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分析与对策

2012-02-27 04:55杨春平陈林刘勇军
中国科技纵横 2012年2期
关键词:因数交通事故驾驶员

杨春平 陈林 刘勇军

摘要:造成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原因来自于人,车,路面,环境,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对各个影响因数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分析对策

本世纪是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是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地质条件和结构形式最复杂,修建技术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据统计[1],2010年底,全国公路隧道为7384处、512.26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265处、113.80万延米,长隧道1218处、202.08万延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隧道修建技术的提高,隧道修建长度越来越长,修建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其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分析、研究隧道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交通事故原因

一般情况,大多数人的研究都以人,车,路,环境等方面的因数来分析产生原因,但多数是单因数分析,且认为隧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主要是人为因数引起的,但对于他们共同耦合作用研究甚少。其实,这些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因数共同作用的结果。

1.1 人的因数

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当人在隧道内行驶时会给司机产生一种压抑的心理,这时驾驶员就急于想摆脱这种环境,容易超速驾驶。遇到有平曲线的隧道,在转弯处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还有些驾驶员在隧道里疲劳驾驶,占到行车,洞内超车等等。同时,驾驶员驾驶车辆进入隧道时,生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研究表明:高速公路隧道纵坡的坡度对驾驶人的心率变化率有相当大的影响,心率增加率不宜超过40%,否则驾驶人心理负荷过大,极易发生危险。

1.2 车的因数

隧道里面的车辆类型各不一样,主要有货车,轿车还有客车。张道文在对位于成南高速的冯店隧道的交通事故调查时得到下面结论微型、轻型货车的事故概率是轿车和客车的4.32倍,而大中型货车的事故概率是轿车和客车的7.55倍。可见大中型货车是隧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肇事者”,究其原因,超载不失为主要原因,超载加剧了制动器的热衰退,使制动效能显著降低,当车辆进入隧道需要采取制动措施时,容易因制动效能不足引发交通事故。同时,汽车本身的机械故障可引发交通事故,如车刹车失灵;轮胎爆裂,发动机的故障,转向装置发生故障等。因此加强车辆的检查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对于这些安全技术状况达不到标准的车辆,建议交警部门应严肃查处,从重处理。

1.3 道路因数

现今的大多数隧道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而隧道外面的路面一般为沥青路面。这两种性质不同的路面抗滑性有一定的差别,杨建国等认为路面表面抗滑性能因路面材料、公路交通环境、车辆运行特征等具有明显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隧道路面抗滑性能洞外优于洞内,沥青混凝土路面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隧道进洞口路面抗滑性能在隧道路段最差。由于隧道属相对封闭的特殊环境,使大量的尘埃不能及时地排出洞外而沉积在路面上,过往车辆排放的尾气中的微小颗粒物也长期凝聚在路面上,加上车辆行驶中滴漏的燃油、机油等物质,长期得不到雨水冲洗、阳光的暴晒,大量的油渍、尘埃形成一层类似油性的滑腻性薄膜层,附着在路面上降低了路面的摩察因数。

1.4 环境因数

高速驶入的汽车进入隧道时,驾驶员适应隧道的光线需要一定的时间,白天当驾驶员从隧道外驶进隧道内时,由于隧道内外的亮度差别极大,长隧道易产生“黑洞效应”,短隧道产生“黑框效应”。同时,当汽车完全进入隧道时,相对进入了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环境对行车安全影响很大。驾驶员驶出隧道时,由于隧道内外环境光线差别很大,驾驶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清前面道路情况,即发生所谓的“适应滞后现象”。

1.5 管理因数

主要是对车辆,人员和运营的管理。驶入长大隧道的车辆检查不到位,疲劳驾驶的情况还存在,公路隧道运营管理部门管理机构不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甚至运营机构里面没有专业技术人员。

2、事故控制对策

对于隧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只要我们严格执行控制对策,是可以把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的。

2.1 加强对驾驶人员教育

国家在对驾驶执照的考核上标准可适当提高,交警加强对无照车辆的查处力度,同时也利用媒体加强对隧道违章的曝光和对隧道交通事故的报道,给人们以警示,让他们知道隧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这些都能起到良好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2.2 隧道照明的自动控制

隧道内照明应自动控制。在白天,隧道入口的照度标准可以根据洞外自然光照度的大小自动调整,以缩短驾驶员明暗适应时间。而夜晚隧道内车辆较少时可保持在相对较小的照度即可,出隧道的明、暗适应时间也应该设计充分。

2.3 增大隧道水泥路面摩擦系数

定期对隧道的混凝土路面“打毛”,增加路面摩擦阻力。冬季还需对隧道出入口路段进行除雪、撒盐去冰等。

2.4 完善车辆检查

隧道中发生的追尾、碰撞和翻车等重特大事故往往与车辆的制动性能和操纵性能有直接关系。所以对于驶入隧道的车辆进行检查,严禁超载,违章车辆进入隧道。

2.5 完善隧道内的监控系统

隧道交通监控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和道路畅通的保证、也是实现高速公路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从而对交通运行进行科学合理管理,全面适宜地制定交通控制方案并评价其效果,预防常发性拥挤的发生,及时抑制和纠正交通违章行为,迅速探测出交通事件,对交通事故进行有效排除和救援。

3、结语

本文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归研究,归纳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影响因数,即交通事故与人、车辆、道路、环境、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并提出了高速公路隧道事故控制对策,研究结果对于保障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隧道运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隧道路段突发事件的处理和防范,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09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张道文等.冯店隧道交通事故成因及控制策略[J].中外公路第29卷第3期,2009年6月.

[3]陈斌等.交通工程技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杨建国等.高速公路隧道路面抗滑可靠性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11月.

[5]王志伟等.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隧道技术,2009年6月.

猜你喜欢
因数交通事故驾驶员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积的变化规律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