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2-01-29 14:57:14陈永平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导师

陈永平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高职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陈永平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针对高职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结合教学实践,运用分层教学、导师制及增加实习实训课时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以较好地实现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分层教学;导师制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硬件维护的专门人才。因此,程序设计语言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应用到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从事软件程序编写的“蓝领”人才,可以说,软件程序编写的“蓝领”人才是当前和未来几年的紧缺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应承担起培养合格的初、中级软件程序员的任务,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软件设计“蓝领”人才。然而,当前国内软件设计人才仍呈现缺口大、需求旺盛的状况,软件设计人才短缺的现状依然存在,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都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这是由于一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源素质下降。扩招使得一些低分的考生进入高职院校,导致学校生源素质整体下降。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在知识水平等方面素质个体差异很大,给日常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现行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模式,同一个班级甚至多个班级集中上课,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另外,扩招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大规模增加,而教师的数量并没有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相应地增加,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每位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要同时给上百甚至几百个学生授课,教师疲于上课,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和监督,使得基础好、想学习的学生由于学习中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慢慢地对程序设计课程失去信心,基础差或不想学的学生更由于缺少监督而放弃学习。

其次,对实验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教师在教学中多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验实践教学方面的引导和启发,学生上机实验的目的性不强,任务不够明确。往往一个教师一次课要指导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学生上机实验,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实验内容难以控制,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再次,教师对程序设计教学认识的不足。以培养从事软件设计的“蓝领”人才为目标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应将程序设计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然而,很多教师都认为讲完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后,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从而不再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程序设计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分层没有数学、英语等基础课分层那么简单。首先是教师的准备。一方面,在学期开学之前,承担程序设计教学任务的学科组教师应与班主任或辅导员一起,根据学生的成绩、兴趣、能力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初步分层,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为较优层,B为中等层,C为较差层,这个分层结果不对学生公布,只作为最后分层的参考。另一方面,应从学科组中选择一名较优秀的教师承担C层次学生的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学科组的人员一起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教学措施、考核措施、评价方法等。其次是学生的选择。在开学后的前三个星期,承担不同层次教学任务的教师,应交替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解程序设计课程,要求学生都要听讲,并根据听课效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决定自己适合在哪一层次学习。再次,学科组应根据初次分层结果,并结合学生自己的选择结果,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对部分学生的选择进行调整,将最终分层结果向学生公布,并要求学生在自己所处的层次学习。

经过分层,A层次的学生学习认真,学习自觉性高,因此,在教学上一般可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平时在教学中可多给学生补充课外习题,包括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初、中级程序员的程序题,并鼓励他们参加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的初、中级程序员考试。B层次的学生是一些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都一般的中等生,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在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课外习题,鼓励他们参加计算机初级程序员考试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C层次的学生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教学中,教师对他们要有耐心,要求要适当降低,只要能满足高职教学要求即可,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通过分层教学,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收获。另外,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部分学生所在的层次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同一学科组的教师要团结合作,把程序设计教学看作是整个学科组的事,而不是几位代课教师的事,群策群力,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软件设计人才。

推行导师负责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

推行导师负责制,可以为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提供更为全面的指导和帮助。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量的学生可以进入高校学习。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他们在专业兴趣、专业思想、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笔者在给学生讲授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时,经常会有学生提出 “为什么要开这门课”、“学习这门课能干什么”之类的问题。所以,我院在开设程序设计课时,推行了导师负责制。导师由熟悉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包括已承担讲授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师),每名导师负责15名(最多不超过20名)左右的学生,并且包含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导师要与承担程序设计教学任务的教师一起共同制定每个层次学生的课程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还要协助任课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措施等课堂教学手段。

导师还要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辅导。在对学生进行辅导的过程中,首先,对部分学习能力差、不愿学以及不知道怎样学的学生,应指导他们尽快适应课程和专业学习要求,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其次,应根据所指导学生的不同层次,依据课程进度,每周布置适当的同步练习,可以是多人一题,也可以是一人一题,并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总结。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导师要及时给予解答和辅导,对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不定期给予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最后,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给所指导的学生布置并讲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水平考试中的程序题,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考试,对考试通过的学生,应由系(部)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推荐并鼓励学生到校外的软件公司兼职,参与到企业的软件开发中去。对学生在兼职中遇到的问题应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应用,又能够使其了解自己所学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加强实验实训课建设,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提高

高职院校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承担着为社会输送较高素质的软件设计人才的重任。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生产技术操作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因此,我院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的编程能力,在注重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了实验实训课的教学,将实验实训教学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课程实验,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一些同步实验题,利用实验课进行上机操作指导。另外,每个导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一些基础性的实验题,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适当的上机操作辅导。除了上课以外,计算机机房在课余时间对学生是开放的,并安排有教师进行实验辅导。这个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编程能力的培养,又要使学生养成规范编程的习惯。

第二阶段为课程实训或综合实训。是在程序设计课程结束后,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课程的综合实训。主要由导师负责,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布置一些面向企业的综合型、应用型项目,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第三阶段为课程实习,利用暑假和暑假后的3个月,共5个月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到学校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参与程序设计工作,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编程能力和职业能力。这个阶段主要由企业专家负责,导师协助管理,共同完成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从事软件设计的合格的“蓝领”人才。

近几年,我院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进行的一些尝试和探索。通过我们的努力,我院计算机专业2009届、2010届80%以上的毕业生从事软件设计工作,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扶持软件产业,很多大中型城市都建有自己的软件园,这给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培养的软件设计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努力适应高职教学要求和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中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学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软件设计人才。

[1]刘丽峰.高职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9,(16).

[2]游贵荣.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3]刘宏群.构建高职英语课堂和谐教学模式[J].辽宁高职教育,2009,(2).

[4]陈冬妮.高职院校导师制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5).

□有话职说

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G712

A

1672-5727(2012)03-0037-02

陈永平(1969—),男,安徽合肥人,硕士,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40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56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电子制作(2019年9期)2019-05-30 09:42:04
V eraW an g
导师榜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