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艳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保护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非遗法》第三十五条明确指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遗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遗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因此,公共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非遗的保存与传播,是贯彻《非遗法》精神的重要体现,更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非遗资源蕴含了地方文献所具有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价值,图书馆通过对非遗资源的采集、保存、整理、交流和传播,可扩大自身功能的空间。图书馆收藏大量非遗资源,进而形成不同历史、地域、民族特色馆藏,这些特色馆藏资源在广大读者中的传播,使图书馆形成新的知识服务增长点,可增强自身发展竞争力。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不但可增加上级部门对图书馆经费的投入,而且引起了非遗传承人、非遗研究者对图书馆的高度关注,这对于宣传图书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无形中在全社会提升了图书馆的吸引力,有利于图书馆良好发展环境的形成。
非遗是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保护非遗就是守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技情报、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的社会职能。非遗虽然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但大量非遗资源散落在民间。公共图书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收集、整理非遗资源,可使非遗资源得到保护,对所收藏的非遗资源进行开发,可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利用这些民族文化精华,从而促使非遗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唤起全社会重视非遗保护的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非遗保护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遗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抢救这些遗产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本国非遗保护,以促进国家与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图书馆在本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纷纷参与了对本国非遗的保护工作,并且积极开展非遗数字化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如“美国记忆”项目,通过对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记载——美国档案资料(包括文本、手稿、照片、地图、乐谱、音频及视频文件等)进行数字化,已建成了包含900万条有关美国历史和文化信息的数据库,读者可从主题、时间、地点以及格式等多个检索入口查找信息。中国首都图书馆开发的“北京记忆”项目,是一种高定位、高质量、高水准的大型历史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及网站。其内容鲜明地体现出地域性、唯一性、完备性、权威性和实用性特点,展现了北京建城3 000年、建都800年以来独特历史文化发展轨迹,是读者了解北京自然与人文环境、历史、人物、语言、风俗、艺术等文化遗产的重要参考源。另外,一些公共图书馆利用不同的形式,参与非遗保护,例如:上海市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非遗保护成果展”,增进广大读者对上海乃至全国的非遗的了解;黑龙江省图书馆加强了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类文献的收集,通过讲座的形式加强对非遗的宣传,为非遗申报单位提供翔实的文献资料作为其申报的佐证和历史依据。虽然我国公共图书馆界对非遗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创新工程,它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目前公共图书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致使大量珍贵实物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流失现象十分严重;(2)保护形式与手段单一。许多图书馆仅仅以光盘、图片、录像的方式对非遗资源进行简单的保护。非遗专题网站建设、专题数据库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新技术应用力度不够制约了非遗保护的开展;(3)服务机制不完善。图书馆非遗资源数据库存在数据异构、重复加工、共享程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公众查阅非遗资源的需求。
非遗文献是指与非遗项目有关的记载资料,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不可再生性,载体和记录形式多种多样。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非遗文献,同时收集网络非遗资源,建立非遗专题馆藏,对有关非遗文献资源进行分类编目,建立书目数据库,以方便读者的检索和利用。如上海市中心图书馆非遗分馆是以“非遗保护”、“上海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依托上海图书馆的资源与技术优势而建立的主题图书馆。目前,该馆有藏书约4 000册,为公众提供免费阅览、视听服务。又如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通过整理福田区五项非遗项目的相关材料 (包括照片和文字介绍),利用图书馆网站积极宣传福田区非遗保护成果。在收藏非遗文献资源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与高校、科研机构、出版单位及社会团体合作,尽量收集全当地非遗文献资源,为非遗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建立非遗保护网站,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非遗资源,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目前,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相继建立了地区性的非遗保护网站,这些网站在宣传、普及非遗知识,开展非遗保护研究和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应按照《非遗法》的有关规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建立非遗保护网站,以加强非遗的保护。成都图书馆建立的“蜀风雅韵·成都非遗数字博物馆”,是全国第一个由公共图书馆建立的非遗专题网站,该网站收集、整理加工有关四川及成都地区非遗、政策法规、新闻动态等数字资源,通过文、图、影、音四种表现方式,立体展示成都非遗瑰丽神奇的风采及其保护成果,是成都地区资源最全、信息量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非遗资源中心。该网站开通以来,点击率日增,网民遍及我国内地20多个城市和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读者通过该网站不但可检索、浏览非遗项目,而且可以阅读有关非遗项目的研究资料。当然,公共图书馆建立非遗保护网站,内容上应反映地方非遗特色,利用Web2.0技术为读者搭建信息传递、交流的平台,把网站建设成为本地区非遗保护信息发布的窗口。
非遗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是公共图书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职能的充分体现。建设专题数据库,可对非遗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公共图书馆可将具有叙事场景重现和传播个体的零散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等特征的非遗,通过摄像、录音和存档等方式加以永久保存。如庆典仪式、节日文化、手工工艺等,很难用语言概括表述,然而将它们录制转化为光盘、磁带或数字化产品,就物化为文献。对在非遗申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申报项目文本附件、音像资料、数字化多媒体与一些实物等进行整理,利用数字技术对非遗进行分类、保存,建立科学、实用、完备的非遗数据库,完成非遗的数字化存档。同时,可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如湖北省图书馆建立的“湖北非遗资源库”,以各地申报的非遗材料为基础,收集并整理具有湖北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技术、人生仪礼、岁时节日以及生产、生活知识等文化遗产项目,内容涵盖了入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及部分省级非遗项目,共计147项。湖南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非遗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建立的“湖南非遗资源库”集图、文、声、像多媒体于一体。该库整合湖南非遗资源,收录湖南非遗项目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成为互联网上宣传湖南非遗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弘扬了当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促进了这些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图书馆自建数据库也仅仅以文字与图片为主,多媒体展示功能缺乏,虚拟技术的运用、数据库检索功能、数据库资源的共享等方面还有待创新与突破。
非遗保护工作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保护非遗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公共图书馆应广泛开展社会合作,提高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引进人才和人员在职培训,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探寻一条传承和保护非遗之路,让非遗瑰宝世代相传。
[1]汪向明.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19-21,29.
[2]湖南图书馆.《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受评审专家肯定[N].图书馆报,2011-06-24(A03).
[3]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EB/OL].[2011-12-25].http://hbgxgc.library.hb.cn/Article/hbfwz/Index.htm.2012-02-10.
[4]蜀风雅韵[EB/OL].[2011-12-26].http://www.ichchengdu.cn/immaterial/.2012-02-12.
[5]杨宇平.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5):30-33.
[6]陈敏芳.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与作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