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光芳
(山东省章丘市中医院,250200)
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6例
钱光芳
(山东省章丘市中医院,2502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多见于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早期临床表现以四肢对称性疼痛、麻木及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为主。以上症状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并存。晚期可以出现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和并发糖尿病足坏疽。目前没有特效疗法。我们自2008年来应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自2008年来本院观察106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男性49例,女性56例;患者病史3~30年;年龄25~80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病史。②四肢及双下肢感觉异常,感觉有过敏、麻木、刺痛、灼热、肢端发凉、蚁行感。③浅感觉明显减退。④踝反射、膝反射明显减退。⑤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减轻。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病变。中医表现为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两组均给予降糖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生黄芪30g,当归尾12g,白芍10g,地龙10g,川芎10g,郁金10g,红花10g,桃仁10g,桑枝10g,桂枝6g,桔梗10g,穿山甲10g。水煎服,日1剂,后用药渣水煎1000ml置于足浴盆内,使水温保持在35℃~40℃,浸泡15min,每日1次。
对照组使用维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并口服维生素B1片10mg,谷维素20mg,每日3次。
14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进行肌电图检查,观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并观察感觉及运动障碍的变化。
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肌电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5m/s或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及体征均减轻,肌电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5m/s。无效:症状无改善,肌电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无变化。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53例,显效21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对照组53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54.7%。
两组全部完成试验,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差异。
神经电生理指标结果:治疗前MNCV和SNCV比较,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尺神经与腓神经MNCV和SNCV变化比较(m/s)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DPN占糖尿病所有并发症的16.4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为滋养神经的微血管及血流障碍(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细胞缺血缺氧,多元醇通路代谢增强,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神经营养因子减少,引起原发性轴索变性和继发性脱髓鞘,最终导致神经病变。糖尿病发病多为中老年人,元气渐衰,肾阳不足,气运无力,血行不畅,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而致“气虚则木”,“血虚则麻”,“血瘀不通则痛”等。中医以辨证施治为理论基础,以求因治本为思路,认为气虚、血瘀、寒凝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病机,血瘀存在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方中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血行,瘀祛络通。有研究表明,黄芪对神经生长因子NGF有明显增强作用,通过受体兴奋,NGF发挥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及营养支持作用。郁金能行能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当归属活血祛瘀而不伤血范畴。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桔梗温通经络。穿山甲具有通络止痛、祛风散结等功效。桑枝通经络,止麻木。本方主要优点是采用中药汤剂口服及外用熏洗相结合,辨证论治,理法兼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各种症状,并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消除肢体麻木和感觉障碍,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201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