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苏华在 《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6期中撰文,指出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在对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两大瓶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共建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模式。
从办学模式来看,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需求决定招生规模,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开辟畅通的就业途径。但是,产业和企业无时不在发展变化,因此,要在职业教育实施中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从教学模式来看,以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学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确定企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职业学校必须营造能够训练技能的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组织和设计,需要丰富实际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
基于此,作者指出校企合作的两个瓶颈。瓶颈一,理想的合作企业难求。主要表现为:企业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企业难以提供高技术的训练场地;企业难以提供高素质、高技术的指导人员。瓶颈二,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利益共同体建立的两难选择;市场经济决定了校办企业和企业办校的高风险;制度和政策的限制难以突破。
文末,作者提出共建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模式。“共建型”校企利益共同体是一种职业教育集团模式,是一个有多所学校和企业参加,并举办自己实业的教育组织,该组织是一个可以共享的实体,使集团成为一个具有法人地位,有利益捆绑的组织形态,具有超越有限企业的广泛功能。共建型校企利益共同体通过项目来实现,企业的利益也通过项目来实现,这就理顺了学校和企业两类主体的关系。共建型校企利益共同体作为学校、企业、政府出资建设的“第三方实体”,不违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同时,共建型校企利益实体的生存发展诉求和利益杠杆可以带动集团组织和机制的优化,使参加集团的学校都能真正得利。
龚海珍、沈亚强在《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20期中撰文指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为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上进行了调整,其办学重心客观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这一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寻找一条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又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长足发展之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悄然发生着如下变化: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人才、技术开发型人才;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应用技能型的中级人才为主;大专、高职生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初级人才,以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的一线操作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变革后的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在客观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吸引力的提高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专、高职院校实现错位发展,探索出中职教育的新空间:1.扮演好中高职衔接的预备教育角色。中职学校应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出发,结合相对应行业的职位或岗位需求,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为接下来的高职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搭建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根据所在地方的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出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紧密衔接的技能人才。3.扩大培养对象范围,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性。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失业人口的再就业培训、企业职工培训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白景永在 《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中撰文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的价值取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进行了展望。
人才培养工作动态评估主要是考察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的内涵在于:评(评估客体)和被评(评估主体)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动态的;人才培养不同于模具生产,生源水平是动态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具有的价值取向有:1.社会价值取向,要求评估主体按照国家的办学要求和社会需求,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输送更多合格人才;2.教育价值取向,要求评估主体按照教育规律和自身发展规律,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亟待解决的问题有:1.充分发挥评估客体的指导作用。评估专家对学校和社会需求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评估专家的指导作用;2.有效激发评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评估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评估的真正目的,才能促进内涵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3.以需求分析为基础,促进校企合作。通过对社会、市场和学生个体的需求分析,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了解更有利于人才培养;4.树立动态人才质量观和质量标准。高等职业教育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培养各类人才、满足各种需求为己任,无论哪种质量观都应该是动态的。
最后,作者对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发展进行了如下展望:1.动态评估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即教育行政部门主动从宏观的政策调控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等方面,引导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以学校为核心的评估工作将会变被动为主动接受评估;2.动态评估要促进从模式到范式的转变,即评估从“走过场”的模式转变为由社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由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说了算的范式;3.动态评估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即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看作一种多方合作的互动关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方华、唐小波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8期中撰文。文章以《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蓝本,结合浙江省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分析影响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因素,并探索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主权国家在高级技术应用型教育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过程。就本质而言,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高职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国与国之间按市场规则的合理流动,是一种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
浙江省高校近5年招收的留学生人数超过2.2万人,每年有近8000人次出席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并已建立了60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每年派出的交换生、交流生规模接近10000人。然而,高职院校外国文教专家占比、留学生占比、外派交换生与交流生占比等方面均落后于普通本科院校。作者认为影响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有:1.对教育国际化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2.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水平普遍较低;3.我国与国外教育体制不尽相同,高职学历教育主要定位于专科学历层次,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学历教育学制不相匹配等。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认为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应从以下方面探索:1.提高认识,统筹规划。高职院校不仅应把扩大教育开放、促进教育国际化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还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赢得教育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2.理念对接,立足双赢。学校师生应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以中外合作办学为抓手,有效推进教育国际化。3.内涵为先,提高质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化、课程标准国际化、师资队伍多元文化背景的国际化等。4.搭建平台,营造氛围。高职院校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应加强与主管部门和兄弟院校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搭建平台,积极营造国际化氛围。
沈海东、任君庆在 《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6期中撰文:针对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领导中存在的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让高职院校升格为高职本科院校”的倾向,提出高职院校要找准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坚守自己的层次、类型,培养一流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要坚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彰显办学特色。首先,要找准学校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是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其次,要找准学校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定位。一所学校只有树立起自己追求的标杆才能更好地确定发展目标;再次,要找准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科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品牌,发挥引领作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同时,要发挥高职院校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长学制专业试点,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作者认为,可以在全国范围遴选一大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紧缺专业,开展高职教育四年制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试点,设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制度。在探索四年制高职教育的同时,要加快构建职业院校学生成才成长的立交桥,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继续学习,随时能够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需进行“加油”。
吴高岭、宋德凤在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1期中撰文阐释了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的内涵,指出了高职教学质量校内监控与管理的要素和特征,分析了高职教学质量校内监控的体系构建,并形成了基于课程的高职教学质量校内监控与管理体系。
教学质量是指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的程度。质量监控是指从一个单位的外部对该单位的质量工作或产品质量实施监督和控制,是从外部对一个组织活动的结果或组织活动的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进行质量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该组织提出要求和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学质量校内监控与管理的要素包括学校战略、顾客导向、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校内监控与管理特征为:全学校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指标的质量管理和全员的质量管理。
对于如何构建高职教学质量校内监控与管理体系,作者认为:在组织体系上必须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在制度体系上必须制定教学质量目标、教学管理目标等内容;在运行体系包括教学质量信息管理,检查评审和持续改进机制三个方面。教学质量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收集、整理、分析,确定教学质量信息;教学质量检查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专业教学改革情况、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等方面;持续改进机制是指对原体系的修补、提高和更新。
基于前面论述,作者形成了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图。这一模式图包括以下方面:1.课程服务实现。课程服务的实现包括课程服务的策划、课程的研制等。2.课程服务质量的监控和改进。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学生等顾客的要求,证实并确保课程质量要求的符合性,持续改进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3.课程服务管理的职责。管理职责包括顾客导向、质量方针等内容。4.课程服务资源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方面。
郑燕林、柳海民在《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中撰文从宏观背景、资源建设、实践平台、质量保障四方面分析了美国对网络教师的培养,并探讨了美国网络教师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网络教师培养是以 《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沿革为宏观背景。从1996年、2000年、2005年及2010年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美国在发展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将关注的重点从讨论开展网络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转向探讨如何深入而有效地实施网络教育,从探讨早期的网络教育软硬件设施以及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转向专业化网络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对网络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有了越来越具体的要求。
提供专门的培养课程是美国在网络教师实践中的重要举措。美国网络教师培养课程呈现多元性与系统性的特点,为网络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美国网络教师培养课程多元性体现在培养课程提供方的多元性和培养课程内容的多元性。美国网络教师培养课程的系统性表现为:课程内容体系的系统性和课程学习支持的系统性。
实践环节在美国网络教师培养课程中也受到高度重视,虚拟学校是美国网络教师的实践平台。虚拟学校为网络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情境,让每一位网络教师都有机会进行网络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网络教学专业素养;虚拟学校能够促进网络教师对网络教育的本质认识,形成在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新型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技巧。同时,美国的网络教师专业素养标准与包括在线学习支持、工作坊、专业学习共同体、短期培训等的系统支持也为教师质量提供了保障。
通过对美国网络教师培养的系统介绍,作者认为美国网络教师培养对我国有如下启示:把握网络教育的本质、重视网络教师的培养;明确网络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与培养课程;重视网络教师的自主发展并支持经验共享。
徐国庆在《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中撰文分析了美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战略地位、构建的路径和实施效果,进而阐述了美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构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构建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标准构建热潮,1990年出台的《美国的选择:高技能还是低工资》报告和珀金斯法案Ⅱ都推动了这一进程,2006年的珀金斯法案Ⅳ带来了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的高潮,最终确定了美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战略地位。
构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是从描述标准到标准在课堂层面得到实施,最终发挥了实际效用的系统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标准描述、课程层面标准的落实和课堂层面标准的落实:一是职业教育标准的描述方式存在差别,但是这些标准都有一个重要特点,即非常科学、准确、精细,它们建立在对职业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二是课程层面职业教育标准的落实主要依靠美国基于课程的财政拨款制度和各州严密的监控体系;三是课堂层面职业教育标准的落实需要教师乐于接受标准、完善监控措施、给教师提供详细指导与帮助。
美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实施取得了三个较明显的效果:一是教师明显感到课程内容更加聚焦,提高了教学质量;二是标准使得职业课程的地位得以提高,获得了与普通课程同等的信任、尊重与地位;三是标准的建立使学校之间同一专业或课程的内容获得了一致性,促进学生的就业流动,提高就业率。
文末,作者认为美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构建对我国有如下启示:确立标准构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科学构建、系统规划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立强有力的职业教育标准实施监控体系。
姚威、邹晓东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中撰文分析了欧洲工程师认证计划和欧洲工程教育项目鉴定计划两项举措,总结了欧洲工程教育改革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欧洲工程教育一体化进程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尽管欧洲各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体系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总体上遵循了二元制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起源于德国和法国的 “长模式”,旨在培养研究型工程师;第二种模式是在德国、荷兰等国发展起来“短模式”,旨在培养实用型工程师。自欧共体成立以后,欧共体国家开始孕育和启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直至1992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自此,欧洲高等教育正式向一体化迈进,并制订了“苏格拉底计划”和“莱昂纳多计划”。
基于对欧洲工程教育一体化进程的简要回顾,作者介绍了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盟创设的“欧洲工程师”专业称号,以及一整套相应的制度。欧洲工程师作为专业工程师能力的资格保证,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目的:一是使工程师在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盟成员国范围内不受地理界限的限制;二是建立工程师资料库;三是不断提高工程师质量。同时,作者介绍了欧洲工程教育项目鉴定计划。该计划是由欧洲工程教育鉴定网络组织实施的一项鉴定计划,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协调一致的欧洲工程教育鉴定系统,所期待达成的目标在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高认证的权威性。
欧洲工程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基本特征包括:在认证和鉴定过程中强调内容的可比性,促进工程教育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建立统一透明的评审制度,逐步推进成员国工程教育改革进程;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在尊重差异性的同时强调相容性;组织管理的规范化,着力建立国际间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有效机制。最后,作者总结了欧洲工程教育一体化进程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第一,建立工程师认证的系统体系,强化工程实践和继续教育经历;第二,建立鉴定和认证制度是提升工程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三,着眼于工程教育的国际水准,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杨晨在 《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第6期中撰文,分析了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即基本认识、技术操作和深层次障碍问题。
基于解读我国政府文件对学分银行的描述,作者认为,我国“学分银行”的功能可以分为本体功能和衍生功能。本体功能指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累积和转换认证;衍生功能指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形成对优质课程、学习资源和师资的整合,为“人人享有优质教育”打开通道并提供服务,形成“人选择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对于“学分银行”是制度还是机构这一关键问题,作者认为“学分银行”应该实现实体化运作,成为第三方的权威认证机构。同时,更要按照法制社会的规则,使学分的转换和兑换成为各个办学单位共同遵守的制度。
“学分银行”顺利运行,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操作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如何形成需求机制?“学分银行”要从学习者、办学单位和政府三个角度来换位思考,以此建立和强化需求机制;二是认证服务对象是谁?作者认为,“学分银行”应该重视和发展与办学单位的合作关系,积极发展集体认证业务,也要重视和发展面向学习者个体认证业务;三是“学分银行”的认证标准是什么?“学分银行”要建立能够评定并换算的学分体系,不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评估指标和权威的评估专家队伍,而且还要做大量的课程评估工作;四是学习者如何学习各校的优质课程?“学分银行”应该与我国正在建设的以“宽进严出”学习制度为特色的开放大学充分携手,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此外,“学分银行”在建设中还需要攻克如下诸多深层次的障碍:1.体制方面的障碍,比如,我国的宏观教育结构是分割的,不同的教育类别之间难以沟通;2.制度方面的障碍,比如,在教学制度方面,国内高校通行的是班级教学制,学生跨专业、跨系、跨校学习有很大难度;3.学校方面的障碍,比如怎样保持竞争优势等。
邵敏在《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第7期中撰文指出: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弱势地位。为此,需要从学制上建立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既相对独立,又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成为有地位、有特色、有出路的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一度成为“次等教育”。主要表现在:地位低下,发展空间狭窄,职业教育升学渠道不畅,缺乏明显的职业教育特色。为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制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制,也称学校制度、学校制度系统、学校制度体系或学制系统,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和主要表征,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教育性质、人才培养方向、教育结构和质量。
从学制建设的角度寻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具体如下:1.建立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层次划分,而是一种类型划分,它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没有地位高低、程度高低的区别;其次,要大力发展本科和本科以上职业教育;再次,应当让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相对独立体系,形成包含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以上层次。2.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这有利于形成以能力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形成和质量的提高。3.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一方面,借鉴国际先例,设立高职专科副学士学位;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进入专业学位培养领域。
马建富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7期中撰文解读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涉及到的制度配置和政策创新问题。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提到的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表述,作者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做出了以下的解读:1.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足人们接受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求;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基于这一理解,作者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具有如下特征:独立性和贯通性;开放性与参与性;协调性与适应性。
基于以上论述,作者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的政策创新和制度变革:1.设立专门的综合职能管理部门,统筹管理中高等职业教育。2.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分流重心上移。其涵义是:第一次分流仍然在初中后,但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以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为主,少部分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或五年制高职;第二次分流在高中,即普通高中毕业生除了一部分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外,其余大部分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另有少部分学生接受职业培训后直接就业。3.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这就是要尽快调整现行的招生政策,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中职毕业生的比例;要进一步实施和完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制度;应积极尝试独立建制五年制高职学院。4.发展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即尽快发展与建立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体系;尽快试点以技能型研究生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专业学位体系,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5.构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整合职业培训资源,促进各类培训的发展;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发挥职业教育评估机构的导向功能。
张聪、赵志军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第4期中撰文,对新时期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表征以及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图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通过绘制动力机制、设计机制、反馈机制以及体制化建构破解创业教育发展难题,形成创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图景。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需要探寻其存在的逻辑起点,找寻其立论之基与发展之源。作者认为其逻辑起点为: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开展创业教育;创新型国家战略需要开展创业教育;当前的教育发展需要开展创业教育;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基于以上逻辑起点,新时期的创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诸多问题不断涌现,其问题表征如下:一是忽视创业教育的主体性。当前的创业教育研究过于重视创业教育的宏观需要,对创业教育主体的反思与追问明显不足;二是忽视创业教育的整体性。尽管当前我国政府等都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但仍然未能形成崇尚创业的社会环境,很多学生创业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而放弃;三是忽视创业教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作者认为创业教育史是人自身的精神动力与民族性格的反映,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创业教育史进行深度挖掘;四是忽视创业教育的学段性。当前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明显处于起步甚至空白阶段;五是忽视创业教育中问题的生成性,即未能及时关注并化解创业、创业教育过程中生成的问题。
基于上述逻辑起点与问题表征,作者尝试通过以下途径构建新时期创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图景:经过动力激发、动力传导、动力反馈,进而形成引导创业教育的动力机制;通过更新顶层理念设计、更新中层课程设计、强化学生个体的“基础设计”三个方面,更新创业教育的设计机制;形成强化创业实践的反馈机制;通过形成贯通的各学段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创业教育联动机制、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创业教育的氛围,进而形成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机制。
朱雪梅、叶小明在《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8期中撰文指出:由于多方面原因,高职院校面临着激烈的生源竞争。生源危机将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方式,高职院校必须在实践中调整发展战略,方能在未来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取胜。
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着生源下降和生源竞争的挑战。这一挑战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适龄人口的下降,自2008年以后高考报名人数开始下降,这个势态将持续到2020年左右,在高等院校招生中处于最后批次的高职院校,将面临更为严酷的生源竞争与生存挑战;其次是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高考录取率不断上升。可以预计,许多高职院校将要面临缩减招生计划或降低标准以求生源的尴尬局面;最后,国际高等教育机构的生源争夺,国内出国留学人员的爆炸式增长,进一步加剧了高考报名人数的下滑。
生源危机将对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战略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如下:首先,在院校经营上,将带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改变以往院校或专业一旦设立便只上不下的发展状态;其次,在发展格局上,将从现在的高度同质性改变为差异化生存,突出办学特色,塑造学校品牌;最后,在发展方式上,将从原来政府主导的外部推动方式转化为自主提升方式。
面对生源危机,高职院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发展战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扭转高职院校的竞争劣势,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与改革招生制度;坚持服务社会,明确高职院校的类型定位与生源定位;提升高职教育质量,重点在于寻求学校特色与差异化生存;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与学习收获。
刘丽彬、王卓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中撰文提出:集团化办学在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时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向职业教育战略联盟的跨越,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职业教育集团化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在推动职业教育体制变革与创新、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职业教育办学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体制存在的区域性、行业性行政约束不利于其市场化竞争;2.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存在的从属关系不利于成员在更大区域范围的互利合作与发展。
作为新的组织形式,职业教育战略联盟是一种由内生动力自主自发驱动、以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为直接目的的开放型、虚拟型组织形式。所以,作者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战略联盟是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走国际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
文末,作者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战略联盟的建议:职业教育战略联盟的发展需要适宜的制度政策环境,需要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具体为:1.政府应该明确角色定位,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市场引导与支持;2.职业院校应该以服务经济为导向,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形成办学特色,内联外合寻求平等互利合作;3.企业应该做好人才需求与实践培养的双向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