比上年增加1450万吨,增长8.2%。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供给增加对保障供应和稳定物价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在2007年和2008年的物价上涨中,粮食价格仅上涨6.3%和7.0%,2011年1-10月,粮食价格上涨13.2%,明显高于2007年和2008年粮食价格的涨幅。鉴于当前粮价涨幅已高,预计2012年粮价涨幅将有所收窄。
(四)产能过剩对物价上涨形成抑制作用。目前,我国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产能过剩情况较普遍,交通和通信、家用电器、纺织服装、一般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均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态,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70%以上的工业品和80%的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尤其是经济增速的适当放缓,有利于减轻价格上涨的需求压力。多数商品供过于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这种局面对通货膨胀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西方国家力压我国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口增长面临较大的困难,很难恢复到2008年的出口规模。
(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稳有利于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2011年上半年在流动性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但到7月份后,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10月份CBOT大豆、玉米、小麦和NYMEX棉花价格环比分别下跌了9.2%、8.4%、7.5%和4.3%,WTI原油价格环比下跌1%,巴西进口的铁矿石价格与9月份基本持平。据IMF预测,2012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1.9%,较2011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1.8%,较2011年提高0.3个百分点。在美国经济增速小幅加快的背景下,美元指数大幅回落的概率较小,加之利比亚局势已经趋于稳定,初步判断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将明显低于2011年,有利于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
(六)房地产调控的累积效应有利于居住价格保持稳定。2011年全国各地出台房价控制目标、实施限购政策、调整住房转让营业税和提高房贷利率等调控措施有效遏制了投资投机性需求。在70个城市中,房价下降和涨幅回落的城市逐月增多。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已由1月份的60个下降至9月份的24个,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由1月份的3个增加至9月份的17个。导致居住价格涨幅已由1月份的6.8%回落至10月份的4.4%。在商品房价格得到遏制的同时,保障房建设积极推进,11月底前1000万套保障房全部开工,保障房建设所需的1.3万亿元资金已基本落实。2012年,随着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的逐步显现和保障房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将有利于稳定居住价格。[5]
2012年度CPI平均涨幅在5%以上的可能性已不大,不会发生严重通胀。但由于物价的惯性特征,2012年价格仍将呈上升态势,可能会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
2012年,“物价”仍将是敏感词。在201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大目标中,“稳物价”虽然屈居第二,没有保增长那么迫切,但在2012年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任务依然不容忽视。价格政策方面仍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2012年物价总体压力要比2011年轻一些,但是预计很难回到3%以下的水平。全年物价可能会呈现出前低后高、上易下难的特征。
2012年新一轮的涨价因素或许正在悄然酝酿。在价格受到控制情况下,作为政府部门来讲,可能会有意愿和空间去推动诸如油、汽、水电等价格的改革。不仅如此,从外部环境来讲,我国还面临着巨大的输入性通胀,未来的物价上涨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欧洲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美国为了刺激经济推出一系列的量化宽松政策带动了国际价格,特别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不可避免地推动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政治因素带来的物价上扬风险也在酝酿之中。由于伊朗等地缘政治的问题,国际原油价格并没有因为需求的减少而下降。油价脱离供需基本面,加上2012年世界几大主要国家都面临着大选和换届,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依旧非常大。由于国内部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格局依然存在,流通环节多、费用高问题较为突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和环保成本呈上涨趋势,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基于此,全国物价局长会议提出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规范流通秩序,降低流通成本,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对于2012年物价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是建立在目前各项调控物价措施都得到坚持的前提下做出的,当前决不能说物价形势稍缓便可以松口气,可以不继续了,降低流通成本的各项措施便可放松了,这将为下一轮的通胀埋下伏笔。只有各项措施都落到实处,才能使2012年的物价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从目前情况看, 2012年,我国将呈现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双降”态势,经济运行总量矛盾有所缓解,但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更大。预计全年GDP增长8.7%左右;CPI上涨3.5%左右,其中,翘尾因素1.1%,新涨价因素2.4%;PPI同比涨幅大约在4%左右。多年实践和统计分析表明,只要我国农业不出大的问题,就不会出现过高的通货膨胀率。2012年我国粮食已连续第8年获得丰收,库存充实,不仅为稳定物价总水平提供了坚实基础,还会降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分三类:物价上涨6%以内属于轻度的通胀,物价上涨7%-10%属于中度的通胀,物价上涨超过10%则为高通胀或者是恶性的通货膨胀。现在看来,物价指数逐渐走低的态势颇为明显,进入高通胀时代是绝无可能的。
[1] 范剑平. 2012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 中国投资,2012,(1).
[2] 虞华,陈光亚,程鑫. 2011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J]. 广东经济,2011,(2).
[3] 肖明,平亦凡. 稳物价为明年宏调重要任务学者预测CPI目标不会太低[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1-12-19.
[4] 原松华. 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不宜改变[J]. 中国发展观察,2011,(12).
[5] 新华网. 2012中国经济十大预测全年物价涨幅将会回落[EB/ OL]. http://roll.sohu.com/20120104/n331114304.shtml.
责任编辑:潘文竹
Analysis and Judgment of Commodity Prices in 2012 in China
YU Hua Yu Li-na
(Yancheng Investigation Team, State Statistics Bureau, Yancheng 224005, China)
In 2011,China’s economic growth shifted from policy stimulation to autonomous growth. Commodity prices were generally on the high side,but the rising tendency was basically under control. In 2012,prices will be mildly on the increase and the prices of major resources in China are difficult to change. Therefore,it is too early to conclude that future price risks have been smoothed out.
CPI; inflation; monetary policy; macro-control
F124
A
1005-7110(2012)01-0093-06
2011-12-06
虞华(1963-),男,江苏盐城人,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副调研员、高级统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价格统计调查与价格理论;虞丽娜(1989-),女江苏盐城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