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娜
(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我国民间的春节社火极为多样,学者对此的研究亦很多。学者们大多注重其中的背棍、变阵、扑旗子、乔妇人等民俗事项,即多注重对其体育意义和娱乐意义的阐释,极少专门调查社火中“火”本身及其深层意义。山西春节社火民俗内涵甚广,除上述事项外亦不乏其他,河津春节跳火民俗就是一例。河津跳火民俗极富地方特色,尤以清涧镇最具代表性。笔者于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调查了清涧镇跳火民俗事项的全过程[注]在针对清涧镇展开调查的同时,笔者还采访了河津其他地域的人以及四位河津民俗学者,包括河津市文物局副局长兼文化馆馆长李惠民,原文联主席原艺文,曲艺协会会长杨玉林,文化协会会长任罗东等。翻阅了一些资料文献,发现河津各地跳火民俗都基本一致,因此以清涧镇的跳火为例展开论述。,并将河津跳火与我国其他地域的春节火民俗在准备材料、具体过程、组织形式等八个方面加以对比,凸显河津跳火的特色。
河津背靠吕梁山,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与汾河汇合的三角地带,东西宽27.5公里,南北长35公里,总面积593平方公里。从郡县沿革上来看,河津古为耿邑,秦置皮氏县,北魏易名龙门,到宋代因境内有黄河渡口而改称河津县。1994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行政区域和隶属均未改变。至2000年年底,全市共有3个镇,8个乡,148个行政村,242个自然村[1]。
从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来看,河津曾发现了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十余处,古都遗址8处,以及众多古墓葬、古建筑、碑刻等,商王祖乙就曾迁都于邢。邢即是今天的河津[2]。除物质文化遗产之外,河津亦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如《河津市志》中就收录了《错开河》、《鲤鱼跃龙门》、《捉马庙和上马台》等27篇。同时,南路梆子和干板腔等艺术演绎形式都是河津文化的代表。不仅如此,河津还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大禹治水鞠躬尽瘁,王勃文才高耀千古,薛礼征东神勇无比。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在其煌煌巨著《史记》中划出著名的“龙门碣石”线[3]。其中,碣石指今河北易县徐水通县一带,龙门即指河津韩城一带,龙门、碣石线即是草原带与农耕大陆带的界线,故河津又是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公元308年,匈奴刘渊建汉国,都平阳,即今临汾地区,这标志着大城防线的崩溃,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很大程度上辐射至河津地区。诸多因素致使河津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著名学者苏秉琦先生就曾这样说道:“华山一个根,泰山一个根,北方一个根,三个根在晋南会合”。
清涧镇就是河津3镇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总面积45.2平方公里,因一条清澈的涧水绕镇流过,故得名清涧镇。这条涧水开凿于唐代。传说,此村有一人名叫卢虔(作《春秋注》、《孝经注》,不存),官至工部尚书。卢虔在家中建了一座花园,并修涧引来北山的泉水浇花,于是后人就把村名改为清涧。另外,清涧镇还是传说中“鲤鱼跃龙门”之地。
民俗的产生必然以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为依托,河津的地理位置和古老历史文化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跳火民俗作为拜火遗风,它在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产生并流行自然不足为奇。
跳火在河津方言中也称为“烧柏柴”,是指以燃烧柏树枝为准备工作,以跳过柏柴火焰为过程,以除疫祈福为目的的民俗事项。河津跳火民俗属拜火遗风,利用其特定的地理条件(背靠吕梁山脉,柏木资源丰富)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把先人的原始火崇拜以跳火的形式展现出来。由于原始先民缺乏自然常识,在生产生活中对有些自然现象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如风雨雷电、生老病死等,因此幻想宇宙中存在神灵,火使得人类得以驱赶野兽,获得熟食从而增强器官功能,故而人类便把火作为自然之神的馈赠,认为火焰可以通神达天、驱鬼除疫,火崇拜就此产生。跳火就是原始火崇拜的演变,带有原始傩仪和蜡祭文化的色彩,我国很多民俗事项都带有火崇拜的色彩。仅就春节的火民俗而言,就有陕北的跳火节、闽南泉州的跳火盘、大同的转旺火,以及内蒙古的跑拢火等。除此之外,在中亚和西亚曾广泛流传过一种名叫“索罗亚斯德”的宗教,这种宗教崇拜火焰和日月星辰,在中国古代被翻译为拜火教(或祆教),这也是火崇拜的体现。
据清光绪版的《河津县志》中对跳火的记载,“元旦,夙兴,燔柏叶,或焚束薪,名曰‘兴旺火’。陈牲、醴、果、羞,祀天地、祀神、祀先。家众以次跪拜,陈寿毕,出拜尊长及戚里焉。饮食相招,数十日乃已”[2]。文中的“兴旺火”,即指跳火民俗。
在我国其他地域也存在着与河津跳火类似的民俗事项,如闽南泉州的跳火盘、陕北的跳火节、大同的转旺火、内蒙古的跑拢火。从这五地火民俗的差异中可看出河津跳火的特色。
河津跳火举行于农历正月初一的破晓之前。闽南泉州的跳火盘举行在除夕吃过年夜饭之后。陕北的跳火节举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大同转旺火举行在大年三十的午夜十二点至大年初一的凌晨,及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内蒙古跑拢火各地时间不一,在呼市举行于农历正月初一破晓之前,和河津跳火时间相同;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举行于正月初一的零点,和大同的转旺火时间一致;有些地区则举行于元宵节夜晚。
河津的跳火在自家庭院中央举行。闽南的跳火盘是在天井或自家门口举行。陕北跳火节在院子里和大门外分别举行。大同的转旺火是在当地较为空旷的中心地带举行。内蒙古跑拢火则举行于社区内的空旷地带。
河津跳火所需要的燃烧材料是从腊月里就开始积攒的柏柴 (即柏树枝)。据郭勇义(56岁,河津市清涧镇杜家沟村人)回忆,“到了农历腊月,人们就开始操心积攒跳火所需要的柏柴。积攒柏柴是每个家庭春节前一项很重要的准备工作,是置办年货的一部分,小孩子们常常是三五成群地结伴去砍柏柴。河津的柏树一般都生长在吕梁山的峭壁上,砍柏柴需要爬山,很辛苦,也比较危险。我小时候,大概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就上山砍过柏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就出现了作为商品出售的柏枝,很容易就可以买到”。
柏木在社会底层和高层都广泛使用,譬如汉代帝王陵寝中有黄肠题凑;南北朝贵族多以柏木为棺以防腐;山西省太原市晋水流域也有农历正月初一清晨燃烧柏柴以祈福的习俗[4]。河津除了地理位置优越,柏木资源丰富外,使用柏柴作燃料还有其独特用意:其一,柏树寿命很长,河津有着对柏木崇拜的民间信仰,且在河津方言中 “柏”谐音“百”,“柴”谐音“财”,所以人们认为烤柏柴火可以长命百岁,财源滚滚;其二,柏柴燃烧时火焰很旺盛,人们认为这象征着家族的兴旺,同时还可以驱赶鬼怪;其三,柏柴燃烧后的灰烬中有时会出现黑色的颗粒状残留物,看起来很像碳化的麦粒(其实是燃烧不完全的柏树种子),人们认为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其四,柏柴在燃烧时哔啵作响,同时可散发出香味,人们认为哔啵声可以驱鬼除疫,柏树清香的味道还可以杀灭人身体内和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带来健康和吉祥,人们从火上跳过去就可以使来年的所有病灾都落入带有柏香的火焰中,化为灰烬。据卢卓录(62岁,清涧镇清涧三村人)回忆,针对跳火时柏柴散发的清香,在河津有这样的民谚:“闻一闻、熏一熏,病魔不着身”。
闽南跳火盘的燃烧材料是稻秆和番薯藤(用麦秆引火,点燃番薯藤。这点和河津用麦秆引火,点燃柏柴的方法类似),稻秆和番薯的寓意是“年谷大熟,燔柴报天”。陕北跳火节所需要的材料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当天从山上砍来的木柴。大同转旺火所需的材料则是打磨、切割成一定形状的煤块,及木柴、油和装饰在旺火堆上的红色纸张或彩带,还有贴在装饰物上写有吉祥语的红色对联。内蒙古跑拢火则用麦秆、木柴、汽油、木棍木板和缠了白色毛巾以加速燃烧的引燃棍,用麦秆有祈祷粮食丰收的寓意,柴谐音“财”,人们认为跑拢火可以使来年庄稼丰收,事业顺利,财运亨通。
河津跳火的过程较为简单。在月尽晚上(即除夕)将柏柴堆在庭院中央,柏柴下放置干草或干芝麻杆、麦秆等其他易燃物,在柏柴的两边垒几块砖以便防风和通风,但如果柏柴足够多,火焰就可以烧到很旺,则不需要再垒砖。在农历正月初一天亮之前一小时左右,家家早起,在屋内和院中放置点燃的小红蜡,全家人然后聚集于庭院中准备跳火。因前一天已经将柏柴垒好,所以这时用火柴点燃麦秆或干芝麻杆,再引燃柏柴即可。而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点燃柏柴的过程十分复杂,是将浸湿的旧棉花拧去水分,再沾满辣椒蒂烧成的灰,然后晾干,称为硝纸。兴火时扯一点硝纸铺在火石上,用火镰撞击火石,撞出火星后点燃硝纸,然后再在火石上铺一点没有沾辣椒灰的棉花,以加速硝纸燃烧,之后再用硝纸点燃麦秆,再引燃柏柴。然后人一边用扇子扇,一边用木棍翻动柏柴,以使其充分燃烧。据郑灵芝(86岁,清涧镇张家庄村人)回忆,这样的点火很困难,所以往往是一家的柏柴燃起来后,会有邻居家来“借火”去引燃自家的柏柴。待火烧旺之后,大人会呼唤“快来烤柏柴火”,于是一家人围在火堆边,先烤烤火,再边喊边跳,然后再从火焰上方跳过。一般是人从火堆的一边跳过去,再绕90度到另一侧跳,跳的线路呈一个汉字“十”,跳“十字”的目的同样是为了除疫长寿。有些老人们因腿脚不灵便,可从火焰上方跨过。年轻人则可以双脚并拢从火焰上跃过,或单腿跳过均可。小孩太小跳不过去,就由大人抱起,在火焰上凌空转几圈。整个过程以“跳”为主,因此,笔者将方言中的“烧柏柴”和县志中的“兴旺火”统称为“跳火”,以此凸显该民俗的特色。一般等所有家人跳完,火势渐渐减弱,最后自动熄灭,跳火也就结束了。
相比之下,闽南的跳火盘程序较为复杂。人们跳过火堆,还要拾阶而上,从正门进入“厝内”,一直走到神厅内的“天公灯”下,才算完成一趟跳火盘,然后再沿原路折回庭院里的跳火盘起点处,接着跳,跳的次数没有限制,因人的兴趣和体力而定。
陕北的跳火节也比较复杂。在农历正月二十三下午,人们早早地吃过晚饭,家家户户在大门口和天井分别燃起火堆,火堆一处供家人跳、一处供神跳。跳火前在火中扔旧抹布和旧刷子(这样做的寓意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人们用它们刷锅、刷家什,因而冲撞了灶神,是不洁之物。在跳火时将其投入火中焚烧,使之随烟升天到灶神那里去谢罪),或是撒盐(干柴燃烧时声音较小,撒盐可以使其发出哔啵的声音,但是柏柴燃烧声音本身就很大,故河津跳火不撒盐),人们跳火时抱着自己睡觉用的被褥、枕头、衣服一起跳。这样做是为了让火焰的高温消除衣物上的不洁,达到同河津跳火一样的除疫祈福的目的。
大同的转旺火则是众人围绕旺火先逆时针转三圈,再顺时针转三圈。人们认为逆转会丢掉去年的坏运,顺转会迎接来年的好运。转的时候,有些人还双手合十,向诸神祈祷。大同转旺火较内蒙古跑拢火的规模要大,但过程类似。
在内蒙古跑拢火前,社区内男人们就会将木板木棍搭成三脚架的形状,在内放置麦秆等可燃物,并浇汽油或柴油,到除夕夜十一点多,男人们用缠了白毛巾的引燃棍引燃麦秆,到正月初一零点整,人们开始围着拢火顺时针转三圈,默许心愿,之后大家便围着拢火烤火、聊天。
河津跳火结束后,并不立即清理,而是待柏柴燃尽、火焰自动熄灭后,将砖块和灰烬置于原地等到“破五”(河津方言,农历正月初五)时再打扫。所以初一天亮之后到初四,在庭院中就会留下灰白色灰烬,中间夹杂着一些碳化成黑色的柏树残留物,人经过时还会闻到清新的香味。到初五早晨,人们就会把灰烬直接扫起来倒掉,到此跳火结束,之后有一系列祭祀诸神的活动,虽然这样的仪式日渐俭省,但人们也要焚香行礼,敬献祭品。
闽南的跳火盘则是一经跳完立刻处理灰烬。待到火势渐歇,妇女手持火钳和瓦片,从火堆里夹出一些未燃尽、带火星的番薯藤,置于瓦片上,再放到夫妻睡的床下,俗称“挑金挑银”,寓意日子火红兴旺,之后由辈分最高的男丁,手持扁担,将火堆往大门方向一打,使灰烬火星散开,如果家中没有扁担,可直接将鞭炮扔进火堆,使得火星四溅,但闽南跳火盘无祭祀仪式。陕北跳火节仅仅是为神提供跳火的火堆,亦没有祭拜[注]笔者没有找到有关陕北跳火节之后的具体打理工作的资料,故无法列出。仪式。大同旺火会持续燃烧数天,待火焰熄灭后,会有铲车将旺火堆清理走(动用铲车,是因为转旺火的规模很大,旺火堆高可达6.6~9.9米,直径可达3~8米),至于祭祀祈祷,则是在转的过程中人们双手合十地进行。内蒙古跑拢火是在火焰熄灭后立刻清理灰烬,也无祭祀仪式。
河津跳火没有等级观念,男女老幼不分次序都可参与。据郭晓晶(25岁,女,清涧镇杜家沟人)回忆,“跳的时候没有特定的规矩规定谁应该先跳,也没有规定女性不准跳,都是谁想先跳就先跳,想跳几遍都无所谓,跳到尽兴为止”。陕北跳火节也没有等级性,它甚至比河津跳火更随意。而闽南跳火盘却有着明显的等级和重男轻女的思想。跳火盘开始后,由辈分最高的男丁带头最先跳过火堆,其他人再按长幼顺序跳过,小男孩也要由成人抱着跳过,如果家中有外出未归的男子,则由在家的兄弟代替跳;小女孩可以由大人抱着一起跳过火堆,以保佑小孩健康成长,但女孩稍稍长大一些后,就不可以跳了。大同转旺火具有轻微的等级性。旺火由当地有名望和有身份的2~3人同时点燃,待旺火燃烧起来之后,他们先转完之后,其余的人再无差别地参与进来。据他们(宋明杰,22岁,宋建友,60岁,均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人)讲,内蒙古跑拢火也无等级性,由男人来做跑拢火的点火工作并非出于等级考虑,而是因为冬季内蒙古天气严寒。
河津跳火只是在自家庭院中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跳,以家庭为单位,较为内化,除了“借火”之外,几乎构不成社区。而陕北跳火节举行时,是先在自家跳,然后就左邻右舍地串门,去跳别人家的火堆。陕北跳火节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或以邻里几户人家为社区的结合,较为灵活松散。大同转旺火的组织形式则更为松散,旺火垒在一个较为空旷的中心地带,譬如广场,任何人都可参与,其社区范围更大,而且大同多矿,广场周边的居民都是此社(矿)区的成员,这种社区极富地域特色,点火人也许就是矿长本人。跑拢火在内蒙古农村以整个村落为社区,这很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个体农户不可能脱离其他农户而独自完成所有农务和祭祀。因此,农村的民俗事项必然以整个村落或一个村落中的同姓宗族为社区进行。而在城镇,跑拢火以一个楼房的几户关系密切的邻里为社区进行,较之农村较为集中的组织形式,城镇的跑拢火略显松散,这和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相关。
不同的组织形式也反映出不同地域的信仰圈[注]林美容先生曾提出过“祭祀圈”和“信仰圈”的概念:“……祭祀权威地方居民之义务性的宗教组织。另一种群体性的民间信仰,其组织形态与祭祀圈大异其趣,为某一区域范围内,以某一神明和其分身为信仰中心的信徒之志愿性的宗教组织,笔者名之曰信仰圈。”参见林美容《彰化妈祖信仰圈》,载于《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68期。笔者在此将此概念外延,不再仅仅局限于神明信仰,而是延伸为以同一民俗事项为中心的志愿性的社区组织,此组织具有很强的世俗性。。这些信仰圈均以火崇拜为中心,以相同的执行方式为纽带,将其之下的各单位联系起来,其松紧程度各不相同。河津跳火当是最松散的,单位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内蒙古跑拢火次之;陕北跳火再次之;而大同转旺火最为紧密,高高垒起的旺火将同一社区(以矿区为主)之内的人都集结起来。
河津跳火以柏柴为材料,故由此衍生出一种特殊的经济事项,即在春节前会有很多人贩卖柏柴。柏柴已经成为商品,成为年货的一种,家家必备。而其他地域的火民俗则没有这样的现象。
河津跳火和其他地域的跳火虽然存在诸多差异,但其所蕴含的精神是相同的,只是河津跳火更突出消除疾病的寓意。但无论何种跳火民俗,人们都是通过这样的仪式来辟邪消灾、表达希望生活红火美好的愿望。在星光下,在鞭炮声中,在浓浓的年味里,人们燃起火堆,温暖的金色光焰,哔哔啵啵的声音,这都是原始先民们驱鬼除疫、祈祷来年吉祥的仪式再现。
参考文献:
[1] 河津市志编纂委员会.河津市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2] 河津市志办.河津县志:清光绪五年校注本[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94-95.
[3]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