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军
毛姆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和剧作家,他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20多部长篇小说、多篇短篇小说以及多部剧本。
本文主要考察毛姆的小说创作,他在人性的探索上,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性和风格,他刻画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并且向人性的纵深挖掘。毛姆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传统,深刻地揭露了现存价值观庇护下的丑恶和堕落,揭示出由于人性自身的缺陷导致了恶的东西不断滋生、膨胀,促使人天性中美好的东西不断丧失;另外,毛姆还着力表现出现代人的孤独、疏离和幻灭感。人性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它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历史,面对现实,认识自我,促进个体目标的实现。
毛姆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欧洲的时局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影响,他的性格也表现出叛逆、妥协的一面。虽然他满怀强烈的渴望与激情去追求新时代的自我价值,去探索世界和人类的本质,却不时会显现出谨小慎微、瞻前顾后的状态。自20世纪末,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西方世界的宗教、道德体系及价值观出现了全面的崩溃,西方社会也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严重的精神危机。思想家和作家们把他们敏感的笔触深入到了这场危机之中,开始重新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新旧两个时代变革产生的巨大冲力和两个时代精神的相互渗透与对立,深深地影响了毛姆,连同他独特的身世,造就了他个性的两重性,同时又迫使他的人生观、哲学观、伦理道德观等都呈现出连锁反应。
对毛姆而言,面对复杂的人性和不可知的人生,他更愿意做一个“无所偏袒的观察者”。在创作小说时,了解人性,暴露人性的弱点,成为毛姆关注的焦点。生理上的缺陷带来的自卑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冲突,让他更加客观、包容地看待人性,从而也使他得出人性是复杂的、不可知的,而且善恶兼容的结论。因此在创作时,毛姆尽其所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作品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既不扬善,也不隐恶,让读者自己去观察、去体会和揣摩,来判断人物的好与坏、善与恶,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各具风采、各具特色。
对人性问题,“性善论”是西方社会的大多数观点,英国文学更是认为人性本善,即使某些邪恶有时占了上风,善最终必将战胜恶。然而,由于毛姆本人的生活经历,让他领略了文明社会包裹下的人性自私、贪婪的一面,目睹了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因此在他创作的多篇小说中,他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欲望、罪恶、谎言、变态、虚伪、扭曲、冷淡、人性本恶的社会。
毛姆的个性坦率,常常直言不讳,因此总是招引文艺批评界的指责与诋毁,但他仍坚持以英、法等国为题材创作了大量公众喜闻乐见的短篇小说,在20世纪英国短篇小说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毛姆短篇小说的标志就是冷静、客观和深刻地剖析与解读人性的弱点,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善与恶、尔虞我诈、道貌岸然、世态炎凉等都被毛姆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毛姆在其作品中无情地嘲弄、讽刺了当时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上流社会的荒淫无度以及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导致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幻想破灭,让人们从他的小说中亲身领略、目睹了社会的罪恶、人性的丑恶及命运的不公和多劫难。
在毛姆的小说中随处可见一些小人物的自私、贪婪、嫉妒,它们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在短篇小说《午餐》中,毛姆不露声色地对三个虚伪人物进行了冷嘲热讽,刻画得真可谓入木三分。中年女人的虚伪贪婪,侍者的唯利是图,主人公青年作家的生计窘迫却被迫打肿脸充胖子,令人久久难忘。在极其虚伪、贪得无厌的忠实女读者的一再要求之下,爱慕虚荣的未成名的青年作家只好邀请她去高档餐馆用餐。然而,在就餐过程中,这位女士反复强调“午餐我从来不吃任何东西,我吃饭顶多只吃一道菜”[1](P127),一边却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点了餐厅里最昂贵、最稀缺的鲑鱼和鱼子酱。为了助于消化,她点了昂贵的法国香槟酒。随后,她又点了鲜嫩的芦笋和餐后甜点——咖啡和冰激凌,最后又顺手拿了一个鲜嫩、红润的大桃子结束了这顿便餐。就这样一个胃口极好的女士,却始终以中午只吃一道菜为由,以除非有……的方式不断地点餐,充分讽刺了人性的虚伪、贪婪。
《迫于环境》中的盖伊是个极度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出于生理需求,他与一当地女孩同居了十几年。然而,盖伊却瞧不起当地的土著居民,尤其是当他为了自己更美好的前途,他毅然决然、毫不留情地抛弃了他的妻子,甚至连他们共同的孩子也弃之不顾。
在毛姆的作品中,像《午餐》中的中年女人及《迫于环境》中的盖伊这类自私、自利的人物比比皆是。人的私欲和贪婪不断地膨胀,人们,尤其是那些地位低下者,对物质的需求是那么的触目惊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物质与需求之上,无私的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父女、母子、夫妻、姊妹之间也没有温馨的亲情,只有各自的利益冲突,人世间的人情味早已黯然无存,消失殆尽。
毛姆的短篇小说里还塑造了一些达官显贵,这些大人物表面上为人和善,举止优雅,穿着得体,然而内心深处却龌龊透顶,钩心斗角,贪婪无比,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把自己装扮成道德和行为上的楷模。毛姆生动地展现了他们表面上的道貌岸然和骨子里的卑鄙无耻,利用它们所构成的强烈反差来表现他们的伪善及阴险。
《蒙德拉古勋爵》中身为外交大臣的蒙德拉古勋爵表面上是一个风光无限、有着显赫地位的贵族。“他是一名出色的演说家,一个才华横溢的辩论家……他有许多优点能使他成为受人欢迎的、有成就的人物。”[1](P15-16)但同时,“他也是个极端势利的小人……他总是不失时机地炫耀自己的出身…… 对于他认为社会地位比他低的人,他冷酷、傲慢”[1](P16)。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势,而号称“诚实、耿直、正派”的蒙德拉古勋爵却用卑劣的手段毁掉了议员格里菲斯的政治前程。“无论在私生活和公共事务上,没人能说我什么坏话”[1](P31)的外交大臣,却和妻子过着长期的分居生活。他还做着光着身子参加宴会的下流梦,甚至还梦到自己和妓女在公开场合交媾。毛姆用幽默的手法讥笑了这些生活在上流社会的贵族政客们生活无聊和空洞,揭穿了他们身上的伪装,让这一群自私无聊、道德败坏的虚妄之徒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
《雨》中的戴维逊是一名虔诚、狂热的基督徒,也是尽职尽责的传教士,他来到北萨摩亚的一系列小岛上,负责那儿的教区事务,向岛上的居民灌输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和“十诫”,让他们知礼仪,懂廉耻。为了“赎罪”,妓女汤普森要求传教士“单独跟她在一起”[1](P414),宣称只有传教士才能拯救她的灵魂。态度一直很强硬的戴维逊在与她单独相处一晚后,内心就泛起了涟漪,“脸色比往常更为苍白,看起来很疲倦,但他眼里却流露出不能自制的激情,他似乎浸沉在无限的欢乐之中”[1](P415)。汤普森年轻的身体让他魂牵梦萦,他的肉欲也不断开始膨胀。经过连续四天的接触,戴维逊的精神彻底崩溃了。然而,就在星期二的早上,有人在海滩上发现了戴维逊的尸体,而汤普森“又摆出了他们初次见到她时那种得意洋洋的皇后姿态”[1](P424)。在经历了一场灵魂与肉体的无情较量后,表面上道貌岸然的传教士中了她的苦肉计,使自己身败名裂,迫于无奈,只能选择自杀,这正是对宗教的虚伪、人性的阴暗面、人性的扭曲和堕落的彻底暴露和诠释。
短篇小说《女佣》中的内政部官员哈伦杰在聪明能干、极有教养的漂亮女佣的无微不至的服侍下,日子过得极其愉快、舒适。在一天晚上他跟女佣睡了一觉后,哈伦杰确信女佣在任何时候也决不会流露出他们的主仆关系后,于是决定不解雇她。毛姆抓住了哈伦杰独特的心理活动,不动声色地撕去了一个所谓上层人物虚伪透顶的假面具。
从这类大人物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看出,道德只不过是这些达官显贵满足私欲的一种手段而已,他们试图用道德来约束他人,而且只有在约束他人时才能发挥其功效,而他们本人却肆无忌惮地践踏着这些道德律例,显然道德成了他们丑恶行为的遮羞布。
毛姆的小说在人性的挖掘上,确实对善、恶、美、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并不是简单、直接地区别好与坏,而是将善与恶的表现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让读者去理解把握、判断。
《带伤疤的人》是毛姆众多短篇小说中故事情节最曲折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从一开始就写到了主人公的伤疤,却并未交代缘由,造成小说的悬念,从而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后来带伤疤的人与政府军作战失败,被捕入狱,最终判为死罪。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带伤疤的人在临刑之前,要求见妻子一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二人会面之际,他竟然突然抽刀,刺死了自己的爱妻。情节发展至此,带伤疤的人似乎必死无疑了。然而,故事情节再次逆转,行刑的将军不但没有处死他,竟然还派人用他的汽车把他送出境。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才跳转回到伤疤一题上。原来是在开啤酒瓶时,瓶子突然爆炸导致他的脸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疤。伤疤只不过是个噱头,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使小说产生悬念,随后再进入正题。似乎读者无法用简单的善恶标准来衡量这个“带伤疤的人”。他以善的愿望会见爱妻,却以恶的方式了结其生命,人性的复杂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不屈服的女人》是一首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赞歌,从较高的层面上来把握与理解人性的善与恶。它不仅揭露了战争及侵略者的丑恶行径,还展现了一个柔弱的法国女人的坚强不屈的灵魂。《患难之交》整篇故事善、恶相间,只有读完小说,读者才会恍然大悟。爱德华·伯顿追求的是物质和金钱,而伦尼·伯顿追求的是无限的享受。毛姆采用细节性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貌似慈祥、内心黑暗无比、人面兽心又冷酷无情的矛盾人物,深刻地揭露了富商的伪善和卑鄙的真面目,更进一步揭露了人性的复杂及人性的缺失。而对于伦尼·伯顿不幸惨死的描写,毛姆试图让读者领略到生命的脆弱及人生的无奈。
《教堂司事》中弗尔曼的容忍、礼貌、自尊、开阔的眼界和创造力,与神职人员这些所谓的上流人士的伪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善与恶交融、崇高与卑微同在。小说通过对弗尔曼复杂化的性格描写,使其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加丰富,也展现出了人的软弱与勇气并存的双重性,并且强调它们既能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纵观毛姆的多篇短篇小说,虽然他目睹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在创作时仍坚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和超然的做法。毛姆将人性的复杂性描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注和对社会的关心,强调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对善与恶、美与丑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写。有人认为毛姆的小说已超越了对善、恶、美、丑的鉴别,但其作品往往只是对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进行具体、翔实的描写,尤其是对人性恶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揭露与讥讽,却没有意识到罪恶的根源,没有对摧残、压迫人的社会进行淋漓尽致的批判。
尼采一声惊呼“上帝死了”标志着西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彻底崩溃。在这复杂的时代思潮中,毛姆和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一样感同身受。一方面,他们不愿接受传统思想和旧观念的束缚,更不愿意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因此表现出对旧价值观的怀疑和否定;另一方面,旧的精神家园已经毁灭,新的精神家园又不知在何处。面对这样一个新世界,毛姆觉得自己无所适从。
毛姆对精神世界的不懈探求也是他小说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三部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都贯穿着毛姆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索和追寻。毛姆“寻找精神家园”的曲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人生的枷锁》中,毛姆首次对人性进行了细致和深刻的观察。在这部带有自传体性质的小说中,主人公菲利普·凯里所经历的一切则充分代表了毛姆全部人生的痛苦体验。毛姆真实地描述了旧世界的坍塌以及由于失去了精神家园而带给人们的种种困惑。菲利普没有勇气去挑战上帝及其价值观念,只是一味虔诚地希望与之产生认同感。由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反差太大,导致他的精神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在失去精神寄托后,菲利普绝望地表达出“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2](P580)。由于毛姆看到的只是生存的毫无意义,于是他便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表达了他试图逃避现存的价值体系的愿望。由于内心怀着对艺术的渴求,主人公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认为现存社会的价值体系不仅抑制了人性的宣泄,也阻碍了艺术的发展。为了他心目中至高无上的艺术,他试图挣脱生活的枷锁去迎合精神的呼唤。他对名和利丝毫不感兴趣,尘世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于是,他抛弃了家人及朋友,远离尘嚣,来到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隐居下来。虽然一味逃避只能让他暂时获得了人身自由,然而悬而未决的却是人的精神何去何从。尽管他历经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但他始终执著地追求、探索自我。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他追求到了自己心中圣洁的“月亮”,同时也彻底地抛弃了“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经历了从文明走向野蛮,从顺从走向叛逆,从满足走向探索,从抑制走向自由的心灵演变过程。
在《刀锋》中,毛姆终于找到了精神的榜样拉里。美国青年拉里执著地探索人生的道路,历尽艰险,终于在印度的宗教中找到了人生的归宿,他是西方迷惘一代的典型形象。一次大战中,好友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因此拉里感到了人生的迷惘,他既不肯上大学,也不愿就业,更不愿结婚,一心只想探寻人生的终极,为此他从巴黎遍游世界。令人诧异的是,虽然拉里在巴黎博览群书,却没有找到他想得到的各种哲学精神。最后在印度,他通过研读《奥义书》,接受了吠陀经哲学,最终对人生大彻大悟。
毛姆一再强调,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幸福与满足感都是暂时的,永久性的幸福和快乐只能在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生活中才能获得。因此,他在小说中不断地发掘人的精神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刀锋》中的拉里等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为了追寻内心的平衡和艺术追求,他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原来舒适的生活方式,去追寻人类的精神家园。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人是有灵性的,必须通过自身的改造,才能提高道德水平。”这也就是我们探讨人性之目的。毛姆的作品是以感性的形式来反映当时的社会,把一个时代重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他的小说给我们提供了历史记载所不能取代的认识价值,让现代人体验了当时人们的生存境况,又了解了传统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人们的社会意识动态,借以洞察各种各样日益滋生和蔓延的社会丑恶现象,从而调整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取向,寻求人性与社会的融汇与和谐,促进人性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守望与和谐统一,向人性回归,去追寻人性文明、自由解放和阳光生活。
[1](英)毛姆.毛姆小说集[M].刘宪之,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2](英)毛姆.人生的枷锁[M].张柏然,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