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总
桂淮系列淮山药新品种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针对广西乃至我国南方地区淮山药品种较少、产量较低的实际情况,选育出的一批优良新品种,这些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抗性和丰产性。笔者针对该系列淮山药品种,进行了防涝、抗旱、浅生槽定向高产栽技术的研究,利用浅土层昼夜温差大、温湿度适宜、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优势,使淮山药长薯快、收获容易、质量好,从而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效果。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克服了传统深挖洞式栽培对土壤要求严格、易旱易涝、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及产品商品率低等不足。近年来,该项技术已在广西各地进行试验示范,面积超1000hm2,每667m2产量3000~5000kg,较普通栽培增产20%~45%,纯利润提高3000元以上。
一般在年前要进行土壤冬耕翻晒,春季种植前起梯形畦,畦底宽3.0~3.2m,畦面宽40cm,畦高50~60cm,畦两侧斜坡长1.3m左右。此种做畦方式不但可防雨涝,防水渍,也适合于浅生槽栽培。淮山药的吸收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土层,故基肥无需深施,一般在播种前一周,结合起畦每667m2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2000~2500kg、过磷酸钙50kg、复合肥(N16-P12-K14)25kg作为基肥。
在斜坡上用小锄开挖小沟,沟向与斜坡方向一致,沟距20~25cm,沟深10cm、沟长100cm,然后顺沟放入浅生槽(又称浅生套管、定向结薯槽、U形槽,浅生槽上端距畦面5cm),浅生槽内放入松软填料,回填泥土。松软填料可选用粉砂和取材方便的腐熟木糠、蘑菇渣、甘蔗渣或谷壳糠等混合物,回填泥土时要求做到浅生槽两端不露出土面或低于沟底。浅生槽上端留下播种标记准备播栽(图1)。
图1 浅生槽定向栽培示意图
淮山药种植应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无病虫害的块茎作种薯。在种植前25~30d(天)将块茎切成小块,每块40~60g,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按头部、中间、尾部分类分别进行晒种,以打破种薯的休眠促进发芽。晒种程度以伤口向内萎缩,切面出现细裂纹为度,然后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10~30min(分),取出晾干后进行催芽。催芽可在室内进行,将薯块摊开铺成10~15cm厚,其上盖湿稻草,或在室外直接摊在铲平的畦面上,铺成10 cm厚,然后覆盖细土5cm,再盖上湿稻草。经过15~20d(天),当薯块长出的幼芽长5~10cm时即可播栽。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选择晴天或阴天播栽,应避免烈日暴晒,一般可于下午进行。在已放满松软填料的浅生槽上端盖上2~3cm厚的细泥,对准凹槽,放上带芽薯块,注意长条形薯种应与浅生槽平行放置。要求薯块薯皮向两侧,切面朝上,然后覆盖细土5~10cm厚即可。出苗后每穴只留1个健壮的幼芽,将其余幼芽摘除,否则就会结多个薯块,使浅生槽失去浅生作用。一般每667m2种植1700~2000株。
应用浅生槽种植淮山药,薯块生长在浅土层和松软填料中,保水能力差,生长期间极易受到干旱影响,尤其在苗期更容易受到危害,因此,在淮山药出苗后搭架前,于雨后或淋湿后分别用1m宽的黑色地膜覆在斜坡面上并压紧压实,同时再覆盖稻草或其他遮阴物,也可不覆膜只覆盖稻草或其他遮阴物,以保持土层湿润,利于薯块快速长大。
6.1 杂草防除 播种后在土壤潮湿时或雨后用50%乙草胺乳油50mL兑水50kg,及时喷洒地面防除田间杂草;在淮山药生长期间如有杂草可用20%百草枯(克无踪)水剂120~150mL兑水50kg喷雾防除,但要注意药液不能溅射到淮山药藤蔓上。
6.2 搭架、引蔓、整枝 淮山药播栽后15~25d(天)、当苗高20cm左右时,就要搭架引蔓,一般用细竹竿或树枝插搭“人”字架,架高以2.0~2.5m为宜。如因材料所限,至少也要高达1.5m。注意竹竿不能插在浅生槽上,且要支插牢固,以防止被台风吹倒。6~7月间,应及时将藤蔓的侧蔓摘除。8月份后,零余子大量形成,易于消耗养分,常常影响地下块茎生长,故应将其全部摘掉,以促进地下块茎生长发育。
6.3 施肥培土 当苗高50cm左右时,每667m2可施复合肥(N16-P12-K14)25kg、尿素10kg、氯化钾(K2O≥54%)7.5kg,期间,可结合防病治虫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或富万钾(K2O≥220g·L-1,陕西巨川富万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次。播栽后90d(天)左右,开始转入块茎生长期,当薯块长约5~10cm时,即可施攻薯肥,每667 m2施50 kg复合肥(N16-P12-K14),期间还可喷灌根霸(高钾型,山东菏泽京九肥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次。施肥应在雨后或灌水后,待畦面的水已渗下后才能进行,以避免肥效损失。结合施肥适当进行培土。
6.4 水分管理 淮山药既怕干旱,又怕涝(渍水),苗期和块茎生长初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好,块茎进入生长盛期以后,应保证有充足水分均匀供应,收获前10d(天)应停止浇水,以利采收后贮藏。9~11月是淮山药块茎快速膨大期,特别要保持土壤湿润,如水源不足,有条件的可安装滴灌或微喷灌以保证水分供应。
6.5 病虫害防治 淮山药虫害不多,苗期主要以象甲、斜纹夜蛾为害最为严重,可用30%毒死蜱水乳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病害主要有炭疽病与褐斑病。可用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种3~5min(分)消毒预防,也可在出苗后用1∶1∶150波尔多液,每隔10~15d(天)喷1次,连续喷2~3次进行预防。发病后要及时摘除病叶烧毁,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施,每隔7d(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同时,应采用轮作倒茬、换种块、土壤消毒、清除病残体、施腐熟有机肥等综合防治方法。
淮山药一般在9月份开始上市,但此时块茎还在生长,尚未完全成熟。11月上旬以后,淮山药茎叶开始发黄并逐步枯死,块茎成熟,此后即进入采收最适期。采收时,可把土层翻开,将整条块茎取出,保留浅生槽在畦中,重新加入松软填料并覆盖泥土,待适宜季节时继续种植。
若在元旦后春节前采收,又遇冬季温度较高,无霜冻,且藤蔓壮旺,则也可用刀具在距薯头约10cm处切断,将块茎取出并留下薯头(顶芽),保留浅生槽在畦中,覆盖泥土,及时加强肥水管理,即能重新开始生长结薯。
采用浅生槽定向栽培,可以在收获淮山药块茎时留下薯头(顶芽)和浅生槽,2~3a(年)内可不用重新整畦置放浅生槽,浅生槽可连续使用3~5a(年),可大大节省栽培淮山药的劳动力、种薯和浅生槽等生产成本,同时淮山药产量增加明显,产品商品价值提高,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