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梅,乔 琳,杨同文*,胡炳义
(1.周口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南 周口 466001;2.周口师范学院 实验中心 河南 周口 466001)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师资主要生源地,培养能适应中学教育的合格教师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要胜任这门职业,成为一名合格的、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素质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教书育人的能力、掌握娴熟的教师职业技能[1].教学技能是教师的职业技能,对高等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已受到了高等师范院校的日益重视.从专业化职业地位的发展阶段来看,高等师范生培养属于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准备阶段,职前的培养是基础和根本.职前培养不到位,职后就不可能很好地度过教师职业的适应期,以致适应期过长甚至停滞不前,难以进入创造期.本文对高等师范生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对提高高等师范生生物学教学技能培养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通过对高等师范生的试讲、说课比赛和教育实习的观察,发现高等师范生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现做以下分析.
说课是教学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学生每年的说课比赛中发现高等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应用比较薄弱.如在说教法这一说课环节上,因为生物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生物学新教材的设计理念为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虽然在教法的选择上他们多数选用探究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但他们对探究型教学的精髓并不了解,也不明白为什么选择探究型教学法.他们认为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这种问答式的教学就是探究教学法,设计几个有趣的问题或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或做做就是合作教学法了.他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虽然也知道新课标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但对生物新课程的要求理解不到位,出现了课堂问答式的倾向,问题的设置也过于简单而且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上,高等师范生对学习策略的理解非常混乱,不知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此,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他们普遍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识图法”等这些笼统的说法一带而过,而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明和实例.
生物学教育实习是提高高等师范生生物学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由于目前普遍存在“考研热”和“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教育实习多数流于形式.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教学基本功水平低.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内容处理不科学,教学方法不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感染力;板书抓不住重点,字体书写不规范;教态不自然,应变能力差等.2)对生物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认识不到位.如不能灵活处理现行生物学教材中教学模块,不能从学生的思维层面设计问题,不能平等地和学生交流;课堂评价方式单一,评价话语缺乏激励性;课堂教学不能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缺乏教学反思的意识与能力等.
对高等师范生生物学教学技能培训比较理想的师资应该既有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实践经验.目前,对高等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师资是由师范院校内部负责指导培训的教师和实习学校的中学生物学教师组成.就高校内部负责指导培训的教师来说,他们一般都是主讲生物学教学论或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虽然这些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但缺乏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那些既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又有比较丰富的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在高校中并不多.就校外指导教师来说,虽然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足,在指导实习生时往往重教法、轻理论,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生需要、轻实习生需要.他们所关注的是他们自己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而轻视实习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训练.所以,指导实习生时往往侧重从本班级学生的需要出发,忽视实习生的需要.导致高等师范生在实习中畏首畏尾,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没有展现自我的愉悦感和学生认可的成就感,实践中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思想认识得不到提高.因此,高等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师资与高等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需求相比表现为严重不足.
虽然高等师范生在进行教育实习前,曾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及新课改相关的理论,但要把学习过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讲课或说课的过程中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实践不能与教育理论建立联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关键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教育教学理论及生物学新课程理念内化的严重不足.因此,要强化高等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训,必须重视高等师范生对教育理论及生物新课程标准文本的强化学习.具体做法:一是担任生物学教学论的教师在讲教学理论时,尽量采用以案例分析带出理论的教学方式,通过选择大量的典型案例分析,然后在理论上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以提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二是把理论内容的考核结果按一定的比例计入该科总成绩,以引起高等师范生思想上重视.三是鼓励学生反复地自我研读和感悟,抓住理论的本质和精髓,并结合自身的试讲教学实践体会逐步内化,使之转变为高等师范生教学实践智慧.比如,对生物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理论的理解就是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而不在于探究的形式、时间和场合.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理解就是要抓住合作对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民主观念的重要性,而不在于合作的途径、要求和范围[3].在明确这些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再剖析现实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的差距以及存在差距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以加强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性.
教学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锻炼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学技能训练的途径主要是校内见习、自身研习和教育实习.为此,必须从思想上认真对待高等师范生的教育见习、研习和实习.
2.2.1 重视校内见习
校内见习是高等师范生到中学教育实习前在校内分组试讲的一种教学技能训练形式.这一过程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选派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实践经验,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二是确定训练的内容和时间.训练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和生物课堂教学的相关技能,不能只是听学生讲1~2节课就算完事.技能训练的教学时间要充足(可以利用周六、周日).三是合理评价.训练结束时指导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合理的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提高高等师范生生物学教学技能的目的.通过实践,笔者总结出有效提高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水平的方法途径如下.1)分小组集体备课.把训练小组的成员再分成3~4人的合作学习小组,对每人选讲的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设计教学过程,然后由主讲人设计教案后在小组内试讲,小组评议后修改,再进入大组试讲.这样,可以丰富和加深对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理解,从多角度引发思考,获得多种处理教材的方法.可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普遍感到难于解决的问题.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案,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4].2)实行微格教学训练.微格教学是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它是建立在视听技术基础上,以受训者掌握某一特定教学技能为目标,通过微型课的训练来培养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系统[5].它在高等师范生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内化教育教学理论.微格教学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高等师范生把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高等师范生能对教学理论实现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有利于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内化.(2)训练目标明确.高等师范生可以把自己在教学技能的弱势方面作为重点训练对象,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的针对性.(3)训练情景真实.教学技能的习得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高等师范生既可以模拟课堂教学进行训练,又不必担心试教失败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后果.(4)信息反馈及时有效.通过重放录像、自我观察,使高等师范生能够亲自看到自己教学中优点和不足,只有自己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才能切实促进不良习惯的有效改善.(5)相互观摩,共同提高.小组成员之间可通过相互听课、相互讨论评价,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微格教学训练中,要提醒高等师范生在教学技能运用方面应注意:①教学技能运用的整体性.各种教学技能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各种教学技能有效地组合运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②教学技能运用的灵活性.每一种教学技能都有一般的操作规程和方法要领,但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往往因学生的特点、内容的设计、教学条件及教师个人特长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每一种技能的运用都不可能是模式化的,切忌机械模仿,要依据现实条件灵活机智地运用.3)关注教学技能的个性化发展.虽然教学技能训练中最初的模仿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一味地模仿上是不行的.要根据高等师范生个人教学特点,发扬他们的长处,促进高等师范生教学技能个性化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必须按照某一教学模式走,把活生生的教学活动变得模式化和程式化,更不能把自己的教学设想强加给学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思路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教师要鼓励和肯定学生在试讲实践中的新举措、新思维、新创造,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做,这也是高等师范生职前培训的关键所在.
2.2.2 督促自身研习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指导教师要督促高等师范生进行自身研究学习,对自身的教学技能训练要有一个规划.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技能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阶段性的理论学习与内化,实践应用与检验,挖掘自身潜在的教学技能特色,从而达到促进自身教学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如生物学教学目标的制定技能.训练步骤是:首先要在宏观上认真研读生物学课程目标;在充分理解课程目标基础上,依据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内容标准,创造性地拟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掌握教学目标描述的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还要督促高等师范生注重试讲实践的反思和理性提炼.把试讲实践中隐含于头脑中的零星的实践智慧进行思维整理、归纳总结、理性认识、提高升华.通过提炼寻找可重复的教学行为与现有教育教学理论的关系,并把实践的经验转变为可供自我操作的有效范式.经过反复多次提炼后,要把这些不同的范式系统化,逐渐形成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操作体系.
2.2.3 强化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强化高等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关键.高等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使大学里所学习的教育学理论、专业知识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具体的检验,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能够逐步地培养职业情感和职业责任感,进而形成专业信念,为后续的教师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把教育实习工作落到实处,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要通过政策协调,构建三位一体的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其次,更新教育实习观念,把单一的实习讲课转变为以实习讲课、班级管理、学习指导、学生心理咨询、学生活动组织和学校管理为内容的全面的教育教学实习,使高等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确保教育实习的效果和质量.第三,要有实习带队教师不定期检查,落实高等师范生的实习情况,避免缺岗现象的发生.第四,实行带队教师和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双向评价制度,避免一些学生靠关系在实习方面弄虚作假,确保教育实习真实有效.
构建教学技能培训的教师队伍新体系,主要是解决高校缺少既有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中学生物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问题.笔者认为有两种办法:一是对高等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实行大学教师和中学生物教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这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基础教育第一线教师与大学教师的结合.将鲜活的教学第一线经验带到大学课堂,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这也是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更广阔的实践教育平台的重要举措[6].二是强化“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理论丰富而普遍对新课标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实际了解不够的现状,可以委派这些教师带学生到中学实习,利用带队实习的机会让高校教师深入中学,了解生物学新课改理念和动向,关注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实际,丰富中学教学的实践经验.还可加强这些教师的业务学习,参加国家或省级的新课程改革培训,以增加高校教师对中小学的了解.当然,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层面进行综合调节和管理.无论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双导师制”的建立都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程,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需要相关领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科学落实、加强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1]周萍.高师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若干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6):91-93.
[2]胡明,李少毅.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房超平.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教学技能的自我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7,27(10):71-76.
[4]谭静.集体备课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运用[J].河池学院学报,2010,30(8):129-131.
[5]石燕飞.运用微格教学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实验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6(2):47-51.
[6]李淑梅,胡春红.高等师范生物学教学论课程体系建构的探索与实践[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