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让作文教学锦上添花

2012-01-29 02:53:35陈丽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2期
关键词:作文教师学生

陈丽萍

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中心小学 浙江台州 318025

网络互动让作文教学锦上添花

陈丽萍

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中心小学 浙江台州 318025

网络作文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作文活动的平台和环境,利用网上取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自主创新的虚拟空间、手段多样的电子写作、修改自如的电子文稿、畅通便捷的发表途径等便利条件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做到“我手写我心”的快乐写作。

作文教学;网络平台;信息技术

与信息时代不期而遇的今天,人们的思维模式、学习状态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加盟”而变得多元、丰富和精彩起来。多媒体网络技术正逐步在教育领域中深入应用,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网络化作文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搭建一个指导写作的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有了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就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写自己能写、想写的东西。心灵与事物间搭起一座情感的桥梁,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愿望和创造的灵魂。

1 源泉丰盈,激活写作热情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就会活泼的,昼夜不息。”网络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蕴涵无穷,为学生提供了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创造了丰富的源泉。

1.1 在线检索,获取信息

要写好作文必须有丰富的生活为基础,学生胸中的生活“积蓄”越多,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现在的学生每天面对“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很少接触社会和自然,很少有空去体验生活。而网络是一张魔毯,为学生打开了通向遥远世界的窗户。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上的信息也越来越细化,关注儿童成长、大众生活的网站越来越多,这使得网络信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把网络引入作文课堂,让学生进入校园网、互联网,使其足不出户,读遍天下书,走进五彩缤纷的信息世界。学生可以置身于新闻世界的包围下,可以耳闻目睹奇人轶事、奇景异物,可以了解各种社会热点,可以沉浸于网络所呈现的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江河湖泊、日月星辰中。学生通过网络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

1.2 在线下载,积累素材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有着海量储存和覆盖全球的传播范围。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养成在互联网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学生养成自觉去网上查资料、读文章、欣赏词句与片段等习惯,剪辑有关报纸杂志上的图片、文字及自拍的照片、录像等。学生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素材记录、储存起来,时间一长,像过眼云烟,一到写作时,不知写什么,怎样下笔,尤其是不知怎样把文章写真实、具体。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梳理,建立资料库,运用超文本方式把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链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超媒体系统的素材库。

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储量大、修改方便、截取信息快捷等优点,在计算机硬盘中建立一个文件夹,拟名为“素材仓库”,下设3个分支,分别是:

1)“图片录像”库,主要内容为网上下载的和平时自己拍摄的图片和录像,并将这些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分类储存;

2)“成长随笔”库,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周围的人或事,或电视及网上的新闻;

3)“绿色导航”库,从网上汲取“好词佳句选编”“优秀范文欣赏”“指点迷津”和“链接网站”。

这样,资料库使人一目了然,人人都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学生可按照作文教学内容及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素材欣赏,作文就不再成为“无米之炊”。学生胸中有了积累,写作的时候才有话可倾吐,手中才有方法可用,口中才有词语可表达,写出的文章也会“言之有物”。

2 形式纷呈,舒展灿烂童心

网络资源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似触手可得。教师应努力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张扬个性的、乐于创造的、和谐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的精彩文章。

2.1 创设情境,焕发激情

运用信息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把抽象的事物变为生动逼真的画面,再伴以悠扬轻快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动静相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真意切的境域中焕发激情,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面对情境,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求知,去发现,去创新,促使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流泻出心中最自然而真切的情感体验。

在辅导毕业班作文《一起走过的日子》时,随着《同一首歌》缓缓响起。伴着悠扬的旋律,屏幕上出现一张张天真稚气的面孔、一串串爽朗无邪的笑声、一个个共同走过的有喜有忧的日子。优美的旋律,感人的画面,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当这一幕幕缓缓流过,最后定格于一张刚拍的毕业照上时,学生的眼角已经湿润,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激情在学生胸中回荡。望着他们无语凝咽的表情和轻快飞移的笔尖,笔者相信那笔尖下流泻的自然是此生不泯的真情。

再如作文课“介绍一种动物”,上课开始,当音响系统播放出“哞——”“咩——”“呱呱——”等几种动物的叫声,学生立刻瞪大眼睛,努力去辨别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全身心地投入,一下子把写作注意力调动起来。此时,伴着悦耳的音乐、精确的解说词,在画面清晰的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小狗在太阳底下趴着,小猴在假山上游戏嬉耍,青蛙在荷叶上放声歌唱……形态各异。对此美妙情境,学生由耳之所闻转为目之所及,音画交融、声情并茂的动态图像,把学生的意趣、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处于此情此景中的学生,他们欲将心中的感受一吐为快,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作文的境界,教师只需轻松地驾驭训练的进程。

计算机网络的参与,把现实生活的场景搬进了课堂,清清楚楚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有了明确的观察和描写的对象,并且有了感性认识,使教有其凭,写有其景。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2 拓展思路,张扬个性

小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头脑中蕴藏着丰富的创新意识,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广阔的情境中围绕主题再添加一个细节,使写作情境顿觉增色。如指导写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时,教师先指导学生利用百度等著名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中国十大感动”,让学生尽情浏览相关内容,把可作参考的文章、资料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学生的作文视野开阔,资料详实,再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将笔触转向对各种社会现象、新闻事件或身边人物的品评。如王××写下了在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于××攫取生活中最打动自己的一件事——那一份深沉的母爱,写道:“一把伞撑起一片天,妈妈爱的伞给我快乐和幸福。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时时感动着我,教我好好做人,好好读书……”学生的作文一改过去无病呻吟、单一乏味的通病,而是有景有情有志,血肉皆备。

2.3 流泻真情,放飞心灵

“QQ家园”是心灵交流的桥梁,它促进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交换彼此的内心情感,有助于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世界,零距离接触学生,同时达到有效地练笔。

学生P在“心声家园”倾诉自己的烦恼:他很喜欢上网,有时在网上结交的小朋友会给自己发邮件或卡片,但是爸爸妈妈总是趁他不注意上网看他的邮件,有时看完了就直接删掉,更让人气愤的是,爸爸妈妈还会用他的网名上网和他的朋友聊天、打游戏。一席话引起许多学生的共鸣,学生W随即跟帖:她的日记本锁在抽屉里了,但妈妈总是有本事拿到,然后偷偷地看,本来她还不知道,后来有一次和妈妈闹矛盾,妈妈不经意地说出了许多她记录在日记里的小秘密,她才知道原来妈妈这么“卑鄙”,害得她现在都不敢写日记了。为此,笔者随即与学生、家长约定一个时间,举行“心灵对话”,收到很好的效果。

QQ家园为教育营建幸福家园,让每一片叶子都翠绿,都享受到阳光雨露。比如写一写《我为自己找优点》、《故事伴我成长》、每周一诗、竞选班主任助理等,设置当天天气和心情图标、有花纹的背景图片,整个空间充盈着童真童趣。再如“博客”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给了学生许多展示个性的空间。学生在博客中记录成长的酸甜苦辣,留下自己的成长足迹,收藏点点滴滴的回忆,把感想、梦想、感悟、观点、看法一吐为快,既不用担心内容不符合教师的要求而尴尬,也不用担心写不好会被同学笑话。学生在博客中自由驰骋,尽情表达,想自己所想,写自己所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的快乐写作。

3 交互合作,促进多元评价

网络这一交互平台的出现,为学生作文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发表于网上的作文处于广大读者的评判之下,这里的读者不仅是本班的老师和同学,每一位读者都可以通过在网上留言、发电子邮件等方式评改他人的文章。因此,这使得作文的交流评改已不再局限于课堂、同学、老师的狭小圈子,作文教学已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

3.1 在线讨论,评改反馈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网络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加快评改节奏,提高评改效率与质量,而更重要的是能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可随时在专题学习网站和页面链接的“小书房”“作文网com”“先锋作文”“小荷作文”“创新作文”等作文网上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进行网上交流。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学生习作,从中选出具有典型的优、缺点的习作,投影到大屏幕。不同段落、词句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显示,精彩之处可显红色,不妥之处可以闪烁。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字、词、句、标点等部分集体评议,方便地实现增、删、变、换等修改。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要求更加明确,能从范例中取长补短,对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

网络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取长补短的良机,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作文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机进行操作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这样的评改,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又使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

3.2 在线传递,共享资源

网络发表的自由性,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尝到成功的欢乐。学生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网络发送到作文网站上,从而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公开发表。一些“小网虫”通过BBS发帖子(或个人主页)发表,交流面更广。网络这一交互平台的出现,为学生作文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在网络上开辟习作发表园地,并在一旁附有师生的小论坛,诸如“自由谈”“心里话”“新发现”等。当学生读着师长、同伴的热情的赞扬、由衷的希望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张张欣喜的笑脸是最好的见证。

网络式作文,像一位无声的“好老师”,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天地,找回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像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架起学生与教师的心灵,放飞学生的梦想;也像练笔的“跑马场”,学生吐露心声,用键盘抒发生活带来的快乐,编织童年七彩的梦。

[1]孙秀华.利用网络教学让作文课更精彩[J].文教资料,2006(15):200-201.

[2]何正武.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作文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06(2):51-52.

[3]王林发.博客教育的基本含义、类型与特征探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

G623.24

B

1671-489X(2012)22-0008-03

10.3969 /j.issn.1671-489X.2012.22.008

作者:陈丽萍,本科,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作文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