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好,翟波宇,张英波,王 林,刘大庆
“训练结构是训练要素间相对稳定的关联所形成的训练整体架构。它是训练过程的固化模型,也是训练实践的依据”[5]。20 km竞走项目是对技术有特殊要求(规范性、实效性、经济性)的长距离耐力性竞速项目。技术、耐力、速度三重训练核心的项目特征[3]使原本就极为复杂的运动员竞技能力及竞技状态生成过程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因此,对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类型周期训练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本项目训练特点、规律的探寻,同时,也是推广20 km男子竞走项目训练成功经验,完善训练理论的需要。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包括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集训的所有教练员、部分运动员,参加2010年全运会的所有教练员和部分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法
观察分为2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利用2007—2009年研究者做博士论文期间,借20 km竞走项目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预选、集训等机会,进行了为期近 个月的跟踪观察;第2个阶段,是利用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潜优势项目制胜特点与制胜规律研究”契机,研究组人员对参加第11届全运会的部分重点运动队进行了为其6个月的观察。
1.2.2 调查法
本调查研究包括访谈及问卷调查两个途径。访谈主要对象是教练员及国内排名前10的男子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重点了解年度训练分期、年度周期安排类型、不同类型训练结构等问题。调查主要对象是教练员,鉴于不同教练员训练理念及训练安排不同,本研究共对23名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2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份(平原教练员13份,高原教练员5份),有效率为78.3%。
1.2.3 文献资料调研
本研究文献分为通过图书馆、网络搜集的二手文献及通过观察、访谈及调查获得一手文献。内容涉及20 km竞走项目训练阶段、周期安排、周期类型、不同周期训练内容及负荷等。
1.2.4 数理统计
在对采集文献分类、梳理的基础上,依研究需要进行了相应统计处理。
2.1 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体系
优秀竞走运动员赛事安排带有明显的年度周期性特征,年度训练周期是竞走项目组织训练的常规单位。竞技体育的竞技本质决定,不论训练周期及相应内容如何安排,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均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参赛水平。依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6],竞走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就是时间结构(不同周期类型)与空间结构(不同类型周期训练内容安排)的有机结合,不同时间单位对应不同空间结构(图1)。
调查发现,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一般分为单周期或双周期两种类型大周期,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目的、比赛任务,年度训练大周期(单周期或双周期)由一般准备期、专门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及赛后恢复期5个中周期组成,不同中周期又由不同性质小周期组成,如基本训练周、强化训练周、测试或比赛周及调整周。同时,20 km竞走又是对技术有特殊要求的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年度不同训练期目的、任务不同,实践的训练结构也就不一样。但研究发现,年度所有类型训练周期训练结构都表现为通过走、跑、身体素质训练(本研究身体训练指采用各种方法手段进行的专项与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如专项力量、专项速度、专项柔韧、球类、游泳、爬山、跳跃、游戏、滑雪等)手段来提高及强化运动员体能与技术能力(战术与心理训练虽属训练内容构成要素,但训练实践中并没有把两者单列为独立训练内容或专门训练课);训练负荷量通过每周走量与跑量、每周课次来表现,训练强度通过有氧、无氧及混氧比例与不同训练期20 km测试或比赛次数来体现,其中,走量与跑量比,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比,有氧、混氧及无氧比反映着训练内容结构与负荷结构状况。我国20km优秀竞走运动员来源地可大致分为平原与高原两类,鉴于不同海拔高度实践的训练结构不同,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结构分为“平原运动员年度不同训练期训练结构”及“高原运动员年度不同训练期训练结构”。
在年度周期安排方面,墨西哥优秀竞走运动员采用了与我国竞走运动员相似的周期安排,如“年度训练周期包括: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准备期又分为引入阶段、全面训练阶段和专项训练阶段,比赛期又分为初期比赛阶段、间隔阶段和主要比赛阶段”[1]。意大利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周期的安排则分为:“准备期泛训练阶段(fundamental ectensive period)、准备期精训练阶段(fundamental intensive period)、专门准备前期(pre-special period)、专门准备期(special period)、比赛期(compitition period)及过渡期(transition period)”[2]。由此可见,墨西哥与意大利国家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周期安排与我国竞走运动员年度周期安排相比,除了语言表述上略有不同之外,在训练阶段的划分及安排上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对于年度不同周期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墨西哥竞走运动员集中于:“走、跑(走量大于跑量)、身体素质(主要表现为力量与柔韧性练习)练习及技术练习”[1]。而意大利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周期训练内容及方法手段集中于:“专门运动能力(specific mobility,如放松能力、动作经济性能力等)、竞走运动感知觉能力(propioception)、身体姿势或动作定型能力训练(postural methods)”[2]。与我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周期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安排相比,墨西哥竞走运动员和我国运动员相似,意大利则更加强调走的练习,不同训练阶段跑的安排都很少。另外,意大利竞走运动员训练的方法手段也很集中,主要就表现为上述3种手段的交替与重复。
图1 我国20 km竞走优秀运动员年度训练时空结构示意图
2.2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中周期训练结构
2.2.1 年度中周期训练结构横向分析
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训练中周期训练结构横向分析是指对年度训练中的一般准备期、专门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及赛后恢复期训练结构单独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训练期训练结构特点,诸如:不同训练期内容要素、负荷量、负荷强度、周课次以及20 km比赛次数等。
2.2.1.1 一般准备期训练结构
年度训练一般准备期对于竞走运动员来说,所有的训练安排都围绕提高运动员有氧水平,改进技术环节,提高个人战术能力的目的进行。
表1 我国20 km 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一般准备期训练结构一览表
续表1
从表1可知,不同教练员对一般准备期训练有不同的安排。平原运动员每周走量最大安排为160 km,最小为80 km,平均为118.5 km;周跑量最大安排为100 km,最小为50 km,平均为78.5 km;走量与跑量最大比值为2.7,最小值为1.0,平均为1.5。高原运动员每周走量最大安排为170 km,最小为120 km,平均144 km;每周跑量最大60 km,最小40 km,平均54 km。平原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每天安排最大3 h,最少1 h,平均1.8 h;技术训练每天安排最大为2 h,最小0.5 h,平均1.5 h。高原运动员身体训练每天安排都是1 h,技术训练每天安排最大为1 h,最小为0.5 h,平均0.8 h,身体与技术训练比最大为2,最小为1,平均为1.25。平原运动员每周训练课次安排最大为13次,最少11次,平均12次;高原运动员每周课次安排最大为12次。最少为7次,平均9.4次。平原运动员年度训练一般准备期有氧训练比例最大占85%,最小50%,平均68.5%;混氧比例最大占50%,最小15%,平均31.5%。高原运动员有氧训练比例最大占90%,最小80%,平均占85%;混氧最大比例为20%,最小10%,平均为15%。平原与高原运动员在一般准备阶段不安排无氧训练。平原运动员在一般准备期最多安排20 km测试或比赛3次,平均安排0.62次,多数教练员没有安排20 km比赛。高原运动员在一般准备期都没有安排20 km比赛。
负荷内容及手段(走、跑及走跑量比重;身体训练、技术训练、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比重)、负荷量(走量、跑量、每周训练课次数)及负荷强度(有氧、混氧、无氧所占比例及20 km比赛次数)的不同安排不仅反映了不同训练场域训练结构的差别,而且反映了教练员的不同执教理念。表1数据表明:1)不同训练场域负荷内容及手段不同。平原与高原运动员都以走跑为其主要运动形式,但以走为主、以跑为辅,尤其是高原运动员以走为主要训练方式的特征更加明显,周走跑量之比达2.8(平原1.5),不同周走跑量比显示了两种不同训练场域中主要训练方式存在差异。在身体素质与技术训练方面,平原运动员比高原运动员更重视身体与技术训练,训练时间的安排均大于高原运动员;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比值平原运动员高于高原运动员(平原1.5,高原1.25),表明平原运动员身体训练安排比重较大;2)不同训练场域中负荷量不同。高原运动员周走量大于平原运动员,周跑量则小于平原运动员;周训练课次的安排平原运动员高于高原运动员;3)不同训练场域中负荷强度不同。两种训练场域中都以有氧训练为主,但平原运动员有氧训练比例安排小于高原运动员,混氧训练比例大于高原运动员,在一般准备期平原与高原运动员都没有安排无氧训练。个别平原教练员对20 km比赛或测试进行了少量安排,但大多数平原与高原教练员在一般准备期不安排完整的20 km测试或比赛;4)执教理念不同。不同教练员执行不同的训练结构,具体表现为:量大强度大的训练理念、量小强度小的理念、小负荷多课次的理念以及不同倚重的训练方式(如走跑搭配比重等)。
2.2.1.2 年度专门准备期训练结构
如果说一般准备期重点是恢复与发展竞走运动员一般运动能力,那么,在专门准备期训练的重点应向专项转移,加大专项训练内容比重,促进专项竞技能力的提升(表2)。
由表2可知,在专门准备期,平原运动员周走量安排最大为180 km,最小90 km,平均130 km;周跑量平原运动员最大为90 km,最小40 km,平均67.7 km;周走跑量比最大为3.6,最小为1.1,平均为2.1。高原运动员周走量最大190 km,最小130 km,平均160 km;周跑量最大50 km,最小30 km,平均44 km;周走跑量比最大为5.0,最小2.6,平均3.8。平原运动员每周课次最大14次,最小10次,平均11.8次;高原运动员周课次最大12次,最小7次,平均9.6次。平原运动员身体训练安排每天最多3 h,最小0.5 h,平均1.4 h;技术训练每天安排最多3 h,最少0.5 h,平均1.3 h;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比最大为2.0,最小为0.5,平均为1.1。高原运动员每天安排身体训练1 h,技术训练每天安排最多1 h,最少0.5 h,平均0.8 h;身体与技术训练比最大为2,最小为1,平均为1.25。平原运动员有氧训练安排最大比例为80%,最小40%,平均58.5%,混氧安排比例最大50%,最小30%,平均37.7%;无氧训练安排最大10%,最小为0,平均4.2%。高原运动员有氧安排最大80%,最小70%,平均76%;混氧安排最大占25%,最小10%,平均19%;无氧训练最大占10%,最小5%,平均7%。在专门准备期,20 km测试或比赛次数平原运动员最多的安排为 次,最少 次,平均 次;高原运动员最多的安排1次,一般不作全程测试或比赛安排。
表2 我国20 km 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专门准备期训练结构一览表
在专门准备期,平原运动员周走量安排小于高原运动员,周跑量安排大于高原运动员,周走跑量比小于高原运动员(平原平均为2.1,高原平均为3.8),两种训练场域的运动员都以走为主要训练方式,但高原运动员所占比重更大。对于每天身体与技术训练的安排,平原运动员训练量均大于高原运动员,但身体与技术训练安排比略小于高原运动员(平原1.1,高原1.25)。在训练强度的安排上,高原运动员平均运动强度小于平原运动员,如有氧安排比例高原76%、平原58.5%;混氧比例高原19%、平原37.7%;无氧比例相近,20公里测试或比赛次数高原基本不安排,而平原则平均安排1.7次。
2.2.1.3 赛前期训练结构
竞走运动员赛前训练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在准备期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专项素质,发展专项竞技能力,参加测试或热身赛,查找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表3)。
平原运动员赛前训练期周走量最大安排160 km,最小60 km,平均为102.3 km;周跑量最大为80 km,最小为30 km,平均为53.1 km;周走跑量比最大为4.0,最小为1.3,平均为 。高原运动员周走量最大为 ,最小为100 km,平均为128;周跑量最大为40 km,最小为30 km,平均为34 km;走跑量比最大为5.0,最小为2.5,平均为3.9。平原运动员每天身体素质训练安排最多为2 h,最小为0.5 h,平均为1 h;技术训练每天最多安排2 h,最小安排0.5 h,平均安排0.9 h;身体与技术训练比最大为2.0,最小为1.0,平均为1.1。高原运动员每天身体素质训练安排最多为1 h,最小为0.5 h,平均为0.7 h;技术训练每天最多为1 h,最小为0.5 h,平均为0.6 h;每天身体素质与技术训练时间比重最大为2,最小为1,平均为1.2。平原运动员每周课次最大为12次,最小为8次,平均为10.1次。高原运动员周课次安排最多为10次,最少7次,平均为8.4次。赛前期训练强度结构,平原运动员有氧训练比例安排最大为75%,最小为40%,平均51.2%;混氧比例最大为55%,最小20%,平均40.8%。无氧训练比例安排最大10%,最小5%,平均8.1%。高原运动员有氧安排最大70%,最小50%,平均60%;混氧安排最大40%,最小20%,平均30%;无氧安排为10%。20km测试或比赛次数平原运动员最多安排3次,最少1次,平均1.38次;高原运动员20km比赛次数最多安排3次,最少2次,平均2.2次。
表3 我国20 km 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赛前期训练结构一览表
表3数据表明,在赛前训练期,平原运动员周走量小于高原运动员,周跑量大于高原运动员,周走跑量比值小于高原运动员(平原平均为2.1,高原平均为3.9),高原运动员较平原运动员来说,更多地采用走为训练方式。高原与平原运动员赛前每天身体与技术训练的安排很接近,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相持平。在训练强度的安排上,高原运动员总体小于平原运动员,如有氧安排比例较大,混氧比例较小,但无氧训练比相近。20 km比赛或测试次数是赛前期运动员检验训练效果、查找差距、培养竞技状态的重要手段,高原运动员赛前期全程测试或比赛次数多于平原运动员(高原平均2.2次,平原平均1.38次)。
专门准备期及赛前期训练安排在整个训练大周期中具有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发现,这两个中周期负荷内容、负荷量及强度安排基本符合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成功模式[4]。
2.2.1.4 比赛期训练结构
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是竞走运动员比赛期担负的主要任务。从表4可知,平原运动员比赛期周走量最大为120 km,最小45 km,平均83.5 km;周跑量60 km,最小15 km,平均为41.9 km;周走跑量比值最大为5.3,最小为1.0,平均为2.2。高原运动员周走量最大为120 km,最小为80 km,平均为104 km;周跑量最大为30 km,最小为20 km,平均为24 km;周走跑量比值最大为6.0,最小为2.7,平均为4.6。平原运动员身体训练每天安排最多2 h,最少0.5 h,平均为0.85 h;技术训练每天最多为1 h,最少0.5 h,平均0.77 h;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时间比值最大为2.0,最小为1,平均为1.1。高原运动员身体训练每天安排0.5 h,技术训练每天安排0.5 h,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占用时间比值为1。平原运动员周课次最多11次,最少7次,平均8.4次;高原运动员周课次最多7次,最少6次,平均6.4次。平原运动员有氧训练比例最大为70%,最小30%,平均43.1%;混氧比例最大为60%,最小为20%,平均46.5%;无氧安排最多为15%,最少为5%,平均为9.62%。高原运动员有氧训练比例最大40%,最少为30%,平均为36%;混氧安排最大为55%,最小为40%,平均为45%;无氧训练安排最多为25%,最少为15%,平均为19%。20km比赛次数平原运动员最多安排3次,最少1次,平均2.1次;高原运动员20km比赛次数最多安排5次,最少3次,平均为3.4次。
表4 我国20 km 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比赛期训练结构一览表
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比赛期训练结构表明,两种训练场域运动员周平均走量都大于周平均跑量,训练中以走为主要训练方式;平原运动员周平均走量小于高原运动员,周平均跑量大于高原运动员,周走量与跑量比小于高原运动员。平原运动员每天身体训练时间与技术训练时间均大于高原运动员,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时间比值相近,说明两者在训练中占有相似地位。高原运动员在比赛期周课次安排不多,少于平原运动员。与其他训练期相比,两种训练场域运动员训练强度结构变化较大,在比赛期,高原运动员训练强度提升幅度较大,有氧训练比例首次少于平原运动员,混氧训练比例与平原运动员基本持平,无氧训练比例增加幅度较大,几乎是该阶段平原运动员的两倍。另外20km比赛安排次数也高出平原运动员很多。
2.2.1.5 恢复期训练结构
竞走运动员赛后恢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调整负荷、变换训练内容、积极消除生理及心理疲劳,为下一训练循环做准备。从表5可知,赛后恢复期平原运动员周走量安排最多为100 km,最少60 km,平均78.5 km;周跑量最多为130 km,最少40 km,平均88.5 km;周走跑量比值最大为2.5,最小为0.7,平均0.9。高原运动员周走量安排最多100 km,最少80 km,平均90 km;周跑量最多60 km,最少40 km,平均50 km;周走跑量比值最大2.5,最小1.3,平均 。身体素质训练平原运动员每天最多安排 ,最少1 h,平均1.5 h;技术训练每天最多安排2 h,最少0.5 h,平均1.1 h;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时间比值最大为2,最小为1,平均1.4。高原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每天最多安排2 h,最小1 h,平均1.2 h;技术训练最多2 h,最少1 h,平均1.2 h。周课次平原运动员每周最多安排14次,最少8次,平均11.5次;高原运动员周课次最多12次,最少8次,平均10.2次。平原运动员恢复期训练强度结构为有氧训练比例最多占95%,最少70%,平均81.2%;混氧比例最大30%,最小5%,平均18.8%,不安排无氧训练。高原运动员强度训练结构为:有氧比例最大为100%,最小90%,平均96%;混氧最大占10%,最小5%,平均4%,不安排无氧训练。高原与平原运动员在赛后恢复期都没有安排20 km比赛。
赛后恢复期训练结构表明,平原运动员周走量小于高原运动员,走跑量大于高原运动员,周走跑量比值小于高原运动员。平原运动员每天身体训练时间大于高原运动员,技术训练时间小于高原运动员,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比值小于高原运动员。恢复期平原运动员每周安排课次多于高原运动员。高原运动员有氧训练比例大于平原运动员,混氧比例小于平原运动员,表明在恢复期高原运动员训练强度低于平原运动员。
2.2.2 年度中周期训练结构纵向分析
竞走运动员不同中周期训练结构的横向分析虽能获得年度不同阶段训练安排状况,为特定阶段训练实施提供参照,但却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年度训练大周期中不同中周期训练结构中各要素的变化趋势,无法掌控训练负荷安排变化的特征及走向。因此,有必要把年度大周期中不同训练中周期衔接起来进行整体研究。年度训练结构要素安排变化走向是不同训练期训练要素输入状况的动态图景,体现的是训练趋势,单一个案不具备多个个案平均结果所具有的说服力,因此,本部分论述内容与结果是基于多个个案训练结构中训练要素的均值。
表5 我国20 km 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恢复期训练结构一览表
2.2.2.1 年度中周期平均周走量与周跑量变化走向
走量跑量属训练负荷范畴是训练负荷要素之一。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只发生在适宜负荷条件下,否则,“过犹不及”的现象就会发生。对负荷量来说,所谓适宜是指在特定时间段施加特定训练量。竞走运动员不同竞技能力及竞技状态取决于不同时期不同类训练要素的输入。
图2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中周期周走量、跑量趋向示意图
从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训练期平均周走量与周跑量变化趋向(图2)可以看出:年度一般准备期平原与高原运,至最高点,随后在赛前期、比赛期及赛后恢复期呈下降趋势,赛后期平均周走量<比赛期<赛前期<一般准备期<专门准备期,高原运动员平均周走量均低于相应训练期的平原运动员。周跑量在一般准备期相对起点较高,后在专门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一路下行,比赛期降至最低点,后在恢复期上扬至一般准备期水平,比赛期平均周跑量<赛前期<专门准备期<一般准备期<赛后恢复期,高原运动员平均周跑量均低于相应训练期的平原运动员平均周跑量。
2.2.2.2 年度中周期平均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安排趋向
身体素质与过硬技术对于竞走运动员优异比赛成绩的获得均不可或缺,技术与身体训练贯穿训练过程始末。身体与技术训练安排时机与时间多少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组分及训练效果起重要影响。因此,把握不同训练期竞走运动员身体与技术训练量的安排规律是提升运动员不同性质竞技能力的前提条件之一。
从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中周期平均每天身体素质与技术训练时间安排变化趋向(图 )可知,平原与高原运动员年度不同中周期每天身体素质及技术训练时间安排变化趋向除在一般准备期略有不同之外基本一致。平原与高原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技术训练时间安排在一般准备期和专门准备期基本相同(平原运动员身体训练时间在一般准备期安排较多),在比赛前期与比赛期呈下滑趋向,在比赛期滑至谷底后上扬,在恢复期重新达到较高状态。整个大周期,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安排变化曲线呈“勺”型。
图3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中周期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趋向示意图
2.2.2.3 年度中周期平均周走量比平均周跑量与平均每天身体训练时间比技术训练比值变化趋向
1.平均周走量与周跑量比反映了竞走运动员不同中周期两种主要训练方式安排的配比关系,比值大小反映了配比程度。从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训练期平均周走量与周跑量比值变化趋向(图4)可知,平原运动员不同训练期平均周走量与周跑量比值在一般准备、专门准备期、赛前期及比赛期变化不大,在赛后恢复期下降,意即在前4个训练期周走量与周跑量比例相对固定,周走量维持在是周跑量的2倍以上,在赛后恢复期平均周走量比例相对下降,周走量与周跑量基本持平。高原运动员年度不同训练期周走量与周跑量比值在一般训练期就具较高起点(比值2.8),经专门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上扬,比值在比赛期达顶点(比值4.6),后急速下滑,在恢复期降至最低(比值1.8)。从平原与高原运动员不同训练期周走量与周跑量比值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高原运动员在训练中更加注重走的训练方式,年度前4个中周期走跑配比基本维持在3∶1以上。
图4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走量与跑量、身体与时间安排比值趋向示意图
2.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安排比值反应不同中周期运动员身体与技术训练在竞走运动员训练系统中配比关系及各自占有的地位。从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时间安排比值变化趋向(图4)中可以看出,平原运动员一般准备期与恢复期每天身体训练时间多于技术训练时间(比值1.5),专门准备期、赛前期积极比赛期身体训练时间与技术训练时间接近(比值1.1),年度不同中期期身体训练时间与技术训练时间比值走势呈两端翘起、中间低平的一条曲线;高原运动员一般准备期、专门准备期及赛前期身体训练时间略高于技术训练时间,在比赛期与赛后恢复期,身体训练时间与技术训练时间相同,高原运动员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安排比值变化趋势呈一条下滑平缓的曲线。
2.2.2.4 年度中周期平均训练强度结构变化趋向
训练强度反映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作为负荷要素的训练强度要素在不同中周期的变化及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达成预期目标的程度。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中周期训练强度变化趋向显示(图5),平原与高原运动员年度不同训练期有氧训练安排比例在一般准备期、专门准备期、赛前期及比赛期下降(相对高原运动员,平原运动员起点稍低,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在恢复期大幅上扬,变化趋向图呈“以比赛期为折点、开口向上的折线”;平原运动员与高原运动员不同训练期混氧安排比例在一般准备期、专门准备期、赛前期及比赛期增加(平原运动员起点稍高,增加幅度相对较小),在恢复期下降,变化趋向与有氧比例相反,整体图形呈“以比赛期为折点、开口向下的折线”;平原与高原运动员无氧训练安排比例在一般准备期、专门准备期、赛前期及比赛期平均从无到有,缓慢增加,在比赛期增至最大,在恢复期降至零,高原运动员相对增加幅度稍大,无氧比例最大值也高于平原运动员。
2.2.2.5 年度中周期平均周课次变化趋向
图5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不同训练期训练强度趋向示意图
周课次在某种程度上是负荷量与强度的间接衡量指标,一般来说,周课次越多,该周整体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就可能越大,反之就越小。
平原与高原运动员年度不同中周期周课次变化趋向基本一致(图6),一般准备期与专门准备期持平(平原12次左右,高原10次左右),从专门准备期开始经赛前期到比赛期周课次下降,比赛期降至最低(平原8次左右,高原6次左右),在恢复期又增加至一般训练期水平,所不同的是,在年度各个训练期,平原运动员周课次都大于高原运动员,高出的额度也基本一致(每周多出2次左右)。
图6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不同训练期周课次变化趋势示意图
2.2.2.6 年度中周期平均20 km比赛次数变化趋向
20 km比赛不仅是检查训练中存在问题及检查训练效果的工具,也是增加训练负荷强度的手段之一。
图7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不同训练期20 km比赛次数趋势示意图
从运动员年度不同训练期20 km比赛次数变化趋向(图7)可知,平原运动员一般准备期与恢复期比赛次数最少,几乎不安排比赛,在专门准备期及比赛期安排次数较多,赛前期略低,整条曲线呈一个不规范的“M”型。高原运动员一般准备期不安排比赛,从专门准备期开始,经赛前期到比赛期比赛次数增加,其中,以专门准备期为“拐点”,在赛前期与比赛期有较大增幅,至比赛期增至顶点(3.5次左右),后在恢复期恢复至零。
2.3 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中周期训练结构
周训练结构以周为单位组织训练安排。周训练是优秀竞走运动员组织训练活动较为重要的基本单位。根据周训练不同目的及特点,不同训练中周期(一般准备期、专门准备期、赛前期及比赛期)包含的周类型分为:基本训练周、强化训练周、调整周及测试或比赛周。优秀竞走运动员训练实践中以周为时间单位组织训练的结构安排一般采用下列模式,年度一般及专门准备期由:基本训练周+强化训练周+调整周+测试或比赛周构成,如中周期较长,中间可嵌入1~2个强化训练周;赛前期一般由:强化训练周+调整周构成;比赛期一般由:1~2个测试或比赛周构成,恢复期一般采用基本训练周进行训练安排。年度不同中周期包含的不同类型小周期虽名称相同,但由于隶属于年度不同训练中周期,致使不同中周期下属的小周期训练结构不同。
2.3.1 一般准备期周训练结构
年度一般准备期一般由:基本训练周、强化训练周、调整周、测试或比赛周4类小周期连接而成,不同类型小周期有不同训练结构。
2.3.1.1 基本周训练结构
优秀竞走运动员一般准备期基本训练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机体新的适应现象,促进有氧能力及竞走技术的提高。
表6表明,一般准备期基本训练周平原与高原运动员采用的是以走为主、以跑为辅的训练方式,走跑比例平原运动员为1.5,高原运动员为2.7;基本训练周日身体训练时间高于技术训练时间,平原运动员日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安排比例为1.5,高原为1.3;一般准备期周课次较多,平原为13±0.72,高原为11.2±1;基本训练周以有氧训练为主(平原72.4±11.5%,高原88±5.5%),混氧训练为辅,不作无氧训练及20 km测试或比赛安排。
表6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一般准备阶段不同类型小周期训练结构一览表
2.3.1.2 强化周训练结构
强化训练周是通过量或强度的提示来增加训练的难度,促进机体新的适应能力。表6显示,一般准备期强化周训练结构与基本周相比,平原与高原运动员在日走跑量、日走跑量比、日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日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比、周课次等几方面都相同,对机体刺激的强化是通过训练强度的调整来实现的,表现为有氧比例的下降、混氧比例的增加,一般准备期强化周不作无氧训练及20km测试或比赛安排。
2.3.1.3 调整周训练结构
调整周任务主要是通过适度降低训练负荷及采取各种有效恢复措施促进连续大量、大强度下疲劳机体的恢复,为持续高质量训练作准备。由表6调整周训练结构可知,相对基本训练周与强化训练周而言,调整周日走跑量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周课次减少,训练强度降低(有氧比例加大,混氧比例减小),日技术训练时间基本相同,但身体训练时间有所增加。调整周训练目的主要是通过球类、游泳、游戏、登山、滑雪等娱乐型身体运动减缓身心疲劳。
2.3.1.4 测试或比赛周训练结构
一般准备期测试或比赛周任务是通过测试或比赛检查训练存在问题,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及心理适应能力,有时测试或比赛也作为提高训练强度的一种手段。与一般准备期其他训练周相比,日走跑量、日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以及周课次均低于基本训练周和强化训练周,但略高于调整周。测试或比赛周训练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训练强度的增加,如有氧比例下降,混氧比例增加。测试或比赛周不作无氧训练安排。平原运动员20 km测试或比赛次数为0.62±1,高原运动员不作安排。
2.3.2 专门准备期周训练结构
优秀竞走运动员年度专门准备期由:基本训练周、强化训练周、调整周、测试或比赛周4类小周期连接而成。专门准备阶段不同类型小周期训练结构总体特点表现为较大的量与强度,技术训练比例增加,训练专门化增强。
2.3.2.1 基本周训练结构
表7显示,基本周训练方式以走为主,以跑为辅,走跑比例平原运动员高达1.9,高原运动员为3.5;技术训练比例加大,日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比值为1;周课次平原运动员为12.8±0.34,高原运动员周课次10.6±0.7;平原运动员专门准备期基本训练周强度结构为:有氧比例65.6 ±11.4%,混氧比例:30.4±5.3%,无氧比例:4±1.1%;高原运动员强度结构为:有氧比例80.7±5.1%,混氧比例:16.3±1.8%,无氧比例:3±1.0%。专门准备期基本训练周不安排20 km测试或比赛。
表7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年度专门准备阶段不同类型小周期训练结构一览表
2.3.2.2 强化周训练结构
专门准备期强化周训练结构与基本周相比,日走量、日跑量、日身体训练、日技术训练时间及周课次基本相同。训练负荷对机体刺激的强化体现于训练强度的增加,具体表现为有氧安排比例降低,混氧及无氧比例增加(表7)。强化训练周不安排20km测试或比赛。
2.3.2.3 调整周训练结构
表7时显示,调整周日走量、日跑量、周课次、训练强度(表现为有氧比例增加,混氧及无氧比例降低,具体数值见表7)均有所下降,日身体及技术训练时间有所增加。专门准备阶段调整周目的是通过多种类、低强度的训练手段缓解前期大负荷训练造成的身心疲劳。
2.3.2.4 测试或比赛周训练结构
表7表明,测试或比赛周日走量、日跑量、周课次、日身体及技术训练时间高于调整周,略低于基本周与强化周。测试或比赛周训练强度高于基本周、强化周及调整周(表7)。平原运动员20 km测试或比赛次数为1.7±0.9,高原运动员为0.2±0.4次。
2.3.3 赛前期周训练结构
优秀竞走运动员赛前训练采用的训练周类型包括赛前强化周与赛前调整周2种。竞走运动员赛前强化周目的是通过给予运动员机体较大负荷刺激,增强其适应比赛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各种竞技能力向专项竞技能力转化。
2.3.3.1 赛前阶段强化周训练结构
表8表明,赛前强化训练周走量安排比重较大,日跑量比例较小,日走跑比值平原运动员为2.1,高原运动员为3.8。平原与高原运动员强化周日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时间相同,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比为1。周课次平原为10.8±1.24,高原为8.5±1.1。赛前期强化训练周强度结构表现为混氧及无氧比例较高,有氧比例相对较低。赛前强化周20km测试或比赛次数平原运动员为1.4±0.7,高原运动员为2.2±0.4次。
2.3.3.2 赛前期调整周训练结构
赛前期调整周与强化周相比,日走量、日跑量降低,身体与技术训练时间略增加,周课次降低,训练强度降低(表8)。调整周不作20 km测试安排。
2.3.4 比赛期周训练结构
优秀竞走运动员比赛期训练采用的训练周类型是测试或比赛周。通过1~2个测试或比赛周的训练安排使竞走运动员各方面状态达到最佳,力获优异成绩。测试或比赛周结构安排的优劣对比赛成绩起重要影响。
从表9可知,测试或比赛周日走量及日跑量均较低,平原运动员日走量为13.1±3.2 km,日跑量为6.3± 1.1 km,日走跑量比为2.1;高原运动员日走量为15.8± 2.13,日跑量为4.1±0.44,日走跑量比为3.9。测试或比赛周身体及技术训练时间安排都较少,平原运动员日身体训练时间略高于技术训练,高原运动员身体及技术训练时间安排相同。测试或比赛周训练课次较低,平原运动员为8.5±1.3次,高原运动员为6.6±0.7次。训练强度结构表现为有氧比例相对较低,混氧与无氧比例较高。20 km测试或比赛次数平原运动员为2.2±0.5次,高原运动员为3.6±0.8次。
表8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赛前阶段不同类型小周期训练结构一览表
表9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测试或比赛周训练结构一览表
2.3.5 恢复期周训练结构
优秀竞走运动员恢复期训练的目的是采用较低负荷量及强度的训练促进运动员生理及心理疲劳的恢复。恢复期没有大的训练量或训练强度的起伏,采用的训练周类型是基本训练周。
表10可知,平原男子运动员日走量与日跑量均相对较低,日走量略低于日跑量,日走跑量比为0.8;高原运动员日走量高于日跑量,日走跑量比为1.9。平原运动员日身体训练时间高于技术训练时间安排,两者训练时间安排比为1.4;高原运动员日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时间安排相同,两者训练时间比为1。平原运动员周课次为11.5± 2.0,高原为10.2±1.8。恢复期基本训练周强度结构特点为有氧安排比例较大,混氧比例较低,不作无氧及20 km测试或比赛安排。
表10 我国20 km竞走优秀男子运动员恢复期基本周训练结构一览表
2.4 20 km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结构安排
竞走运动员年度训练中以平原训练为主,高原训练只是作为提高训练难度、增强运动员适应能力的一种特殊训练方法。高原训练分为平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与高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作为对机体刺激产生强化作用的辅助性训练手段,高原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等基本与平原训练相同,只是在与平原训练相比时,不同训练阶段相当运动量所对应的运动强度稍低而已。因此,为避免研究的重复,对竞走运动员的高原训练不再作深入探究。
1.我国优秀20 km男子竞走项目年度周期训练结构是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有机结合。依比赛任务、训练目的,年度周期训练的时空结构分为4个层次:前3个层次表现为不同类型周期的时间层,第4个层次是不同训练小周期所对应的空间结构。年度不同小周期训练结构是围绕: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心理训练来展开的。
2.我国优秀20 km男子竞走项目不同类型中周期训练结构横向训练特征表现为:一般准备期旨在提运动员高有氧水平,改进技术,提高个人战术能力;专门准备期主在促进竞技能力提升;赛前期旨在发展专项能力;比赛期重点是调整并保持最近竞技状态。纵向训练特征表现为:负荷量一般准备期较高,在专门准备期达到顶点,后在赛前期、比赛期及恢复期走低;身体与技术训练安排方面,一般准备期两者安排均较多,后在专门准备期、赛前期与比赛期逐渐下降;训练强度在一般准备期较低,后随专门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逐渐增强。
3.就20 km男子竞走运动员年度不同中周期横向训练结构而言,高原运动员训练内容更加专项化;训练负荷量相对较大,但负荷强度相对略小。年度不同中周期纵向训练结构,平原与高原运动员训练规律及特征相似。
4.我国优秀20 km男子竞走项目年度不同中周期包含不同训练小周期。平原与高原运动员各同质性小周期训练安排虽具类似训练学特征,但沿一般准备期、专门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的周期安排路径,各同质性训练小周期负荷内容类别逐渐集中,方法手段专项化程度渐强,负荷强度渐高。
[1]邦达连科,科罗博夫.墨西哥男子竞走运动员的训练[J].体育与科学,1986,17(2):29-31.
[2]达米拉诺[意大利].国际田联“竞走”项目高级讲师培训讲稿[Z].2007.
[3]胡好,王卫星,王林,等.我国20 km竞走项目体能训练结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21-122.
[4]胡好,翟波宇.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2007—2008奥运备战年度训练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1):52-54.
[5]胡好,张英波.再论运动训练结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0):106-107.
[6]张英波.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优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J].体育科学,2000,20(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