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回避现象探讨

2012-02-03 00:51王艳荣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句型现象中学生

王艳荣

(武昌工学院语言文学系 湖北 武汉:430065)

1 回避现象

关于外语学习中的“回避现象(avoidance phenomenon)”研究首先是由Schechter在研究不同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限制性关系从句的处理时提出的。所谓“回避”是学习者对某个音或某个词或某个句型等不清楚或感到困难时所采用的一种迂回或逃避的的手段。“回避现象”是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目前国内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研究,一是研究内容集中在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与引进和国内环境中学生回避现象的总结;二是研究方法以思辨性的理论研究为主,而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在中国高校具体体现和教学对策实践运用的实证性研究很少。

本文通过对武昌工学院2009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七个文理科专业1433名学生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产生回避现象的原因,研究其实际类型和特点并探索减少或消除避免现象发生在教学策略,期望能为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作用。

2 回避现象调查统计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对武昌工学院2009级开设大学英语的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任课老师的34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随堂问卷的调查统计,图1,表1是具体的调查统计数据。

图1 武昌工学院2009级开设大学英语课调查专业的统计

表1 问卷具体调查内容统计

2.2 调查问卷题型

问卷调查共设计了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1-10,问题大致为:你听说过“回避现象”这一说法吗?你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避免在英语课堂上发生“回避现象”吗?你了解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发生“回避现象”的原因吗等。多项选择题11-20,问题为:以下描述中,你认为属于“回避”现象的有;如果要避免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你希望教师如何做?如果要避免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学生如何做等。简答题21-22问题为:在你看来,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回避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对于如何避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你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建议?

3 调查结果

(1)调查问卷于2010年12月期间随堂进行,1433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059份,有效率为74%。

(2)从单项选择题的统计结果来看,90%的学生对于回避现象“从没听说过”或“听说过,但不大了解”,并片面的认为“学习外语的懈怠、不主动”,“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不积极,敷衍了事”即为“回避”。可见学生对回避这种消极的语言策略对于外语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影响无太多认识,避免回避现象的对策更无从谈起。83%的学生将“回避”现象的解决寄希望于教师,这也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对“回避”现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外语教学方法及策略上作相应的调整。从多项选择的统计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回避现象集中的体现在词汇使用,句型使用以及文化方面。85%的学生希望英语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及语言使用环境方面做出改善,巩固新学的语言技能。

(3)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发现英语水平偏低的学习者倾向于使用回避现象,把它作为应试策略之一。特别是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时,水平偏低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己业已熟练掌握的词汇和句型,从而导致了语言内容的贫乏,英语水平也就停滞不前。

(4)调查还表明对文化差异的了解,有助于独立学院学生英语的学习。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英美文化的导入。只有对目的语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不会在不断更新的语言知识采取回避的态度。

4 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4.1 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直以来在我国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都是存在的,独立学院学生的回避现象就更难避免。

独立学院的主体是本科三批学生,他们普遍英语基础差,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课堂教学依赖性过强,使得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就更容易发生。学习者的这一特点就成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回避现象的主要原因。

4.2 产生回避现象具体表现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主要存在于词汇、句型和语用等三个方面。

(1)在词汇方面学生的回避现象最为突出,如:不知道这个词汇或不熟悉其表达而使用上义词,同义词,近似词,母语的迁移或迂回说法或改述。如相对tulip(郁金香)、violet(紫罗兰)、chrysanthemum(菊花)学生会多使用上义词flower;学生会用“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表达“给你点颜色看看”等。这表明学习者词汇积累不够形成了迂回或逃避现象。

(2)在使用英语句型时由于英语句法知识欠缺和不完善,也常常表现出一些回避现象。相对于比较复杂的句型,学生更愿意使用简单句型;相对于与母语结构差异较大的句型,他们更经常使用差异较小的句型;相对于正式句型,学生更倾向于使用非正式句型。

(3)在语用层面上,学生为了完成某一个语言任务而使用比较单一、直接的语言形式。如:当需要别人打开窗户时,学生们经常用祈使句“Help me,please.”,而较少使用一般疑问句“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please?”或“Do you mind giving me a hand?”。

5 回避现象的应对策略探析

教师需不断学习,除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需熟练应用,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把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教师须认真备课,对敏感话题精心合理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摒弃自动回避。

(1)合理设计问题,摒弃无效提问。课堂提问的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角度出发,提炼选择有启发性的问题,创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一个设计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状态,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纠错要得当。正确认识和掌握纠错的目的和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故教师纠错需要技巧,一是把握恰当时机。某个错误是否需要纠正,取决于教师设计活动的目的,只有当学生的错误阻碍了这一目的的实现时才需要被指正。如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学生会自觉的回避。如:在英语阅读中,老师不断的打断学生去纠正单词的发音,使该学生不能继续阅读或羞于继续阅读。二是教师纠错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课堂内容本身就晦涩难懂,这时有学生回答问题,即使不准确也应进行肯定然后再作补充;对性格内向或基础弱的同学的回答就应多鼓励而不是反复纠错。

[1] Schachter J.An error in err on analysis[J].Language Learning,1974.

[2] 莫 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廖传风,徐伟成.论外语学习中回避现象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2,(6):116-117.

[4] 彭聃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 张积家.普通心理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周 榕,黎芷明.试论外语学习中的回避现象[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6):38-42.

猜你喜欢
句型现象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典型句型大聚会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