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创新: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2012-01-29 05:12
职教通讯 2012年1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职业院校校园

欧 阳 剑 波

转型与创新: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欧 阳 剑 波

校园文化作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资源和无形资产,日益成为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在当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与升级的大环境下,重新审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的误区,探究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的科学定位,创新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的思路、样式和品位,并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对于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科学发展,并使之服务于行业、企业、区域经济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转型;创新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由规模扩张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转变。优质的校园文化作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资源和无形资产,日益成为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成为构成职业院校办学实力、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与此不相称的是,职业院校传统的校园文化陈旧模式与套路,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升级。因而,重新审视与变革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模式,创新并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于行业、企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解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客观存在,它是通过职业院校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文化活动、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行为方式等各种文化因素,积淀形成的特定文化成果及其形态。它是职业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对地域、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统合,并融会了科学人文精神和职业教育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构,是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以及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从广泛的意义来说,任何特定群体或者组织的文化结构,均不是单一维度的。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是指职业院校的一切活动的积淀物及活动方式的各种样态。参照美国学者艾德佳·沙因(Edgar H.Schein)关于组织文化的结构模型[1],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可以概念化为一个三维结构,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常常又被称之为要素文化,主要表现为校容校貌、基础陈设,甚至师生礼仪,在校园文化构成的定义中,是校园文化内涵最为直观的部分。校园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各类校规校纪,包括正式的规章制度和非正式的校园规范,是校园精神文化在治学、求学、治校等程序和伦理秩序方面的直接反映,并深受校园精神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校园精神文化,也即从狭义的意义上理解的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在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而形成的、反映着师生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表现为校园流行的价值观念,以及由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的治学求学、为人处事的思维模式。[2]

从三者的关系看,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静态文化,是校园的显性文化,其隐性的教育作用折射出一所学校内在的文化底蕴和非物质气质,是学校精神的外在体现。校园文化的物质体现,昭示着校园独特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桥梁;校园精神文化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同的校园价值取向,则必然导致不同的校园规范与治校制度,并进而影响到校园物质文化的发展与演化。

二、误区:职业院校的传统校园文化模式面临拷问

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新生力量,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历史的原因,校园文化建设在客观上缺乏硬件支撑,在主观上缺乏科学规划和自觉探索意识,致使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模式从内容到形式面临拷问。

(一)校园文化定位模糊和缺乏系统规划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求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其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匹配这一培养目标,使之具有自身鲜明的职业特色。而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却脱离了这一职业培养目标,仅简单地模仿和复制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校园文化与育人实践脱节。此外,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自身定位也存在模糊倾向,缺乏科学认识、研讨与系统规划,对校园文化还停留在相对狭隘的认识上,把校园文化简单化为各类文体活动,或者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或思想教育的层面,对校园精神的培育缺乏提炼,发挥不出校园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3]

(二)校园文化建设弱化现象突出

由于办学历史的原因,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部分职业院校把主要工作任务放在征地、建楼、扩招和专业设施的建设上,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显得严重不足,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硬件设施普遍落伍,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同时,由于对校园文化缺乏有效管理和精品战略,造成了表面上的热闹与校园文化活动实施者的盲从,出现组织者精疲力竭、疲于应付,参与者兴趣不大的现象,以致校园文化流于形式,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长期处于弱化状态。

(三)校园文化模式缺乏活力与创新

从当前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概况来看,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和创特色意识不够,主旋律不够突出,忽视了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进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校园文化活动即各种专题报告会、学生竞赛、社团活动、文艺表演,等等,看似形式多样,但内容却缺乏创新,格调大致雷同,也没有彰显职业院校自己的特色。有些职业学校甚至把校园文化只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条条框框中,政治教化的意味太浓,学生对校园文化逐渐失去了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触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励力、开拓力和创新力的功效。

(四)人性化的缺失和功利化的上升

从人本的意义来看,教育的最根本的使命就是“育人”,校园文化对人的灵魂的教育和升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赋予一种文化和精神品味;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能力,获得应对压力的良好心理素质。但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一味地提倡竞争,过分地强调校园文化活动的竞赛功能,忽略人性化的教育和对学生人格、心理和职业素养的引导,未能通过校园文化营造健康积极的人文环境,让校园充满积极向上的人文气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培育,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致使校园文化难免走向功利化,得不到品位的升华。

三、转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亟待重新定位

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诸多方面的总体反映,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究竟该如何定位,是一个令职业院校长期困惑又亟待解决的课题,这本身无疑也是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凸显“职业性”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文化特质和核心因素,是职业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质体现。这种“职业性”不仅体现在工作行为上,而且体现在相关的职业品质、职业态度、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职业适应等方面。这种“职业性”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职业能力,而且要有职业素养,而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养成恰是校园文化“化人”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应更多地给学生提供“职业性”的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牢牢把握“职业”的向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操作性、应用性、职业性。校园文化活动应通过营造职业氛围,展示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技能;还应精心构建具有“职业性”的校园环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职业影响和熏陶,从而使他们在一种职业性的生存环境里,耳濡目染,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

(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应厚重“特色化”

职业院校大多建校时间短,文化底蕴相对薄弱,急需丰富的文化资源来补充和完善。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布局来看,不少职业院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历史文化资源,而地方文化也恰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开发利用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既可以使之转化为学校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也可以将之发展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项目;在进行校园文化布局时,应结合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注重挖掘地方文化积淀,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个性,利用地方的人文精神感染、教育学生,形成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独有的文化特色资源;还可以通过与区域企业校企合作,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在互溶、互通、互流中达到文化共享,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事实证明,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规划,只有定位准确,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应注重“动静结合”

从动态来看,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特别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刻影响,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遵循专业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使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养成紧密结合现代企业特征,使校园文化随着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要使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走向社会化、企业化,使教学、科研、校园文化活动融于一体,使校园文化活动与人才培养有机统一。从静态来看,校园静态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和美德教育的成分,寓德育、美育于校园静态文化建设中;要通过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使校园文化富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培育“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文化品位、凝聚文化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校园文化以其规范、熏陶、启迪等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校内的成员进行制约和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体系、心理人格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和谐与全面的发展。[4]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就是营造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营造和培育“校园精神”。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存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的生命主线,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凝聚、更是一个精神家园。因而需要在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里,建设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培育人文传统与时代活力结合、短期教育与终极关怀结合、外化载体与价值共享结合、海纳百川与富于创新的新时代“校园精神”。并通过这种精神来渗透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传承与积淀学校的人文传统,发展和创新时代的精神与气质,进而形成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良好的行为模式和共谋发展的责任担当。

四、创新: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变革的必由之路

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模式也将随着教育体系的嬗变而不断发展,从一般逻辑思考而言,思路决定出路,先进的理念决定先进的校园文化模式,推动职业院校先进的校园文化模式的建构,唯有结合职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和开展创新实践,才能使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在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院校要着力培育和打造技能文化

作为职业院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全面发展学生职业能力,是其重要的办学使命。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坚持这一导向,传播“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文化理念,突出各类专业技能的育人特色,追求一种严谨求实的技能文化。技能文化是技能人才成长的深厚社会土壤,职业院校应通过举办各级各类高品位的技能竞赛,引导学生把学习技术、提升技能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途径,让技能文化成为一种被校园广泛接受的价值理念,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学校应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结构确定技能训练要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最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实训,按企业的营运管理、开发流程、项目管理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精神,挖掘学生的情商潜质,职业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和创新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社会的无缝链接。这种技能型的文化理念和模式既能把最新的技术、科学和人文知识带给学生,开阔同学们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进取精神、课外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导入行业文化精神

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职业教育自身特质的培养,而这种特质形成的培养基础来源之一,应该着眼于行业文化的层面进行酝酿,根植于行业文化,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渗透和融合,将行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同行业需求统一的重要途径。构建具有行业精神特征的校园文化,要先从研究行业文化入手,学习行业愿景、行业目标、行业作风和行业使命等,将行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及行业提炼出来的各种精神融入校园精神,丰富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和学风,通过吸收行业文化元素,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真正把导入行业文化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实处;将优秀的行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构建起具有行业行为导向的校园职业文化体系,并在这种与行业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行业文化意识和理念,从而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对行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毕业生尽快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就业和创业。

(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融入企业文化元素

职业院校的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人才,而现代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并不仅仅是文凭和技能证书等这些“硬实力”,而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等“软实力”。[5]因此,要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中来,构建校企融合的特色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接受到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浸染,自觉地接受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使职业院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让他们今后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同时,还应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主动接受企业文化的辐射使学生提前感受现代企业文化,缩短由于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而带来的职业适应期的延长;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亲临企业的生产车间一线,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企业精神,学习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和经营管理者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6]

(四)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应突出品牌和品位

近年来,职业院校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做法,逐渐达成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的共识,持续性、辐射力、成长性、彰显性是衡量一个文化品牌的重要元素和基础。[7]文化品牌要体现它的张力,要有它的成长空间,文化品牌不仅要“化人”、还要“化校”,体现大学精神、体现时代精神、体现专业特色、体现传承与发展。从实践来看,校园文化的品牌形象是学生参与行为的基础,可以持续地强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整体形象,提升校园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8]当然,创建校园文化品牌,要与学生的职业素质拓展、职业能力提升、专业发展相结合,使他们在参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获得实益,从而建立起对品牌的归属感。

同时,对于大学校园这一特殊场域的特殊文化形态而言,追求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价值观形成强大的文化场和文化力。[9]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创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要根据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特长禀赋、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知识结构去“量身定制”丰富多彩的、高品位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仅需要凝练大学精神,塑造大学人格,探索并创新出自身的文化气质和品位,还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求真、求知、求乐,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让绝大多数人通过文化活动的品位对校园文化产生强烈而持久的认同感,感受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价值和终极意义。

[1]Schein E.Organizational culture[J].American Psyehologist,1990(45):109.

[2]文莉.基于校园文化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软环境”建设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8.

[3]邹宜伶.职业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职教通讯,2011(16):53-54.

[4]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11.

[5]张志斌.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宁夏教育,2011(9):33-34.

[6]黄远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校企合作元素的新思考[J].广西教育,2011(9):54-55.

[7]宁静.浅谈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J].传承,2009(9):86.

[8] 张鹏.试论校园文化的品牌构建[J].时代教育,2011(8):46-47.

[9]田淑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内涵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49.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Reform and Thinking on Cultural Patterns of Vocational School

Ou-yang Jian-bo

Campus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resource and intangible asse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vocational school,which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soft power"in vocational education.In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environment,re-examine vocational college campus cultural patterns errors,to explore science position of the cultural patterns of vocational school,and innovative its idea、style and taste,and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of a campus culture of vocational schools,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and make service in the industry,enterprise,which has a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vocational schools;campus culture;patterns;transformation;innovation

欧阳剑波,男,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主任,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质教育。

G710

A

1674-7747(2012)13-0001-05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职业院校校园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