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
宿松县花凉中学 安徽宿松 246511
“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之一,突出了语文即人文的特点,也焕发了语文教学生命的张力。这一理论如何在具体教学中体现,如何渗透进学生精神世界中还需要方法。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思想性”,将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简单放入意识形态范畴,把教学与学生生活割裂,使得语文教学教条化、程式化。随着人本思想的兴起,现代语文教学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相较于传统语文教学,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实现4个方面的转变。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1]与教授基础知识相比,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需要教学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利用文本结合自身体验完成自我理解、审视过程。而传统教学只是注重说教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忽视了对学生独特认识体验的启发。而启发的本质在于让学生领悟意义。这里的意义指的是人精神的领悟和发现,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很强的隐含性,所以仅靠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完成此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文本以及生活中情景激发学生去体验作品人物和事件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习不能由外灼,只能靠内发”[2],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是期望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把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得出自己的体验,把知识回归生活中。而传统教学是是与非的教学,更是通过灌输式方式来改造学生思想世界,如语文学习通过背诵大量名言格言等来塑造学生人格就是例证。这样的灌输式教学只能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化、教条化,无法升华学生的内心行动,造成学生“情知分离”,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3]。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中,情感是核心因素,态度是情感和价值观发展的结果,价值观是情感与态度的深化,三者互相依附,做好它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情感,以情感来引导态度与价值观,达到三者的优化。
传统语文教学总是借助文本中的典型形象来达到感化人、影响人的目的,文章的解读动辄与爱国主义、反抗精神等政治因素联系起来,使许多描写人之常情的文本演变成政治说教的工具,学生理解的价值观也是“英雄”式的爱国热情等,唯独缺少自己的独特感受。因此,语文教学不能程式化、政治化,教学价值取向应立足于“平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是培养“应声虫”,要有自己的独特认知。
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取向首先应从现实要求出发,立足学生本身,情感主要靠学生已有经验去生发。而在教学时也要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借助作品典型形象来激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如《荷塘月色》一文,传统语文教学对文中作者写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总认为是作者目睹大革命失败,反动派疯狂屠杀爱国人士与共产党而导致的,这就是对文本的政治化。虽然不能排除这个因素,但应去考虑更多,包括作者自己的家庭生活等因素。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作者,使文章对学生产生心动和行动的意义化,文章的指向更具普遍性和适应性,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从而提高自身情怀。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基于学生自身现实状况,要让他们具有健康的身心,才可能为今后实现其社会价值打下基础。文学作品对学生身心的陶冶远大于对其思想的禁锢,教育培养的也是合格的公民,学生认识清楚了,了解了美和是非,也就符合了这一要求。
通常语文文本中所选的人物形象多为历史楷模、典范,而对他们,在教学时又往往被“神化”,对这些人物的赞美,往往让他们变得高不可攀,学生有时会陷入迷惑。如《木兰辞》,在教学时,几乎都是展现木兰替父从军是爱国体现,但真如此么?仔细阅读全文不难发现文本中有这一句:不闻机杼声,但闻女叹息。为何?实则是她没有长兄,替父出征实在是情不得已、身不由己,如是立志报国何来叹息?因此,本文教学时立足点应在“孝”“勇”,强调她对父亲的孝以及她的勇敢面对。所以对历史人物不能做全部程式化的英雄爱国解读,还要深入主人公内心去分析、理解。人为拔高人物形象,会使教学落入“假大空”的境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前提是从真实开始,从真到善,再到美。
“以人文本,要不断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和谐发展。”[4]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在未来健康和谐成长,教材的意义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学生的参与下,形成动态开放的教学。教育是对生命尊重的过程,因此要尊重学生的情感真实,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充满创造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在教学时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注重结论的丰富性、过程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多向性。不同学生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影响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不能采用单一性的标准评价多样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人所栖居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5]教学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的语文学习留下弹性的认知空间,如情感体验等。学生主体性的存在最主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心里的自由表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是教育规律的必然,教育不是以少数人的认知来限制、规范多数人,而是要让多数人获得精神陶冶和认知提升,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准化、格式化已是必然,对文本的解读、赏析变成一个标准答案来概括,学生没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教学成了空洞的说教,教育也陷入了乏味的教条式重复。因此,语文教学要用多元化来突破单一化,把学生从简单化、程式化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释放自己的精神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新”的主要体现。现代教育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教育,它应该是一种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而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人的目的。学生是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程式化”的学生怎能适应社会?“多元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教育也不是让学生仅学习知识,还要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习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培养和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成为语文教学在新课程中的必然。
[1]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8.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4.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
[4]李子华.和谐发展取向的教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7(5):21.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