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坤,姚玉香
(1.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2. 长春师范学院 女性发展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2)
重智轻德:中小学教育内部失衡问题研究
郑晓坤1,姚玉香2
(1.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2. 长春师范学院 女性发展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2)
重智轻德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小学教育内部失衡的表现。重智轻德导致青少年道德素质低下,给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当前重智轻德主要是受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人才选拔制度以及“学历社会”倾向的影响。要解决中小学教育重智轻德问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制度;确定科学的人才观念和社会用人制度。
重智轻德;表现;危害;成因;对策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直是我们教育方针的核心,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是教育理想。不论是德智体“三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还是现在的“全面素质提高”,都是在对“全面发展”理论逐步完善的诠释过程中提出的不断深化的实践目标。但是,事实上,教育发展到今天,距离我们所追求的这种全面发展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尤其是重智轻德问题相当严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影响成长很大。因此,进一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寻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德育工作,在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义》、《爱国主义实施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中多次强调德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重智轻德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1.1 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表现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的品质基本上都是在家庭中开始养成的。因此,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以德育人”,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建立起实现其自身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国有3.2亿多个家庭,这是巨大的教育资源。我国传统家庭教育非常重视道德养成,重视道德立身,重视为人处世的道理,重视人际关系的应对,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交往、待人接物的进退等等。而当代家庭教育却丢弃了这一传统,表现为智德之间的失衡,过分地重智而轻德。有人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把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分成若干细目请家长选择当前最关心、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家长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智育相对应的条目。家长和孩子日常交流谈的最多的也常常是“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听没听懂?”“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多少名?”“只要你学习成绩好,什么都不用做,想怎么样都行!”而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内心隐秘、情感世界,以及理想、兴趣等则不闻不问,对孩子的奖惩随其考分高低而起伏。考好了,笑逐颜开,有求必应,出手大方;考差了,阴云翻滚,横眉冷对。中国人重教育,肯为子女教育投资,在世界各个民族中是比较突出的。然而家长投资的目标多在数学、语文这些与考试相关的科目上,有哪个家长想过给孩子报个“道德补习班”或请个德育老师?
1.2 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表现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思想品德是灵魂,是一切言行的指导。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就是德”,“德育是照亮一切方面的光源”,[1]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都应该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把它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当前,各中小学也把“德育为主,五育并举”作为办学的指导方针,但却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真正放在首位的仍然是智育。在课程实施方面,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品德课经常给其他课让路。学科教学都有专职教师,专业上要求严格,而思想品德类课程的教师往往由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兼任,似乎可有可无,上课也不正规,也没有严格要求,摆在副科的位置上。从总体上看,其内容脱离学生成长特点和生活实际,过于理论化和成人化,缺乏针对性,学习知识衡量优劣又只看分数,存在德育智育化的倾向。在学生评价方面,优秀学生的评定标准均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求各科成绩必须优秀,期中期末考试后受表彰的总是成绩排名靠前的部分学生。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操行评定也往往是以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缺点往往是上课不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之类,评语中几乎没有道德品行的内容。在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方面,只注重文凭、论文、升学率,看重培养了多少尖子生,特别是多少学生进了北大、清华等名校,这样的教师往往成为骨干教师和名师,至于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如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一般不在考核之列。学校缺乏道德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智育空气浓厚,德育形式单调,枯燥乏味,许多现代化手段都仅用于学科教学,用于德育的投资少得可怜,学校普遍认为,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
在人的所有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思想是灵魂,是统帅。我国古代的司马光就曾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2]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活动。重智轻德,导致青少年道德素质的缺失,必然给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1 青少年违法犯罪,特别是高科技犯罪现象严重
据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猛增,未成年人犯罪占同龄人口的比例已经翻了一番。专家警示: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影响中国治安格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破坏性因素。我国青少年犯罪还具有低龄化和高科技的特点。据报道,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最小的还不到十岁。如:浙江青田县九岁女童以写恐吓信的形式向某幼儿园敲诈3万元,还“指挥”两名七八岁的男生先后将7封敲诈信送到幼儿园。另外,社会上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的案件逐步增多。据调查,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的有80%以上是不足二十五岁的青少年,他们都具有高学历和丰富的计算机知识。他们有的制造电脑病毒,充当黑客,破坏他人电脑系统,利用互联网传播非法言论,传播淫秽图片、书刊,在网络上招娼卖淫;有的利用电脑合成技术,伪造证据,进行敲诈勒索,甚至伪造假文凭、假身份证等证件骗取钱财。这种高科技与低素质社会成员的产生与基础教育阶段道德教育的缺失具有重要关系。
大量的事实说明,掌握丰富知识而道德素质低下的人只能异化为“经济动物”、“智能强盗”、“衣冠禽兽”。作家毕淑敏曾说:“在自然科学家中,从来就不乏为魔鬼铸剑的人。”[3]高新技术一旦被那些素质不好、无德的人所掌握和应用,后果便不堪设想,它所带来的决不仅仅是人类伦理道德上的混乱。教育不单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做人。一个人光有德而无才固然干不成大事,但有才无德则会干坏事,无德的人才能越高对社会危害越大。一个没有良知的人是不能肩负国家和民族重任的,所以我们要为人类培养有良知的文化人,这一点在当今显得特别重要。
2.2 青少年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低下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只有文化知识和某种专业技能的人,而需要的是真正能担当起重任的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历史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具有独立思考和社会批判精神;具有把握现实、面向未来的精神,具有义利兼顾,以义至上的价值观;具有尊敬、理解、关心他人,宽容、合作以及奉献精神;具有求实、创新、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等等。否则,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事业也很难成功。由于近些年的中小教育过分强调升学率和分数,使中小学生头脑中只有“升学”这一唯一的目标,等到上了大学拥有了许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却不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关心得更多的是自己,利己思想明显。许多大学生关心每天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交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有利,做什么样的事对自己有好处,毕业后分配到哪里条件好、挣钱多。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的口号是:“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现在一些大学生的口号则是:“到公司去,到海外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从中可以看出,当今的一些青少年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很少关心他人、社会及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不能补。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我国古代的教育主要就是德育,学习的目的就是求德求善。《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便是一个明证。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为什么最近几十年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重智轻德问题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由来已久,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到科举制的实施无不说明这一点。
中国从隋唐开始大力推行的科举制,为天下平民学子进入政治中枢提供了阶梯和渠道,给予了人们改换门庭、耀祖扬身的机会,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一般民众皆视读书为入官的途径,“家无读书人,官从何处来?”而且做官是名利双收的。尽管我们今天的社会状况与古代己大相径庭,但从教育的功利性这一点讲,还是有共同之处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靠读书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思想很普遍。学生接受教育主要不是为了达到内心的丰盈和人格的完善,而是为了有个好成绩,然后升官发财,所以从小学到中学,大家目标一致地向着大学的方向努力。这种功利主义的传统使得中国人的教育观念里历来重成绩、重成果,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八股文盛行时期,吟诗作画被视为不误正业,在分数至上的今天,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教育也必将受到忽视。
3.2 学校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
现在学校的人才选拔制度具有“顶端化”的倾向,即只有处在学校系统顶端的高等学校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而其他各学校却很少甚至不具有这种选拔人才的功能。学生如果企图通过学校的选择而获得社会的承认,成为专门人才,就必须“攀登”到学校系统的金字塔顶端,就得拼命应付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升学考试,不被中途淘汰。其他学校由于缺乏直接选拔人才的功能,只有通过提高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升学率,通过对高考的间接影响,其价值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因而各种学校必然为追求高升学率而激烈竞争。而升学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一分定终身,只有分数才是硬道理。所谓“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学生命运的不是他的品德。学生高考落榜,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分数不够。本来只是评估学生总体素质,只具有相对合理性的分数,这些年来,它的身份却扶摇直上,变得无比神圣,戴着耀眼的光环,挥着恶狠狠的鞭子,驱赶着那么多的教师、学生、家长为它拼命,德育自然也就不在人们的重视范围之内了。
3.3 “学历社会”倾向的影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一句古话,可以说是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反驳。这种说法在三十年前还经常被人提起,现在则很少听到了。教师家长无时无刻不在念叨学习不好没有出路。人们对人生幸福的评价也精简到“好学校——好工作——好收入——幸福”。事实也证明,在现代社会,尽管从理论上讲,社会需要的人是多方面的,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但是,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文凭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在一定意义上,高学历就意味着高收入。一个人要得到满意的社会角色地位,没有文凭是不行的。如浦东一家知名房地产企业招聘总经理,指明一定要有博士学位方可面试。因此,在这种“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的情况下,‘智育第一”虽被痛斥,却如燎原之势,烧不尽、吹又生,德育也就只好处于“高调低效”的地位。
4.1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变功利主义教育为“以人为本”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4]柏拉图也说:“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也许功利主义的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博雅教育也是不可少的。当今教育,功利主义却得到了过度张扬,忽视了人性的追求,造成了人的异化。因此,走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也就是要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中心、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归宿、教育的根本,学校的全部活动都要顺应人的禀赋,要以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为目的。教育要真正涵盖人的生活、生命、人性、价值诸多层面,最终才能塑造出健全人格和主动发展精神的人,推动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样,基础教育重智轻德的问题也就会相应的得以解决。
4.2 改革考试制度,使考试方式和评价指标朝着更加合理的方面发展
就目前来看,考试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评价指标和选拔人才的方法,必将长时间在内存在。因此,在不能简单地采取否定的态度将其取消的情况下,必须对考试方式和评价指标进行重新修订,也就是研究怎样考和考什么的问题。首先要使考试的方式多样化,把闭卷考试与多种形式的开放型考试方式相结合,实行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考评。其次,变单纯重知识的考核转变为知识和能力并重,将学生五育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指标。近几年来,教育部正在一些地区的初中推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以此来改变只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作为招生录取唯一参照的做法,并希望此项改革对高考也有一定借鉴意义。2004年,中考改革在17个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次进行试点,取得初步成效。2005年,中考改革方案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推开。该方案改变以考试科目的分数简单相加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改革的深入,“高考指挥捧”最终也要发生变化,道德素质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也占有一定地位,德育“缺位”的状况就会改变。
4.3 确定科学的人才观念和社会用人制度
社会用人制度和人才观念,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基础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观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片面的学历观与人才观的影响下,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高学历的人才。这样家长们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高分,考上名牌大学,然后继续深造,拿到更高一级的学历,以便找到更好的工作。在用人单位、家长观念的驱使下,学校不得不片面追求升学率,因此,只有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和改革社会用人制度,在全社会形成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建立起多元化、差异化、以能力为评价核心的人才选拔机制,在社会人才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才能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和热情,对明天的社会和工作充满理想和希望,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重智轻德的问题。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158-159.
[2]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
[3] 毕淑敏.喜欢文学,比较地不易犯罪[A].//毕淑敏随笔自选[C].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78.
[4]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4.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Emphasizing Knowledge Neglecting Morality: The Research on Internal Unbalance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
ZHENG Xiao-kun1, YAO Yu-xiang2
(1. School of Special Educ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China; 2. Institute of Female Development,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32, China)
This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s attaching emphasizing knowledge neglecting morality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 Attaching emphasizing knowledge neglecting morality leads to youngsters the quality of moral decline and brings great ha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eople. At this time, attaching emphasizing knowledge neglecting morality is affected by utilitarianism education value orientation and talent selection system and the tendency of degree society. Therefore, the problem of attaching emphasizing knowledge neglecting morality will be solved and realize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we need to begin from the following respects: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education; reforming test system and making examination; ensuring scientific talent view and employment system.
emphasizing knowledge neglecting morality; manifestation; harm; cause; countermeasure
G40-01
A
1009-9115(2012)02-0103-04
2011-11-22
郑晓坤(197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