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得银,杨士斌,王玉芳
(海河下游管理局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心,天津 300061)
白洋淀地处华北地区中部,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距离保定市以东45 km,隶属于保定市的安新、容城、雄县、高阳和沧州市的任丘5个县(市),其中85%的面积属安新县。白洋淀属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位于北纬38°43′~39°02′、东经115°38′~116°07′,东西长39.5 km,南北宽28.5 km[1],总面积362 km2,淀内3 700多条沟壕和0.8 hm2苇田将整个淀区分割成以白洋本淀、马棚淀、藻杂淀等为主体的大小不等而又相互联系的143个淀泊,属于典型的湿地景观类型[2]。白洋淀具有缓洪滞沥、调节气候、蓄水兴利、渔苇生产等多种功能,对维持华北平原的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20世纪70年代以后,白洋淀流域工业迅速发展,人口猛增,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白洋淀水域污染日趋严重,水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给淀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4]。水污染的加重和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导致水体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各生物类群群落结构的变化。藻类是水体生态系统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种群组成、数量等在不同营养盐水平的水环境系统中变化很大,其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可以反映水体营养状态,同时可作为水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2,3]。本文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基于2010年5—11月对白洋淀3个点位进行的藻类生态调查,从中可以了解该时段白洋淀藻类种属组成的时空分布规律,为评价白洋淀生态系统环境现状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支持。
白洋淀共设置3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分别为泥李庄、端村和圈头,藻类调查时间为2010年5—11月,每月中旬进行采样及显微观测,详细断面及其坐标见表1。每个采样点位分定性和定量采样,按照《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5]中的方法进行采集,定性水样的采集采用25号浮游植物生物网在表层至0.5 m深处捞取,采样后立即以每升水样加15 ml福尔马林固定,然后带回实验室完成在显微镜下的分类鉴定;定量水样在距水面0.5 m处用5 L采水器采水,取其1 L水样于取样瓶中加入15 ml鲁哥试剂固定,带回实验室浓缩计数。
表1 藻类调查断面
藻类种类分类主要参照 《水生生物监测手册》[6]、《中国淡水藻类分类》[7]、《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8]中的分类系统、图谱等,水体样品中的藻类种类鉴定到属。定量分析样品带回实验室后静止24 h,抽取上清液浓缩至30 m1。将浓缩水样摇匀后在显微镜下观测,用0.1 ml生物计数框在显微镜下鉴定计数,每个样品重复计数3~5次取其平均值,结合浓缩倍数计算每升水样的细胞密度。藻类叶绿素a浓度以BBE藻类分类鉴定仪进行测定。
通过对白洋淀藻类的调查,共鉴定出藻类7门35属,其中绿藻门和硅藻门种类较多,分别为20和6属,分别占所鉴定属类的57.1%和17.1%,为群落种类组成的优势类群;其次为蓝藻门,共4属,占属类的11.4%;再次为裸藻门,共2属,占属类的5.7%;金藻门、隐藻门和黄藻门各为1属,所占比例较小。白洋淀藻类种类组成,见表2。
表2 白洋淀藻类种类组成
泥李庄样点藻类物种最丰富,共鉴定出6门32属;其次为圈头样点,共鉴定出6门24属;端村样点鉴定出7门20属。绿藻门在3个样点中种类均较丰富,泥李庄、圈头和端村分别鉴定出18、12和10属。颤藻、弓形藻等17属在3个样点中均有发现、为广布种类,螺旋藻等3属在2个样点中发现,而鱼腥藻、顶棘藻等9属仅在1个样点发现。
取2010年泥李庄、圈头和端村3个样点数据为例,5—11月的优势属类见表3。
表3 不同月份优势属类
由表3中可以看出,泥李庄样点在5—6月优势属类为绿藻门类群,7—9月优势属类为蓝藻门类群,10—11月又逐渐变为隐藻门类群。圈头和端村样点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在5—7月优势属类为隐藻门类群;8—9月优势属类两样点之间稍有差别,圈头在8月为硅藻门类群、9月为蓝藻门类群、10—11月为硅藻门类群,端村除在9、11月外其他月份均为隐藻门类群,9月为蓝藻门占优势,11月为隐藻门和硅藻门占优势。总体来看,3个样点在年内变化中,除夏秋季节蓝藻门占居优势以外,隐藻门占居了夏秋季节以外的大部分时间。
取2010年泥李庄、圈头和端村3个样点5—11月的叶绿素a数值做变化趋势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3个样点在7、9月各出现1个生长高峰,其中泥李庄样点变化趋势最为明显(最高月份出现在7月、9月也有1个小的生长高峰),而圈头样点变化趋势较平缓,端村样点变化介于两者之间。总体上看,3个样点叶绿素a的变化趋势基本近似,生长曲线呈双峰现象;与其他湖泊的变化情况类似[9],在春季有1个生长高峰,6月叶绿素a浓度稍降低,7月又有1个生长高峰,夏秋季节藻类生长较为茂盛,因夏秋季节气温光照等较强烈和白洋淀的富营养化又较严重所致。
图1 白洋淀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年内变化
取2010年泥李庄、圈头和端村3个样点5—11月的总细胞密度数值做变化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3个样点的藻细胞密度在年内变化趋势较一致,5月均较小,高峰出现在6、7月,而后于8—11月缓慢下降。其中,泥李庄样点变化趋势最为明显,最高月份出现在7月,藻细胞密度高于其他2个样点,与叶绿素a的年内变化趋势基本近似;其他2个样点最高藻细胞密度出现在6月,与叶绿素a的年内变化趋势有所差别。藻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的变化趋势在总体上虽大致相同,但在每个月份并不相同,如5、6、9月,这种差异是由藻类的群落结构在各月份的变化引起的。
图2 白洋淀藻类细胞密度年内变化
泥李庄样点变化趋势最为明显,藻类各门细胞密度年内变化如图3所示。
图3 泥李庄样点藻类各门细胞密度年内变化
从图3中可以看出,5—11月绿藻门始终占藻细胞密度的主要组成部分;蓝藻门在7—9月占有较大比例;其次为硅藻门类群,在8—9月藻细胞密度仅次于蓝藻门和绿藻门类群,其他月份稍少;隐藻门在每个月份都出现,其中在10—11月占有较大比例,但藻细胞密度均较小;裸藻门除5月外其他月份均出现,但占比例均较小;金藻门仅在某些月份出现,藻细胞密度占比例也较小。
[1]刁淑荣.白洋淀营养状况调查与研究 [J].水资源保护,1996(4):50-53.
[2]李源,何连生,成杰民.白洋淀浮游植物调查及水质评价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25(1):102-105,116.
[3]高世荣,潘力军,孙凤英,等.用水生生物评价环境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6):174-176.
[4]赵翔,崔保山,杨志峰.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研究 [J].生态学报,2005,25(5):1033-1040.
[5]金相灿,屠清瑛.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6]国家环保局.水生生物监测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7]胡鸿钧,李晓英,魏印心.中国淡水藻类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8]胡鸿钧,魏印心.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张克峰,李琪,贾瑞宝,等.济南玉清湖水库藻污染现状分析[J].2005(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