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2012-03-13 08:16刘德武
猪业科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水帘养猪猪场

刘德武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动物蛋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养猪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养猪业已成为投资者竞相进入的热门行业之一。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按产业化组织的现代养猪生产正在蓬勃发展。现代化养猪生产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设备来进行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养猪投资成本越来越高,人畜争粮矛盾日益突出,环保和疫病控制压力越来越大,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劳动力资源日益匮乏等现状也不容忽视。针对养猪生产的新形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现代养猪发展的政策,如将养猪设备纳入农机补贴的范畴,对能繁母猪实施补贴等,且不论这些政策的作用和实际效果如何,但着实让大家看到了国家对养猪产业的重视。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引进新的技术和装备,养猪生产的现代化、标准化和设施化水平迅速提高,发展设施养猪业已成为规模化养猪生产者的共识。

1 设施化养猪生产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外养猪业发达国家,从饲喂、饮水、猪群管理、舍内温湿度调控、环境控制等环节均采用或部分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加之利用先进的遗传育种、营养需要、环境生理、猪的行为特性和疫病防治等先进理论和技术,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使养猪生产水平更为突出,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奥地利某年产2.2万头瘦肉型商品猪的农场,场内有从曾祖代到父母代的完整的繁育体系,但生产和技术人员仅8人,种母猪年产2.6~2.8窝,年提供仔猪数量26~28头,生产1 kg 猪肉耗料2.74 kg,平均瘦肉率60%以上。相比而言,我国正处于分散的、小规模的饲养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养猪生产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特别是近年来猪价的大幅波动增加了行业的风险,加速了小型散养户的退出,进一步推动了养猪业加速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转型。在这一时期,现代化养猪生产设备在各生产场使用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猪场仅使用一些简单的设备,主要工作仍由人工完成,生产效率极低。实践证明,集约化养猪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人工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工人自身素质的差异而难以保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操作,结果导致猪的生产水平较低,生产性能难以发挥,养猪生产经常出现波动。以喂料为例,让饲养员准确记住每头猪的饲料需要量是不现实的,即使饲养员能够判断出每头猪实际的给料量,但也常因为人员变动或其他因素干扰而难以准确执行,且具体做得如何也无法监督。2)由于人员变动或工作过程中频繁的出入猪舍会导致管理和疫病控制难度加大,防疫形势更加严峻。3)随着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日益紧缺,一线生产人员使用成本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了养猪生产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鉴于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关注现代化的养猪设备,以期通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养猪生产设备的使用,达到提高工效、节省成本、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目的。

2 我国设施化养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施化总体水平较低,设备使用效率不高

目前,我国养猪生产中设施装备主要集中在规模化猪场、经济较好的地区、种猪场和经济效益较高的环节。由于规模化猪场起步早、发展快,对设施的要求也高,设施装备水平相对较高。如母猪繁育和仔猪培育环节,主要采用了母猪限位笼养、分娩床和仔猪网上饲养;商品猪大多采用自动饮水设备,部分猪场采用机械刮粪设备等。如果是种猪场,设施装备水平也相对较高。如种猪测定室、饲料化验室,卷帘式通风结构,链式喂料系统,乳头式自动饮水设备等。在环保设施方面,由于环保意识较以前普遍增强,规模化猪场大多建有粪污处理设施,但总体水平不高,有的还仅作为一种摆设的装置以应付上级的检查,使用效率受到置疑。总之,目前大多数猪场使用的设备中栏舍设备占投资的大部分,设施化总体水平较低,即使部分生产场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设备,但由于饲养模式和工艺形式等存在差异,设备使用常与生产工艺不配套,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养猪生产配套设备,并对其进行本土化应用改造显得十分必要。

2.2 对适合猪生物学特性和行为需求的设备研究较少,设备的钢铁成分多于工艺成分

目前,我国大多数规模化猪场使用的设备中栏舍和钢铁成分较多,而符合猪生物学特性和行为需求的设备较少。特别是一些个体养殖户和小规模养殖场,为了降低投资成本,猪栏设备大多自己采用各种钢精下脚料等焊接(图1),利用期限短,工艺不科学,导致猪只饲养过程中伤残严重、效率不高。养猪设备仍处于初级水平。

在设备生产方面,国内的一些养猪设备厂由于缺少工艺标准和养猪专家的技术支持,产品模仿的多,根据我国的实际生产需要进行工艺设计和本土化改造的少,钢管成分多于工艺成分。如普通的定位栏可以做得很漂亮,但可能安装不方便,前后门关闭不合理,饲养员操作难度加大,劳动效率较低。另外,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猪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已发生较大变化,而设备的规格和尺寸未进行相应的调整,栏舍设计仍延用以前的规格和标准,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养猪生产需要(图2)。这主要与研发力量不足或研发重视不够有关。相比之下,欧美的养殖设备厂生产工艺比较成熟,产品附加值高。这与他们长期从事设备的研究有关,设备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因此,为了生产出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养猪设备,在全方位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深入生产一线,根据养猪生产管理一线操作的要求,全方位分析和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养猪生产工艺对设备和材质的要求,对一些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再结合国内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最终生产出适合于中国养猪企业需求的先进高质的养猪设备,以促进整个设备产业与养猪产业同步和谐发展。

2.3 设备引进盲目,缺少对设备运行条件的研究和完善,未发挥设备应有的作用

图1 养殖户自己焊接的栏舍

图2 影响仔猪哺乳的栏舍

近年来,随着中外养猪业届广泛的技术交流,国外的一些养猪理念和养殖模式逐渐被国内生产者所接受,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养猪生产的设施化发展。但是,先进的设备是一把双刃箭,引进适合自己的设备,并能正确使用将对生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否则将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如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生产场动辄花巨资购买先进设备,缺少对员工的基础培训,结果采购人员常常不熟悉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点,对养猪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工艺要求也不了解,选购时只能停留在材质或成套设备的价格上,选用的设备型号不能满足猪场需要;饲养人员也因缺乏对设备使用原理和维护等常识,设备未得到正确使用,结果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以智能化母猪群养系统的应用为例,其改变了传统的限位栏饲养模式,让猪群居、漫游的行为学特性得到充分发挥,减少了猪因长期不运动而造成的免疫功能和繁育能力下降等问题。饲养过程充分考虑了动物福利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猪性化”。如扩大了活动面积,母猪随意运动,自由选择采食时间并实现了个体的精确控制。对特殊个体(例如发情母猪、返情母猪等)通过自动(非人干扰)识别和隔离装置可实现自动隔离,减少了人为观察的工作量和主观性误差的产生,减少饲养过程中对母猪产生的应激。实现了生产数据的高度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对每一头母猪体重的监控并通过制图的形式加以反映,为管理者提供最精确的数据;对于群体每一个阶段的生产数据,系统还可以通过中心控制电脑进行辅助分析并制作各种生产报表,为管理者提供群体生产性况诊断信息;减少了饲养人员的劳动量,可以有效控制猪的日粮,真正实现饲养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另外,由于减少了饲料运输和饲喂过程的污染问题,同时减少了人员进入猪舍的次数和与猪接触的机会,降低了防疫风险。但是,在我国使用出现的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1)设备检修率较高。在一些山区,设备常被雷击而损坏,而服务和应急措施难以及时跟上,会给生产带来负面影响;2)工艺与设备不配套。设备的使用要配合新的建筑和工艺设计进行,在旧场使用涉及猪场改造,增加了设备的推广难度;3)设备的使用“省人不省事”。设备使用虽然可以大量节省一线人员数量,但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必须懂得设备的使用原理及日常维护知识,人员培训工作必不可少。4)设备先进不等于技术先进。设备不能代替人的工作,如母猪发情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智能化发情鉴定站检测结果只能提供参考,另外,配种后的1个月内是饲养的关键时期,群养母猪的调教十分重要,不合群的母猪会因打架或运动过量而造成流产,这就需要在转栏的时机上进行调整。

由此可见,先进的设备与先进的技术不能混为一谈,任何设备的引进都要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不能脱离我国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养猪生产模式等大背景,任何形式的照搬照套都是不切实际的,如何使“设备+猪+人”和谐统一,并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只有人、猪和设备的友好性得到进一步加强,才能真正发挥最大生产潜能和最佳效益。

2.4 设备维护不足和使用不当,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

国内的一些企业,设备引进的力度较大,而对设备的养护和员工的培训考虑较少,结果由于员工对设备的使用原理不了解,设备使用不当,进而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效益。以水帘降温设备为例,水帘降温系统由水帘、循环水路、抽风机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水帘用波纹状纤维纸黏结而成,在制作的原料中添加了不会随水流、气流的作用而分解的特殊化学成分,具有耐腐蚀、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在封闭式的猪舍内,一端的水泵将蓄水池中的水送至喷水管,把水喷向反水板,水均匀地从反水板上流下淋湿整个水帘,水在水槽和水帘间循环,从而保证空气与完全湿透的水帘表面接触。另一端安装负压风机向外排风,猪舍内形成负压区,舍外空气穿过水帘被吸入舍内,带着猪舍内的热量经风机排出室外,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该系统的使用对公猪精子活力、哺乳母猪日采食量、母猪断奶后10 d内发情率、配种受胎率、怀孕期母猪流产率、窝产合格仔猪数、哺乳期仔猪死亡率、哺乳仔猪日增重、保育猪耗料增重比等均有明显改善。但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考虑。1)水帘安装位置要合理。如果安装在西面,结果夏季阳光照射而使进入舍内的气体温度上升,降温效果差。2)24 h 供电是使用水帘的重要基础。场内必须自备发电机组以防停电,否则在没有风机的密闭式猪舍内会造成较大应激,影响生产。3)猪舍的密闭性非常重要。水帘降温系统是由负压通风和水帘降温系统两部分来完成。负压通风要把风机安装在排风口,排风时舍内形成负压。4)水帘片的管理和日常保养不容忽视。水帘片受太阳光照射容易滋生青苔等藻类而引起阻塞,任何污染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影响正常使用。冬天在水帘片的外面用塑料纸罩住,既可起到防尘、防虫结网等作用。每周要清洗水帘系统的过滤网、更换水池水,每3个月要将整个冷却水系统放干,清洗并消毒。

总之,设备的使用和保养与员工的素质关系极大,这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果。因此,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是引进和使用先进设备的重要基础。

3 小结

现代养猪生产的管理理念是能用电脑的不用人脑,能用机械的不用人工,人需要做的是那些机械完成不了的工作,这要求一线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在我国养猪设施化过程中,积极推广先进的养猪生产配套设备,在某些生产环节使用必要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来装备,无疑将对养猪生产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先进的设备不等于先进的技术,更不能与良好的生产效益画等号。设备的引进和使用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脱离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各场实际选择合适的产品,注意设备与生产工艺的配合,避免盲目引进。另外,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建议设备研发和生产厂家要深入生产一线,根据猪场的的不同生产工艺,从真正意义上考虑动物福利,做到人、猪、设备的和谐统一。总之,设施化养猪生产是未来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十分重要,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

略。

猜你喜欢
水帘养猪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规模化养殖场的水帘使用及其消毒方法
浅析水帘降温在家禽夏季养殖中的应用
如何用水帘给鸡舍降温
养猪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