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玲
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提升刍论
刘 玲
文化软实力提升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关系其整体形象和未来走向。从分析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入手,探讨文化软实力提升实践的意义、现状与挑战,并提出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提升
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1)在要素层面上,包括教育理念、价值观念、品牌特色、学校文化、声誉等。(2)在行为层面上,是获得支持发展、推动前进的精神力量的能力。它是一种动态能力,而不是静态能力。文化软实力对内体现为凝固自摄力,是传承、创新文化,创造独特的价值观的能力,是一种很强的“自适应”“自我调节”“自我升华”的能力。凝固自摄力,它是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构成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基石,决定了文化的根本性质和基本气质。当文化凝摄自固力内生不竭张力时,文化软实力才充满生机。文化软实力对外体现为竞争力、协调力、影响力,具有超强的扩张性、传导性和穿透力,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影响。[1](3)在目标层面上,提升文化软实力在于赢得社会、企业、学生及家长对高职教育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以及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今后发展空间的综合认可度。高职院校经过十多年的大发展,从“量”的扩张进入了“质”的提升的关键时期。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文化因素成为高职教育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基础性要素。
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在于实现文化的综合创新,为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提供蓬勃的文化生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高职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正确处理软与硬的关系,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有硬实力为基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硬实力的前提。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硬实力增强的同时,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和制度的改变是发展的前提,高职教育的发展在经历了以规模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求发展三个阶段后,最终将走向以文化求发展的阶段,核心是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上。只有高度重视文化的核心统领与精神驱动作用,高职教育才能获得推动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深层推动力。在很多情况下,文化软实力能够达成运用硬实力无法达成的效果,而且能为提升“硬实力”创造良好而稳定的外部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制度性命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作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可带动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突破瓶颈制约。[2]基于我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民族心理结构影响,面对升学体制、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面对当前社会各方对于高职教育的评价和价值论述,如果高职教育在文化上不自信,妄自菲薄,那么就等于放弃了文化自我价值的肯定,也就失去了“主体性”,而缺乏文化主体性的高职院校发展也势必在其中不断弱化。因此,高职教育要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其对“技术”和“职业”的深度解读和文化传播,延伸人们对“科学——技术”、“理论——实践”的认识,拓展人们既定的思维范式,引导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关注以“工作实践”为中心的“技术实践”,进而对整个教育观念、价值观念与社会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推动高职教育更好地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促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2]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人潜在精神和价值层面能力和素质状况的反映,对大学生的长期发展即未来成长和职业成就尤为关键。高职教育只有注重“人性塑造、身心开发、道德人生”,树立“文凭是纸饭碗,技能是铁饭碗,素质才是金饭碗”的观念,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培育,才能注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只有确立起纯正的、超凡脱俗的高品质文化,在文化润物无声的熏陶中,使学生获得精神成长和职业成长,从而避免在人才培养中的“功利性”,避免在人才培养道路中的“商品化”和“产品化”,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使高职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形象的核心载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全国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发挥职业教育促进传统文化、技艺、工艺传承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高职教育要通过组织力、创新力,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无形影响和渗透,充分利用文化手段来塑造展示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自身形象,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念,扩大影响力,从而更好地赢得社会地位和国内外的认可。事实证明,忽视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培育,都不能成为真正有“力”以及具有良好形象的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的兴起,对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进入新世纪,国务院于2002年、2005年连续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先后颁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其核心则是教育质量的多样化。因此,2006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职教育质量的决定》明确提出,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要实现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并行、并立和并重。以上举措,从社会价值和发展战略的层面上对高职教育发展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明确了高职教育的文化使命。自此,高职教育逐步摆脱了对本科教育的依附性和缺乏自主性的局面,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末,高职教育管理归入到教育部职成教司,并颁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再次为高职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高职教育已获得足够的政策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
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教育部又启动“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建设”。自此,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引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带动、省级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各院校按照立足未来、重在建设、推动改革、加快发展的思路进行建设,增强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文化的凝固自摄力。如马树超先生认为:“首批28所示范建设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的经验,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形成了榜样的力量,为探索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4]据统计,2008年度高职单独招生报考人数高于招生计划数8.6倍,示范建设院校录取新生高考成绩超过本省区“三本”分数线的比例平均达到50%,有效改善了生源结构。[3]2010年,又启动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着力破除制约高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日益扩大的中外高职教育文化交流传播,在向世界形塑着一个日益开放、和平、友好又充满活力的快速发展中的大国形象。与此同时,通过实施“高职院校院长海外培训”、“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管理研修班”等项目,在文化的交流交融中,中国高职教育文化不断在扩展它的影响力。已有部分高职院校把国际化作为具有前瞻性、策略性的长远战略发展,而非短期、目标浅显的计划,努力把国际化渗透在每个部门和每个职员的意识形态中。通过合作,将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全球的竞争力和全球意识。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引入其电机工程专业证书和国际化课程。首批毕业生完成全部课程,经过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的评审,取得电机工程专业证书,并被大型中外合资及外资企业如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台塑企业集团等企业录用,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化技术工作与服务的后备力量。[5]
一大批高职教育研究人员,基于现实的需要,对一个正处于发展初期的教育形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有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力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探索实践。
教育部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营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促进、提高职业院校的知名度、社会认可度。组织举办“院士职校行”等活动,邀请两院院士参与推动职教发展的行列,为新时期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平添新的动力,提高高职教育的地位。中国高职高专网、中国高职教育网搭建了网络平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积极为高职教育发展“鼓”与“呼”。
各高职院校利用学校内外部的各种新闻资源,以及运用新兴网络媒体,进行立体全方位新闻宣传,由此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如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11月12日正式启用官方新浪微博。截止今年12月15日,目前官方微博拥有粉丝人数40 002人,受关注度曾一度排在全国开通新浪微博高校中列第六。在以“魅力校园
一起微校”为主题的“2011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评选中,该院荣获“魅力校园”称号。
1.文化创新力薄弱。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日本的职业训练、瑞士的“培训教育第三产业化”都是国际先进理念经验。中国目前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同时,中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同质化倾向严重,职业性、高教性、服务性特色不明显。有媒体誉为:“在中国,高职院校成立的时间刚过10年,刚刚脱乳几年的‘少年高职’在发展过程中”。[6]而高职教育的科研则为“幼年科研”。中国高职教育要思考的是,如何学习、借鉴、超越,借鉴,在这种文化全球化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如何更多地赋予中国高职教育的元素。
2.制度安排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高考选拔制度、学历层次安排、财政拨款制度等。高职教育办学的制度环境需要明显优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需要显著增强。
3.高职教育对社会总体吸引力不够。对于增强社会总体吸引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表现在增加受训者就业、生涯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和目标;公民或个体把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自我发展的选择;愿意对职业教育与培训进行投资。[3]
高职教育提升文化软实力,在于文化的传递、融合、创新。文化软实力的有序开发、建设和发展,在于文化的硬化能力、涵化能力、聚化能力、内化能力、转化能力的建设和发展。[7]
文化的繁荣是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自然形成的,文化的繁荣反过来促进物质发展。“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文化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软实力只有在强大硬实力的基础上才能“硬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实力”。缺少了硬实力的基础与支撑,软实力的一切谈论都将成为“奢谈”。因此,我们在应对“少年高职”、高职的“幼年科研”等境遇时,在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关注软实力之成为实力的重要基础硬实力的建设,为软实力的硬化奠定坚实的支撑。以文化来壮大提升自身的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来增强办学动力,以职业情怀、职业道德来凝练高职精神,将文化软实力硬化为实力。在软实力与硬化实力的相互促进中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文化在相互涵化中实现新的发展。吸收是涵化的前提,提升文化的涵化能力,要告别文化自恋、文化自卑、文化自弃,确立开放协作的气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分工日益明晰的境况下,“依托行业、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针,而“开放协作”则是这一方针的真实思想写照。[8]通过涵化,坚持和凸显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文化价值,丰富和保持高职教育文化的先进性,以先进性支撑其在文化生态中的主导型。一是对传统文化的整合,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尤其要深入挖掘利用所在区域的传统文化资源的魅力和价值,如湖北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实施“中华孝文化提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二是对工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整合,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整合。2010年5月,教育部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为高职院校创新校企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渗透到办学模式、教学过程、运行机制和法制环境之中。三是国际化的资源和思想的整合。形成国际化格局,确立世界的眼光、开放的气度,将国外的职业教育模式思想为我所用,为我为主,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加强聚化能力建设,就是有效地确立高职教育文化的主导地位、核心价值作用。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领高职教育的文化建设,提升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并深深地熔铸在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其次,高职教育要对自身发展形势有正确的认识,准确、清醒地认识到处于发展的何种阶段,自身的强势与弱势,避免方向与定位的模糊。继续推进示范性院校的建设,发挥示范效应,倡导各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形成品牌特色,以基本的稳定性凸显高职教育的形象与核心价值。再次,要提高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文化生命力的本质,文化的同化力是文化影响力的本质。高职教育的品牌效应,在内要形成广泛认同,在外要获得社会认可。
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过程,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文化素质的提升过程。素能并重是高职教育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是彰显文化主体性,彰显素能并重观,提升师生文化素质的过程。文化主体性是一种精神整合力,有利于凝聚力形成,提升师生精神上的自信自豪,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要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素质、知识、能力整体设计、协调发展,尤其强调素能并重。要关注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要提高学生增强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具体到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只有当文化资源内化于师生的心胸,转变为师生的文化素质,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软实力。同时,在师生素质提升的前提下,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转化能力即文化指向未来,更新创造,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能力。高职教育文化要成为一种被广为接受、认同的文化,不能让人们停留在职业教育的浅层认识层面。应当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工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高职文化与现代传播技术的结合,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拓展社会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功能,以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确立中国高职教育的现代形象。如在科技服务上,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以国家“863计划”项目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研课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建有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浙江省示范性制鞋工艺实训基地、浙江省木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家具平台、温州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发挥了良好的效应。
[1] 唐代兴.创建文化软实力学的宏观视野与基本思路[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2] 林丽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创新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9.
[3] 马树超.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战略思考[EB/OL].www.cave.com.cn/www/yj/zhyj/09-11-10/4385.html,2009-11-10.
[4] 马树超,郭杨.历史的抉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凤凰网.宁波全方位打造国际化教育领域[EB/OL].nb.ifeng.com/nbxw/detail_2011_11/17/108393_0.shtml,2011-11-17.
[6] 梁国胜.三校联盟为“少年高职”校际合作提供范本[N].中国青年报,2011-11-14(11).
[7] 沈壮海.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境遇与中国道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8] 陈云涛.培育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8-5-21.
On the Promotion of Soft Power of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u Ling
The promotion of soft power of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ew period,which relates its whole image and future tren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soft power of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iscussing the significance,status and challenge of practice for the promotion of soft power of culture,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promotion of soft power of culture 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oft power of culture;promotion
“十二五”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提升实践研究”(项目编号:KT2011317);2011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提升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GH_143)
刘玲,女,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G715
A
1674-7747(2012)13-0011-05
[责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