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尔夫旅游理论研究述评及展望

2012-02-15 15:35周华庭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高尔夫旅游研究

周华庭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湖南常德415900)

高尔夫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经与旅游密不可分。高尔夫旅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与交流,把高尚的高尔夫礼仪与健体竞技融为一体,引领中国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调整。由于高尔夫球场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其风格的差异和独立的特性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高尔夫爱好者,加上有丰富多彩的各种旅游资源可供游览,使得高尔夫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休闲方式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种时尚潮流,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在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其发展速度也相当之快。据统计,中国高尔夫俱乐部入会消费人群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而各类高尔夫运动的消费人群已突破1 000万。根据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水平,2015年将赶超日本而拥有2 700座高尔夫球场,2020年中国的高尔夫消费者将突破5 000万。[1]如此巨大的高球队伍,预示着我国高尔夫旅游业发展的广阔市场以及其所带来的潜在的巨大商机。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检索到的近十年国内高尔夫旅游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其研究内容、研究局限及启示。所选择的文献主要基于中国知网中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四个数据库,主要选取了2000—2011年度的相关文献作整理汇总,以此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点滴参考。

1 国内高尔夫旅游研究焦点

1.1 高尔夫旅游的内涵研究

高尔夫旅游是高尔夫运动和旅游活动有机整合的高端旅游形态,它集观光、休闲、娱乐、健身于一身,兼具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综合功能。关于高尔夫旅游的内涵,国内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郁小平等从旅游动机方面对高尔夫旅游做了定义,指出高尔夫旅游是高尔夫球运动的爱好者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国家),前往异地(异国)的高尔夫球场进行打球、度假、参会、交友等活动。它有高尔夫风景游、高尔夫南北游、高尔夫猎奇游、高尔夫国际游、高尔夫商务游五种表现形式。[2]李子超从旅游服务的角度提出了高尔夫旅游是由专门策划运营高尔夫旅游的旅行机构为高尔夫球爱好者或高尔夫游客提供的一项高尔夫旅游行程服务。[3]梁珊认为,在后工业时代,休闲经济、体验经济将占越来越多的分量,高尔夫旅游就是将旅游、体育、休憩、社交回归自然融为一体的休闲方式。[4]

1.2 发展高尔夫旅游的影响研究

高尔夫旅游是集休闲、运动、度假、营商于一体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高尔夫旅游的兴起,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许多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高尔夫旅游对于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刺激消费,吸引国外投资,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旅游业、酒店业、休闲度假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高尔夫旅游的影响做了较多的研究。郁小平、夏洪胜通过对高尔夫旅游的分析,总结出了发展高尔夫旅游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添加剂”、招商引资的“助推器”、形象提升的“扬声器”及观念转变的“催化剂”。[5]付冰等指出高尔夫旅游是高尔夫运动和旅游活动两种资源的有机结合,分别就高尔夫旅游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地方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6]陈才发对我国高尔夫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方面产生的影响作了总结,即高尔夫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活力的新增长点,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作用十分明显,对于增加社会就业、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7]

1.3 高尔夫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将成为我国休闲旅游的新趋势,成为我国旅游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快速发展中的问题,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吴克祥提出了目前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高尔夫球场占用土地过多、行业无序发展、行政干预过多及球场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8]颜文洪、欧阳劲进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特征的研究与总结,针对国内高尔夫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应建议。[9]张建等对中国高尔夫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用地、环境、投融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0]刘宗现描述了国内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对影响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政策建议。[11]安铁民分析了当前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阻碍因素,提出要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旅游产业的发展。[12]陈慧琴指出,中国作为一个资源大国,具备成为高尔夫旅游市场的优势和潜力。作为高尔夫运动与特色旅游的结合,它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概念。[13]

1.4 高尔夫旅游前景预测与展望研究

高尔夫旅游是高尔夫运动和旅游活动这两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属于高端运动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当今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最终将由贵族化走向大众化。吴亚初认为,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下,高尔夫旅游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和高附加值的社会产业,提出现代高尔夫旅游产业社会化发展的趋势。[14]韩烈保指出,中国高尔夫旅游前景广阔,高尔夫旅游对促进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5]赵小林等详细地分析和总结了中国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并指出中国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有很多的机遇可把握,前景十分广阔。[16]刘惠英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了中国高尔夫旅游产业体系内高尔夫球场建造业、高尔夫用品制造业、高尔夫球场运营业、高尔夫赛事业等四大主要行业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联系世界高尔夫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得出,中国高尔夫旅游产业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前景广阔。[17]张本俊和马利亚对我国高尔夫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认为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将会更好地促进中国高尔夫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18]

1.5 高尔夫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近年来,伴随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跨国跨城市高尔夫旅游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高尔夫旅游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区域旅游国际化的重要催化剂,市场前景更加广阔。郁小平等对我国的高尔夫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开发思路与注意事项。[19]李舟等从高尔夫球运动自身的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其与旅游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发展高尔夫旅游产品是中国高尔夫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并论证了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存在价值和市场发展空间,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发展建议。[20]陈鹏提出,很多不符合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高尔夫旅游项目,造成了大量的旅游资源的贵族化。这种盲目的开发可造成很多的社会危害,导致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开发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21]刘德云对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Delphi法和AHP法构建了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22]

1.6 区域性高尔夫旅游发展相关研究

随着高尔夫重返奥运大家庭,全球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格局;与此同时,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全方位的区域性、国际性的高尔夫旅游开始形成。王志东和丁再献探讨了如何加强山东半岛与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合作,特别对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专项旅游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23]门达明通过对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实现的具体途径及普及高尔夫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海南走高尔夫旅游大众化之路是完全可行的。[24]幸岭与邓艺在对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条件进行重新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发展高尔夫旅游的策略、目标与布局,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5]蒋伟提出,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可以施行“定位、规划、进港、客源、产品、特质、促销、活动、聚合和人才”等10 个“P 策略”。[26]陈飞分析了高尔夫旅游在重庆的发展概况,并对其进行SWOT 分析及建议。[27]

2 国内高尔夫旅游研究展望

2.1 国外高尔夫旅游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2.1.1 研究内容

国外对高尔夫旅游的研究较早,且成果丰富,研究的对象已经从宏观层面转向高尔夫旅游的微观层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高尔夫旅游细分市场、高尔夫旅游者出游动机、高尔夫旅游者停留时间、高尔夫旅游利益相关者、高尔夫旅游的影响、高尔夫旅游目的地等方面。研究内容上侧重案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而国内学者对高尔夫旅游的研究领域局限于宏观区域的一般谈论较多,对具体案例的研究重视不够。对高尔夫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较多,但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极少有研究者对高尔夫旅游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2.1.2 研究方法

国外学者对高尔夫旅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社会学和旅游学研究相结合,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图表法、比较法和综合法等为主。在分析过程中,以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为主,并设计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探索性分析方法,另外还较多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分析。国内学者对高尔夫旅游的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较少,与地理学和旅游学结合研究的较多,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邻学科的结合研究较少,从而在客观上降低了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2.2 国内高尔夫旅游研究不足及方向展望

尽管近年来高尔夫旅游已引起政府和学界的普遍关注,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结合目前国内高尔夫旅游研究理论、研究现状及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2.2.1 研究的领域应向纵深发展

加强高尔夫旅游与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发展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研究高尔夫旅游发展的布局、经营管理方式、发展模式、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加强高尔夫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高尔夫旅游的生命周期、高尔夫旅游与两型社会建设、高尔夫旅游市场风险规避、高尔夫旅游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的研究。

2.2.2 加强对案例的研究

在高尔夫旅游研究的文献中,案例研究数量很少,即使有少数的文献中出现了一些案例,但质量欠佳,量大且质量高的案例研究相当缺乏。说明了对高尔夫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基本事实了解不够深入,导致一般理论抽象和较大区域范围的研究归纳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果,不少所谓的宏观的“思考”、“设想”、“策略”因为缺乏事实根据而成为凭空猜想,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因此,具体而深入的典型案例的研究,应成为高尔夫旅游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2.2.3 研究的方法有待深入

将相关学科的方法引入高尔夫旅游的研究之中,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掌握程度不同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和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应该是今后高尔夫旅游研究的趋势。

2.2.4 加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研究

在中国高尔夫旅游近年来的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国内一些发展不太成熟的相关企业,也有一些政府部门的决策上的可商榷之处。因此,能否提出有效的策略模型和评价体系,指导中国背景下高尔夫旅游的理论与实践,做到我国高尔夫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研究者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2.2.5 目的地居民对发展高尔夫旅游的反应研究

高尔夫旅游的发展,包括土地审批、项目支撑、市场推广等,均与企业、政府直接相关,但是以往的研究多数是站在企业、政府的角度思考,并没有能够完整地从目的地居民的角度出发,根据目的地居民的意见来讨论应对策略。不同地区的居民有其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如何在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来发展高尔夫旅游产业也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因此,针对目的地居民来进行有关高尔夫旅游理论和策略的研究应该非常有意义。

[1] 程磊.对发展湖南高尔夫旅游产业的思考[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5(4):50-51.

[2] 郁小平,夏洪胜,何莽.我国高尔夫旅游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4(4):25 -28.

[3] 李子超.北京高尔夫旅游认知度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4] 梁珊.试论海南高尔夫旅游经济[J].中国经贸导报,2010(7):56-58.

[5] 郁小平,夏洪胜.高尔夫旅游的产生因素及有效作用分析[J].开放导报,2005(4):46 -48.

[6] 付冰,周申立,郝百强.试论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5-37.

[7] 陈才发.发展我国高尔夫休闲产业的思考[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2):89-92.

[8] 吴克祥.中国高尔夫产业可持续发展探析[J].特区经济,2004(9):78-80.

[9] 颜文洪,欧阳劲进.高尔夫:目前的困境与出路[J].经济论坛,2004(8):96 -98.

[10]张建,侯燕.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系统机制与宏观监管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46-48.

[11]刘宗现.中国高尔夫产业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2]安铁民.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3):48 -50.

[13]陈慧琴.中国高尔夫旅游业现状及发展方向[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37 -39.

[14]吴亚初.高尔夫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20-122.

[15]韩烈保.高尔夫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69-172.

[16]赵小林,崔智勇.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动因与机遇[J].商业现代化,2006(1):28-30.

[17]刘惠英.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前景透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48-50.

[18]张本俊,马利亚.浅析我国高尔夫产业[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93-94.

[19]郁小平,夏洪胜.论高尔夫经济[J].商业时代:理论,2004(29):48-51.

[20]李舟,刘照辉.我国高尔夫球场发展模式分析与预测[J].草业科学,2006(4):33 -36.

[21]陈鹏.高尔夫球场过量兴建危害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58 -60.

[22]刘德云.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62-65.

[23]王志东,丁再献.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36 -39.

[24]门达明.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初探[J].管理科学文摘,2008(6):78-80.

[25]幸岭,邓艺.积极推进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科技管理,2008(2):68-70.

[26]蒋伟.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的“P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46-48.

[27]陈飞.重庆市发展高尔夫旅游的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59 -61.

猜你喜欢
高尔夫旅游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旅游
高尔夫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