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公关把戏和唱片公司的默不作声,一时间让很多人几乎忽略了,正是同一个百度,在此前的许多年,坚持不付任何代价,坐收盗版侵权的利益,创造了一个互联网创富神话。人们也几乎忽略了,百度在压力之下的这点妥协,只针对缠斗多年的三家国际唱片公司,除此之外的广大创作者的权益,还没有任何进展。
恶名昭彰,也许是最适合形容百度在知识产权界形象的词语。但2011年的百度,看起来似乎有所不同。
201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消息称,百度与环球、华纳、索尼三家唱片公司,在北京市高院的调解下达成和解协议。协议规定,百度公司支付版税,三大唱片公司将授权百度公司上传其全部完整歌曲目录及即将推出的新歌曲目录。网络用户可以直接从百度网站免费在线播放及下载相关歌曲。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场旷日持久的侵权诉讼至此画上了一个句号,权利人维护了自己的权益,百度的音乐产品部分合法化,用户使用没有受到影响,一切堪称完满。
如果不是百度文库惹来的一身“麻烦”,2011年的百度就此甩掉恶名,可惜后院失火,另一个明星产品百度文库,又与作家群体结下了梁子。
2011年3月15日,贾平凹、刘心武、阎连科、张炜、麦家、韩寒、郭敬明、李承鹏等近50位中国作家联合发表讨百度书,称百度文库收录了上述作家几乎全部的作品,并对用户免费开放,但却没有取得任何人的授权,指责百度已经彻底堕落成了一个窃贼公司,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
维权作家群的力量不容小觑,事件影响迅速扩大。同一天,多名音乐界人士通过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发声,声援作家的维权举动。由于事件影响巨大兼且事关版权行业,国家版权局22日也表态称,已委托北京市版权局进行调查。
群情汹汹,即使强横如百度也不得不改变强硬态度。同样是22日,百度副总裁朱光接受媒体采访,称“百度一贯非常重视知识产权,针对文库涉及的版权问题,近期将有新的重大突破。”
3月24日,事件进入高潮部分。当天下午,百度与维权作家代表进行商谈,但没有任何结果,双方均指责对方“缺乏诚意,所谈内容相差甚远”。出版界参与谈判的六名代表当即通过博客发布告百度书,再次分析百度文库侵权行为提出维权诉求。北京市版权局当天也首次公开回应,指明百度误读和滥用了避风港原则,已涉嫌构成违法出版行为,对百度等资源分享网站予以行政处罚没有法律障碍。
3月25日,韩寒发表博文声讨百度,事件进一步升级。次日,在各方舆论的压力下,百度文库终于“低下昂贵的头”,发表官方声明表达歉意,并称将彻底处理未获版权方授权的文学作品。30日,百度称文库中的非授权类文学作品已“基本清空”,并推出版权合作平台,尝试以付费分成、广告分成两种合作模式吸引作家合作。此后,事情慢慢平息。
百度度过了在版权领域的最大一次危机,有意思的是,虽然双方都拿法律说事,却自始至终并未涉及诉讼,而更像是一场众名人针对百度的公关战。公开信、抗议书、大量的媒体曝光,成功地迅速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甚至让政府主管单位也不得不出面表态,
维权作家的选择不难理解。根据此前唱片业与百度的诉讼多以败诉收场的经历,诉讼显然不是维权的好办法。因为从法律角度分析,围绕百度文库的攻防战,无非又是在避风港原则和红旗原则的适用上的老生常谈。百度坚持通知删除即免责,而维权一方则认为,百度文库上的侵权作品是显而易见的,应由百度主动予以删除。
但作家们选择的这种维权路径,虽然可以收到一时之效,却也注定无法解决问题。事件既然以吸引媒体关注开始,自然也可以在百度的强大公关攻势之下结束。在几番“尊重知识产权”的做戏之后,舆论渐渐平息,而侵权作品也慢慢回到了百度文库。
因此,事件最终不可避免地仍然走上了诉讼路径。在向百度“抗议-删除-重现”的戏码反复上演多次之后,7月5日,韩寒、李承鹏、沈浩波等10位作家及出版商联合发起的“作家维权联盟”在京成立。11月4日,韩寒、慕容雪村等4位知名作家联手起诉百度侵权一案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起诉书称百度文库未经授权收录了四作家16部作品,包括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何马的《藏地密码》等。作家们要求删除侵权作品,关闭百度文库,并赔偿200余万的经济损失。
话题回到百度与三家唱片公司的和解,这可以认为是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一大进展吗?百度凭借资本支持下的强大公关力量,强行将一桩以庭外和解收场的侵权诉讼,塑造成了百度积极与唱片行业合作,做足了尊重和维护版权的高姿态。
百度的公关把戏和唱片公司的默不作声,一时间让很多人几乎忽略了,正是同一个百度,在此前的许多年,坚持不付任何代价,坐收盗版侵权的利益,创造了一个互联网创富神话。人们也几乎忽略了,百度在压力之下的这点妥协,只针对缠斗多年的三家国际唱片公司,除此之外的广大创作者的权益,还没有任何进展。
有妥协,有让步,但一切从未改变。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耻辱,更是中国创意产业的悲哀。(杜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