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 刘凤英
(新疆新源县畜牧兽医局,新源 835800)
减轻草地放牧压力 变四季放牧为两季放牧
刘 伟 刘凤英
(新疆新源县畜牧兽医局,新源 835800)
传统的四季放牧是新疆新源县草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牲畜总量扩大造成春秋草场春季放牧过早、夏牧场超载过牧,草场界线不清,放牧混乱,草原退化日益严重。退化草场超过500万亩,占全县草场面积的67%,毒害草及不可食草逐步侵占了草场,降低了草原的生产能力,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家畜饲草料主要来源于天然草原,饲草料供给量少,且饲用利用率低下,导致冬春季家畜营养差,繁殖成活率不高,牧民增收困难。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新源县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问题,针对草原生态恶化、畜牧业生产效率低、农牧民增收困难等问题,选择了有示范带头作用的牧民,采取以户为单位在春秋草场进行围栏休牧,冷季实行舍饲圈养,改变4季放牧为2季放牧,同时将农牧民生产技能和意识培训贯穿到每个项目活动中。
该示范区位于新疆新源县则克台镇喇叭村春秋草场,年平均降雨量300~600 mm。
于牧民进行休牧、轮牧和核定载畜量,提高了牧民保护围栏设施建设草原的积极性,牧民由以往的被动接受项目转为自觉主动要求加入到项目中来。2008年借助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将自建公助围栏成果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大力推广,280户牧民对草场进行了分割围栏,15%的春秋草场做到了轮休轮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项目实施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牧民致富增收,提高了牧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牧民主动参与项目草地监测活动,使牧民在项目中认识、了解、掌握了草地的基本情况,为牧民转变传统放牧观念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对草场进行休牧的牧民,加大了饲草料的种植和制作青贮黄贮力度,即实现了资源的持续利用,又增加了收入,项目户牧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2 100元提高到现在的10 000元,比项目活动点外的牧民年人均收入多出6 000元。4季放牧改为2季放牧在项目点实施天然草地围栏休牧,得到了广大牧户的认可,项目区60%的牧民认为本项目在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牧民生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带动草地生态退化区的牧民探索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模式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详见图1~图5。
项目示范区草场通过休牧等措施,草地生产能力显著得到提高,亩产新增产草量(鲜重)120~140 kg,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草地覆盖度由原来的70%~90%增加到现在的80%~95%,畜产品大幅度增加2~4倍。在通过近4年的项目实施活动中,带动了牧户对自已围栏草原能够自觉进行季节性的休牧、分区轮流放牧,实行以草定畜,科学合理使用草原。舍饲圈养延长到180 d,在牧草返青期早春不放牧,缓解天然草场放牧压力,20%牧民现在改变了过去4季放牧转向采用2季放牧生产。更多地依靠暖棚、饲草料地、农作物秸杆及工业副产品为家畜饲养主要方式。在饲草料供给不足时提供饲草料,做到早春不放牧,减少放牧时间,休牧下来的草场一部分作为打草场储备饲草以供冷季舍饲,一部分秋冬放牧利用。在项目活动实施当中,帮助示范户进行草原围栏建设,为牧民划清了自家草场界线,便
在新疆新源县草原生态退化、农牧民增收困难时,通过围栏封育休牧,开发人工饲草资源,增加家畜冬季饲草供给量,延长冷季舍饲,缩短放牧时间,改变传统放牧生产方式变四季放牧为两季放牧,减轻草场放牧压力,对恢复草场植被,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延长冷季舍饲,缩短放牧利用时间,改变传统畜牧业放牧方式后,必须考虑到畜牧业生产与饲草生产的协调性,要因地制宜地建设人工饲草料地,用以置换休牧的天然草原,配套牲畜改良和暖棚建设,增加草原基础设施投入,另外,在牧民增加牲畜饲养量提高收入时还要注意草畜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