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年北京东城精神卫生保健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2012-02-02 06:47:48张卫国梁志琨北京东城精神卫生保健院北京100027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6期
关键词:普兰抗抑郁排序

张卫国,梁志琨(北京东城精神卫生保健院,北京 100027)

自1957年Kuhu首先应用丙咪嗪治疗抑郁症取得成功,从此开辟了药物治疗抑郁障碍的新纪元,以后相继合成阿米替林、多塞平等三环类抗抑郁药(TCA)。1958年Loomer使用异丙肼治疗抑郁症获得效果,此后出现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因其酪胺反应和肝损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临床应用逐渐减少。TCA与MAOI构成典型(第1代、传统)抗抑郁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抑制剂(NaSSA)等陆续用于临床,成为新型(第2代)抗抑郁药。抗抑郁药是一类主要用于治疗抑郁障碍的药物,其适应证范围逐渐扩展,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恐惧障碍等。近年来,新型抗抑郁药品种迅速增长,了解和分析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2009—2011年抗抑郁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合理使用抗抑郁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我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09—2011年抗抑郁药相关信息,包括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规格、数量、金额等信息。

1.2 方法

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方法,按照《新编药物学》(第16版)并参考药品说明书确定DDD[1]。用药频度(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该药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表示患者使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排序比(B/A)=药品消费金额排序(B)/DDDs排序(A),排序比是反映药品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及用药合理性的指标,比值大说明该药价格低,利用频度高;比值小则患者所承担的费用高;比值≥1表明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良好。

2 结果

2009—2011年我院各类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及其排序见表1,其中抗焦虑药包括苯二氮艹卓类药和丁螺环酮;心境稳定剂包括碳酸锂、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巴比妥类包括苯巴比妥和司可巴比妥;其他类催眠药包括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和唑吡坦。2009—2011年我院抗抑郁药销售金额、DDDs及其平均增长率见表2;2009—2011年我院各种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其排序见表3;2009—2011年我院各种抗抑郁药DDD、DDDs及其排序见表4;2009—2011年我院各种抗抑郁药DDC及其排序见表5;2009—2011年我院各种抗抑郁药排序比见表6。

表1 2009—2011年我院各类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及其排序Tab 1 Order of consumption sum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psychotropic drugs during 2009-2011

表2 2009—2011年我院抗抑郁药销售金额、DDDs及其平均增长率Tab 2 Consumption sum,DDDs and annual average growth rate of antidepressants during 2009-2011

表3 2009—2011年我院各种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其排序Tab 3 Order of consumption sum of different kinds of psychotropic drugs during 2009-2011

3 讨论

3.1 抗抑郁药应用的发展趋势

由表1可见,在各类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排序中,抗抑郁药已由第2、3位,上升至第1位。由表2可见,抗抑郁药销售金额2010年较2009年增长了31.51%,2011年环比增长75.50%;DDDs 2010年较2009年增长了39.51%,2011年环比增长133.58%。2009—2011年我院抗抑郁药用药品种由12种增至20种。本文调查结果与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成都等大城市抗抑郁药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相一致[2,3],表明我国抗抑郁药市场在迅速增长。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抗抑郁药增长趋势与下列因素变化相关:(1)抑郁症患病率增长,患者就诊率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2)医师对抑郁症诊断识别率增高,治疗理念发生变化,实施规范化全程治疗;(3)抗抑郁药适应证扩展,不仅治疗抑郁障碍,而且广泛用于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恐怖障碍、强迫障碍治疗;(4)深化医疗保障的改革,惠及更多的患者及时就医;(5)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使广大群众对抑郁、焦虑障碍的识别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

表4 2009—2011年我院各种抗抑郁药DDD、DDDs及其排序Tab 4 DDD,DDDs and ordering of different kinds of antidepressants during 2009-2011

表5 2009—2011年我院各种抗抑郁药DDC及其排序Tab 5 Order of DDC of different kinds of antidepressants during 2009-2011

3.2 新型抗抑郁药成为治疗抑郁焦虑障碍的主要药物

由表3可见,SSRI与SNRI占各类抗抑郁药销售金额的前2位,分别占抗抑郁药总销售金额的67.60%和14.90%,表明SSRI与SNRI类抗抑郁药在我院临床应用已占主导地位。大量临床研究证明,SSRI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TCA的疗效相当,但SSRI类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TCA相比较少出现抗胆碱能反应,如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影响认知,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少,服药过量相对安全,服药方便,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适用于儿童、老人及伴躯体疾病的患者。SNRI属于双通道抗抑郁药,起效较快,临床治愈率高,治疗抑郁症伴焦虑、躯体化症状疗效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好,服药方便是其主要特点。因此,SSRI、SNRI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表6 2009—2011年我院各种抗抑郁药排序比Tab 6 Sequential ratio(B/A analysis)of different kinds of antidepressants during 2009-2011

3.3 各种抗抑郁药临床应用情况

本文调查DDDs结果来看,DDDs排序居前4位的抗抑郁药为西酞普兰(易特安)、舍曲林(左洛复)、文拉法辛(怡诺思)、米氮平(瑞美隆)。DDDs是评价药品使用频率的指标,其值越大,表明某种药物使用频率越高。上述排序以米氮平增长最快,由2009年排序第11位升至2011年的第4位,其次为舍曲林(左洛复)由第5、6位上升至第2位。Cipriani等[4]对1991—2007年117篇抗抑郁药进行荟萃分析,将12种新型抗抑郁药的疗效和可接受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和舍曲林的有效性优于其他药物,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安非他酮、西酞普兰的可接受性居12种抗抑郁药的前4位。本院调查结果显示DDDs排序前4位药均列为疗效与可接受性较好的抗抑郁药,表明我院抗抑郁药的选择有循证证据的支持。Trivedi等[5]报告抑郁症的序贯治疗研究,是迄今为止开展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评估抑郁症治疗的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第1阶段治疗均单一选用西酞普兰,因其具有良好疗效,对老年和体弱患者安全性好、线性药动学、服药简便、药物相互作用少、无撤药综合征。我院调查的抗抑郁药DDDs结果显示,我院抗抑郁药的选择具有合理性。

DDC结果显示,3年来药品价格保持稳定。在各种抗抑郁药中以氟西汀(百忧解)、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西酞普兰(喜普妙)DDC最高,阿米替林、多塞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DDC最低,DDC最高的3种药物均为原研药。我院2011年应用抗抑郁药原研药10种、仿制品10种,各占50%,而原研品销售金额为286 117.81元、仿制品为175 940.68元,分别占总销售金额额的61.92%和38.08%。

B/A是反映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数的同步性,比值接近1.0说明同步性好,表明该药品的价格和患者的接受程度相一致。本文调查结果 B/A西酞普兰(易特安)为2.00、多塞平为1.50、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为1.50,其比值均 >1.0,说明价格便宜,且患者易于接受;而舍曲林(左洛复)为0.50、氟西汀(百忧解)为0.80、帕罗西汀(乐友)为0.80,说明价格偏高。有10种药物的比值在0.88~1.18,总体评价认为我院抗抑郁药价格与患者的接受程度呈同步性,预示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

[1] 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6-299.

[2] 郝红兵.北京地区2002年—2004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6(2):81.

[3] 杨 青,陈 英,陈晓宇.2003—2007我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6):421.

[4] Cipriani A,Furukawa TA,Salanti G,et al.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12 new-generation antidepressants:a multiple-treatments meta-analysis[J].Lancet,2009,373(9665):746.

[5] Trivedi MH,Rush AJ,Wisniewski SR,et al.Evaluation of outcomes with citalopram for depression using measurement-based care in STAR*D: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J].Am J Psychiatry,2006,163(1):28.

猜你喜欢
普兰抗抑郁排序
排序不等式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恐怖排序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节日排序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中成药(2018年4期)2018-04-26 07:12:39
刻舟求剑
儿童绘本(2018年5期)2018-04-12 16:45:32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16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