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宇
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专业经济学术语,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词汇,其内涵、特征、标准等仍处于研究、论证和细化之中。在详细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关问题之前,有必要就有关概念作探讨。
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出现在政府文件和政策研究报告中,政界和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王忠宏[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冯长根[2]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王镝[3]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符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自主核心技术、能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冯赫[4]认为,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是伴随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新产业。张天维[5]认为,新兴产业增长率快于传统产业增长率,是具有推动力的主导产业,因此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笔者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具有新兴产业成熟度不高、价值链不完整、市场需求不显著等特征;其次是通过政策扶持、培育壮大,在未来能产生较高利润并引领相关产业发展,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通过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依靠重大突破科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行业和部门。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全局性、可持续性、导向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全局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更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乃至国家安全。可持续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技术、就业等方面蕴藏巨大发展潜力,能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长期和可持续贡献。导向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源于重大技术创新或消费需求重大改变,对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等将产生重大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动态性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容及重点也会随之进行调整。复杂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要求十分严苛,有其独有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并存在较高风险。相对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程度不够成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技术更新换代快,存在较高风险,如果一味追求发展规模或速度,很容易使其陷入“技术陷阱”。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经具备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1978年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47.2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6%,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6194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11年中国人均生产总值达5414美元,居世界第89位,进入中等国家收入行列。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达10.37万亿元,总量仅次于美国;外汇储备继续高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6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国力日益强大,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8%,比2005年高0.6个百分点,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始终保持年均20%以上增幅,2011年中央财政开始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国共有24个省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5%,科学技术进步对GDP的贡献率将从现在的39%提高到60%。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必将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驱动,技术进步对其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科学技术体系较为完备、科技人力资源世界第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科学技术大国。从1986年到2011年,中国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17%和24%左右的年平均速度增长。2011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7.2万件,体现专利技术和市场价值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5万件,首次超过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中国已在诸多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天河一号”成为全球计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以TD-SCDMA为代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下一代互联网开始规模应用,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ARJ21和新舟系列支线飞机研发、研制和批产能力不断提高,以京沪高速铁路顺利通车为标志的高速铁路工程装备与技术水平在六年时间内跃居世界前列。“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7000米新深度,“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400家具有先进水平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0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和2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的行业骨干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40家。技术创新联盟快速发展,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新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经过多年培育,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与实力跻身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已经建立较为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全世界500种左右的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联合国统计的八大类工业制成品全球贸易中,中国有三类产品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四分之一。“十一五”期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3%,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7.5%,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1年,全国从事高技术产品生产的企业达5.9万余家,高技术产业职工总数超过1000万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0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2.4%,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移动电话、彩电、计算机、若干药物等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位列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高技术产品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548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9%,居世界第一位。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出具规模,93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88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3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8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都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资源环境等新兴产业领域进行了重点部署,一批系统性强、战略意义突出的新兴领域加快发展,一批配套完善、优势突出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崛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再好的技术都只有通过市场检验、获得市场认可,才能最终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当前,中国已进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内需持续较快增长时期,根据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十二五”期末,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可以预见,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保持快速发展。比如,节能环保产业,中国到2020年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40%~45%,将带动数万亿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2012年中国新生产汽车中将有10%左右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预计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生产规模将达到1000万辆,带动电子产品市场容量将达6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预计到2020年前后,中国可再生能源将占全部能源消费的15%左右,2030年将提升至25%左右,成为主流能源。生物产业,随着中国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以及人口不断的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促进农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为个人电脑、智能终端等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预计2012年中国个人电脑销售量将超过8500万部,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地高度重视,争相出台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使其陷入“政策扶持-快速发展-产能过剩-综合治理”的新怪圈,一些潜在性、苗头性问题亟须引起重视并予以解决。
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推动,各地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强力跟进,一哄而上、盲目投资问题日益显现。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统筹规划不足,自主创新缺乏、低水平重复建设,加之市场分析不充分,已经或正在面临产能过剩风险。比如,全国有九成左右的地区将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超过三分之一的省区市把光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目前,全国超千亿的光伏产业园就达数十个之多,国内整个光伏行业利润率已经由2007年的139%下滑到20%。在500多家光伏企业中,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在20%~30%,基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一些企业甚至濒临破产。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正在兴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有上百家,但多数企业仍按传统模式运作,科技水平较低、技术实力不强、无序竞争严重。物联网产业遍地开花,在云计算领域,更是呈现出大肆“圈地”、斥巨资建设数据中心的局面。争投资,拉项目,不计产业基础、人才基础和技术基础等条件,力图短期内上规模,结果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并引发价格战、地方保护主义乃至市场人为的分割等恶性竞争行为,使有限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和利用。
核心技术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但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集成能力普遍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达能够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少之又少,特别是需要创新智慧解决的核心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相差较远,可以用“硬件很硬、软件很软”来概括。海洋工程装备是位于“中国制造”金字塔顶端的六大产业之一,目前,世界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领域基本形成了“欧美设计及关键配套+亚洲总装制造”的整体格局,与美国、挪威等少数海洋工程装备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核心设计依赖国外,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70%以上配套设备需要进口。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科研已有10余年历史,但国内多数企业新能源汽车研发基础仍较差,投入严重不足,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整车需要,仍然依赖进口,新的产业链尚未形成。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普遍缺乏具备全产业链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领军企业。2011年中国电子制造企业入选世界品牌500强的企业有4家,分别为联想、海尔、华为、浪潮,而美国仅前20名中就有苹果、IBM、英特尔、惠普、思科等5家企业。由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中国在国际竞争规则制定中少有话语权和主导权,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全球首屈一指的产能,却难以形成产业综合优势和国家整体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尽管中国已有不少企业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却普遍面临不能迅速实现商业化,不能尽快转化成实际利润的困境,既导致新技术无法成功推向市场,又导致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增强。目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低于发达国家65个百分点,而高技术成果产业化率仅为7%左右。技术创新难以快速产业既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具有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有力支撑,也制约了科技投入效益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导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缺位的根本原因在于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各自为政,为了维护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既得利益纷纷利用自身传统势力,阻碍技术商业化进程,人为导致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在商业上处于落后地位。集聚不足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又一大劣势。各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屡屡出现恶性竞争和互相排挤现象,在国家层面缺乏统筹协调,产业关联性、竞争协同性、资源互补性和组织开放性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由此造成中国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数量上领先世界,但不少开发区效益差强人意。
从根源上分析,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都源于体制机制,突出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从全国来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力量分散、政策不协调、措施不配套等问题。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同时又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对政策推动与市场主导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准,往往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二是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政府通过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发挥金融信贷投入主渠道作用,鼓励、支持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等举措,初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元投入机制,但与其发展相适应的财税金融政策、投融资体系仍有待完善,支持方式、使用与管理机制等仍不够健全。三是体制陈规严重羁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由于项目审批与电网规划脱节,电网发展滞后于新能源开发,新能源发电上网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医疗器械领域,由于对磁共振等大中型医疗设备仍采用配置证制度,使得很多即使临床需求很大、靠自有资金购买设备的民营医院因为拿不到政府主管部门发放的配置证而不能自主购买,严重抑制了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市场需求。四是行政壁垒或市场垄断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孕育了多种前沿技术、潜藏着巨大市场,但由于体制不顺,发展仍然缓慢。由于存在多种准入限制,民间的以及“行业外”的国有资本一直以来很难进入诸如电信、广播、电视等业务领域,庞大的市场由于准入限制造成投资不足而难以迅速启动。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加强政府引导、更要尊重市场主导地位,把掌握核心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关键,把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根本,立足长远、统筹协调、稳步推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宏观战略问题,也是微观操作问题;既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市场主体行为,离不开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共同作用。
始终尊重市场主导地位。产业经济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由市场选择产业发展的方向,政府的职责在于建立鼓励产业发展的完善体制机制,提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投资发展的稳定政策和良好金融体系等。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始终尊重市场主导地位,遵循市场规律,逐步实现由财政与企业共同投入向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为主转变,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作用,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问题,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政府主要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发挥产业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构建完善的财税、金融、法律、人才等等支撑体系,来调动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从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验来看,即便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产业的选定和培育往往发挥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尊重市场主导地位、企业主体地位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选择技术追随和自主创新两种技术路径,技术追随是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自主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只有将两者有机集合,才能实现赶超发展。
技术追随模式。技术追随是通过技术引进形成产业化,并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掌握相关技术。引进技术通常有贸易方式和吸引外商投资方式,其优势在于成本低、风险较小,便于学习掌握产业核心技术,进而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劣势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及先进企业对核心技术往往采取保护性措施,引进难度较大。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及时跟踪产业最新科技成果,大力引进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最终掌握知识产权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实现由技术跟跑转为自跑,最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自主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是依靠在基础研究中的优势不断创造出新产品和新工艺,从而掌控技术发展方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自主创新模式优势在于可以掌握产业核心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和话语权;劣势在于难度较大、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目前中国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同等水平,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在发展这些产业时可以选择自主创新模式。但从长远来看,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路径。着眼于掌握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应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加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离不开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也离不开政策环境、体制机制等条件的重点保障。为此,应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加强政策扶持。一是完善人才政策。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通过提高待遇、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吸引科技人才积极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科研基地和科研项目有效载体,积极培养战略新新兴产业领军人才。二是完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加快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完善金融政策。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完善风险投资体系,着力解决企业研发负担过重、银行贷款风险过大的难题,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和创业投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6]
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强化引导与规范、协调和联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机制,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明确政策执行主体、监督主体和责任机制,切实解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争投资、轻管理、轻效益的问题。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机制,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科技规划导向作用,使相关科技计划与国家重大工程、产业发展规划、重点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协同起来,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步伐,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激励、扶持政策体系,打通技术走向市场的通道。
[1]王忠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发展观察,2010,(3).
[2]冯长根.选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建议[J].科技导报,2010,28(9).
[3]王镝,黄成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0,(8).
[4]冯赫.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N].人民日报,2010-12-29.
[5]张天维.新兴产业的战略性体现、相关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0,(7).
[6]王薇.促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探析[J].企业经济,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