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武
王伦本来的身份是秀才,秀才是文人。但秀才王伦落魄之后,竟走上了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之路,这在一般文人看来,无疑是不可想象的。毫无疑问,他走这条路,有无奈、失望、不满和牢骚,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在乱世之际,放下了架子,拿出了抗争精神,不再与主流社会合作,立意要开辟自己的新天地了。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是他对自己过去所走之路的反省、对自己所做努力的放弃。可以说,王伦是个有头脑的人,与一般的落魄秀才不同,他不是一个平庸之辈。
纵然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之说,但据柴进和阮氏兄弟所言,王伦在梁山泊,还是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成了一定的气候,过着快活日子,并敢于收留犯弥天大罪的人,让其躲灾避难。由此看来,他有一定能力,也有一些气魄。但阮氏兄弟和李忠对他的判词却是心胸狭窄,其根据是,林冲前来投奔,他却推三阻四,没有一个痛快。
林冲前来投奔本是好事,正可壮大山寨的力量,多个有能耐的头领。但王倫先是拒绝,继而出题目刁难。在人家遭遇厄运之际,不肯伸出慷慨之手,拉人一把,这当然不够仗义。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就不怕江湖见笑吗?原来他也有他的考虑。他对自己和原有头领有过客观冷静的评价:“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这让他不能不心怀顾虑:“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应敌?”这些顾虑不能说没有道理,须知,山大王之类,总是弱肉强食。所以,不能怪他不痛快,不能怪他有顾虑。相反,倒是由他的自知之明,他的客观反顾,他对山大王圈子规则的了解和认识,可看出他有一个聪明的头脑。而随后林冲火并王伦,也说明他当初的顾虑不无道理。
然而,这场争斗是不是不可避免?就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来说,必不可免;就事在人为的逻辑来说,未必如此。火并的发生,有好几个因素起了作用:一是林冲对自己当初所受的窝囊气一直耿耿于怀,二是他实在看不上王伦,三是吴用的煽风点火、火上浇油,四是强者为王的江湖规则。也就是说,林冲是事件的核心和关键人物,事态如何发展,将由他决定。
王伦有没有可能让林冲站在自己一边呢?完全有可能。如果他在拒绝林冲不成、只有接纳之后,不是一根筋,而是用一些手段,把林冲拉拢住,让林冲成为自己的人,那么,即便吴用使计,也会白搭,因为素讲义气头脑却简单的林冲,这时就不会那样怒火冲天,就不会被教唆、挑拨、利用,与吴用等站在一条战线了。
同样,王伦虽然在接纳人上表现得心胸狭窄,可他并没有害人之心,更没有想到要人性命,只想笑脸纳银,送人一走了之。所以,若他能灵活些、精明些,不以拒绝林冲的那套再用来拒绝晁盖等人,而是换一种说法,那么林冲也就不好发作了。如果他能见机行事,痛痛快快把位置让给不管是林冲或是晁盖,做个顾问或者山中店的董事长,那么,他的悲剧可能也就不会发生,而是皆大欢喜。
可王伦心眼太少,既不知用手段拉拢林冲,更不知以退为进,这样,口笨舌拙、心地厚道、人单势孤、处于守势的山寨老大王伦,当然也就斗不过巧舌如簧、心怀诡诈、后盾强大、处于攻势的村塾教书先生吴用,只能处于下风,并成为吴用借刀杀人的牺牲品了。
但王伦真的就该死吗?他的死是极冤枉的。他的死,归根到底,是死于他的太过老实,死于江湖的险恶,死于丛林规则,死于他未能防患于未然,结果也就让吴用钻了空子,把自己一条并不算老的命送到西天了。
编 辑/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