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兰 欧亚昆
摘要:
社会形态问题的讨论一直采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关键的隐喻,但仅仅这样的建筑模型是无法说明上层对基础所存在的“反作用”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疑问和思考,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隐喻为“有机体”,他强调社会是由不同要素和组成部分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有序地排列起来的,并且是能够自我发展的统一体。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提出和展开为历史过程的简单介绍,以及对其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具体阐述,来揭示社会有机体在马克思社会学说和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有机体;社会
收稿日期:2011-12-22
作者简介:张晓兰(1984-),女,黑龙江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欧亚昆(1988-),女,湖北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提出及展开为历史的过程
马克思最初提出“社会有机体”这个概念是在《哲学的贫困》中。他批判蒲鲁东时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1] (P.86)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具体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2] (P.102)这是从“结晶体”到“有机体”重要的隐喻转变。并且马克思运用逻辑分析和历史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社会的三大形态,从而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趋势的思想。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就使用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等一系列范畴,并以生产方式为基础剖析了社会有机体,对人类社会的系统结构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做了经典的论述。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精辟概括,而社会有机体也算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总体性范畴,所以说这也是社会有机体的纵向发展,是通常所讲的“社会历史过程",也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发展的主线。而在马克思看来,历史过程的主体首先是现实的人,即生活在地球上的活生生的人类个体,这是唯一能动的源泉,但是人类之所以有历史,不在于人类是孤立的个体,而在于人类的社会结合。而在历史的运动过程中,较小的社会有机体逐步整合成较大的社会有机体,人类社会有机体经历了氏族、部落、民族、国家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且是一个从地域性存在到世界性存在的历史过程。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有机体是指因其各个部分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相互制约的整体,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而社会作为人类个体之间交往关系的产物,是一个自我矛盾分化,又自我协调完善的有机系统。所以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有机体是一个由社会各环节、各要素、各种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对社会有机体发展着的图式做出了经典的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2] (P.32-33)在马克思看来,人一开始就是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形式的变化取决于物质生产关系,而也就是这种关系决定着人们结成何种关系。
马克思认为,最初的社会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系,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而第二大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三阶段则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这是历史的产物。而这一过程却是一个由必然到自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同时马克思还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细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形态而告终。”[2] (P.33)这样,马克思全方位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
而这一理论的特征,首先表现在社会是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有机体。马克思也强调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性联系,似乎这是从“世界历史”的维度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其次,表现为实践性的特征。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的本质关系,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存在方式,社会各种“器官”,如家庭、阶级、民族和国家等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社会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世界在实践中形成并在实践中历史的扩大。总之,实践活动是全部社会存在和“一切关系”的基础和生长点,即是经济活动、交往活动等关系以及人的发展的“母体”。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最后,社会有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都经历从形成、发展到衰亡,最后被新的社会取代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有机体不断自我更新代谢的历史。这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必须不断地与外部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生存,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正是这种活动赋予社会有机体以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能力,并使它成为一个与自然界根本不同质的系统,从而也展现了社会有机体生成性和再生性的特征。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很多人似乎由于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怀疑起了它的当代价值。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与社会关系将有助于克服这一错误倾向,绽放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价值。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全面的阐发,并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实质,进一步挖掘它的理论价值,提升它在当代社会中的理论地位,也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把握规律
全面阐发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将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马克思的社会观思想中,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运行,我们可以分别概括出反映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行的两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同时社会有机体是把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联系起来,全面综合概括了社会大系统,统摄着全部社会要素,并在其有机的联系和运动中从理论上再现整个社会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面对全球化,中国在走向世界,世界也正加速走向“世界历史”或全人类社会有机体运行的历史。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具有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可以为研究现当代社会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也更具有时代意义。
(二)处理关系
深入理解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将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人和自然的协调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的。“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 (P.83)人与自然关系只有植根于一定社会关系所组成的社会形态中才具有现实性,一切自然资源、环境也只有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并作为他的生存条件存在时才是现实的。
(三)指导建设
高度重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将有助于人们吸收和利用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精神,并用于指导当代社会的发展建设。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注重从主体与客体、主体之间、人与社会各要素的关系的角度,揭示社会各种关系的自组织过程,它也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具有保持和谐、追求发展的固有的内在机制,阐明了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统一。新时期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进一步提高我们把握现实社会的能力,全面贯彻深化改革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不能把社会当成“结晶体”,而是要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不断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充满活力的有机体;也不是仅仅注重社会某个方面或层次的大力建设,而是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命力,使其实现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刻阐明了社会活动中人的实践本质,启迪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必须认识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构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继承了西方的传统,但同时又有本身的实践维度和特点。本文通过对理论的提出、内涵和特征的阐述,来着重强调和揭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而这一“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思想将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所启示,对社会主义的建设有所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王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