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精选文摘(第42辑)

2012-02-15 22:23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研究

◀总 论▶

AELISC 2829-42-12(7)出版物样本缴送立法的必要性及制度设计/ 邓茜(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等//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4):3-8.

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是指出版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向指定的保存单位缴送各类型出版物的制度。现行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存在以下问题:(1)图书馆受缴出版物样本缴送率和缴全率偏低和出版社拒缴、漏缴问题等实践中执行不理想;(2)现有立法的效力层次偏低,强制力和约束力有限;现有规定过于分散,缺乏统一的规范;现行规定落后于出版行业的发展;重要规定被废止,立法衔接存在偏差等现行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的不足。出版物样本缴送立法应该选择适宜的立法模式,整合调整对象,适度扩大缴送范围,建立多元化的缴送模式,完善归责体系。(闵星星)

AELISC 2830-42-12(7)基于作者同被引分析的我国图书情报学知识结构及其演变研究/ 马瑞敏(山西大学管理学院,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倪超群(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6):17-26.

本文尝试提出一种新的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CSSCI 分时段进行我国图情学知识结构研究。研究表明,1998-2007年这一总时段内图情学的研究主要包括文献计量、科学计量与信息计量、情报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竞争情报、网络信息组织、检索与服务、知识产权、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目录学、信息标引与检索、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在内的11个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分别与1998-2002年、2003-2007年两个时段的研究方向做了比较。(杨 蕾)

AELISC 2831-42-12(7)科学家合作网络中的社区发现/苗蕊1,2,刘鲁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情报学报,2011(12):1302-1311.

科学研究难度的增大、课题涉及学科领域的增多以及科学技术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合作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式。本文在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社区-作者-主题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科研人员之间的合著关系和论文的内容来发现隐性的子社区,并提取出每个子社区中的研究主题以及每个子社区中有代表性的科研人员,同时还给出了基于Gibbs 抽样的社区-作者-主题模型的推断算法。在NIPS 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社区发现算法所发现的研究社区和研究主题都是有效的。(张京生)

AELISC 2832-42-12(7)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研究对象与学科关系/金胜勇(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等//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6):11-16.

本文突破以往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三学科多从学术渊源、工作流程、事业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研究的框框,从研究对象的视角对三学科的关系做了科学论述。提出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研究对象要坚持保证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学科研究对象不能以所属事业领域来划分、学科研究对象不能等同于该学科的研究内容等原则,并将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一种社会行为。同时在分析了关于三学科研究对象的各种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总结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信息检索的信息组织,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基于信息组织的信息开发,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信息利用的信息保存。(杨 蕾)

[信息资源管理]

AELISC 2833-42-12(7)从国际个人信息管理专题研讨会(ISPIM)看当前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的热点/占南(安徽大学管理学院)等//图书情报工作,2011(24):6-14.

个人信息管理(PIM)是个人为了满足日后检索到所需信息而对个人所有的信息进行的一系列的交互操作,包括输入、存储(组织)和输出。本文以目前国际上召开的四次PIM 专题研讨会论文为基础,对PIM 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当前的PIM 研究的热点包括PIM的基本概念、信息整合和增强、信息检索、信息安全、语义桌面、个人信息空间、个人信息管理工具、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和移动环境下的个人信息管理等9个主要方面。(陈永平)

AELISC 2834-42-12(7)从若干权威国际测评体系调整看信息社会测度发展方向/ 李国秋(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吕斌(上海大学)//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6):102-112.

信息化测度体系和指标的调整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各国、各地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竞争的动向。本文论述了信息社会测度体系调整变化的原因,具体分析了《ICT 核心指标》、欧盟信息社会测度框架、WEF网络准备测评体系以及EIU 数字经济测评等权威测度体系的调整变化,并从这些调整与变化中总结了国际信息化测度的发展方向,将其归结为:第一,依据ICT的扩散模型,信息化的测度呈现阶段性;第二,信息化测度所涉及的范围呈现逐步扩大趋势;第三,测度指标的调整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第四,测度体系更加注重ICT的使用方面。(杨 蕾)

ELISC 2835-42-12(7)基于信息生态位理论的信息服务机构组织管理/ 娄策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杨瑶(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情报科学,2011(12):1767-1772.

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生态位包含三个维度:信息功能生态位、信息资源生态位及信息时空生态位。信息服务机构部门设置标准要以信息功能生态位理论为依据,部门的设置既要完整又不相互重复地实现其全部职能,部门的职能划分要适中,部门设置要相对稳定。信息服务机构资源配置要能实现服务人员的信息共享并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相关物质资源的配置要与部门职能及各类资源相吻合。信息服务机构各部门之间、对外服务部门与用户利用信息之间的时间要相互吻合,信息服务机构的地理分布、功能布局要合理。(邵晋蓉)

AELISC 2836-42-12(7)信息空间巴尔干现象探析/ 郭秋萍,任红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2):37-40.

所谓信息空间的巴尔干化是指信息空间信息隔离和分化状态。信息空间的巴尔干现象具有正负面表现二重性。负面表现有混沌现象,大量分散的信息存在于形式各异的信息载体中,信息运动与传播纷繁杂乱、变化无常,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难度大大增加;信息孤岛具有明显的独立性与封闭性,是一种信息“碎化”的形式;信息社会分化,表现为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创新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折射的信息差距、信息不对称、知识区隔等现象。正面表现为,碎片化时代注意力经济发展模式和服务创新,基于信息空间巴尔干化的学科分化与融合。(邵晋蓉)

AELISC 2837-42-12(7)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保存功能与实施模式探析/吴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1):26-29.

政府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政府信息资源类型多样,服务于公民、研究机构、商业组织等多种用户群体,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为了保障政府信息资源的长期获取利用,有效地保存措施是不可缺少的。在《图书情报学百科全书》中,将纳入到法定呈缴的客体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版权材料和政府出版物,可见政府出版物向指定的图书馆呈缴被认为是一种保存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制度。本文介绍了美国、加拿大等国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保存功能的发挥,分析了数字环境下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改进我国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对策措施。(张京生)

AELISC 2838-42-12(7)中国信息系统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000-2009/李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情报学报,2011(11):1209-1218.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IS)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张,研究主题也不断受到越来越多IS 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IS 研究主题的分类体系。通过对2000-2009年发表在我国18 种与IS 相关的学术期刊上的765篇论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内IS的研究主题比较广泛,涉及信息系统技术、组织、社会等多方面,发现“特定的信息系统”“方法和技术”“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8个热点主题,并对它们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张京生)

[知识与知识管理]

AELISC 2839-42-12(7)典型知识管理学科体系国内外比较及其构建研究/储节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闫士涛(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书情报工作,2011(24):32-37.

从分析国内外学者构建的典型的知识管理学科体系中,总结出了这些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的基本特征,并把这些学科体系归纳为四种类型:“理论-方法-应用”型、“流程-价值链”型、“实践应用”型和“战略管理”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综合集成型知识管理学科体系,该体系包括:①知识管理学总论,包括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的理论渊源和基本问题等;②知识管理主体论,包括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首席知识官等;③知识管理客体论,包括知识的基本问题、知识本体研究等;④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包括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的实施等;⑤知识管理应用,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陈永平)

AELISC 2840-42-12(7)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知识组织系统研发述要——兼论《中图法》第5 版编辑维护系统/卜书庆(国家图书馆)等//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4):28-34,56.

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知识组织系统的研发旨在在国内分类法、叙词表一体化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的知识组织系统,并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知识服务,主要通过创建维护系统实现分类体系型、主题概念系统型和一体化型的知识组织系统的建设维护管理及网络服务。分类主题一体化知识组织系统的创建维护系统主要解决的是类词表内容的编辑,作为计算机化的类表词表系统,其内容是以数据库形式存在的,为了使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具备数据库系统整体维护的功能;(2)具备特定的数据处理和系统功能。(闵星星)

AELISC 2841-42-12(7)基于知识地图的多领域本体映射研究/毕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等//图书情报工作,2011(23):12-16.

在探讨引入知识地图来解决多领域本体映射问题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构建了从领域本体到知识地图的映射框架,并利用可视化工具Personal Brain 实现了卓越网的跨领域多本体的映射。同时,经过实证性的研究,本文提出,关于基于知识地图的多领域本体语义互联的解决方案的研究,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包括:①规范领域本体构建的解决方案;②基于多本体的数字信息资源标注的解决方案;③领域本体在知识地图中映射的解决方案。(陈永平)

AELISC 2842-42-12(7)面向知识共享流程的虚拟团队知识协同研究/王学东(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等//情报科学,2011(11):1608-1612.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中的协同要素可归纳为角色协同、流程协同、资源交互和知识协同。在协同要素中,角色是主体,流程是手段,资源是基础,知识是本质。虚拟团队作为一种基于知识共享的动态联盟,需要对团队的知识共享流程和规律进行整体把握,从而弥补知识缺口,实现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和利益增值。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活动的要素包括:协同工作环境、技术支持、网络环境。虚拟团队知识协同模型分为:知识表示层、规则描述层、技术处理层、知识创新层和知识利用层。(邵晋蓉)

AELISC 2843-42-12(7)知识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储节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等//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1-5.

从内容上,知识学是知识管理学、知识工程学和知识社会学的母系学科。知识社会学和知识管理学属于并列学科,但又相互交叉,知识工程学隶属于知识管理学。知识管理学与相关学科都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但知识管理学主要采纳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知识学和知识社会学以定性的方法为主,知识工程学主要采用工程技术的方法,以定量的研究方法为主。这些学科的共同目标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知识活动,但又有区别,都向综合学科体系方向发展。(邵晋蓉)

AELISC 2844-42-12(7)知识协同的内涵探析/ 佟泽华(南开大学商学院)//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11-15.

知识协同是知识管理中的主体、客体、环境等达到的一种在时间、空间上有效协同的状态,并实现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将恰当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恰当的对象的多维的动态过程,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知识协同活动的过程中呈现出三维模式,由知识主体组成的空间维、知识元组成的知识客体维、基于知识项目生命周期的时间维等构成。知识协同与知识网络有着本质的联系。知识网络是知识协同的一种表现和支撑形式,由知识协同维度模式图可以转化成知识网络图。(邵晋蓉)

AELISC 2845-42-12(7)主体成因的知识元本体转换模型研究/温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温有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情报学报,2011(11):1123-1128.

本体目前已成为人工智能、信息检索、信息集成和知识元挖掘等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但本体的构造却又是一个非常费时费力的过程。文献主题成因原理具有普遍性,是构造文献主题标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经验。本文根据文献中的知识元语义深度挖掘的要求,探讨并试验了文献主题成因本体与知识元本体之间的本体映射模型。通过两种异构本体间的互操作建立了三种本体关系:本体间包含关系、本体间映射关系和本体间合并关系,初步实现了文献主题与知识元之间的本体转换模型,为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探索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张京生)

[知识产权相关研究]

AELISC 2846-42-12(7)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及其优化策略研究/黄国群(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情报杂志,2011(12):108-11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由知识产权战略、结构、文化、共享价值观、人员、技能、管理制度等要素构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输入-转换-输出的系统机理反映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作用机制。以系统形成、系统调优及系统发展与演化的闭环回路为内在逻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一般优化内容可概括为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基础体系、内在机制形成、项目及战略推动与引导、路径优化等。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系统动态适应性的优化措施包括: 加强协同管理、强化系统学习能力、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企业环境检测与预警,重视人员子系统等。(邵晋蓉)

AELISC 2847-42-12(7)图书馆、档案馆、教育机构等的复制行为的著作权调整/冯晓青(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胡梦云(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1):1-6.

图书馆、档案馆等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其在对馆藏资料利用、传播作品中涉及作品利益关系的调整,特别是复制作品时与著作权法发生一定的关系,如馆藏资料的限制,图书馆应读者的请求所进行的复制,图书馆、档案馆为了收藏目的进行的复制等。教育机构及为了教学目的进行的复制也涉及复制行为的著作权调整。总体上,调整这类机构复制作品行为的著作权关系应本着平衡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关系的原则加以处理。本文针对图书馆、档案馆、教育机构等的复制行为的著作权调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张京生)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AELISC 2848-42-12(7)NGO 援建民间图书馆发展报告/邱奉捷(国家图书馆),王子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与情报,2011,(6):1-9.

NGO 援建的民间图书馆,是指由NGO 建设或资助的各种民间图书馆。NGO 主要的援建类型是面向中西部基层,尤其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以农民及其子女为服务对象。NGO援建图书馆有立足贫困学校,服务辐射面广,推广阅读活动,开发少儿心智,填补图书馆空白,改善“硬、软”条件的优势,但也存在国家法律、政策对NGO 援建图书馆建设支持力度不够,甚至有诸多限制,资金匮乏、人力物力有限,无法大规模开展图书馆建设的问题。NGO 援建民间图书馆,能积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并给予灵活运用,他们提供公共物品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广泛性和贴近基层的优势,使其在民间图书馆的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能发挥各种潜能,创造出一般公共图书馆所不可能完成的业绩。(闵星星)

AELISC 2849-42-12(7)超越图书馆:寻求变革方向——第77 届国际图联大会观感/张晓林(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2011(21):5-10.

在简要总结国际图书馆界对图书馆面临挑战的相关调研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国际图联以“超越图书馆:集成、创新和信息的普遍获取”为主题的2011年会中关于图书馆变革的讨论,分析了“试验与展示”型图书馆、围绕用户过程的图书馆服务、作为多元化社会交互与合作媒介的图书馆等发展愿景,并分享了研究与教学信息服务、支撑智慧化城市、支持跨学科知识沟通与构建等变革经验,同时探讨了人们通过云服务、营销与推广、科学数据服务等来支撑发展所做出的努力。(陈永平)

AELISC 2850-42-12(7)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黄宗忠(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论坛,2011(6):14-22.

图书馆如何充分满足全社会的需要,这是每一个图书馆从业人员应该牢记和经常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图书馆的各层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更应该把这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行动的基本目标,时时记在心中,并以这作为标尺经常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尽职尽责。如果一个图书馆的领导或主管负责人丢了这个根本目标,成天抓些小事,虽然辛辛苦苦,也不能算一个够格的馆长或好的图书馆领导。本文深入阐述、探讨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的重要意义、图书馆功能的含义、目前我国图书馆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障碍及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等问题。(张京生)

AELISC 2851-42-12(7)从文献的本质看图书馆的使命和图书馆学的学科取向/傅荣贤,马海群(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情报资料工作,2011,(6):5-10.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包括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等同于文化。图书馆的使命是从单纯的客观知识传递转向包含客观知识在内的文化传承,从而促成人与文化的双重构建。图书馆的工作旨趣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客观知识追求,而读者利用图书馆就是为了追求客观知识。文献是图书馆的唯一对象,对文献本质的文化理解要求图书馆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传承文化为当然使命。图书馆学是一门客观知识之学,是以实证主义为学理取向,以功利主义为操作原则。图书馆学应突破基于文献之客观知识的真理和效用维度的小视野,实现从物化中心到人性中心、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心到本体论中心的根本转变。(闵星星)

AELISC 2852-42-12(7)当代图书馆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柯平,张文亮(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图书馆论坛,2011(6):73-79,87.

从图书馆诞生起就有的图书馆管理活动到图书馆管理形成一门科学,从图书馆管理理论的雏形到图书馆管理学建立理论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过程和无数图书馆学家的艰苦探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然而,一方面当代图书馆管理理论的不断丰富并不代表图书馆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图书馆及图书馆管理的变化要求新的理论体系,特别是21 世纪图书馆的广度泛在化和深度数字化对图书馆管理理论的挑战及图书馆的发展变化对新的图书馆管理理论的呼唤,使得研究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学理论体系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在概述图书馆管理学的理论进展的基础上,探究图书馆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因素,试图提出21 世纪的图书馆管理学理论体系,为当代图书馆管理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张京生)

AELISC 2853-42-12(7)当代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客观知识本体论转向/熊伟(陕西教育学院图书文献与信息传播研究所)//图书馆杂志,2011(12):2-11.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核心论域”为“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精华社会机制”。通过探索“核心论域”,发现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集合”;通过设定“核心论域”,发现了图书馆的独特价值目标体系;通过构建“核心论域”,发现了实现图书馆独特价值目标体系的基本路径;通过发展“核心论域”,发现了图书馆基本运动规律和微计算系列技术方法;通过评价“核心论域”,发现了图书馆事业今后的“应然定位”。(闵星星)

AELISC 2854-42-12(7)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文献资源建设探讨/肖希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张新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6):4-10.

本文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给文献资源建设带来的变革,梳理了现有体制下几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分析了文献资源建设中资产权问题的各种解决方式,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文献资源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指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文献资源建设需要政策法律保障,这些保障包括:既要明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文献资源建设的责任主体,又要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文献资源建设的经费投入,还要确定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心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责任,同时也要调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文献资源建设的评估思路。(杨 蕾)

AELISC 2855-42-12(7)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内容、范围与边界/李国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2012(6):59-61.

免费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免费开放设施场地,免费提供基本服务项目,免费提供配套管理服务。免费开放的突破性主要表现在数字资源服务的免费提供,自修室的免费使用,办证、验证、存包等配套管理服务的免费提供,将基层业务辅导、流动服务纳入基本服务的范畴。免费开放的核心要素是:合理界定出租设施,基本服务保障经费实行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并以地方财政为主的机制,收回出租设施。免费开放的目标是:经过几年的专项政策探索、实施和调整,把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基本职能相适应的持续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起来。(杨 蕾)

AELISC 2856-42-12(7)基于“Living books”的图书馆潜在知识转移模型构建/李菲(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等//情报科学,2011(12):1889-1891.

“Living books”的实质是以人为书。潜在知识转移模型分为“Living books”资源建设和“Living books”潜在知识转移服务两个模块。其中“Living books”资源建设包括三个模块:①潜在知识采访模块。可使用公告邀请和预约邀请的方法。②潜在知识组织模块。包括登记和分类。③潜在知识存储模块。建立资源数据库。由此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多元化及潜在知识化。通过潜在知识对接模块、潜在知识转移模块、潜在知识共享模块实现潜在知识由“Living books”向信息用户的完整转移,实现潜在知识的显性化,实现“Living books”与信息用户之间的潜在知识共享。(邵晋蓉)

AELISC 2857-42-12(7)基于财政政策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研究/杨京钟(黎明职业大学)//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1):16-19.

为了研究财政政策对公共图书馆的扶持与促进作用,本文采用财政经济学理论对公共图书馆发展进行了定性研究,据此提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公共财政政策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运用财政调控政策工具来支持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构建具有中国国情的公共图书馆财政政策激励体系。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对完善我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政策提出了三点建议,包括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公共财政支出保障力度、构建完善的公共图书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构建完善的公共图书馆财税优惠政策体系。(陈永平)

AELISC 2858-42-12(7)基于自适应网络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模型整合研究/ 陈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情报科学,2011(11):1601-160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个性化推荐成败的关键是构建用户模型。自适应网络的用户模型构建方式为,①对用户特征的数据通过两种方式采集:显性方式——依赖用户反馈,隐性方式——依赖系统跟踪和监视用户行为,以确定用户是否浏览或购买了知识服务。②构建用户特征模型。用户模型整合是在现有的推荐系统中导入和借鉴其他推荐系统的用户模型数据以提高和改善个性化推荐的精度的过程。其关键是拓展目标推进系统中的用户模型数据,提供更好的上下文环境的个性化推荐,整合机制构架和知识库识别。用户模型整合技术包括展现整合方法和跨度整合方法。(邵晋蓉)

AELISC 2859-42-12(7)李华伟博士——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跨国华裔杰出图书馆巨擘/曾程双修(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2011(4):3-9.

李华伟博士祖籍福建省,诞生于广州,广东人杰地灵,造就很多伟大的名人,李博士是全球图书馆专业人士都感到亲切的一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跨国华裔杰出图书馆巨擘。李博士少年时期适逢抗战,与中国共历艰辛中成长,青少年时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在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蒙其姨妈、前岭南大学图书馆王肖珠馆长的指引,负笈美国深造,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美国匹兹堡大学一流名校。1950年代获得匹兹堡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赏识,推荐他进入图书馆学院深造。天资优异加上勤奋,他很快在图书馆领域暂露头角,成为华裔在美国的第一位大学图书馆馆长。集天赋、学识、经验与一身,又有抱负、魄力和独到的眼光,为图书馆带来革命性的改革、精益求精的服务、史无前例的募款等卓越业绩,并致力于国际图书馆交流合作,从此登上事业的巅峰,仕途畅达半个世纪。(张京生)

AELISC 2860-42-12(7)论《直斋书录解题》分类思想/张守卫(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图书情报工作,2011(21):137-142.

根椐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现存的小序和有关类目设立之状况,对《直斋书录解题》的类目及有关序文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将陈振孙的图书分类思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类目设置要全面有序地揭示时代和学术的发展变化情况,因时制宜地调整和创设有关类目,使之切合当时各类书籍或各学科发展的现状;②严格按照各种书籍的内容、性质分类,以便于“因书究学、即类求书”,同时注重各种书籍使用价值,使之部居合理;③在类目的设置和定名上,注重名实相符;④重视对学术源流的揭示与考辨。(陈永平)

AELISC 2861-42-12(7)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特征、影响和局限/刘亮(西北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2011(12):29-33.

民国时期是西方图书馆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和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辛亥革命前后,由于“主权在君”的封建思想基础土崩瓦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符合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西方图书馆思想开始全面传入中国,并逐渐占据了中国图书馆学思想的主流阵地。资本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它提倡“还智于民”的平等教育。所以在民国时期,封闭式的封建藏书机构不得不被具有民主思想、开放式的图书馆所取代。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具有古典特征、外来特征和中国化特征。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催生了中国图书馆专业教育的兴办,促进了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张京生)

AELISC 2862-42-12(7)社会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吴稌年(江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2012(6):32-36.

本文阐释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在“社会教育”氛围中的发展轨迹,提出中国近代图书馆萌芽于19 世界末社会教育所提倡的“开民智”时期,并随着20 世纪初图书馆社会功能尤其是社会教育功能的确定而逐步发展壮大。随着通俗图书馆呼应通俗教育以及图书馆职业人员开创的图书馆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新时代的到来,将图书馆纳入了社会教育的范畴,成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并使图书馆达到以策动一切社会活动为中心的层面,认为中国近代图书馆通过宏观的新图书馆运动的整合,极好地承担了大量相关的社会教育职责。(杨 蕾)

AELISC 2863-42-12(7)什么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史”/傅荣贤(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图书情报工作,2011(23):41-44.

在界定“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和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等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研究在学术立场、目标定位和致思取向诸方面的特点,从而提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之“史”需要在个别图书馆学思想家的个别思想的基础上,梳理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传承关系和异同关系,并能总结出整个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基本走向、总体规律以及整个思想史研究体系的学科构建和意义揭示等问题。它可以呈现出思想的走向和规律,并能揭示现在和未来图书馆学思想何去何从,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陈永平)

AELISC 2864-42-12(7)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文本”思想研究/张秋(清华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2):5-7.

图书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笔者认为,图书馆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这是对图书馆过去发展经验的提炼和升华,是对图书馆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图书馆发展观念质的飞跃。本文在分析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以人为本与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关系的基础上,对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诠释,并提出了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实施策略。(张京生)

AELISC 2865-42-12(7)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机制构建/袁静(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2):8-11.

图书馆联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联盟内部的资源共享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获取任何成员馆的资源和服务。高度的共享性和时空的无限制使得信息资源的复制、下载、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侵犯知识产权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图书馆联盟在进行资源共享和服务提供中遇到的最大法律障碍就是知识产权问题。通过立法、利益补偿机制和建立知识共享协议等措施构建二者之间的平衡机制,以维系知识产权权利人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在联盟资源共享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遵循合理使用原则、积极利用法定许可的权利,也是合理规避知识产权风险需关注的问题。(张京生)

AELISC 2866-42-12(7)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图书馆建设,2011(12):1-5.

随着全球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图书馆的理念与实践已经在国内外图书馆界有了初步的探索。作为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目前智慧图书馆正处于初级阶段,其在智能技术支持下能够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地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基础,而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方便读者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与精髓,其内在特征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信息需求。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将使图书馆真正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张京生)

AELISC 2867-42-12(7)文献政治学:图书馆学研究的新领域/蒋永福(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图书与情报,2011,(6):42-46.

文献政治学是研究文献与政治关系的学问,是文献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同时也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侧重研究文献活动中权力介入的表现及其评价问题。关于文献政治学的内容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出不同的内容体系。本文以“中国古代”为时空界限,把文献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文献“经典化”过程及其权力介入、文献整理活动中的权力介入、文献传播过程中的权力介入和文献阐释活动中的权力介入。努力把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向其他学科输出,是提高图书馆学的社会“公认度”的必要途径,也就是说,文献政治学研究有利于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向其它学科的输出。(闵星星)

AELISC 2868-42-12(7)我国图书馆界的去职业化问题研究——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报告/张丽娜(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樊浩(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图书馆杂志,2011(11):2-8.

去职业化的表现有多方面:我国法律法规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不完善、图书馆员的非专业化和正规职员比例下降、图书馆员自身的“职业歧视”、业务外包、馆员工作被自动化设备和读者自助服务取代、图书情报学院名称更改现象、图书馆的职业性被信息管理相关专业同化、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从事非专业工作比例增加,公立图书馆委托经营和管理。原因是我国无“图书馆法”,图书馆现有制度的制约、面临的外部压力和挑战、内部管理等。本文建议实行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升馆员职业精神,出台我国图书馆法,变革专业教育等,推进图书馆职业化进程。(邵晋蓉)

AELISC 2869-42-12(7)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刘学平(潍坊学院图书馆)//图书馆,2012(6):12-15.

通过对生态图书馆内涵、图书馆生态评价指标及其构建原则的阐释,提出了图书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依据的获取,构建的步骤、结构以及生态指标体系的延申、生态综合指数的计算、生态评价的计算方法和生态化程度分级等具体构建内容。认为图书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是图书馆生态系统可度量的参数,涉及自然、资源、人文等各个方面,用以描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成为测度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基石。它建立在生态理念上,追求可持续发展、主体生态等目标,强调增长率、利用率,注重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讲究资源特色和服务特色,尤其重要的是它蕴含着图书馆生态发展中最重要的理念——以人为本。(杨 蕾)

AELISC 2870-42-12(7)营销管理理论与图书馆管理/肖希明,张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1):6-10.

20 世纪80年代,市场营销思想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这一新兴的理论对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我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书馆虽然是一个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机构,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但运用营销管理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来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在分析营销管理理论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论证这一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且从营销战略规划、营销管理理念、营销管理策略、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同时也分析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局限性及应用于图书馆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张京生)

AELISC 2871-42-12(7)哲学视野中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沙淑欣,朱玲(山东工商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4):45-50.

人类的知识需求决定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衍生出图书馆一系列的职能,并由此彰显其价值。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价值主体是全人类,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是满足人类的知识需求,价值目标是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服务知识需求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必要前提,是价值目标得以顺利完成的唯一手段。图书馆核心价值是整个图书馆界的价值导向。通过政策导向、人际传播、大众传播、思想教育等手段使核心价值辐射到图书馆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在图书馆从业者中达到广泛的认同,成为指导和约束他们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并进一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才能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最终确立。(闵星星)

AELISC 2872-42-12(7)政府立足服务,行业联盟自治,公众积极参与——完善图书馆社会管理探析/黄俊贵(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邓以宁(安徽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情报知识,2011(6):55-60.

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因系统与地区的“条块分割”,不能顺利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协同服务,导致“均衡服务”目标难以实现、参考咨询尚未凸显和图书馆阅读环境堪忧等诸多问题。为了改善所出现的问题,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完善图书馆社会管理刻不容缓,结合当前的现实状况,本文提出了以下七点建议:①规范政府管理图书馆的权利;②完善图书馆行业组织权利;③实行多渠道办馆;④厘清图书馆服务原则;⑤整合地方图书馆资源;⑥消弥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工作实际的隔阂;⑦吸引公众参与图书馆建设。(陈永平)

AELISC 2873-42-12(7)知识考古学视域下的图书馆史观/ 袁月(黑龙江大学管理学院)//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103-107.

因受到传统线性图书馆史观的影响,导致了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顺从传统历史观的时间进程和因果关系而将图书馆发展导入错误的方向。以知识考古学为视角探讨图书馆发展史是一种后现代观,它探讨图书馆产生的条件、发生的可能性层面、发挥的功效以及一些差异和悖论,它关注图书馆本身以及那些本该是其一部分却被其他描述所替代的事物。图书馆的知识考古在于发现历史发展中偏离或者被现代性陈述所隐藏的,却又不可缺少的事物,按照图书馆发展的边缘(而不是拼凑的主线)进行研究。(杨 蕾)

[自动化、网络化]

AELISC 2874-42-12(7)基于Linked Data的RDF 关联框架综析/陶俊1,2,孙坦1(1.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12):1-8.

关联数据(Linked Data)的本质是将本体和相关数据资源按照RDF 格式的标准链接起来,同时要求支持HTTP URI访问和查询语言SPARQL 检索。关联数据研究由关联发布逐渐走向集成应用,为此需要解决RDF 链接的关联问题。针对多种数据集中不同对象间包含的相同实体用不同的URI 参引,业界运用相似度计算、机器学习和后向关联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这些方法在Silk、knofuss、LIMES 等模型中基本上得到应用。本文选取了Silk|、LIMES、和R2R 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关联框架从系统模型、作用机理和关键算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这些模型及相应的关联工具代表了研究的主流方向。(张京生)

AELISC 2875-42-12(7)基于Single-Pass的网络话题在线聚类方法研究/朱恒民1,2,朱卫未2(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12):52-57.

网络是一个涉及面广、形式多样、更新快捷的动态信息流,网络话题一旦激起广大网民的关注和热烈讨论,短时间内将产生大量的网络相关报道。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能够及时捕捉网络热点的话题聚类方法,这也是网络舆情监控和预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基于Single-Pass 算法思想,研究网络话题的在线聚类方法,以期及时捕捉网络信息的动态变化。在分析该方法聚类流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网络动态信息流的文本特征抽取盒权重计算方法,以及话题类表示和更新等关键问题,设计实验对比分析不同的标题中特征加权系数、特征权重计算和标准化方法以及话题类向量维度对话题聚类质量和时间效率的影响。(张京生)

AELISC 2876-42-12(7)基于WCAG2.0 政府网站可访问性评价研究/李广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6):27-36.

本文通过2008年颁布的最新网站可访问性标准WCAG2.0,采用横向比较的方式,利用Acheeker 在线软件工具对纽约、东京、巴黎、伦敦以及我国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的政府网站做了研究评价。从测评结果可以看出这6个城市的政府网站在可访问性建设方面都有各自的问题和不同特点,但各网站离WCAG2.0 级别A 标准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据此测评提出了改进的方法:重视首页的可访问性,改进终端页面,有针对性地改正技术错误,定期检测,积极改进,提高用户对网站可访问性设计的参与度。(杨 蕾)

AELISC 2877-42-12(7)基于链接网络图的互联网舆情话题跟踪方法/朱恒民(南京邮电大学产业信息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 情报学报,2011(12):1235-1241.

互联网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互联网舆情演化具有的衍生性和动态性特点,使得舆情话题的跟踪分析相当复杂。为了及时、准确地跟踪舆情的衍生话题,本文在分析网页间的连接关系与网页内容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舆情演化的链接网络图概念,以及网络图中节点与舆情话题的相关度计量和更新方法,基于此提出了基于连接网络图的舆情话题跟踪方法。(张京生)

AELISC 2878-42-12(7)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主体挖掘研究/董亚倩,邓尚民(山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情报资料工作,2011,(6):45-49.

社会网络分析已经成为研究社会网络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通讯网络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网络舆情传播主体及社会网络分析在挖掘网络舆情主体的应用的探讨,对网络舆情发展不同阶段的舆情主体关系进行的网络可视化分析,能够直观展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及其主体演变的过程,挖掘出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较为核心的舆情主体;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网络测度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发现网络舆情演变不同阶段网络密度、中心性、群聚系数、直径发生的明显变化,进而明确网络舆情的聚集性、可控性、活跃性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闵星星)

AELISC 2879-42-12(7)论微博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王欢(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张静(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情报杂志,2011(12):27-31.

微博去中心化传播、裂变传播及碎片化传播的信息传递模式,在人们日常沟通及信息发布与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博在内容全面性、信息及时性、平台开放性等方面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传统媒体在信息,尤其是突发事件和政府信息发布与传播过程中仍起着主导作用。单独的微博和传统媒体都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质量与数量、效率与效用等需求。必须将微博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使其优劣互补,尽可能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传统媒体开微博,提升速度;传统媒体链微博,确保广度;传统媒体论微博,加强深度,两者融合,从而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邵晋蓉)

AELISC 2880-42-12(7)网络环境下叙词表协同编制系统的构建/赵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 图书情报工作,2011(22):6-10.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使得叙词表的编制方法、技术和手段发生了变革,而构建合理、有效和灵活的叙词表编制体系将对网络信息的组织、检索等服务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在阐述网络环境下叙词表的协同编制机制基础上,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叙词表的基本特征,以此构建了叙词表协同编制平台,其步骤包括:①构建叙词表协同编制系统架构与运行流程;②建立叙词表;③导入叙词表;④处理叙词表数据;⑤设计叙词表编制系统前台。(陈永平)

AELISC 2881-42-12(7)社会标签的规范性研究——学术博客标注/吴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等∥情报资料工作,2011(6):11-15.

博客信息组织作为新环境下重要的信息组织形式之一,被广泛用于学术交流,成为网络学术交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规范性工作是实现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的规范化、标准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提高检索效率,确保标记质量,增强交流科学性、学术性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Web2.0网络环境中,学术博客标注的社会标签规范性研究成为博客信息资源持续发展与共建共享的关键。(闵星星)

AELISC 2882-42-12(7)搜索引擎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柯青(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11):24-30.

随着搜索引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搜索引擎成为用户和信息之间最重要的接口。然而,Jansen 等在研究中发现用户利用搜索引擎来查询相关信息是一件费力的工作。于是,以提高可用性为目的成为搜索引擎研发的主要内容,可用性水平高低也成为搜索引擎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分析搜索引擎评价与搜索引擎可用性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搜索引擎查询信息的三阶段特点分析搜索引擎可用性评价的要求,基于可用性评价指标的4 大来源构建搜索引擎可用性评价指标层次模型,并用德尔菲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搜索引擎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张京生)

AELISC 2883-42-12(7)网络级发现服务——通向深度整合与便捷获取的路径/聂华(北京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5-10.

发现服务是通向图书馆学术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和便捷获取的路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资源发现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开拓网络发现服务已成为必然。本文介绍了发现服务的缘起、发展、理念、特点、技术框架和设计思路,并着重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界面与资源整合”项目的实施经验为依据,总结归纳在进行发展服务的评估和选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系统架构和功能、元数据规模与质量、商业电子资源、本地馆藏与数字特藏以及中文化与本地支持等,以期为国内图书馆界在筹划发现服务时对相关系统和服务进行调研、选型与实施提供参考。(杨 蕾)AELISC 2884-42-12(7)网络间谍的情报活动初探/周九常(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2):31-35.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为间谍活动提供了快速、便捷、高效的活动空间和手段,引发了一场新技术条件下的间谍情报活动的革命,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传统间谍的所谓“网络间谍”。网络间谍是利用信息网络从事情报搜集和破坏活动的人,猎取情报是网络间谍的一个最重要任务。本文揭示了网络间谍的情报活动造成的危害,重点论述了网络间谍的情报活动特点和情报活动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一方面是相对于传统间谍的情报活动而言,另一方面又相对于传统间谍情报活动的非网络环境而言,同时还提出了几点对网络间谍情报活动的防范措施。(张京生)

[数字图书馆]

AELISC 2885-42-12(7)数字图书馆在线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素芳(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19-25.

本研究分为数字图书馆在线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网站开发两部分:其一是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设计。依据学术性、功能性和操作性原则,构建资源-技术-服务三层次下包括19个三级指标的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设计了推荐赋权和开放赋权两种方式,可供使用者选择使用。其二是关于数字图书馆在线评价网站的研发。该网站具有检索评价、分类评价、录入评价和对比评价等功能,并以开放赋权为特色。用户可从资源、技术、服务以及综合等角度对现有国内外数字图书馆进行对比、排序。(杨 蕾)

◀文献学、目录学▶

AELISC 2886-42-12(7)古代笔记源流述略/曹之,黄正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论坛,2011(6):340-344.

笔记的产生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诸子百家常常征引神话、故事、轶闻、传说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材料虽然没有独立成书,但是它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开了笔记之先河。汉代正式出现笔记体著作。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出现小说笔记。唐代笔记的内容范围逐渐扩大,小说笔记、史料笔记和考辩笔记均有发展,其中小说笔记中的传奇小说尤其突出。随着雕版印刷的初步繁荣,宋代笔记的数量大量增加。从内容上看小说笔记已不像唐代那样引人注目了,史料笔记独步一时。元代笔记亦以史料笔记为主,明代史料笔记则空前繁荣。清代笔记具有总结性成就,小说笔记继承了魏晋志怪、唐宋传奇的传统。清代中期以后,文禁稍弛,史料笔记逐渐增多。(张京生)

AELISC 2887-42-12(7)中国索引之乡刍议/平保兴(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杂志,2011,(12):17-20.

“索引之乡”之命名,一是要审视一个地方是否为中国现代索引的发祥地;二是要考察一个地方在中国索引史上的地位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三是看这个发祥地的人们对中国索引事业所做的贡献。从这一角度去探索中国索引之乡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1)上海是西方传教士早期在华编纂和出版索引的“重镇”;(2)上海的教会图书馆是最早使用索引款目的图书馆;(3)上海教会大学培养出了林语堂等中国索引活动的先驱;(4)上海是国内最早建立索引委员会的城市;(5)上海是汉字检字法发生和论争中心;(6)上海是国内最早出版书后索引、拥有出版书后索引数量最多的出版社或出版单位;(7)上海出版了我国现代最早的报纸索引和我国现代最早的一种按期出版的综合性杂志索引;(8)上海涌现了一批为中国索引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闵星星)

◀情报学、情报工作▶

AELISC 2888-42-12(7)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后结构主义/王知津(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等∥图书与情报,2011(6):10-16.

后结构主义理论思潮在于“怀疑、反动、否定”结构主义,并从本质上分解结构主义的根基,并进一步对结构主义进行拆除,以消解任何以“启蒙”的知识和真理观念为前提的理论。后结构主义在情报学领域中的的指导作用有两方面:(一)信息检索中的后结构主义;(二)用户研究中的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理论思潮对情报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后结构主义对形而上学的经典主题提出质疑,将信息研究中的“用户”置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背景下,从而使其成为独立的、特殊的个体,具有多样性和非凡性。第二,后结构主义强调信息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语言中心性。第三,信息作为情报学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话语分析的方法为解决信息问题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闵星星)

AELISC 2889-42-12(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竞争情报流程研究/董尹1,杨阳1,2(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学报,2011(12):1302-1311.

在面对复杂性与动态性不断增加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组织需要构建高效的竞争情报流程来获取及时、准确以及相关性强的信息,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有诸多困难。系统动力学作为一种仿真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它是从反馈视角出发去理解复杂系统的结构和动态行为特征。本文在总结常用竞争情报分析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针对竞争情报流程中需求规划、收集、分析和传播四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改进,并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过程的竞争情报流程。(张京生)

AELISC 2890-42-12(7)科技数据库用户观察学习行为研究/冯颖(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 // 图书情报工作,2011(22):30-36.

依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选取大二学生为主体作为研究对象,并构造了榜样信息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处于观察学习环境的用户能够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进行学习,其替代性强化学习特征明显。在参考榜样信息的基础上,用户同时也依据自身检索结果调整检索策略,以尽快学会最优的检索策略。同时,场依存用户相比较更容易吸收外界干预信息进行学习,场独立用户则更倾向于重视自身经验进行学习。(陈永平)

AELISC 2891-42-12(7)研究专业演化图谱及其应用研究/ 刘志辉,郑彦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情报学报,2011(11):1178-1186.

研究领域动态变化的揭示是情报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界所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在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研究专业演化图谱对研究领域演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所得到的作者类团具有“研究专业”的特点,因此可将其作为分析单元探索研究领域的整体演化。本文所提出的研究专业演化图谱以研究专业为分析单元,通过图谱中研究专业规模、研究专业年龄以及研究专业间关系的变化来展示整个研究领域的变化情况。在海洋科学领域的实证表明,研究专业演化图谱不仅可以很好的展示海洋科学领域的整体发展,而且还可以发现领域内各研究专业的演化及其关系。(张京生)

AELISC 2892-42-12(7)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热点前沿与高频作者的二维时空分析/邱均平,宋艳辉(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图书情报知识,2011(6):18-24.

在CNKI 数据库中以“引文分析”为主题检索词,共获取3401篇论文作为样本,统计其30年间的年代分布状况,并分析了该领域的高频作者,借助CiteSpaceⅡ突变检测算法检测了引文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术语,同时运用CiteSpaceⅡ提供的复杂混合网络的可视化方法,将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与作者建立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对应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揭示了我国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热点的作者分布、研究前沿的作者分布以及引领引文分析研究前沿的关键作者。(陈永平)

AELISC 2893-42-12(7)扎根理论对情报学研究的启示/王思洁(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情报杂志,2011(11):1-4,32.

扎根理论的理论思维是在研究中不断比较资料和数据,在数据分析中不断比较研究程序和方法,从而提炼理论。它不仅能够帮助弥补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之间尴尬的鸿沟,而且可以在扎根资料的基础上提炼情报学自身的理论。将其运用在情报学领域,是对情报学研究方法论的补充,并以其具备的理论敏感性帮助研究者构建情报学自身的理论思维,甚至可以作为情报学理论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情报学研究的本土化,也是构建信息系统理论的有效方式,而且是关注用户信息行为,更好地使信息系统满足用户需求的有效途径。(邵晋蓉)

AELISC 2894-42-12(7)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研究进展/陈颖(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张晓琳(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11):1-8.

专利技术功效矩阵分析,能通过专利文献反映的主题技术内容和技术方案的主要技术功能之间的特征研究来揭示技术和功效二者之间的关系。专利技术功效矩阵的构建是专利技术功效矩阵分析的前提。由于专利技术功效矩阵的制作需要情报分析人员、领域专家或企业技术人员对每篇专利文献详细解读,了解其中的技术、功效信息后才能进行,因此很难直接用专利分析软件生成。本文从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流程和矩阵词汇来源,专利中技术词、功效词的界定、区分、抽取,词聚类及专利技术功效矩阵结构生成等三个方面分析总结研究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张京生)

猜你喜欢
图书馆信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图书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