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山 Ma Yu Shan
钦州学院 美创学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近年来,随着高考扩招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艺术专业虽然在招生规模上发展迅速,但人才质量却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所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缺乏艺术创新能力等。这是因为高校传统美术教育脱离了当前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社会需求。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也相应发生改变,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各个高校的主要任务。高校教育应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效统一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能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培养具有能够参与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各个高校的主要任务。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是指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或者是文化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1]
高校人才培养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能够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技能型、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在企业生产一线状况下解决企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同时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对学生的实践指导水平,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建立起符合客观实际的学科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可以促使高校教育与就业相结合,采用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企业可以为学生艺术实践提供切实的专业实习、实训条件,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多元的企业文化,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成功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
高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对教育教学进行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学校、企业两方优势,利用校企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为改革培养目标,以教学培养模式改革为工作核心。
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是知识转化为效益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需要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基础。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最初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的赫尔曼·施奈德教授于1906 年提出,他要求学生一年中必须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实习,以获得必要的知识。 [2]高等院校大都与行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坭兴陶企业参与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有利于提升高校的专业特色和教学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兼职做实验指导师。企业工艺师在企业开展正常业务活动,同时兼作坭兴陶实验课指导教师,这样一方面充实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实验教学的指导水平,由此可见,企业深度参与高等院校的发展,对于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实验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设计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共同参与高校实验教学与培养过程。对于企业来说,不仅参与了高校制定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而且参与了坭兴陶产业人才培养任务。高校通过贷款建设了新校区,使得教育经费比较有限。通过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学校聘请坭兴陶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艺师担任兼职实验指导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坭兴陶竞赛方面的指导。将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转移到企业进行完成,以弥补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不足。[3]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需要按照坭兴陶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定位,与坭兴陶行业需求接轨,使学生在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结合。
高等院校应注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就业作为指导,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总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产学研结合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各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实际能力为主的生产和科研实践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教育培养之中的教育模式。[4]
钦州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进行创新与实践,指导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项目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环节的实践,保障学生的实训效果,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陶艺人才。
钦州学院陶瓷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建设了陶瓷造型实验室、陶瓷装饰实验室、窑炉实验室、泥料加工实验室、民族文化研究室和一个陶瓷艺术作品陈列室,同时,制定《拉坯、雕刻、车模、窑炉实验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管理与服务教学,为学生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
注重产学研结合,形成了“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陶艺专业特色。以培养复合型陶瓷艺术人才为目标,科学调整培养方案,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相互支撑、完整系统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教学计划。
目前,钦州学院陶瓷艺术设计已经成功构建“1个核心、3个实验教学平台、13个实验教学模块、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正在开展“三合一”(即“课堂与实训点合一”的学做合一基地、“实训与生产合一”的校企合一生产性基地,以及“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研发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工作。探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三合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制度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等,为学生打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真正成为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更好地与行业标准对接和与市场对接的教学场所,促进专业学生的实训效果和促进学生就业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兼顾基础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对高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进行创新与实践,指导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顶岗实训、项目实训、综合实训等实验教学环节的实践,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把创业元素融入教学,推动学生以陶瓷专业为基础进行创业。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整个陶瓷业务流程的训练,以及分工合作的真实“经营”,培养学生从事陶瓷业务的能力,形成校内特定区域的陶瓷艺术经营运作,为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通过建设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和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体系,进一步保证学生的实训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与就业能力。
总之,坭兴陶艺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方面遵循“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三原则。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取难得的社会实践工作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融入行业、企业元素,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造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而不再片面追求以往的学科完整,不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去适应训练,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
目前,高校传统教学理念限制了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由于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缺乏在企业发挥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工作适应能力,由于大型企业大多缺乏校企合作的基础,不愿意接收学生到企业实习,它们一般都有自己的技术研发队伍,因此,各高校要积极探索与中小企业合作的途径,改变以往一味寻找规模大、设备先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发挥高校优势,凝聚教学资源,真正使校企合作达到较高水平。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高校必须摆脱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市场的人才需求作为切入点,将学生的学习、就业、动手实践以及学生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超前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具备深厚的陶瓷艺术理论,同时具备较强的陶瓷艺术设计能力,最终成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为日后能够在陶瓷相关部门从事陶瓷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1] 尧丹俐,吕华鲜,《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下广西高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论坛》,2012年8月第8期,第72页。
[2] 全香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 2009年 第五期。
[3] 张体祥,赵予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河南教育》2012.8 。
[4] 陈丽萍,《对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美术大观》2012年第04期,第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