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诚,林 艳,邓 伟
(1.云南农业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广州大学 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00)
桥头堡战略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国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战略,对推进云南“兴边富民”工程、全面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带来了契机。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竞技体育滞后,少数民族体育多样化,高原训练基地产业链条处于完善阶段。为此,研究桥头堡战略下云南区域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对云南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桥头堡”是陆桥经济研究中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重要概念,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内容,具有控制力、发展力和影响力3方面的特征。桥头堡是“桥”与“堡”的统一体,“桥”是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通道,“堡”是里应外合、进退自如的基地。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2010年7月6日,由国家发改委主持,39个部委正式启动制定了《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指导意见》;8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云南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专项规划》,并在11月份形成初稿;2011年3月6日,桥头堡战略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区域体育发展战略是指以我国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为主体的区域体育研究,依据区域体育发展的优势和条件,进一步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1]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区域体育发展战略是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同时受地域经济、文化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其体育优势也有所不同。区域体育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区域内体育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各领域协调均衡发展。[2]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素有“彩云之南”的美誉。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 4 060 千米,25个边境县(市)与3国接壤,具备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开展体育文化交流的特殊区位优势。研究桥头堡战略下云南区域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对云南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受经济基础、自然环境、区位态势、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西部地区的体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及中部地区。以第十一届全运会奖牌数统计为准,金牌前四位的山东、解放军、江苏和辽宁的金牌数分别为63枚、49枚、49枚和48枚,西部地区的四川以14枚金牌能够进入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第二集团,而云南获得金牌3枚金牌,属于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第三世界”。因此可以看出,云南竞技体育水平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概况:
1.经济落后导致体育事业经费短缺
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体育管理制度是专制主义文化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与计划经济社会完全契合的体育制度,竞技体育全部靠政府养起来,势必造成体育资源的严重不足与大量浪费并存。[3]但不可否认的是竞技体育的产出效益远远小于其投入资本。竞技体育的科研、训练、保障等问题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才能保证竞技体育高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统计,云南省GDP为 6 168.23 亿元,人均GDP达到 13 539 元,是江苏省GDP的 34 061.2 亿元的18%,是江苏省人均GDP的 44 232 元的31%。云南高原波状起伏,农业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 1 576.9 万吨) 是江苏农业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 3 230.1 万吨)的50%;地形复杂,交通闭塞,云南最为便捷的公路货物运输量(4.08亿吨)是江苏(104亿吨)的3.85%。显然,云南经济发展成为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
2.全运优势项目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薄弱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竞技体育的发展规模远落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竞技体育的普及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具备高水平的后备人才基础,才可能具备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二是要有符合本地区经济实力区域特征、自然条件的优势项群。[4]如表1所示,从近三届全运会云南获得金牌数量与四川相比较得知:(1)云南、四川同处在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近三届全运会云南获得金牌总数为15.5枚是四川(35枚)的44.3%,可见竞技体育实力差距较大。(2)从每届全运会的奖牌数获得情况来看,云南呈逐届下降的趋势,而四川呈逐届上升趋势。以第9、10届全运会为例见表2,云南省金牌优势项目是竞走和山地车越野赛,但男子 10 000 米、摔跤、柔道等项目偶尔在全运会中斩获金牌。
表1 近三届全运会云南、四川金牌数量统计 单位:枚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体育总局网站,竞技体育—第11届全运会奖牌统计,下同。
表2 第9~10届云南金牌项目统计
但从几届全运会云南省奖牌数来看,实际上中长跑是云南省竞技体育的潜优势项目。获得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资格的云南籍运动员为邓海洋、虞朝鸿、赵成良和李建波4人;获得2010年广州亚运会田径中长跑参赛资格的云南籍运动员为董国建、李磊2人,可见云南中长跑运动员在中国田径中长跑项目上一直是佼佼者,在奥运会、亚运会、田径世锦赛等国际大赛上均具有争夺奖牌的实力。而云南得天独厚的高原地理自然环境是有氧耐力训练绝佳条件,因此持续发展云南中长跑项目不仅符合云南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高原训练资源条件的合理、有效的发挥。
非衡结构补偿理论是从带有显著特征的“个别”事物中发现事物的主要矛盾,通过解决主要矛盾达到事物的进一步发展。[5]非衡结构补偿理论主要是“扬长避短”,最终的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虽然“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更适合于云南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但受制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云南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优先发展竞走、山地车越野赛、中长跑项目等优势项群,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全局,从而达到云南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
1. 多样化的民族文化
在云南这片独厚的自然环境、特殊的高原环境、独特的气候优势的红土地上生活着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民族,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独有。民族文化是民族个性特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情感与理想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以绵绵的生命力,跨越时空,延续至今,被誉为“文化活化石”。 如泸沽湖摩梭族的“走婚习俗”,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傣族的“小乘佛教”,大理白族的“蜡染”等。
追寻民族文化的永恒,就是追寻民族精神的永恒,寻找民族文化生态的永存,寻找人类与自然的过去和未来。追寻民族文化永恒的过程中同时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多样化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云南民族体育事业在国内遥遥领先,总项目已达386 项,占全国民族体育项目的1/ 2,云南推出的射弩、陀螺,在第五届民运会上被列入正式的参赛项目。射弩、堆沙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也已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展示。[6]为弘扬民族文化运动,加强名族融合团结,淡化金牌意识,近几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改革了奖励办法,扩大了奖励面,突出了参与性。奖励办法的改革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将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形式应用到全民健身的计划中去,将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民健身计划的战略之一。[7]借助“桥头堡”战略的契机,把全民健身融入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1.有区域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云南经济命脉的重要支柱产业。2004年云南省政府提出《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即到2010年全省的旅游总收入要再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20亿元。其中高尔夫、自驾车、民俗节会体育运动娱乐为主的康体休闲旅游为重点发展战略。[8]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区位、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独特的气候优势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资源,使云南有条件依托自然、环境、气候、民族等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在云南现有体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开发高原景观体育科考、体育探险、康体休闲娱乐、民族体育风情体验、漂流、登山、汽车自驾游等多种体育旅游产品。[9]有区域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对提升云南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完善我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加快边疆经济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原训练基地的产业链发展
昆明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高原优势,使之成为最负盛名的世界6大高原训练基地质之一,每年来昆明进行高原训练和冬训、夏训的国内外体育团队络绎不绝。仅以2009年海埂训练基地为例,共接待近11万人天次训练,有6支国家队、57支各省运动队、8支国外运动队到基地训练,有5万人次到基地建身。
云南省体育工作会议(2010年8月2日)提出:拟整合省内体育训练基地资源,打造以“高原—低海拔—亚高原—高高原”立体化运动训练服务体系为特色的“云南高原体育基地”。该基地建设总投资约19.2亿元,需要新建各类体育馆20座,改建陈旧的体育设施约30处;基地包括海拔 3 280 米的迪庆高原训练中心、海拔 2 400 米的丽江高原训练中心、海拔 1 980 米的大理高原训练中心、海拔 1 897 米的昆明高原训练中心等8个训练中心。在突出高海拔优势的同时结合旅游资源,打造“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基地”,提高云南省体育训练基地的形象。在高原训练基地建设的同时,云南特色的品牌体育赛事着力打造,如“中国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亚洲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 “中国东川汽车越野赛”;积极筹划“云南亚洲高尔夫球王锦标赛”、“大理环洱海自行车赛”等。高原训练基地产业链发展以及云南特色的品牌体育赛事的打造,为体育文化跨民族、跨国界交流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桥头堡战略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云南区域体育发展带来了契机。优先发展竞走和山地车越野赛等竞技体育优势项群,以点带面是促进云南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全民健身融入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是云南群众体育健康稳定发展的高效之路;高原训练基地产业链发展以及云南特色的品牌体育赛事的打造是云南区域体育文化跨民族、跨国界交流便捷之路。
[参考文献]
[1]邹师,章思琪,孙丽雯.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结构与特色[J].体育与科学,2010,31(1):9-11.
[2]田轶,章思琪.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11,5(5):6-9.
[3]卢元镇.中国竞技体育现行管理体制的制度性代价[J].体育学刊,2010,17(3):7-12.
[4]孙葆洁.妇女与亚特兰大奥运会[J].体育文史,1997(1):48-49.
[5]蒋慧,曾祥峰.均衡发展与非衡结构理论在我国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竞技训练中的应用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240-241,239.
[6]郭家骥.文化多样性与云南的多民族和谐社会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2006(5):74-77.
[7]赖云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8,19(4):106-108,111.
[8]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年》的通知[Z].云政办发[2004]144号, 2004-07-28.
[9]饶远,赵敏敏,杨刚.云南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7(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