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2012-01-29 12:17:27徐世强付建荣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34期
关键词:信息量手段多媒体教学

徐世强 付建荣

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徐世强1付建荣2

1 昌邑市柳疃镇东付小学 山东昌邑 261302
2 昌邑市柳疃镇中心幼儿园 山东昌邑 261303

计算机技术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广泛地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教学效果的增强。针对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并就如何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10.3969/j.issn.1671-489X.2012.34.124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显示出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有效地化解了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与数学学科抽象性强间的矛盾,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可以促进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培养、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等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多媒体教学强大的优势,使得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一些片面认识,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1 课件本身实用性不强,干扰正常教学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课件,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实现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的形象化与直观化,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但许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重视课件的外在,偏离教学目标,造成课件本身华而不实。课件中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动态的视频等确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物上,无法将学生的精力与兴趣成功地过渡到知识的学习上,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反而对正常的教学造成了干扰,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处于低效甚至是无效状态。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认识基本图形时,过于追求课件外在的“奢华”,采用了大量华丽优美的图片与悦耳动听的音乐,在课上一会儿让学生观察图片,一会儿让学生欣赏视频,的确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过于华丽复杂的图片冲淡了教学主题,教师无法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教学内容上。这样华而不实的课件反而喧宾夺主,成了正常教学的干扰源。

2 盲目排斥其他教学手段,滥用现象严重

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只是众多的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但有些教师片面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认为多媒体是万能的,不管什么课清一色的多媒体,离开多媒体就不知如何上课。例题的讲解、教材的阅读等,全部被多媒体课件所代替。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看教材一眼,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甚至是为了运用而运用,滥用现象严重。提倡教学的现代化与先进性,提倡运用多媒体,但并不反对运用其他教学手段,而是要在所有的教学手段中找准结合点,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

以板书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手段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是广大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所证实的。多媒体课件一页一页演示,有时甚至是一道题的解题过程需要在两页甚至多页来演示,这对学生思维的连续性造成干扰,不利于学生回顾,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而采用板书,则可以将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及时回顾,有一个全局观,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时,要充分考虑到具体的教学需要,要根据不同的需要来科学合理地选用教学手段,而不是不管不顾,一味滥用。

3 教师成了课件的放映者,学生成了欣赏者

现代教学理论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模式,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真正实现教学改革。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统课堂,处于主要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的教学观,要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主动探索新知。

但是运用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并不等于就是实现了教学改革。许多教师在制作与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多媒体的优势,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教学的主导性,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灵互动,使教师与学生完全沦为多媒体的“奴隶”,教师成了课件的播放者与解说员,学生只是被动的观赏者,由传统教学手段下的满堂人灌演变成了现代教学手段下的满堂电灌,实则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受课件的摆布,许多教师只能执行课件,按预定的课件进行讲授,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随机表现,认为偏离了课件,而武断地加以否定,将学生的思路与注意力强行转移到预定的课件上来,使课堂教学失去动态生成的精彩。学生并没有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一句话,在多媒体运用的过程中,要为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发言预留空间,要学会根据学生课堂上的随机表现运用教学机智来灵活地处理课件,甚至可以抛开课件,让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成为课堂动态生成的精彩。

4 片面追求信息越大越好,学生难以消化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信息量越大就代表教学率越高,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时陷入了片面追求大信息量的局面。一方面是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盲目堆集,缺乏内在的逻辑性,这本身就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生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偏向于具体的事物,而信息的盲目堆砌,杂乱无章,粗枝大叶,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所能获取的信息量有限。另一方面,整节课的教学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识记阶段,学生没有深入思考与消化的时间与机会,这直接造成在大的信息量的表面下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不多。多媒体具有极大的信息量,但在教学中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一个度。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与探索时间,让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规律,通过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真正地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而不仅仅是识记层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与学习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适度适量地来增大信息量,达到学生能够很好地消化与理解,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才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最终目的。

5 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要理性地看待多媒体,认清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运用多媒体时要把好几条原则。一是实用性。要实现课件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外在形式吸引人,内在内容更要有实质的东西,要能够将学生对外在形式的兴趣与注意力转移到内在的教学内容上来。二是辅助性。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手段(如板书)与现代教学手段(如动手操作、多媒体等)之间找准最佳的结合点,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共同为课堂教学服务。三是时机性。多媒体虽有较大的优势,但并不是在教学中随时随地都能发挥出来,要在必要时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与探索,以探索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1]钟汉斌.浅谈多媒体教学的误区[J].青春岁月,2011(8).

[2]李晓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误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5):145.

[3]姚宏.小学数学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和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159-160.

[4]宋增虎.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2(18).

G623.5

B

1671-489X(2012)34-0124-02

猜你喜欢
信息量手段多媒体教学
基于信息理论的交通信息量度量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如何增加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信息量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8
基于多尺度互信息量的数字视频帧篡改检测
计算机工程(2015年4期)2015-07-05 08:29:20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7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基于联合熵和交互信息量的视频篡改检测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