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戴金玲
动画课堂中联动式教学的探究
大连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戴金玲
STUDY OF INTERACTIVE PEDAGOGY IN ANIMATION CLASSES
动漫专业是一个新型专业,很多高校的动漫教学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欠缺,专业建设还不完善。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培养,不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要求。本文引入“联动式”教学新概念,对于研究和指导高校动漫专业教学有一定意义。
文化产业 动漫 联动式教学
现在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很多与之相关的产业都在重新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高校的动画教学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动画的新生力量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几个方向着手是当前首要的教学方式。由此各大高校均开此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扎实的动画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但由于动画专业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涉及到多种艺术形式,而现在动画专业的培养现状却是人才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动画教育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来培养人才,寻求新的发展轨迹。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在魏玛创制的教学模式值得借鉴。通过对德国包豪斯的“作坊”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以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动画专业学生,在我国动画课堂教学中进行联动教学来适应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现在国内各大高校动画专业正逐步发展完善动画工作室,推广联动式教学模式,以技术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带领学生完成项目。这样的授课方式将项目与教学紧密相连,学生通过完成实体项目,个人的团队意识和专业知识均有提高,在校期间即成为“准职业人”,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在工作室实践,零距离地应用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以使用性为基础,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新的了解。这样的授课方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实用性人才,既能培养学生自身职业能力,也大大促进了工作室与课堂教学的自然衔接,达到“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的教学效果。这也使“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论架构与实践得以发展,培养出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现代动画专业人才。因此,如何开展工作室与课堂联动式教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联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借鉴师傅带徒弟的言传身教之法,增强教学互动,通过示范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有次序、有目的、比较系统地学习,把基础内容和动态内容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联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通过课堂与工作室衔接的授课方式,师生之间零距离接触,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内容及方法。还可以通过大力推动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作室模式”与课堂联动式教学的发展思路。这样一来,高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能面向社会需求的学习实践基地,同时,又补充培养了文化创意产业稀缺的创作、研发和生产人才,提高了动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联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创意、技能、职业”三个方面,教与用紧密结合,理论结合实践,在工作室以实践项目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可了解市场需要。学院以联动式教学模式授课,既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动漫人才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学院也可用联动式教学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动画工作室,国内许多高校动画工作室已经初具规模,像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动画工作室等。课堂采用联动制度教学模式,利用学校本身的资源,如场地、设施、设备等作为教学的必备条件和资源,来建设一个实训型的工作室,可以使动画工作室很好地与课堂衔接;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动画工作室与动漫企业合作,可以给学生一个从课堂到社会实践的演练和展示自我价值、自我才能的平台;不断进行探索教学改革,举办各类比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可以检验工作室的教学成果,同时也能从比赛的过程中找到不足之处,增长学生的社会经验,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还可以定期为工作室举办一些展览,以提高工作室知名度,既可很好地宣传工作室,也可大大地扩展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如四川美院的冰狗工作室在这方面做得就很成功,边指导边就业,同时也提高了工作室的知名度。这些成功的例子,使我们坚信联动式教学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是主流授课趋势。
本论文通过探究动画联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新模式,以期在动画教学中突破以往传统式教学模式与社会接轨,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为中国动画市场走向国际舞台奠定基础。
[1]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2]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3]王万山、彭清宁、黄建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