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 力
历史需要回望,人类在回望历史中实现着对未来的展望。
回望历史需要载体:政论、训诂、检校、诗歌、小说、音乐,等等。不同的载体赋予回望或抽象或具象,进而引导人们净化心灵,升华思想,陶冶情操,纯洁修养。
然而,当今世人对历史的回望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戏谑,越来越不恭。为什么人们会对自己伟大而震撼心灵的历史少了一份敬畏,少了一份崇敬,少了一份顶礼膜拜?除去了社会风尚的流动,教育感化的缺失,价值观念的扭曲,回望载体的苍白、无力乃至游离于人的情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譬如,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口号式”的语言越来越多,甚至可以作为政论文来阅读;
又如,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越来越俗,美悦不再,愉悦不再,淡而无味,空乏无物;
还如,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越来越逐利,回望历史戏而弄、伪而造、轻而佻,人们对充斥于文化艺术领域里的戏弄历史的小人,已失去了最为起码的耐心,有的只是不屑一顾的鄙视。
庆幸的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总是以自己固有的步伐前行。否极而泰来,物极而终反。近几年来,一批又一批回归历史回望规律的,沁人心扉、情感、意识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涌现,世人为之心动而情涌,耳新而目秀。坪歌曲《井冈颂》(易襄作词,熊纬作曲,胡廷江编配,郭艳燕、黄训国演唱)就是回望历史大潮中涌现出的又一朵浪花。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圣山,被誉为改变了东方文明进程的“天下第一山”。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井冈山始终是各类文学艺术作品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人民,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奋斗终生的职业革命家和军事家的最引人入胜的题材,围绕这座山,中国的文坛产生了一部又一部感人至深的不朽作品。但是,一个时期以来,讴歌井冈山的文学艺术创造也陷入了“辉煌之陷阱”——如何才能把这个似乎已被挖掘竭尽的题材重新开掘出新的泉源而汩汩不断,成为许多文学艺术工作者的苦苦追求与孜孜探索。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歌曲《井冈颂》脱颖而出。
与许多音乐作品有所不同,《井冈颂》有四个显著特点:全景展现的手法;具象刻画的追求;源于斯而高于斯的艺术泉源挖掘;唯美意象的塑造。
全景式展现是这支歌的最典型的特点。歌词自不必说,全篇80字,前段16字概括井冈山巍峨伟岸,雄奇神圣;中篇48字,前24字写景,概括了井冈山几乎所有知名的山水、名胜、古迹;后24字写史,涉及了几乎有关井冈山的所有的革命斗争重大史实;尾段依然16个字,言及井冈山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及其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历史地位。似这般在80个字的空间完整地概括井冈山地理、人文、风情、史实实属罕见。更让人称道的是,在一支仅仅4分多钟的歌曲中,音乐大气、完整,如同恢宏的交响乐般,有层次、分缓舒,有条而不紊地演绎了一个伟大的故事、一段伟大的史实、一群伟大的人物、一首神圣的史诗,亲切、自然、流畅,让人不仅记住了旋律,而且产生了一种希望跟循旋律去追随老一辈奋斗者脚步的冲动。这一效果近年来也属罕见。中国的音律本源于《风》、《雅》、《颂》,四言音节本为中国音韵歌律之鼻祖。但是很遗憾,经过数千年星移斗转,时至今日,我们的许多音乐人竟然面对四言之作不敢下笔了。我以为,这其中丢掉的不仅仅是音乐工作者本人的才华,丢掉的是对历史传承的社会责任和文明延续的庄严职责。因此,当我们吟唱《井冈颂》四言音律句式时,我们感受到了曲作者对中国古典传统音乐的全景式承继!与词、乐全景式展现同时并存的是演唱者的全景式表达。演唱也有全景、特写之分?有,比如域外之“我的太阳”,本土之“我的祖国”均属此类。一个演唱者,以歌喉和声带这一特殊载体表达某一种情感,的确有全景、特写之别。《井冈颂》的演唱者,以细腻、深邃、极富层次感、冲击力的技法全景式演绎着这支歌,透过声音,可以感到山之起伏、水之波动。演唱者抒发的是全部的真情,追求的是远近柔和、动静适宜的丰富场景,在二度创作中,不拘于传统之法,既成之式、已往之规,而是随情所往、随心所启,情到哪里、声到何处,意到哪里、音到何方。正是这种情随乐走,乐随词行,最终完成了一部歌曲词、曲、唱的完美结合。如此之歌,焉不心动?
具象的刻画指的是这支歌的另一层意境。当下的歌,太“白”,词曲作者总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一群文盲、“音盲”,习惯用一种连幼儿也能听懂的词、曲表达成人的情感,结果俗不可耐、俗不堪言,老百姓反感,真正的文艺工作者恶心,甚至词、曲演唱者本人也不满意。在听腻了这类“口号”式、“口水”式的歌曲后,人们渴望词、曲具象,渴望具象表达词、曲本意的作品出现。《井冈颂》做到了这一点。比如,井冈山斗争时期即有著名的贺子珍、伍若兰等“五枝花”;又比如,朱毛会师、三湾改编等改变了一个时代。但是如何表现呢?对前者,这支歌以“花开五朵”赞之,对后则以“魂系五坪”誉之。8个字,花喻女兵,坪比史实,具象生动,丰富多彩。曲子呢?也没有单纯追求亢奋之音、交响之乐,而是以抒情的笔法,从井冈山地区最典型的山歌中演绎出一阵悠扬——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风”、“雅”、“颂”,又看到了“关关雎鸠”。具象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古老然而又十分典型的表现形式,与赋、比、兴一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弃——丢弃了,也就葬送了艺术自身。
再看作品对源于斯而又高于斯的艺术源泉的开掘。听《井冈颂》这支歌,你会有一种“似亦非似”之感,透过旋律,似乎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井冈山地域风情中的一点什么,但细听下去,旋律却并未沉浸于这个特定的地域而不自拔——今天的许多作品,为了表明这个作品与某一事件或史实有关,总喜欢一味地反复使用这个地域的某些音乐元素。好不好?好。但过犹不及,听多了,难免听出一种“俗”。因为其中少了一些“普世”元素,而只有“普世”元素才能打动更多的人。《井冈颂》无论旋律组合还是演唱技巧,都有着明显的井冈山地域元素,但又不局限于、局泥于井冈山地域元素,尤其是“九九归一、济我苍生”几个小节,一个承前的跳开高八度,一个小节中的连接低七度,演唱几近高潮时伴唱的巨浪般出现,尾声时演唱者近9秒钟的八拍一气呵成,那种潇洒、豪迈、大气远远跳出了一个特定地域,干净、利索、自如地把听众带进了另外一个更为广阔、深远、奥秘的空间。
“这支歌很美,美的让人心醉,让人陶醉。”这是我听到的许多人对这支歌的评价。的确,《井冈山》唯美倾向十分明显,唯美追求贯穿于歌曲制作的全部过程。譬如曲子的编配,这支曲子的配器很有特点,很大气但更唯美,编配者的唯美价值取向和唯美风格追求都很明显,无论是起始的大提琴由远及近的介入,或者是段落承接转换时对曲子节奏的把握和伴唱的运用,即使小节与小节间的衔接,也都给人以一种非常的美,时时让人舒心、舒畅、舒展、惬意。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美哉井冈!
随心所欲地写了上述文字,求教于诸家。对文艺作品乃至一切非物质之作,向来“仁智各见”,然而唯有在“仁智各见”的评说中,真知灼见才能问世。期待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所有文学作品的所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