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蕊
(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32)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的信息服务均不同程度被打上了2.0的烙印。作为以信息传递与知识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图书馆在保持对新技术敏感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与开发。继Wiki、Blog、Tag、RSS等工具在图书馆服务中尝试应用后,SNS这个近两年来风靡在互联网的工具成为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SNS以人际交往、互动交流为主要特征,其发展对图书馆有何启示,尤其是对同样以互动和挖掘潜在用户著称的图书馆服务来说,有何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探讨。
SNS的概念至今大多还停留在词面译文的解释,即社会交往软件(Social Networking Software)、社会交往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会交往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s)或者社会交往系统(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等。百度百科对SNS的解释:“全称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1]。”尽管SNS的英文说法很多,但其核心都在于社会性网络这一特征,而我们通常所说的SNS正是指那些提供社会交往服务的网站。
SNS的理论基础源于传播学中的六度分隔理论,又被称之为小世界现象(小世界效应)。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年)根据这个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息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6个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2]。
可是,超过30年来这个理论所谓的人际联系网(例如上述的“世界上所有人”)仍然有所争议,至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不过,在应用层面却很多,特别是保险及传销业的从业员。现时在香港,一般保险经纪在完成交易之后,都会要求客户提供1个至少5人的新名单。另外,早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就已利用这一理论,鼓励订户向公司推荐其他潜在订户[2]。
该理论提供了Web2.0社会性功能的一个基本解释:即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后来人们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朋友的朋友”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
有关SNS类型的划分也是众说纷纭。笔者总结起来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类:从其网站定位的方面来看有校园生活型、休闲娱乐型、职业商务型、交友婚恋型、抢生意型等;从其发展的成熟度来看又可将其概括为简单模仿型、模糊型、尝试开拓型;也有按其发展形态概括的,如泛SNS型、线索型SNS、主题型SNS等。然而,不论以何种角度划分,围绕以用户为中心的主旨是不变的。
社会性网络的定义决定了SNS的特征离不开人、信息以及网络应用这3个基本元素。因此,SNS的首要特征即表现为选择某一主题聚合大规模的用户群,用户粘性较强;其次是利用六度分割理论扩大人际关系影响力,发展速度快;此外,SNS精准的网络营销模式,使其在拥有急剧增长人气的同时也伴随着可观的商业利益,拓展了互联网应用发展的长效利益机制,进而刺激了SNS应用的持续发展。
SNS应用网站源于美国。诞生于2003年的青少年社交网络MySpace用户已突破1.6亿,校园型SNS网络Facebook自2004年初诞生,短短几年用户已飙升到1.2亿。而类似的SNS网站于2005~2007年在国内迅速蹿红且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发展速度都相当惊人。尤其是做BBS源程序的Discuz推出了一套SNS建站程序,从此,各类SNS网站可以出现大规模的复制[3]。目前,国内SNS在发展模式及主页设计等方面基本以模仿国外为主,如校内网模仿Facebook、Myspace。此外,几乎各大门户网站都已经尝试应用SNS,如搜狐、新浪、Google等;国内较为成功的SNS网站主要有千橡的校内网、腾讯的Q-Zone、海内网、若邻网、开心网等。
据2008年《第四届中国网络社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披露,在使用过社交网站(SNS)的网民中,有77.3%的网民每周至少登录一次SNS网站。其中,每周登录1~2次的网民最多,占37.4%。其次是每周登录7次以上的网民也占到网民总数的26.4%,此数据反映出SNS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粘性较高的新形态网络社区服务。其中在这些登录过社交网站(SNS)的网民中,有62.8%的网民经常登录的社交网站(SNS)数量在两个以内。[4]
“去读者所在的地方,而不是去你希望他们的所在。”Karen G.Schneider[5]的这句名言正好吻合了Web2.0环境下图书馆学界所坚持的“以用户为中心,主动服务”的原则。过去我们也曾尝试过移植Wiki、Blog、Tag、RSS来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尽管影响效果大小不一,但这些工具的先进理念,或多或少已融入到图书馆服务的潜意识中。目前,SNS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社会交往,统观其特征,不难发现它与图书馆的类似之处。首先,SNS与图书馆均可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都拥有收集存储和发布信息的特点;其次,SNS与图书馆均拥有一定规模的用户群体,且其信息需求具有一定规律,便于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除此之外,SNS高度的用户粘性,轻松灵活的交流互动形式,明确的信息传播方向和力度,这些特质恰恰弥补了Web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发展的缺憾。因此,借鉴SNS的长处对改善图书馆服务有着十分必要和积极的意义。
国外图书馆对SNS在图书馆服务方面的应用一直保持着敏锐的触角。起初,公共图书馆担心青少年迷恋社交网络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有些公共图书馆曾一度尝试限制青少年对此类网站的频繁登录。但随着SNS影响的不断扩大,图书馆逐渐开始尝试顺应这一潮流并采用这种用户喜欢的交流方式来留住用户。
据Pew组织的网络调查研究发现,在美国MySpace开放给任何人,但用户以青少年群体为主,年龄限制性较小,而Facebook被认为相对“封闭”;在公共图书馆,用户主要使用的是MySpace,而在高校图书馆,Facebook是最重要的社交网站。根据这样的分布趋势,图书馆开始利用游戏和虚拟社区,如 Second Life、MySpace、Facebook、Ning 等与用户交流,有的图书馆甚至开发类似的图书馆主页来与用户交流。例如美国亨县公共图书馆(Hennepin County Public Library)的网页采用了嵌入式Library搜索框中的代码库,便于MySpace的用户检索所需要的个人资料。图书馆网页上不断旋转浮现工作馆员的图片,方便读者点击互动交流。夏洛特和梅克伦堡县(Charlotte&Mecklenburg County Public Library)的“图书馆阁楼”网页以博客帖子著称,通过Meebo Me嵌入式聊天窗口,了解年轻人的喜好,把服务推送到用户中,这是图书馆借鉴社交网络模式的典型[6]。除此之外,更多的图书馆采取“寄生”的方式,即以普通社交网用户的身份到MySpace、Facebook里注册,通过参加活动或发起讨论来结交朋友。典型的例子有在MySpace上注册的美国图书馆协会、布鲁克林大学图书馆、丹佛图书馆等[5],他们均以昵称用户的身份在社交网站上活动。可见,不论国外图书馆是否在技术上采用了SNS,SNS的理念和价值精髓已经被贯彻到了图书馆的服务中,且已经在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社会之间、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SNS并非源于本土,因此,国内SNS当前的发展模式大多停留在照搬模仿阶段,应用形式主要限于交往娱乐、新闻传播等,在图书馆方面的应用很少。然而,近年来图书馆人已经注意到了SNS的发展,并开始了一系列开拓性实践。豆瓣网就是实践阵地之一。2005年3月上线的豆瓣,从一个关于书、电影、音乐的网站开始,已经增加了博客、同城活动、网址分享,和朋友之间的各种互动综合性网络,其定位于“书籍/电影/音乐点评类”网站,实际上已是中国式SNS。在豆瓣的小组中,活跃着近300个图书馆小组,如“我爱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笔者曾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在豆瓣网上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个图书馆小组创建,平均每天约4~5个新用户加入图书馆小组。目前,众多公共馆都已经参与到其中渴望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网上图书信息环境。虽然服务并未涉及到正式的参考咨询、书目传递等项目,但通过对一系列与图书馆相关话题的热烈讨论,吸引了大批用户的关注;不少图书馆界学者、馆员活跃其中,潜移默化地推广图书馆资源、分享心得、解答疑难,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Web2.0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除此之外,在国内热门的SNS上图书馆的身影便寥寥无几了。
正因为国内图书馆尚未在热门的SNS上开拓疆土,所以SNS能给图书馆带来什么引起无限遐想。SNS的价值也值得图书馆日后积极探索,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可以从SNS的理念、吸引用户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中得到一些启示,结合国情指导我们的实践。
图书馆的用户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更替不断变化发展着。在我们大力宣扬“用户至上”服务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可以为用户服务的机会与新方式,拥有用户是图书馆的生存之本。Web2.0环境下的众多应用,其用途各有千秋,Blog、Wiki等工具为我们发展了一批稳定用户,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SNS特有的信息共享方式以及拥有较高的用户黏性运作模式,也是一条为图书馆吸引潜在用户的新路。在此,我们可以尝试借鉴国外一些图书馆的成功做法,以用户喜欢的交流方式与之交流,主动与用户成为朋友,发挥图书馆员的亲和力。想方设法用独特的信息魅力去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挖掘潜在用户。
吸引用户是服务用户的前提,留住用户才是开展服务的目的和关键。图书馆可以借助SNS的形式短时间内吸引到大量用户,但要留住这些用户就需要制定适合图书馆及其读者自身特点的社交模式了。
SNS网站平台集Blog、BBS、QQ等工具的特征为一体,提供了多方位的交流途径。对图书馆而言,一方面省去了技术维护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便于通过多种渠道与不同爱好的群体交流。笔者认为,图书馆可在SNS上开展多种服务:推荐导读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电子资源服务、信息组织等。建议从几个步骤出发:第一步,图书馆首先根据网络社区的类型定位成员群体的特征,分析他们的信息需求,然后结合本馆资源,适时以日志、多媒体的方式推荐发布相关信息,利用SNS中的应用发起讨论、话题,或是调查,努力成为社区内的活跃分子。例如校内网中新近开发的一个名为“好读书——读好书”的应用,开发者尽力和每一个感兴趣的用户成为朋友,及时推送最新动态以留住他们。第二步,图书馆广泛结交朋友,逐渐从其中区分出上线率较高的群体,形成一个活跃的核心小组,以朋友间交流的形式了解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看法,适时推广宣传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处理用户的疑难,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等。第三步,SNS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除了具有多样性和共享性等优势,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无序、封闭等特征,这就需要图书馆发挥其组织信息、提取知识的能力。
可见,SNS式的图书馆服务流程可以概括为建立威信力(拥有较高点击率)——稳定朋友圈——拓展服务面——建立威信力(拥有更高点击率)的循环。此外,SNS式的图书馆服务不仅是要增强用户对图书馆的黏性,同时也是增强图书馆员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黏性。即让图书馆员在充分体验SNS网络的乐趣后,喜欢上这种交流方式,从而使他们的服务变得更加主动。
尽管近两年来SNS在国内引起建议,但许多学者还是对其持否定态度,认为其不成功的致命原因在于SNS并非源于本土,脱离了国内互联网发展阶段,在一个并不合适的时机被生硬地嫁接到中国。在机遇与陷阱的抉择面前,图书馆应该做的是冷静定位,及时调整服务策略[3]。
SNS网站的发展确如雨后春笋,但纵观其服务质量则参差不齐。在网络竞争白热化的今天,SNS的发展规模、速度在未来必然会有一段冷却期。但并不说明SNS大势已去,相反可能是国内SNS发展迈向成熟的开始,所以图书馆在冷却期应该依旧重视SNS网络上已经建立的社交关系资源,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社交网站积累自己的社交圈。社交网站在经历了以娱乐为主,靠游戏应用来吸引用户的阶段后,会逐渐回归社交,回归理性,因此图书馆应及时调整服务模式,逐渐从SNS式图书馆服务向图书馆特色式的SNS服务转变,结合与用户现实需求相近的题材性较强的项目,建立SNS模式的图书馆主页,由以往嵌入热门SNS网络的发展模式走向独立门户的SNS模式。
SNS网站集合了Web2.0环境下诸多热门应用,但其突出的缺点则在于资源的封闭性和信息的不可检索性。与博客相比,SNS上的信息资源无法通过搜索引擎在Internet上检索到,SNS站内搜索框范围仅限于搜索朋友,无法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类似在与BBS、RSS的比较中也可见SNS的诸多不足。因此图书馆应在利用SNS吸引用户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博客、RSS、QQ等工具开展各项信息资源服务,加强SNS应用与Web2.0环境下其他应用互补利用,发挥各自的最大价值,结合国情,不盲目照搬,努力探索适合国内图书馆需要的Web服务模式,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进一步优化。
[1] 百度百科.SNS.[2011-10-15].http://baike.baidu.com/view/8258.htm.
[2] 维基百科.六度分离理论.[2011-10-15].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D%E5%BA%A6%E5%88%86%E9%9A%94%E7%90%86%E8%AB%96&variant=zh-hans.
[3] It Talks-魏武挥的博客.SNS下一个天堂.[2011-10-20].http://weiwuhui.com/551.html.
[4] 超过七成SNS用户每天至少登录一次SNS网站.[2011-9-25].http://www.snsinfo.cn/?p=3670.
[5] 图书馆2.0工作室.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6]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Library Technology Reports,2007(5):45-51.
[7] Elisa F Topper.Social networking in libraries.New Library World,2007(108):378-380.
[8]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Library Technology Reports.sebtember-october 2007:45-51.
[9] Hennepin County Library-Home Page.[2011-10-25].http://www.hclib.org/.
[10] 2008第四届中国网络社区发展状况调查_中国站长站 .[2011-10-27].http://www.chinaz.com/zt/2008sns/live.html.
[11] Sarah McNicol.Social Software in Libraries:Building Collaboration,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Online.New Library World,2008(109).
[12] 刘渊.互联网信息服务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