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2-02-15 15:35牛胜强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甘肃资源经济

牛胜强

(兰州商学院统计学院,兰州730020)

在传统经济理论和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经济快速增长在带来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导致全球性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罗伯特·雷佩托指出:一个国家可能耗尽它的矿产资源、砍光森林、侵蚀沃土、污染水体、使野生动物和鱼类等濒临绝迹,但是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随着这些资源资产的消失而稳步上升。[1]

1 人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趋势

按照内外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路径是任何一个经济体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增长过程,即经济产值和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后来,人们注意到,发展并非是纯经济性的,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经济繁荣,还应包括社会状况改善和政治体制进步,发展因此被视为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之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发展是受限制的,而资源环境因素的限制是最基本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又被纳入发展的视野,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对各种发展观点兼收并蓄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日渐成为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依据。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逐步形成了全面、综合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观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中,资源环境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的作用,资源环境本身也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的焦点问题,纵然是在可持续发展内涵日益丰富的情况下,资源环境问题仍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沿领域。正如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同时也要求一国一地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全球或他国的利益为代价”。[2]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是一种立足环境和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发展模式。

20世纪70年代,迫于资源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发达国家开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把传统的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表现为高耗能、低利用、高污染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表现为低能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的“循环经济”。这一转变对这些国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产生了显著效果,尤其是应运而生的环保产业为这些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利润。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遵循自然规律,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切实转变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3]

2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里,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物质来源;环境是一种具有自产能力的特殊资源。环境生产是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无一例外都来自环境,但自然资源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所以,环境是自然资源的生产载体和人类重要的生存性资源,它具有的净化能力能够不断吸纳和同化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环境一方面能够为人类提供有益于健康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环境恶劣不仅能导致各种疾病,也是贫困的重要原因。从世界范围看,最贫穷的人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生态脆弱的环境中。当前,随着全球生态、能源危机不断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和消费主义恶性膨胀,尤其是经济危机的持续爆发,迫使人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结果是:物质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现代化模式不仅造成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所引发的人的严重异化,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激烈冲突,使生态和能源资源危机不断恶化,全球合作和治理困难重重,如果继续按传统现代化模式走下去,人类社会只能走向自我毁灭。为此,必须抛弃以物为本的传统现代化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现代化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坚持全面发展,必要时宁可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换取环境、社会、精神生活的改善,从根本上改变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使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平衡,坚持在全球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全球化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发展过程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发展的结果要保持自然资源库的恒定或稳定,要将发展限制在自然的和人类的环境承载力之内,实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同进化。[4]

3 甘肃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是一个以农牧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生态环境脆弱和污染突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经济启稳回升主要是靠政府投资政策的强力刺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缺乏新的增长点和带动力,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等结构失衡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亟待解决。

(1)作为经济欠发达和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三农”问题较之全国更为突出。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153元,而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 050元。①甘肃“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农业一直是甘肃发展相对落后的产业,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相对来说,牧业和林业发展缓慢,渔业则处于停滞和倒退的发展状态。2008年,种植业占第一产业的73.42%,牧业占 23.33%,林业只占3.11%,而渔业仅为0.14%。②第一产业内部的这种结构失衡严重制约着第一产业内部各部门的关联和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导致第一产业结构效益低下,发展第一产业的循环经济链难度很大。2)第一产业的产值规模与就业规模严重偏离。2008年,甘肃第一产业GDP总额为 462.27亿元,占三次产业比重为14.55%;而同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有901.79万人,占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65%,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无法转移,导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也影响了第二、三产业发展和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③3)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的确立和区域化发展格局也没有真正形成,第一产业整体效益低下。4)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较低。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0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83%,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7.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现状直接导致了农村劳动人口素质不高。④5)劳动力技能和素质低下导致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如何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目前尚缺乏有效办法。

(2)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推进,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工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甘肃的工业结构具有典型的重工业化和粗放型特征,当前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2)甘肃的支柱工业也是以重工业为主,高度重工业化导致工业经济对能源资源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依赖性,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资源消耗压力。3)工业内部各部门发展呈现单兵作战状态,企业大多属于采掘和能源加工、原材料工业,其产业链条的加工部分一般都处于省外,形成了许多以采掘、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单一工矿城市,如白银、玉门、金昌、嘉峪关等,这些城市产业链条较短,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比较松散,难以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3)“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严重影响了甘肃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这种发展方式在资源、环境等方面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1)行业整体经营发展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利用水平低。2)落后的生产工艺占有相当比重,导致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3)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4)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省外和国外市场。5)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重了环境和运输压力,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及能源效率难以有效提高,更导致“兰州大气污染”这一兰州抹不去的痛。

(4)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导致甘肃政府主导的投资明显偏高,并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为了尽快“树形象、出政绩”,各级政府运用手中握有的各种资源千方百计来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提高,而矿产资源在一些人眼中具有“本小、税低、利大”的特点,因此投资资源性产业就成为外来投资者和各级政府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对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滥用和低价开采成为一些政府部门扩大投资的主要手段,这种投资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以资源性产业的投资扩张为特征的重复建设不断显现,长期的超强度资源开采,将有限的投资过度集中在低水平的资源采掘和加工上,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导致行业整体效益低下,企业互相压价,形成恶性竞争。由于忽视了经济结构改造、优化、升级,也忽视了人民群众承受能力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和生态的改善,在政府主导的无节制的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也造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难以有效执行,企业和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重增长的倾向,竞争优势主要是靠成本和价格,而质量和技术的竞争力还很弱,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强。

(5)第三产业的传统部门与新兴部门结构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以流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产业部门构成了甘肃第三产业的支柱,新兴的金融、保险、信息、旅游、卫生、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部门的发展却一直滞后,无论是在劳动力吸纳还是增加值创造上,都没有充分发挥潜力,这种状况不仅降低了整个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创造,影响了第一、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及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影响了整个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2009年甘肃全省第三产业人均产值5 180.13元,列全国各省区市倒数第二位,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北地区也处于最低水平,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其吸纳的就业人数也偏少。⑤

(6)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由于政府并未真正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管理上的投入使农业生产建立在一个较为科学的生产结构之上,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二元结构,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市场效率,而且使农业生产长期维持着小农经济的经营状态,农业越来越落后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始终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由于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城市化水平滞后和城乡关系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甘肃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工业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一、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7)作为经济欠发达和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甘肃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资料显示,甘肃年平均降水量为302mm,不足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48mm的一半,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特点,使得全省耕地中2/3以上是坡地,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9.9%,天然草地严重“三化”面积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4%。⑥由于土地、森林、水资源等的过度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不仅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江河污染,同时导致气候变化异常,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仅2010年,甘肃就发生了兰州石化爆燃、玉门雪灾、金河煤矿瓦斯爆炸、金塔矿难、平凉和肃南暴雨洪灾、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环境灾害事件,使群众生产、生活遭受了巨大损失。灾害警示我们:甘肃省整个生态系统已陷入非常脆弱的境地,我们唯有反躬自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工业环境污染,才能避免更多更大的悲剧发生。

4 甘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甘肃依托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形成了对自然资源极度依赖的资源型产业体系,在GDP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下,资源部门持续扩张,资源经济外部性问题突出,整体经济效益低下。理论研究及世界经济发展历史都表明,作为资源型经济体,甘肃应果断、及时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和消耗,使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原料成分、能效、回收、废弃和处置等都能符合国际环境标准,减轻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要调整过度追求高增长的发展取向,构建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培育内生增长潜力的良好环境,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以人为本、科学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路,这不仅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手段,也是更好发挥甘肃资源优势、缓解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为此,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创新体制机制和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构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并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1)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优势。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并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推进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1)合理发展第一产业,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其产业化经营水平。应保护和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河西走廊、沿黄灌区等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种植面积,优化品种并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基本供求平衡。同时,利用畜牧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畜牧业,并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发展独具特色的瓜果业、蔬菜业、中草药、土特产等,积极发展这些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业,形成产业化经营。2)稳定提高第二产业,逐步改善产业内部轻、重工业结构,减轻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扩大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比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

(2)整合资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建设具有甘肃特色的工业体系。目前,甘肃的产业集群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政府主导作用的结果,主要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为主要形式,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发展水平低、规模小、总体竞争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间关联效应低及产业单一等。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积极构建和推进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推进产业园区与产业基地的硬件与软件建设,积极打造特色品牌产业园区与产业基地,完善产业集群内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中介组织,促进要素流动,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工业行业布局和结构升级,要依托甘肃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为此,要继续做大做强石化、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积极承接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大力推进能源资源开发的精深加工产业,加强资源开发整合,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并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

(3)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和现实道德观念下,节能降耗减排应成为政府最有作为的领域和最应强化的职能。为此,要认真落实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产业政策和治理行动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劣势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努力建设能源资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政府应率先关注和支撑经济运行中的节能降耗减排问题,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政府主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政府在起表率作用的同时,建立强调权利义务和合作的新型思维方式,在开放和资源环境相互依赖的大环境下,在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承担各自节能降耗减排的义务与责任,确保区域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家把甘肃省整体列为全国唯一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这不仅是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也体现了国家对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力支持和期待。而把甘肃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应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此,要做好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循环经济知识普及教育,形成良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全民意识,把构建循环型社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同时,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保障。另外,要加强循环经济试点和推广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当前应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攻方向,把以垃圾为主的废弃物处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加强垃圾回收、处理等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实施,进一步完善资源再生产业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大力发展终端再生企业建设,通过投资引导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并持之以恒。

(5)推动消费观念转变,实现可持续消费。当前,在危机横扫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为了应对危机和促进经济增长,我们把目光集中和锁定于消费,期待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以突破经济瓶颈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关拉动消费的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传统消费文化形成的消费瓶颈和消费异化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警示我们:只有秉持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才有助于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并最终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通过消费引导改善消费现状和生活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寻求一个坚实的价值取向,通过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在不损害当代人生活效用水平的状态下最大限度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做强做大劳务输出产业,努力把甘肃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为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当前,无论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考虑,还是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稳定性考虑,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切实把劳动力教育培训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因此,立足实际,坚持把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主攻方向,根据不同类型情况和需求,大力开展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经营知识、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教育培训,坚持把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一大产业来抓紧抓好。

(7)实施超常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工业环境污染,坚持把建设“绿色甘肃”放在首位。要认真组织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推动农田林网、环村庄风景林、护村林、护堤林、农户庭院和村镇道路绿化建设,以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绿化促致富,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投资环境改善,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并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6%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3亿立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30%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所有高等级公路、国家主要干道公路、铁路实现绿色通道目标,江河、湖泊、水库第一层山脊线以内全部实现绿化,草原“三化”现象得到全面治理的目标。⑦

(8)扫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障碍。为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符合实际并落实到位,需要采取战略性的系统思路:政府决策部门要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出发制定政策措施,坚决有效地打破垄断势力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推进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减少政府作为经济人与民争利和过度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必须做好加快体制转变的充分准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相应制度的变迁,它不仅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现有生产、生活、经营管理模式等的调整和转变,而且受制于价格、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实质是一场深刻的系统革命,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的制度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中产阶级队伍,消除贫困,不断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充分准备。

(9)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机制,提高金融效率和服务质量。甘肃省的金融效率总体情况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仅高于云南和西藏两省区。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机制,提高金融效率和服务质量,是甘肃省金融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努力实现资源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经济总量,增加甘肃可动员的金融资源数量;积极培育和发展上市资源,推动上市公司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缓解甘肃省资金外流现象。各级政府应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财税等方面积极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并积极培育上市资源,使更多企业能够通过上市获得资金支持,从而间接提高储蓄动员效率;积极推动金融产业发展,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网点建设,积极吸引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扎根甘肃,加强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的扶持力度,推动甘肃金融产业规模的扩张;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推进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应有的发展;打造服务型政府,改善并不断提高投资效率。

(10)强化内生增长力,从速度型增长模式向质量型增长模式转变。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经济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都依赖或取决于科技进步,而技术进步依赖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

投资。为此,甘肃要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建立自主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撑战略性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这是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基本保证。

注 释:

① 数据来源:《甘肃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 数据来源:《甘肃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③ 数据来源:甘肃省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甘肃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04-13。

④ 数据来源: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2011年5月6日召开《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出台背景和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

⑤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⑥ 数据来源:今日要闻:《今日再现重污染“红色警报”或将拉响》,兰州晨报,2010-11-23。

⑦ 数据来源:甘肃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1]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生态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 王树林,李静江.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大趋势[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 戴维·皮尔斯,杰瑞米·沃福德.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4] 王文龙.试论韩国、智利与不丹经济发展模式之成功及不可模仿性[J].现代财经,2011(11):44-52.

猜你喜欢
甘肃资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资源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