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娟
(泰兴市南沙初级中学 江苏 泰兴 225464)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强调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能源、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据此,化学实验设计也应该尽可能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和要求。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和研究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不仅有利于完善实验设计,还可以不断丰富实验理论,使绿色化设计方法论成为实验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自己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化学实验设计中的绿色思想至少应体现在“实验产物处理、优化实验设计、创新实验方式”三个方面。
即改进某些排放有毒物质的实验,通过添加一些特定的化学试剂来吸收这些实验中产生的有毒废物。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是因为反应产物SO2会污染环境。可在实验前往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再进行实验;或在集气瓶口放一张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浸透的硬纸片盖住,吸收反应生成的SO2,这样就比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了。
就是想办法通过改进实验,达到综合利用反应生成物质,减少污染和负面影响的目的。例如:CO还原Fe2O3的实验。
传统的一氧化碳处理的方法是直接将尾气燃烧掉,或者用排水法或气囊收集起来后集中进行处理,而采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比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它不仅可以防止尾气CO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能够充分利用CO燃烧放出的热量。
化学实验的产物往往不是一种,即存在副产物。对于这些副产物,应想办法充分利用起来。这样不仅符合绿色思想,一定程度上还节约了药品的用量。例如: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同学经过思考后,将此制备进行了改进,流程如下:
采用改进后的制备流程不仅可以节约原料,还可以充分利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
即通过改进实验装置或添加一些特殊装置,从而使得一些特殊的、有污染的实验在一些密闭的实验装置中进行,这样有助于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例如:设计研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人体吸入或接触五氧化二磷粉尘时能与黏膜表层、眼、皮肤的水分反应变成磷酸,对局部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作用,严重时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采用改进后的装置,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粉尘,防止其散失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为了达到同一个实验目的,可采用几种不同的实验途径。如果我们对这几种途径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有的方案不仅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而且可以防止实验中的某些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方案的选择应精益求精。
例如:某工厂现有含少量铁屑的铜屑废料,一同学欲从中回收铜,他依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 将磁铁接触铁屑和铜屑的混合物;
[方案二] 向铁屑和铜屑中先加入足量的含硫酸铜的工业废水,然后进行过滤。
采用方案二不仅回收了铜,而且对硫酸铜废液进行了充分利用。
再如: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 K+、Ag+、Fe3+、Cl-、OH-、六种离子。 如果就这样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我们可以设想将甲乙两厂的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使工业废水中的 Ag+、Fe3+、Cl-、OH-全部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KNO3,可用来浇灌农田,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即在保证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与探索,实验药品微量化或实验装置微型化。例如:在研究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时,应在试管中加硫酸钠,然后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可溶性的钡盐是有毒的),边加边观察实验现象。这样可以减少氯化钡的使用量,防止过量的氯化钡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有些实验成本昂贵、容易造成浪费;有的实验必须采用有毒、有害的试剂,实验时会排放出有毒气体和有毒废液,或容易引起爆炸,对于中学生来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便于在普通学生实验室中进行。为了让学生对实验原理、过程、现象和结果有直观的感受,又能规避实验风险,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演示。事实上,在国内外已有不少学校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效果很好。
污染是当今影响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绿色化学”给我们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其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实验产生的污染。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方法论体系突出实践上的应用,不注重理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脱节的现象,在设计上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较多,创新设计较少。在绿色化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方法论的指导,以满足绿色化设计的需要,不断提高我们的实验设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