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
2010年秋季,甘肃省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这次新课程实验的宗旨是通过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我国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面对新形势,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作为肩负崇高使命的一线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明确新任务;精心组织,研究新对策;科学安排,探索新思路;积极反思,发现新问题。
一、实验具体情况
1.明确改革目标
我们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通读新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任务,系统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意图,使课堂教学改革始終能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进行。
2.转变教学观念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是新课程对教师十分紧迫的要求。然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怎么改,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可遵循的模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靠教师在探索中解决。这就对实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到兰州参加新课改观摩、交流活动,并邀请教改方面的专家来学校作专题讲座,各教研组也积极组织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实验。安排了新课改示范课,开展了“人人上好一堂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人人努力寻找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模式和方法。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应尽可能多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主动性,要增强学生交流、合作、分享的意识。所以在实验中,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师者风范,与学生谈笑风生,学生也由虚心聆听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积极参与者,大家都是平等的,通过平等的对话引发心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学校组织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专题研讨会,各实验班组织了“新课程怎样学”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坚持教改原则
(1)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体验知识、培养能力。
(2)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达到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目的。
(3)以“鼓励”为主,不“限制”学生,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
二、体验与反思
1.加强教材的整合
网络时代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不能只是围着书本,为教书而教书,必须具备整合教材的能力。教师要处理好教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定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分配组合,还要树立大教学观,以点带面,旁征博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活动的实效
新课程倡导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活动,看似进行得热热闹闹,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实则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笔者曾听过一节省级示范课,上课内容是《皇帝的新装》,教师让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反复表演皇帝试穿新装的情形,学生和听课老师笑成一片,但课后一想,当时的情景除了搞笑以外,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呢?所以活动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该有效地利用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既获取新的知识,又获得某种能力。
3.落实训练的目标
每一节课都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所以每一节课都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些课以学生的自主实践、自主发挥为主,有些课以教师的点拨训练为主。但不管是怎样的课型,都不能摆花架子,也不能走过场,应该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4.规范媒体的使用
网络时代,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是新课改一道亮丽的风景,甚至不用多媒体就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但在教学实施中,一些教师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滥用多媒体,使教改走向了误区。现代教学媒体的确可以更形象更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渲染课堂气氛,加大教学容量,但它不可能代替教师的说与写,更代替不了学生对文字的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5.把握评价的分寸
教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所以教师要慎用评价语,一味地表扬会让学生腻烦,一味地批评也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给予不同的评价,有赏识、有激励、有批评、有诱导,让每个学生乐于接受,并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
总之,课改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师生提供了展示创造才华的平台,成绩是喜人的,但也带来了许多的困惑,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困难,一如既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