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滨海:对制度管理和精神引领的思考

2012-02-15 16:22周盛镇
天津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校长办学精神

■周盛镇

在当今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在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校长办学要直面诸多的困难和挑战,这对校长的领导能力是极大的考验。把管理的目光从纷繁复杂的学校管理的方法中收回来,校长其实一定要做好两件事:制度管理和精神引领。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EdwardsDeming博士提出:PDCA循环。这是英语单词 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 Act(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这四个管理环节是世界公认的管理基础。学校的教学活动是个相对稳定、有序的系统工作,到什么时间开展什么工作,由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谁来检查和调整,都有规律可循,可以用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来保障。学校的规章制度就是用来保障各个管理环节顺利进行的。正像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每个网络之间的链接都有一定的运行协议一样,学校作为一个复杂的教育教学系统,学校的正常运转也有自己必然的规则和协议,这就是学校的管理制度。

聪明、成熟的校长一定是制度管理学校的高手。俗话说:人管人、管一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管一群,对事不对人。每个成功高效的学校,离不开先进的制度管理。如果学校的校长经常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频繁开会强调琐碎的小事,说明这个学校的管理效率低,症结是学校运行过多依赖于行政命令,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管理机制。学校的制度管理属于相对稳定的常规管理,可是最见功夫的也是常规管理。

制度管理关键着眼于过程。学校的制度不在多少,但教代会通过一条,就应该严格执行一条。学校制度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了制度,执行不力甚至不执行,效果比没有制度更糟糕。教育没有高谈阔论的东西,没有什么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样。教育的制度管理就是把人们可能想到的东西做得富有成效,把人们感觉枯燥无味的东西做得有滋有味。教育是很平常的,是一点一点的小事,这些小事就是常规工作,把常规工作一步步落实到位,抓严细节,抓实过程,有一个优秀的过程管理,优秀的结果是必然的。如果校长仅仅制定了目标,不用制度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加以检查和监控,最后的教育教学效果根本没有保障。如果校长的管理基于制度上的过程管理,那么教育教学的实施就是校长可以有效控制的,不理想的过程可以及时追溯,可以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校长应该明确一点:制度是育人而不是管人的。

制度管理要转变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法律和制度是用来约束人的,是用来惩罚人的。人们由此形成抵触情绪也就不奇怪了。其实,好的制度不仅是用来约束人的工具,更是保护人的规则。比如在廉政领域,最好的制度不是严惩腐败分子的制度,而是有效预防贪污腐败的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学校的行为规范,告诉人们怎么高效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而且能保证每个人的本职工作越好,就会对学校完成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更有益,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严格的制度管理能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但是制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制度管理不是万能的。学校的制度可以约束人,学校的教师能够在现有管理框架内按部就班地工作,各行其是,但这些都不足以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只有当全体员工的思想达到一致,形成共鸣的时候,集体的运作才会产生最高的效率;只有当教师们不因付出而感到委屈,不因辛苦而抱怨,相互支持、彼此信任的时候,人的创造力才会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效果,这种局面,不是管出来的,是需要校长通过精神引领潜移默化,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循序渐进来实现的。教师的天职是温暖生命、浸润心智、激发潜能和引领成长,校长作为师者的师者,其责任不仅是管理学校,更重要的是至上的精神引领,好校长的“好”,内涵之一就是善于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无视“精神统领”,学校就没有向心力。

校长怎样以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引导、规范、约束和激励教师,使学校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呢?每校的校情不同,所引领的目标和方向虽大同小异,但方式方法是不同的。精神作为一种动力源,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具体可感。

校长的精神引领首先体现在师德上。教育是一种特殊、复杂而又有缺憾的精神事业,教育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奉献,教师是精神庄园的守望者。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无一不是师德高尚之人。师德至高,师品至尚。校长对于教师师德的引领,要“引”在小事上,“领”在细节处。如是示范,必能感召教师俯身倾听学生;感动教师真爱抚慰学生;感染教师蹲下平视学生;感化教师激励期待学生。这就是校长人格魅力和权威的基础,也是非职务影响力的基础。否则教师会想,你还不如我做得好,凭什么听你的?这是一种很朴素的情感,无可厚非。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其次,校长要学会用办学思想激励教师。高明的校长都有自己鲜明正确的办学思想,按照办学思想规划出一幅学校长远发展的蓝图。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承载着塑造人、养育人、教化人、成就人的特殊使命,须有高远的精神追求、崇高的教育理想、坚定的教育信仰和价值诉求。校长在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的时候,不能仅仅着眼于开展具体的一个个孤立的活动,要从思想的高境界上来引领教师的发展,引领教师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校长的办学思想一定要明确给每一位教师,让教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前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将来的学校在自己的努力下会有多么美好。校长的办学思想和规划蓝图,就是教师们努力的方向,是凝聚人心的旗帜,这是校长实现精神引领的关键。校长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只有被教师所认同、所接受,通过教师表达出来,让“校长的话”变成“众人的话”,并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兵法上说“上下同欲者胜”,校长用办学思想激励教师,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生成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关注教师的幸福感,学生的满意度,才能让学校上下一心,在推动各项工作中减少很多的阻力。

再次,校长要关注教师特殊时期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暗示和调适。目前,教师的职称评定、教师的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的实行,在客观上使得很多教师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使得学校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之间,一线教师和二线教师之间,教师和行政干部之间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分歧。让人容易陷入斤斤计较物质利益的误区。教师的工作是良心账,很多工作是隐性的,不能用数字量化,千方百计硬要量化,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更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有这样一个悖论:校长安慰评聘职称落选的教师,绝对不能过多指出这位教师的缺点,毕竟是在安慰人不能激化矛盾,于是细说这位教师相对的优点和闪光点,可是说多了优点,那位教师会自然地想:我这么好,为什么还落选呢。其实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也就是说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不可过高,这样才不会出现自负的心理,不会出现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设置等高利害评选下的失落感。教师只有为自己制定出合理的追求目标,才会心态平和。因此校长应引导教师学会了解自我、评价自我。“以人为镜”,在比较中认识自己,要缩小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中的差距,使教师有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最后,校长要创设一个鼓励合作的工作环境。在相对公平公正的大环境下提倡奉献,淡化过于注重物质利益的不和谐因素,提倡教师间工作上的相互协作。比如在毕业班的物质奖励上,大多采取以备课组为考核单位的奖励机制,让同学科的教师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备课组内创设先进带后进,各尽其力、相互补充的互助合作机制,这种机制对备课组层面的教研活动是个很大的推动。如果在毕业班的奖励上采用单人的考评奖励机制,必然加剧同学科之间的竞争,竞争有余互助不足,容易引起和加剧教师间的矛盾,对整个学科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人为制造矛盾、制造不和谐,对学校发展更没有好处。

教育是一个务实又充满理想的事业,这就需要校长既是一个管理者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充满智慧的引领者。制度管理和精神引领,是校长对学校有效管理的两条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什么时候强调制度管理,什么时候心理调适精神引领,要根据实际情况合宜而用,天才地使用两种管理方法才是一个成熟的好校长。

我推荐的书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著,北京燕山出版社

●《新教育之梦》,朱永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著,长春出版社

●《实用教学艺术》,王义智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明日之学校》,杜威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吴式颖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校长办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拿出精神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论校长的修养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