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兵,王嘉学
(1.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云南昆明650032;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生境破碎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支离破碎的生境限制了物种向条件更适宜地区迁徙的可能性,对于“适应才能生存”的生物来说,能否跑赢“环境变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否生存下去[1]。生境破碎使得生物活动的范围受限、生存环境单一,当某一环境已经不适宜其继续生存,且又无法突破破碎带的限制而寻找到新的生存环境时,其继续生存和发展就面临严峻的考验。云南处于多条国际和国内河流的上游,生物多样性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地位,是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云南的生态环境既敏感又脆弱,社会发展基础薄弱,自然资源开发是多年来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加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其生物生境破碎已成不争的事实[2-3]。生态大通道的规划建设可化解破碎带对生物活动的束缚,为生物迁徙创造有利条件,使生态系统趋于完整发展。其实施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与水平,对拓展云南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空间及增强云南生态外溢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总结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拟合特征的基础上,以云南“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确立的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为参照,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生态大通道规划建设的实践展开论证和分析,并藉此提出一些初步的实践设想。
生态系统功能削弱的驱动力是一种综合压力,其缓解在理论方面需要多角度、多视野地探究其削弱的根源,在实践方面要求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切入点。随着人类活动的加深,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关系更为紧密的人类—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人·自然·社会和谐、协调的思想已成为主流的环境观念[4]。云南生态建设路径的选择与实践切入点的科学确立,只有站在这一认识高度上,并对云南的人口—经济—生态环境深入研究才能实现。
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是研究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内容,为了认识云南这三者之间的拟合特征,进而找到生态建设的有效对策,在此对其进行综合性地分析及概括,见表1。
表1 云南人口结构、经济特征与发展趋势、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应于人口结构、经济特征与发展趋势、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云南呈现出人口山区分布量大-经济社会发展将持续扩大土地占用及自然资源开发力度-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不利拟合。对生态环境而言,这种不利拟合导致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大,生态脆弱地带的人为扰动力度呈加强态势,生态环境破碎程度继续深入。
云南“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的生态环境目标,是云南生态建设的风向标,下面以此为参照进行路径选择与切入点确立的相关分析。
1.2.1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9]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抓手,将云南省的滇西北、滇西南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打造成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内陆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周边邻国生态安全示范区及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重点实施区的生态发展目标。
1.2.2 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与切入点的确立分析
在生态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社会发展现阶段,处理生态与发展关系的选择可概括为三种:一种是“冲”,认为区域经济相对于其他区域已经非常滞后,只有经济胜出,才谈得上生态问题;一种是“等”,认为经济转型成功后,一切生态问题自然在“发展”的道路上得以解决;一种是“调”,认为生态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同时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不能减速,只有协调二者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显然,第一种选择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二种选择是一种“被动”的消极模式,最终将导致“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二者均无法取得长足进步;只有第三种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三种选择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也是一种最难的实践选择。云南经济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民族多,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文化差异突出,这导致了在路径的选择上,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很容易陷入前两种模式中去。因此,对云南而言,如何在实践中避免“实践”与“目的”的背离,成了发展过程中必须时时防备的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今后5年的生态建设抓手,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性指导措施。但如何使“抓手”更有效地发力,找准“抓点”就显得尤为关键。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在于打破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基础的“不利拟合”,打破的基础要找到有力的“抓手”与隐匿于表象之中的“抓点”。云南“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了“抓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抓点”是能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的最优化措施。生境破碎作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最强推手,自然是首先应该攻克的对象;“生态大通道”恰似“生境脉络”,其规划建设能使“破碎生境”实现连通,可作为实践的有效“抓点”。
由于人类强烈的干预,生态系统已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生物生境破碎已成为生物灭绝的关键因素。目前生境破碎的治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点”,即先设立保护区,然后通过点向周围辐射,最后实现点与点的边界重合,进而消除破碎带;另一种是在点建设基础上,以“通道”方式实现连通。比较这两种方式,“通道”方式表现出了较高层次的“前瞻性”与“方向性”,同时更符合云南省的实情,对于攻克“问题”更具针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森林、河流和其他生态系统的支离破碎和退化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丧失。对于生物本身而言,生境破碎势必使生物有如生活在孤岛上,其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散失适宜生存环境的选择机会。目前,对于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通常是采用划定自然保护区的方法加以就地保护,即使如此,也仅能应对局部区域的人为生境扰动与破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应对如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就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生物本身对于环境有其自身的适应能力,但这是建立在有“路”可走的前提之下。生境破碎无疑直接导致了这一前提条件的丧失,而要建立这一前提条件则必须打破 “孤岛效应”,而打破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搭建“道路”,生态大通道的规划建设就是实现让生物有路可走的针对性措施。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建设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手段,截至2011年,云南省已建立了161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8.80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6%,低于全国14.7%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各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第9位,保护区数量第6位。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的5.3%[10]。由“161处”可见云南省的保护区建设存在着“分散”的特点;占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6%的比率与云南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相比可见,保护区在质量方面还需进一步地提高。
生态通道的规划建设可以兼顾这两个不足,因为:其一,生态通道的建设可在分离的自然保护区之间建起连接纽带,克服了分散的自然保护区之间生物生境选择的限制,拓宽了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提高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其二,通道的建设同时也是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建设。
云南生态因其独特的生态功能而被世界广泛关注,生态大通道的规划建设对于突破云南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瓶颈的针对性效应可以通过分析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瓶颈得以实证。滇西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动、植物模式标本产地之一,被多个国际组织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25个优先重点保护 “热点地区”之一,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生态功能稳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适应区域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诸多机会。虽然各级政府为保护滇西北生物多样性在全国率先停止天然林采伐,持续实施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工程,制定了一批法规政策,但生物多样性退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虽然滇西北物种丰富,但大多数物种的种群数量少、自然地理分布狭窄,适应能力低,对于外界干扰非常敏感,在遇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后,极易陷入濒危状态,甚至灭绝。而生态大通道的规划建设无疑为野生动、植物开辟了出路,拓展了其生存机会。
云南具备山多、水多的天然依托条件,但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边境线长,“通道”地域空间跨度大,其实施须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涉及不同的功能规划区及生态系统,存在推行的利益对接点多、涉及的问题复杂等客观难题。结合这一实际,就如何实践提出一些初步设想。
生态大通道的规划建设具备以重要河流、湖泊、山脉为线的天然自然环境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六大水系及其支流分布全省,具备了以河流为线的水上通道;其二,云南湖泊数量多、分布广,大于1km2的湖泊有31个,分布区域遍布全省,具备天然的重要生境[11];其三,云南省为高原山区省份,全省山地约占84%,云南的自然保护区的主体都是山脉,这些山脉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庇护所。这一优势为以“通道”实现点、线连接进而实现各种生态系统相互连通的设想提供了天然基础。
为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云南在政策方面出台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意见》,编制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08~2012年》;具体采取了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绿色经济等措施来贯彻落实,从重点区域、重要区域入手寻找工作突破点。
云南的桥头堡建设为国家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开放大通道,是促进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包容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开放[12]。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近年来国际外交事务的热点话题,随着桥头堡建设力度的深入,这一话题也必将成为该区域外交的热点领域。提前主动利用被世界广泛赞同的“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通道”方式跨越政治敏感的国界,既可以建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促进边境政治敏感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序性;又可以之为增进民族了解,撬动其他国际复杂问题的杠杆。
生态通道规划建设的实施可促使破碎生境连通,是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生态负荷全面加重背景下的一种针对性手段,这种手段因相对于重点生境的“划片”保护的不足而表现出其重要作用。从社会宏观面看,生态通道的规划建设有利于生态效益的共享,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种实践手段;从生态系统方面看,其实施可使破碎生境下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得以流通,促进生态系统向良性进化;从实施前景看,通过点-线-点联结成网,通过扩线最终成面。
[1] 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3[R].UNEP,2010:66.
[2] 云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R].云南省环境保护局,2006:14.
[3] 王映雪.西南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的生态效应和调控对策研究—以云南昭通为例[J].环境科学导刊,2009,28(3):35-38.
[4] 叶文虎,万劲波.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8,18(1):6-10.
[5] 2010年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云南省统计局,2011.
[6] 云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1.
[7] 罗应光.加快实施云南特色城镇化战略[N].云南日报,2011-02-08(03).
[8]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7月)[R].
[9]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云南省人民政府,2011.
[10]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完成云南自然保护区年报编写工作[DB/OL].中国林业网,http://daily.clzg.cn/html/2011-01/08/content_179570.htm.
[11] 李晓铃,李爱农,刘国祥,等.云贵高原区湖泊空间分布格局[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90-96.
[12] 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DB/OL].云南网,http://yn.yunnan.cn/html/2011-10/17/content_1866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