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湘萍 董建玲 岳 涛
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共同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肢体瘫痪,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或失明、感觉异常、复视、共济失调等。由于此病的特点,患者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对MS的治疗只重视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对患者精神方面的康复关注较少。医学发展到今天,其目的不再单纯是患者生命的保存与延长,而是要重视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因此在积极控制MS发作的同时,应注重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改善MS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MS患者68例。纳入标准:(1)符合2000年7月国际多发性硬化诊断推荐标准[2]。(2)排除因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而有心理障碍的患者。(3)有一定的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配合完成本研究内容。入选患者男21例,女47例。年龄12~58岁。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单号患者划入研究组34例,双号患者进入对照组34例。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选择调查人员 所有调查人员必须为精神科护士,具备精神科专科治疗、护理知识及心理学知识。参与统一培训,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统一各项调查指标的填写方式和含义,明确心理干预方法和步骤,要求培训后考核合格。
1.2.2 评价工具及方法 患者确诊后,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由专门护士给予指导,进行问卷调查。(1)患者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医方式、患病时间、有无自杀意念等。(2)抑郁自评量表(SDS)[3],该量表能有效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严重程度和变化。(3)焦虑自评量表(SAS)[3],该量表能准确反映有焦虑倾向患者的主观感受。(4)应对方式问卷(CSQ)[3],其结果可得出面对困境的6种应对方式。
1.2.3 心理干预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情绪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式,每周2次,每次30min,持续8周,由组长负责。基本步骤:(1)心理诊断。以关注、理解、尊重的态度与多发性硬化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探索患者所关心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根据所属性质和患者对它们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分类,从其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确立其非理性信念、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2)领悟。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或症状是什么,产生这些症状是自己造成的,找出它们的非理性信念,首先要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正确的认识,要患者回答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恐惧、悲痛、愤怒的情绪,找出造成这些负性情绪的非理性信念;分析患者对理性和不理性的看法或信念,并且将两者区别开来;指出其焦虑抑郁情绪很大程度由他们本人的非理性信念所致。只有改变其不合理信念、不良应对方式,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情绪困惑,并引导患者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合理信念和信念对情绪行为的影响。且耐心介绍多发性硬化的相关知识,通过合适认知重建,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认知偏见及适应问题。(3)修通。通过反复不断的辩论,使患者真正认识到他的非理性信念是不现实的,并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从认知层次产生改变,进而放弃,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决策权,并使他们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重要性,学会自立自强,以激发他们的自我承担意识,且教会患者采用慢节律呼吸法及渐进性肌肉放松法,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再教育。帮助患者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同时探索与症状有关的其他不合理信念,与这些信念辩论,强化合理思维方式。指导患者合理地运用暗示、宣泄等应对的自我控制能力技巧,以增加他们对于困境的忍耐力。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SAS SDS<0.001 <0.001对照组研究组t值P 34 50.34 ±4.89 52.36 ±9.32 34 41.78 ±5.34 41.27 ±8.13 6.8934 5.2286值
表1显示,治疗后SAS评分对照组比研究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SDS评分对照组比研究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应对方式比较 两组应对方式问卷因子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有明显性提高,而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有明显性降低;对照组中只有自责因子分有明显性降低,其余各因子均无明显变化,说明研究组治疗后应对方式有了明显改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应对方式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应对方式比较(分,±s)
注:经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应对方式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子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解决问题 研究组0.80 ±0.13 0.80 ±0.23 0.72 ±0.22 0.77 ±0.15对照组 0.69 ±0.16 0.71 ±0.20求助 研究组 0.54±0.12 0.56±0.14对照组 0.54 ±0.11 0.51 ±0.16合理化 研究组 0.68±0.19 0.70±0.18对照组 0.68 ±0.24 0.68 ±0.20自责 研究组 0.56±0.22 0.50±0.34对照组 0.57 ±0.23 0.53 ±0.33退避 研究组 0.75±0.18 0.71±0.22对照组 0.72 ±0.21 0.78 ±0.18幻想 研究组 0.81±0.12 0.78±0.24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发生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比较(例)
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合理思维)方式替代非理性思维(不合理思维)方式,帮助患者改变认知,以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4]。MS本身可致认知障碍、性格改变、焦虑、抑郁等,更因病后遗留疼痛、麻木、痉挛、震颤、瘫痪、排便障碍、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日常活动受限等而极度苦恼,担心复发而焦虑不安,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常伴有严重失眠、疲劳、萎靡。MS患者合并精神情感障碍为许多学者所关注,其中抑郁焦虑障碍较为常见。
焦虑、抑郁情绪更多的是反映患病后的心境,应对方式更多是显示以往一贯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面对困难及不寻常的超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5]。MS患者应对方式不恰当,多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方式。Vaillantren认为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心理平衡、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6]。因此,在治疗MS的同时还要对患者的心理、错误认识、行为等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
理性情绪疗法能使MS患者较多地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并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过程中,对MS患者进行专业的理性情绪疗法干预,纠正导致患者长期情绪障碍的错误认知,消除其由于无知和错误认知导致的焦虑、抑郁、恐惧、悲观情绪,鼓励患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家庭和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通过8周的理性情绪疗法干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应对方式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包括直接面对困难和压力、解决问题、接受现实和寻求支持等;消极应对包括否认、逃避或歪曲事实等。研究中CSQ评分显示,研究组患者解决问题及求助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而自责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治疗可有效加强患者应对应激事件的处理方式。
因此通过理性情绪疗法调整MS患者的大脑和整个心身机能,改善和消除心身活动的病理状态,使机体功能恢复平衡、稳定和协调而达到减轻抑郁情绪的作用。主动为患者解除忧愁,不仅从技术上为他们提供护理服务,而且尽其所能为他们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锻炼患者的意志,尽快摆脱阴影,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谢琰臣,张 华,许贤豪.多发性硬化患者抑郁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5,12(2):100-101.
[2]郭学军,刘鹏程,刘汉桥.发性硬化的MRI诊断价值[J].现代医学影像学,2006,15(6):99.
[3]汪向东,王西林,马 鸿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3,194-195,235-236.
[4]阳莉华.影响理性情绪疗法临床疗效因素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3):269-271.
[5]杨慧敏,鲍文卿.癌症病人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2,17(8):622-623.
[6]肖计划,许秀峰,李 晶.青少年的应对方式与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