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事件的国际化

2012-03-09 01:05杨雪冬
决策 2012年8期
关键词:网络化全球化国际化

如果应对不当,地方事件也就真正成为了国际事件,各方利益俱损,国家形象被污。花了大量时间、精力、资源苦心打造的软实力,一下子就被颠覆了。

■杨雪冬(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全球化、网络化作为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趋势,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各个地方的治理。地方治理不再是地方当局的独有场域,而成为各种力量参与和博弈的公共空间,国际因素的影响随之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地方事件成为了全国事件,甚至成为了国际关注的事件。“乌坎事件”、“陈光诚”事件作为两个极端案例,既呈现出国际因素介入的路径,也展示了其产生的一系列治理挑战。

尽管各地的国际化程度存在着差异,但是地方事件的国际化通常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的:一是该事件的相关信息扩散到国际社会,引起关注和反应,甚至成为新闻热点;二是一些国际人员成为地方事件的实际参与者,甚至将一些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也牵涉进来。当然,在一些情况下,这两种途径会交织在一起,进一步放大事件本身的国际影响。无论地方事件的国际化采取什么途径,但归根到底是因为信息和人员的流动已经国际化了。

这些年来,各地政府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本地的知名度,甚至花大价钱请一些国际人士来参观、做广告,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政府愿意看到本地发生的消极事件国际化。一则会增加问题解决的复杂性,再则也会让本地形象受损。因此,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的第一反应多是隔离、压制、封锁,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完全推卸给国际因素,导致小事件演变成大事件,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最后自己无法应对,只好等着上级乃至国家来收拾局面。应当不对,地方事件也就真正成了国际事件,各方利益俱损,国家形象被污。花了大量时间和资源苦心打造的软实力,一下子就被颠覆了。

发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地方事件在国际化,而地方当局还在封闭化呢?显然,作为地方官员个体来说,他们是社会的精英,掌握着发达的信息渠道,非常清楚地方事件的国际化过程及其产生的可能后果。但是他们依然会选择生硬的,甚至非法的手段来应对这些事件,一步步将各方立场推向高度对立化。究其根本,在于这些应对是地方当局“守土有责”的组织行为,把事情“摆平”在自己的区域是为了避免上级的处罚。

殊不知,这种不惜代价“履责”的行为其实是对整个体制更大的伤害。一方面,地方政府的一意孤行,损害了整个国家的民主法治进程,并且会因为事件的迅速扩大造成自身以及上级的应对被动,另一方面,最终的解决往往会把问责的“板子”打到处于事件一线的地方官员的“屁股”上,尽管后者责任难赦。但这会对许多处于一线的官员产生负面影响,使之更加不愿意去认真对待各类棘手问题。

对于包括地方在内的各级政府来说,首先要认识到地方事件国际化是全球化和网络化过程的必然结果,不能简单地归因为少数境外人士的密谋策划,要消除“阴谋论”,增强主体反思性;其次要提高治理能力,通过有效地解决问题,而非掩盖问题来把地方事件“本地化”,从根本上减少国际因素介入的可能性;第三要学会开放条件下的沟通。既要与国际上关注此类事件的群体沟通,也要与上级部门及时沟通。对国际社会的封闭,只能引发更大的猜疑,更强烈的批评;对上级部门的封闭,则会为地方事件的扩散推波助澜,导致上级的应对不及时。

各个地方只有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改革的决心,才能在享受到全球化、网络化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能获得制度改进的机会。这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来说,更为关键。

猜你喜欢
网络化全球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