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碧
摘要: 对于小学生作文教学,首先教师要注重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有写作的材料;再次,坚持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要注重学生作文批改,让学生在改中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教学方法
一、注重阅读,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得意义的能力,写作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在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动机与技能相互作用,相互加强,将其成就感和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变为写作的欲望需求活跃于纸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此,阅读不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而且是学生学会表达方式的基础。为此,我特别注重阅读教学,尽力使阅读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一定的写作方法。比如,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等,逐一引导学生学习,获得相应知识,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表情达意。
二、感知生活,让学生有写作的材料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变化也很频繁。学生的兴趣不会满足于一本语文书,语文书只是我们教学的本。学生作文写什么,这往往是老师们常常探讨的问题。学生作文不能完全源于教材,否则学生是写不出好作文的,也会逐渐对作文失去兴趣,最终导致作文教学走进死胡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我认为,关键在于使学生有写的东西。这些东西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学生身边来,在学生的眼睛中。从生活中得到的作文素材,源于学生的观察所得与真实的感受,这样的材料也是因学生的兴趣而来的。因此,加强学生的观察训练,要求学生注重身边的人和事,把观察所得写在日记中,哪怕是几句话,或者一小段不成文的记载,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积累了作文材料,有了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有“话”可写。
三、坚持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涉及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诸如材料的运用,布局谋篇,思想的表达,情感的抒发,等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也就是说,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心路历程等不同,对事物认识的差异,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也表现不同。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对那些既具有鲜明个性,又具有创新意识的作文,要加以赞赏,而对那些平淡又无创新的作文,更要鼓励。
1.注重作文模仿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模仿作文是一种有效的练习形式,它是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依照原作的写作思路、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来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形式。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因此,模仿这种训练形式,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这种训练最好是抓教材中现成的材料模式,也就是阅读中的“模仿”。模仿,特别是小学低段的起步作文,这种方式较为适用,但不能产生“阅读与写作同步”的偏见。这里的模仿并不是要求学生按照原文照套,而是运用“范文”作者的观察、思考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引导学生如何观察、思考和如何选择表达方式,运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拿着“拐棍”走一走,最终丢掉“拐棍”独自行走,自如行走。这就是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在模仿中创造。
2.加强作文片段训练
片段训练是降低作文难度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特殊训练的形式,它有助于写作技巧的训练。因此,在作文片段训练中,可以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场景,自然中的一个小小的景观,对人物的某一局部,或一言一行的观察,等等,用片言只语描述出来。这样训练有利于突破作文的重点、难点,实现训练目标。比如:《赵州桥》第二自然段,很清楚是围绕一个中心句把事物写具体,这是训练学生片段练习的最佳选段。
3.加强作文篇章训练
对篇章进行训练是作文训练的重点,更是难点。这种训练是在片段训练的基础上加大难度,综合性较强,涉及的问题较多,要求学生从整体上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并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写出富有新意并发自内心的,有一定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技巧的文章。
四、注重学生作文批改
1.站在学生的角度
学生的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批改作文,就是了解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渠道”。教师批改作文,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因而,在批改的过程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平视学生的作文。同时,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指导,让学生从批语中受到启发。批改的实质在于指导,切不可包办代替,否则会限制学生的思想,抑制学生的思维,无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2.批语点评要恰当
学生能否认真看待老师的批改,关键是教师的评语下得是否恰当、中肯。批语恰当、中肯,也就体现出教师在批改时做到了恰到好处,切中了作文的要害。“只有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生自身特点来对待学生的作文,批语才不会拔高和苛刻”。这样的批语才是恰当、中肯的。批语还要尽量委婉,措词得当,不要过激,否则,难以激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兴趣。
3.尊重学生观点
在批改时,教师对学生能够认识到错误或不足的地方,要尽量少批少改,或者不批不改,让学生自己去改。对一些体现学生个体思想观念而出现一定偏差的问题,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教师要保留,不要予以否定或指责。如,我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思想观念上一直追求学生的生活素材要真实,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体现生活的完美与真情。
4.指导学生自改
叶圣陶说:“作文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自改能力。”同时指出,学生养成了自改的习惯和能力,将会“一辈子受用不尽”。如何自改?我认为,教师根据学生作文,可以进行集体指导,主要指出存在的共同问题,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個别指导,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修改。这里也不全指靠学生自改,一学期抽取三五次,给足学生时间,老师尽量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勾画批注,删改、增添等修改符号,这样的学生自改不但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文不是一次性就能成功的,是改出来的,读出来的,是要通过漫长的磨炼才能真正走上写作之路的。
5.激励学生互改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一切思维的基础。”学生互相阅读作文,在比较中可以提高认识,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知道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批改重在指导。“重批少改,少批少改,详批重改”,既要放开,又要“守住”。
总之,作文教学的门路多,包括同步,模仿,鼓励学生说真话……无论什么方法,“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练笔,就一定能提高写作能力,功到自然成。
参考文献:
[1]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可以这样教作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