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摘要: 小学生感到作文难,语文教师感到作文教学难,这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打破现状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了解学生作文动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教学要重视计划训练,形成序列性、系统性。训练作文教学,计划是前提,训练是关键,计划要在“察儿童之能力”的基础上制订,训练以“行基本之练习”,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这样,作文难的状况一定会得到解决。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作文动机计划训练循序渐进
小学生感到作文难,语文教师感到作文教学难,这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棘手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作文难”的状况一定要打破,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多年来,许多研究语文教育的专家和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从各方面进行了作文教学改革,总结出了不少好方法、好经验。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十几年作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了解学生作文动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写作动机。小学生写作文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种:(1)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不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2)为了考试不失太多的分(现行的语文考试,作文占30分左右)。(3)为了得到好成绩,受到老师的表扬。(4)为了长大当作家。(5)为了掌握写作技能,长大为祖国做贡献。以上五种动机,较真实地反映了小学生作文学习的心理状态。这些动机,对小学生来说,没有好坏之分,而是恰好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我们不能说小学生为了得高分、得表扬而学习作文是不好的动机,这是由小学生学习动机注重近景性、实效性决定的。当然,我们应注意到以上五种动机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种层次体现了儿童作文学习过程心理发展的趋势。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层次性规律,既要承认五种动机不同层次的地位,又要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由任务性作文向趣味性作文转化。
我们了解了以上学生的作文动机后,可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保持和发展学生的作文动机,变“教师要学生作文”为“学生爱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一般在中年级以后显现出来。低年级儿童很喜欢造句、看图说话、写话等,很多一、二年级的学生能说出真实、想象丰富的一段话,甚至写出一篇小作文,这时的教学,师生都有积极性。而到中年级后,学生逐渐对作文失去了兴趣,甚至怕写作文,这是为什么呢?据心理学家研究,在教育影响下,儿童的学习兴趣逐渐分化,一般认为小学三年级前后是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转折点,这时的学习内容增多,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接受知识的难易度有了体验,开始产生对能顺利学习知识的无意识偏爱等。由于作文综合性强,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如果作文教学处理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作文兴趣障碍,作文教学因而成为难题。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降低学生作文的难度。
1.加强作文前的谈话。
教学中我发现,凡是在作文前教师加强指导,特别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作文往往质量较高,学生在作文中语言组织较好,写作层次较清楚,等等。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在开始感知事物时,往往是笼统的不准确的,他们的观察力较弱,容易忽视许多主要的东西,加上遗忘的影响,更是模糊混淆。因此,学生如果只凭自己的感知印象来写,就必然会有不足,甚至错误。经过相互讨论,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就能通过口头语言的帮助,使过去感知的印象更加明确和完善,就能互相补充感知不清或遗忘的东西,校正错误和混淆的部分,再把它写出来,自然就使写的东西较以前丰富、具体、正确。其次,由于中低年级学生的内部语言没有多大发展,要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书写,必然很不完善。通过在师生谈论过程中别人或自己大声的口头言语的叙述,学生才能觉察出自己的思维是否正确和完善,再把获得的印象写出来,这样,写作的内容就比过去更丰富、完善和条理化。“审题讨论”是作文教学的第一个必要步骤,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老师重点指导,可以全班举手发言,各抒己见,也可以分成小组大家畅所欲言等。
2.引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
叶圣陶先生“有所为而作”和“从内容入手”的作文教学思想必须大力提倡。以前我批阅学生作文时,常常发现有些文章内容好像在哪里见过,特别是考试作文。很多学生写的是相同的素材,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作文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来源,即学生的亲身生活。二是间接来源,即学生通过书本、影视等获取的。目前,《小学生作文选》大量出现,这些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近,与教材规定作文内容对口,于是不少学生放弃了生活这一作文的直接来源,而大量学习作文选上的写法,没捡到钱包也可以写捡钱包,没见过大海也可以写大海,没有妹妹也可以写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妹妹,等等。一些学生放弃了观察,脱离了生活,不需长期练习就能写出作文,这种现象就导致学生作文的雷同,甚至出现了考试前猜作文题、背作文应付考试等一些不应有的现象。时间久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肯定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僵化的、封闭的应试作文教学模式走出来,变备考式作文为技能训练式作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深入生活,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放开思想,放开手脚,用自己的手,自己的口,表达熟悉的事物,从而培养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
二、作文教学要重视计划训练,形成序列性、系统性
现在一学期学生写七八篇或十多篇作文,每次训练重点缺少计划,指导没有重点,批改也没有重点,每次的注意力都一样。这是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从作文的批语就可以看出,次次都是“内容是否具体,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楚,有无错别字”等,平均用力,缺少侧重。小学作文教学要恰当安排,分步进行。应该紧扣《课程标准》对各年级段的要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要各有侧重,密切配合。一年级不能只局限于口头造句和书面造句,需要渗透一些作文的初步知识,如复述一件小事,引导他们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讲完整,逐步过渡到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经常这样練习,一年级的学生一定能口述清楚一件完整的事。二年级在说的基础上写清楚一件完整的事就不会有多大的困难了。这时可引导他们注意突出重点,写具体一点。一、二年级虽然课标规定不进行作文训练,但进行一些初步的写话练习还是有好处的。到了三年级,老师只要把写话训练再相应适当加深一步,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若再突出重点,就是合格的作文。此时切记不要拔高要求,不要让学生面面俱到,不必既要学生注意中心明确,又要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结果面面不到。四、五年级的作文教学在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基础上全面进行基础写作训练。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语言锤炼和观察事物的指导,更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单项训练。写人、叙事、状物等作文形式每篇都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如:同是写人的作文,每次的侧重点不同,这次突出写人的外貌,下次突出写人的典型事件,等等。这样一步一个侧重点,到了六年级毕业,他们一定会写出“点点”结合的有一定分量的作文。
总之,计划训练作文教学,计划是前提,训练是关键,计划要在“察儿童之能力”的基础上制订,保证教学的目的性和阶段性。训练以“行基本之练习”,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有了切实的计划,又做切实训练,那么,改变学生作文难写、教师作文难教的状况,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也就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