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65)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非常迅猛,导致许多城郊的农村还没来得及渐进转轨便被城市包围,有的甚至由农村一下子变成新的城市中心区。这种城中村现象在我国当代的城市化进程中十分普遍。在广州这个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里,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城中村现象尤为突出,广州城中村在国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与校园环境的独特需要,许多高校在建校伊始往往选址于城市郊区。在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许多高校周边的乡村成为城中村。城中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已经与老城区的市民无异,甚至更为富裕,但文化生活方面则相对落后,丰富城中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成为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地处城中村的高校图书馆则是社区中信息资源最丰富、人才资源最雄厚、技术设施最先进的信息服务机构,开展社区信息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笔者所在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原广东民族学院)处于广州最大的城中村——棠下街社区。利用这一独特地理优势,笔者主持了广州市社科联资助社科研究项目 “高校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与广州城中村和谐社会构建”。课题研究从资料查阅、社情走访调查、阅读调查三方面入手,对广州城中村的典型代表——天河区棠下街社区居民的阅读现状和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城中村社区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笔者对棠下街居民的阅读现状和需求进行了两次调查。第一次调查以问卷方式对棠下街居民的阅读率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各类媒体阅读率、阅读认知度、出版物来源及其类别结构等,这些数据显示了棠下街居民阅读基本状况。第二次调查进一步掌握居民的阅读偏好和最希望的阅读途径,对图书馆馆藏资料、设施设备、读者服务现状的评价以及布局期望和建议。
限于篇幅,本文以第二次调查为基础,结合第一次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城中村居民的阅读现状和需求。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棠下街16个社区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回收838份,其中有效问卷817份。有效问卷参与人员的性别方面,男性读者478人,占58.5%;女性读者339人,占41.5%。职业方面,私营企业员工和外企白领比例最大,达42%,共343人;个体经营者187人,占22.9%;自由职业者165人,占20.2;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2人,占14.9%。年龄方面,19岁到45岁之间占比最高,达78.3%,共640人;其中又以20岁到35岁的参与者最多,共449人,为总数的55%。学历方面,大专和大学本科以上人数336人,占41.1%;高中、职中和中专人数387人,占47.4%;其他学历读者94人,占11.5%。
(1)阅读时间:每周阅读时间2-7小时的270人,占33%;超过7小时的343人,占42%;两小时以下的202人,占25%。
(2)阅读数量:每月读书(含兴趣翻阅,下同)1-3本的506人,占62%;4-5本的188人,占23%;5本以上的101人,占12%;基本不读书的24人,占3%。
(3)阅读途径:首选阅读途径为“图书馆借阅”的515人,占63%;首选“自己购买”的74人,占9%;首选“网上阅读”的196人,占24%;首选“租借”的33人,占4%。
(4)使用图书馆频率:一周左右去一次图书馆的有90人,占11%;一月左右去一次图书馆的有180人,占22%,六个月左右去一次图书馆的有196人,占24%;一年左右去一次图书馆的有57人,占7%;而从未去过图书馆的有294人,高达36%。可见,居民使用图书馆的频率很低,与首选阅读途径为“图书馆借阅”的诉求形成强烈反差,说明图书馆在城中村社区远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5)阅读目的:选择“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而阅读”的105人,占13%;选择“为工作需要而阅读”的319人,占39%;选择“为休闲娱乐而阅读”的335人,占41%;选择“为提升自我素质、开阔视野而阅读”的57人,占7%。可以看出,虽然娱乐是城中村社区居民阅读的最主要目的,但是为工作和学习而阅读的比例也不小,这表明对城中村社区居民而言,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学习,阅读都是不可或缺的。
(6)阅读偏好:在“最喜爱的读物”一项中,得票率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文学艺术、医疗保健、法律和经济、科技教育、政治、军事、综合。
(7)网络阅读的认同:参与调查者中“曾有网络阅读经历”的达89%,说明网络阅读已日益普及。在选择网络阅读的原因方面(可多选),56%的人是因为 “网络阅读方便快捷”,43%的人是因为“网络读物更新迅速”,54%的人是因为“网络内容丰富,无所不包”,还有36%的人是因为“网络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同时,对于“网络阅读能否取代图书馆”这一问题,高达84%的人给出否定性回答。这表明,虽然网络阅读已成为城中村社区居民广泛认同的一种阅读方式,但图书馆提供社区信息服务的空间并未因此而压缩。
(1)服务建议。“最希望图书馆改进的服务”方面,得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提高借阅效率、开通网上借阅服务、改善借阅环境和设施,其中首选“提高借阅效率”的523人,比例达64%;“最希望从图书馆获得的信息服务”方面,得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书刊借阅、职场信息、娱乐信息。这表明,传统的图书馆借阅服务仍然是社区居民最希望享受的服务内容,社区居民普遍希望图书馆能够提高借阅效率。
(2)馆藏建议。“最希望图书馆增加收藏的书籍”方面,得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文学、艺术、医药卫生、教育、法律、政治、文化、综合。这种选择与上文的“阅读偏好”相对应,并且与参与调查者的职业、年龄有关系。一般来说,参与调查的在职人员将与其职业相关的书籍列为首选,而年龄较大的退休人员则更喜欢休闲、保健类读物。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处于城中村社区的高校图书馆面向社区开展信息服务,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为校内师生服务,与社会相对隔绝,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虽然地处棠下城中村社区,但社区居民对其知之甚少,更别说得到获取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途径。居民“阅读目的”、“阅读途径”和“阅读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阅读是社区居民生活和工作的一项重要需求,并且通过图书馆获取信息也是他们阅读途径的首选,但真正能够利用图书馆实现信息需求者却少之又少。显然,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首先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将自身形象变为周边居民喜爱的信息服务机构,让周边社区居民不断认识和熟悉高校图书馆,为高校图书馆介入社区服务打下良好基础。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居委会及其他社区管理机构,甚至可以深入小区通过物业管理机构,面向居民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具体方法可以采用传统的板报、墙报、传单等途径,也可以通过社区居委在其网站发布信息广而告之,使社区居民逐渐了解和熟悉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的政策、内容和方式等。
社区信息服务的最基本内容是文献借阅。这与调查显示的居民 “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相一致。为满足居民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应该在保证本校师生文献需求的前提下,根据本馆闲置或基本闲置图书期刊的状况,面向城中村社区居民开展信息服务。服务可以先对一定范围内的社区居民开放,在积累一定服务经验后再逐渐推广到社区全体成员。具体做法上,可以在为有文献需求的社区居民办理读者证时采取由点到面的原则,先拟订好服务对象标准,确定最初的服务群体并发放借阅证,展开文献借阅服务,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成熟的社区服务方法的基础上,再将服务对象逐渐扩展,最终惠及全体社区居民。将来,图书馆不但要面向持有借阅证的读者开放,还可在适当时机采取定期开放策略,面向所有社区居民开放,使那些没有读者证的社区成员也可到馆内阅览、复印所需信息资料。在服务内容方面,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一般性借阅服务的基础上,还可调动多种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视听资料、多媒体文献等,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代检、代译、代借资料以及专题信息服务。图书馆也可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为社区读者开发各种信息产品,如科技信息快报、文献综述、书目、文摘、索引、市场分析等,有针对性地为周边的个人和单位信息需求者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随着城市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城中村地区迅速崛起许多高新科技企业,如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一路之隔的广州天河软件园就有许多现代企业,这些高科技公司的信息需求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在社区信息服务中可以把满足这些企业的信息需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社区信息服务,满足社区用户信息需求,逐渐在城中村社区树立起信息服务的良好声誉,成为所在社区的信息枢纽。同时,又可以利用这种声望开展更广泛的信息服务,满足更多的信息需求,形成图书馆与社区读者双方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使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影响,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贡献。
社区教育是城市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功能。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连续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要不断地根据社会环境变化学习、吸取新的知识,社会也要通过各种教育机构给每一个体提供其所需的知识、技能教育,从而使人在知识、才智和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图书馆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服务机构。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它不仅仅是高校这一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是整个社会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服务,为提升社区成员素质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区物质文化生活的进步做出贡献,应当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地处城中村的高校图书馆,是城中村社区里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信息服务机构,同时也应该成为最大的社会教育服务机构。
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开展城中村社区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除了为社区读者开展借阅服务外,还可以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贡献力量,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需求。图书馆可以组建老年人学习中心,让阅读伴随着社区老人颐养天年;还可以开设再就业指导中心,为社区的中青年从业者提供再就业学习、培训的场所。此外,图书馆也可以与社区有关机构合作,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举办各种展览,协助他们策划和组织社区的各种节庆活动;也可以利用学校学科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优势,在校内专家学者与社区之间牵线搭桥,在社区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及各种专业培训活动,让社区居民在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得到提高。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教育,应该把社区用户信息能力的培训作为重点,这是社区信息服务成功的基础和保证。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城中村社区居民与图书馆之间的隔阂,与居民信息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尽管他们多数把在图书馆获取信息视为首选,但实际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却很低,能够真正从图书馆实现信息需求的则更少。这说明高校图书馆在面向城中村开展信息服务时也面临着读者信息能力培训的任务。高校图书馆在参与城中村社区教育中举办各种宣传、报告、讲座、培训活动时,都应该把读者培训作为重要内容来抓,除了就图书馆的资源分布、借阅规则等方面进行宣传之外,还需要通过开展诸如 “网络与图书馆”、“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利用”、“联机检索与光盘检索”等专题培训活动,帮助用户熟悉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了解当代图书馆信息技术的现状,掌握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提高社区居民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
当代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虚拟化特点越来越明显。由于校园与社区之间客观存在的围墙阻隔,给传统的文献借还服务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建立和完善社区信息服务系统,积极开展数字化的网络信息服务,根据社区读者的不同信息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是高校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的大趋势。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阅读已经在居民的阅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读者的网上阅读体验、对网络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认识都在提高,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显然已经成为城中村社区居民的共识。而在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要求和期望方面,信息服务的高效率和信息需求的个性化都是其显著特色。要满足城中村社区读者的期望,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图书馆的社区信息服务系统。图书馆需要加强网页建设,强化数据库建设,最终实现网络化的联机检索、定题检索、数据库查询,通过覆盖社区的网络发布图书馆的新书通报、服务政策,甚至社区新闻、生活动态及各种文化信息,并根据读者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定题服务、代查代译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工作。此外,积极开展与社区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协作,也是完善社区信息服务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相对而言,社区图书馆资源有限,服务时间不足,但他们比高校图书馆更了解社区状况和社区读者。加强与社区图书馆的馆际协作,建立社区信息服务的协作网络,合理调配彼此的信息资源,交流彼此的信息服务经验,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对于校内读者,社区读者的成分显然远为复杂,其信息需求也多种多样。因此,个性化服务在社区信息服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托本馆特色数据库,打造特色社区信息服务系统,努力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也就成为高校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的努力方向。高校图书馆一般都会依托本校的学术资源形成自身的特色数据库,这就为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中体现个性特点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例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图书馆的馆藏体现了民族学特色与职业技术特色,在开展社区信息服务时,图书馆可以依托职业技术特色数据库,面向城中村社区广大群众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图书馆除了依托本馆优势资源,并积极搜集信息资源之外,还应保持与读者互动,了解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针对社区读者的不同信息需求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服务策略,将其所需信息及时高效地推送给用户,不断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
在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许多地处郊区的高校周边的乡村成为城中村。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面向城中村居民开展社区信息服务,是时代赋予义务与责任。只要高校图书馆在充分了解城中村居民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深入社区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就一定能在城中村社区信息服务方面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1]彭淑华.高等院校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2001(s1):268-272.
[2]刘兹恒.薛昊.论社区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及管理机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32-35.
[3]刘晓敏.社区信息服务体系有关问题的研究[J].情报科学,2003(5):370-372.
[4]陈小敏.公共图书馆与社区信息服务[J].图书与情报,2004(1):69-71.
[5]周群.试论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模式的构建[J].情报杂志,2004(9):8-10.
[6]肖永英.国外社区信息服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几个新特点[J].图书馆论坛,2005(6):227-230.
[7]卢滨玲.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101-103.
[8]温万虎.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6(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